對永平帝的遭遇,許懷義倒也沒太幸災樂禍,畢竟,永平帝的名聲被毀事小,但引得江山動盪就麻煩了。回家後,他主動跟顧歡喜交代,末了提醒,“家裡多備下點吃的喝的,萬一起了亂子省的抓瞎,家裡的下人也敲打下,嘴巴都關嚴點,不該說的絕對不能在外頭胡咧咧,不然就等死吧。”
顧歡喜蹙眉,“形勢有這麼嚴峻?”
許懷義道,“有備無患吧,眼下是還在可控範圍內,至於將來,還真不好說,問題的關鍵不在咱手裡啊,一看永平帝怎應對,二看昌樂侯和楚王能報復到啥地步,唉,之前瞧熱鬧瞧早了……”
顧歡喜瞥他一眼,“後悔了?”
許懷義苦笑道,“多少有點吧,光想著看永平帝的熱鬧了,倒是忘了他的身份太過重要,他吃虧,可不是個人的榮辱得失,都牽扯到江山社稷呀。
wωω⊙tt kan⊙c○
且等著瞧吧,京城很快就要戒嚴了,一旦戒嚴,商戶首當其衝會被影響,其次,就是百姓的生活,唉,樁樁件件都是麻煩……
若只是這樣,倒也能解決,就怕有人會趁火打劫,屆時,纔是災難現場。”
顧歡喜勸了句,“這也不是你促成的,永平帝非要作,遲早會有這麼一天,宜早不宜遲,如今爆出這個雷也好,大環境還算穩定,有點危機也好解決,若碰上天災人禍,纔是雪上加霜,真麻煩了。”
許懷義嘆了聲,“苦中作樂的想,確實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顧歡喜不解的問,“永平帝在打算用李基當魚餌時,就沒想過後果嗎?他真的沒任何應對措施?”
聞言,許懷義若有所思,“是啊,他現在可不是幾年前的齊王了,作爲一個成長起來的合格帝王,確實不該打無準備的仗,難道是太自信能把昌樂侯一家全都滅了、不給他們開口得機會?”
“這世上,哪有絕對的事兒?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所以,他應該能想到眼下這樣的局面啊,也該有所安排纔對,可早朝上,他暈過去也不似作假,到底怎回事兒?”
顧歡喜冷笑道,“或許,他只想到昌樂侯會用屠了胡家村一事來抹黑他的名聲,再不堪點,無非就是中傷他跟楚王一早有勾結,但這些罪名聽著是可怕,卻都不是事實。
只要三司下力氣狠查,總能還他清白,他沒啥可擔心的,頂多被人誤會一陣子,不會有太大損失。
倒是能借此,再抓一波楚王的餘孽,順便清理掉某些對他不忠的人。
可他大概沒想到,連湖田村的事兒,也一併扣在了他頭上,這就讓他不能忍了,或許這纔是他真正氣急暈了的原因所在。
畢竟,雖然不是他讓李坦動的手,可他也有間接責任,若非他的縱容,李婉玉又怎麼敢去毒害小魚?
她不毒害小魚,也就不會有後面滅口屠村的事兒。
況且,後來他明知道李婉玉有問題,卻還是沒追究,裝聾作啞只求自保,最終害得小魚不得不跟著韓鈞離開京城……”
許懷義恍然大悟,接過話去,“可小魚離京還是沒能逃過昌樂侯父女的謀害,一路上被刺殺了無數次,身邊幾百得護衛幾乎死傷殆盡,韓鈞也因此容貌損毀,如此才死裡逃生保住了性命。
可從此後,卻有家不敢回,甚至不能暴露其真實身份,只能改頭換面,躲躲藏藏的過日子,堂堂皇太孫,如此下場,怎一個慘字?
這不僅是皇太孫的悲哀,更是整個皇室和大雍的悲哀,傳出去,太傷顏面了,朝臣們就忍不了,勢必會在心裡埋怨遷怒永平帝,誰叫他當年糊塗,間接當了幫兇得角色呢。
這一點,纔是他無論怎麼洗都洗不白的污點,就算暗示三司給他遮掩,三司也不可能辦到。
畢竟誰都不是瞎子,當年齊王府裡的破事兒,多的是人清楚,皇太孫離京遭遇刺殺下落不明的事兒,更是人盡皆知,五年前突然回府的事兒,也是衆所周知,怎遮掩?哈哈,越描越黑,他只能認下來啊!
他這個做父親的對不起兒子,致使兒子才五歲弱齡,就飽受顛沛流離之苦,朝不保夕,絲毫沒享受到皇太孫還有的尊貴體面,他還有何顏面當個慈父?
前些天,還好意思攔著小魚入朝觀政,哈哈,這麼一想,就更彰顯他出他的不慈了,難怪他會氣暈了啊,是該暈,以後他怕是在小魚面前很難再挺直腰桿了,哈哈哈……”
更不敢流露出絲毫慢待刻薄的態度,否則,朝臣們就會噴他。
雖說父親這個身份,在兒子面前,有天然的碾壓優勢,但皇家父子又當別論,先是君臣之道,再論父子親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皇上和太子既是傳承,也是對手,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不是倆人說了算,關乎江山社稷,滿朝文武都有話語權。
顧歡喜等他開懷大笑完,又意味深長的道,“湖田村如今可不僅是個普通的村子,京城百姓誰不知道?過去人人視若洪水猛獸避之不及,現在卻將之當成祥瑞福地,爭著搶著想在村裡買地。
湖田村名聲越大,永平帝就被連累的越深,偏偏,他還沒法徹底撇清自己,畢竟李坦是他小舅子,是不是他指使的,他都有責任。
還有,你和韓鈞這兩個定時炸彈,你們太清楚小魚離京後所遭遇的一切,如果哪天也爆出去,呵呵,永平帝會更沒臉見人了。”
許懷義聽的眉開眼笑,不住的點頭,“沒錯,他以後得寢食難安了,除非把我和韓鈞也都滅了。
他敢嗎?
他能嗎?
回頭我得提醒一下韓鈞,萬一永平帝發瘋,狗急跳牆真衝我倆下手,也不是鬧著玩的,韓鈞怕是還對他有所期待,得讓他認清現實了。”
顧歡喜“嗯”了聲,“小魚那兒也提醒一下,不管朝臣們是個什麼態度,讓他穩住了,要是有人趁機挑唆攛掇他,可別上套。”許懷義點頭應下。
此後幾天,三司聯合辦案,大張旗鼓的抓人查問,刑部大牢裡,漸漸人滿爲患,戒嚴令一出,更是搞的京城人心惶惶,頗有些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店鋪關門,街道上少見人影,到處冷冷清清,氣氛之緊繃,襯托著之前的繁華熱鬧好像是一場夢。
不過這麼做的好處也很明顯,沒人再敢非議朝政,也沒人敢亂傳消息,那些關於永平帝的醜聞,都成了不能言說的禁忌,管不住嘴的,都被當成是楚王亂黨的餘孽,關進了大牢。
事態彷彿平息了,又似是被粗暴的強行掩蓋,透著欲蓋彌彰的不安。
三天後,三司如期給出了結果。
結果,自然是永平帝想要的,一切都是昌樂侯和楚王的惡意陷害,其目的,是想動搖民心、禍亂天下。
至於百姓們信不信,誰知道?
不過朝臣們倒是信了大半,畢竟三司還是有幾把刷子的,狠下心來去查,也讓他們查到了不少證據,勉強替永平帝洗清了某些污衊。
比如,派人去屠胡家村的指控,這完全是昌樂侯潑的髒水,永平帝根本都不知道有這回事兒,還是很多年後被胡長河行刺時才知道被利用了。
被利用也不是啥好名聲,不過,總好過屠村的惡名就是了。
再比如跟楚王早有勾連一事,更是無中生有。
若真有勾連,當年宮變,亂黨又怎麼會闖進齊王府大開殺戒?
便是做戲也做不到那份上吧?畢竟那晚上,死的可不僅僅只是些侍衛奴僕,永平帝的倆兒子,一個死,一個殘,這代價也太大了。
說不過去嘛。
所以這項罪名,也可以洗白。
唯獨縱容李婉玉,苛待謀害皇太孫、間接導致了湖田村被屠殺大半的事兒,實在不好摘乾淨。
知道內情的人太多,還都是高門大戶、朝廷官員,總不能都抓進大牢封住他們的嘴吧?
那不現實。
於是,三司只能儘量將罪名往李婉玉和李坦身上推,弱化永平帝在其中的存在感,反正那姐弟倆都死了,死無對證,想怎麼編排都行。
至於皇太孫離京遭遇的種種非人磨難,則被三司巧舌如簧的美化了一番,將其說成是太子的奇遇,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等等,總之,這是在磨練太子的意志,是因禍得福,看太子現在有多英明睿智、沉穩冷靜就知道了。
許懷義站在大殿上,心裡連連冷笑,面上卻毫無反應。
他沒站出來說什麼,低著頭,安靜的看永平帝表演。
永平帝淚灑當場,爲過去被昌樂侯矇騙一事,感到羞愧,因爲他的疏忽,才被利用,導致胡家村和湖田村那麼多無辜百姓枉死,是他之責。
他沒下罪己詔,卻命人爲那些死去的百姓在廟宇裡點了長明燈,又捐了幾十萬兩銀子,用皇室的名義大行慈善之舉,惠及所有百姓。
種種措施,皆是在補救岌岌可危的名聲,重新拉攏人心,穩固朝綱。
對此,朝臣們還是滿意的,沒人站出來再節外生枝的追究什麼。
倒是永平帝自己,把話題又引到太子身上,字字句句自責不已,做足了悔不當初的慈父模樣。
朝臣們面面相覷,不好接這茬。
太子也在大殿裡,身爲兒子,他能如何?
他只能站出來,義正言辭的爲永平帝描補,配合演繹了一場父子情深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