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同時,在錦州前線,八路軍雖然每天都對錦州城發動進攻,但是幾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在攻佔了錦州城外的外圍陣地之後,八路軍的攻勢就逐漸的弱了下來。
而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八路軍主力部隊先後設伏,伏擊了三股趕來支援的日軍部隊,先後殲滅日軍兩萬餘人。
直到此刻,山田乙三才終於明白過來,八路軍包圍錦州只是一個幌子,八路軍真正的意圖是圍點打援。
然而此刻錦州被圍困,局勢危急,日軍又不得不救。在吃了三次虧之後,小鬼子也學的精明瞭,不在急於救援錦州,而是在錦州附近一帶,逐漸的聚集兵力,準備在聚集了足夠的兵力之後,再對圍困錦州的八路軍主力部隊發動全面總攻,從而一舉擊潰八路軍主力部隊。
然而日軍的增援部隊,沿途不斷受到八路軍的騷擾阻擊,導致速度遲緩,遲遲不能趕到前線。山田乙三惱怒異常,不斷的發電報催促各部隊儘快趕到前線,然而根本無濟於事。
就在日軍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遼寧戰場的時候,齊齊哈爾的八路軍第七縱隊主力,再次對日軍發動了主動進攻。
八路軍第七縱隊集中裝甲師,新編第三師,騎兵師等數萬大軍,對安達縣附近的日軍第57師團和宮本旅團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八路軍攻勢迅猛,僅用一天的時間,就突破了日軍的兩道防線,日軍損失數千人,被迫龜縮於安達縣城,再也不敢出城與八路軍決戰。八路軍主力部隊,隨即包圍了安達縣,將日軍團團圍困了起來。
於此同時黑龍江軍區主力包括獨立第三師在內的,大約五萬部隊,從富裕縣出發,兵分數路大舉進攻依安,拜泉,明水等地。於此同時孟司令員率領的吉林軍區主力部隊約五萬人,渡過鬆花江北上,向綏化方向挺進。分散與黑龍江各地的東北抗日聯軍,在八路軍第七縱隊挺進東北之後,最近一年的時間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逐步恢復了實力。此次爲了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作戰,東北抗日聯軍也先後集結了兩萬餘人,分兵數路向綏化方向挺進。
八路軍獨立第三師在友軍的配合下,連戰連捷,一路勢如破足,先後攻佔了明水,青岡,望奎等地,從西面包圍了綏化,而八路軍吉林軍區主力也從東南兩個方向包圍了綏化,東北抗日聯軍一部沿着呼蘭河南下,從北面包圍了綏化。至此綏化城被我軍團團包圍了起來。
面對八路軍的瘋狂進攻,綏化一帶日軍兵力嚴重不足,連戰連敗損失慘重。不過小鬼子逐漸收縮兵力,並召集日本開拓團協助日軍守城,倉促之間,在綏化還是集中了數千兵力,準備死守綏化。
山田乙三連忙調集部隊,準備支援綏化,然而附近一帶根本沒有日軍主力部隊。第71師團已經南下,趕到了吉林。第57師團和宮本旅團還有兩萬餘人,但是卻被包圍在了安達,自保尚且不足,根本無力救援綏化。哈爾濱距離綏化倒是挺近,然而此時的哈爾濱也沒有多少兵力,勉強拼湊出了大約四千人,準備北上救援綏化,結果剛剛度過鬆花江,就遭到了八路軍獨立第二師的伏擊,雙方激戰一天,四千日軍被全部殲滅。至此哈爾濱守軍也只能自保,無法派兵救援綏化。
於此同時,日軍從伊春和佳木斯,緊急抽調了兩個旅團的兵力,火速支援綏化。但是由於路途遙遠,暫時根本無法趕到。
楊學城和孟慶鋒兩位司令員在綏化城外,成立的聯合指揮部,統一指揮綏化戰役。兩人商議,決定派出三萬兵力,負責阻擊伊春和佳木斯方向的援軍,隨後集中獨立第二師和獨立第三師主力以及個地方部隊,約八萬餘人,對綏化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守城日軍雖然拼死抵抗,然而攻城的八路軍兵力超過日軍十倍,李國韜還專門抽調了一個炮兵旅協助攻城,火力異常的兇猛,絕非守城的這些日軍二流甚至是三流部隊可以比擬的。
雙方激戰一日,綏化城防隨即被突破,英勇的八路軍戰士,隨即衝入了綏化城內,城內日軍的末日到了。零星的戰鬥持續到了當天凌晨,城內約六千日軍被全部殲滅(其中有一半是戰鬥力弱的日軍開拓團),八路軍成功收復綏化。
八路軍攻佔綏化之後,主力部隊兵分兩路,分別迎擊伊春和佳木斯方向出援之日軍。先後將兩股日軍擊退,日軍敗退回伊春和佳木斯。
八路軍趁勝一舉攻佔慶安,鐵力,巴彥,木蘭等地。至此八路軍的第一輪攻勢暫時宣告結束,八路軍主力部隊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攻佔了齊齊哈爾以東,哈爾濱以北的十幾座縣城的廣大地區。隨後八路軍暫時停止的攻勢,調集主力部隊開始圍剿上述地區的日本開拓團。
因爲這一區域都是平原地帶,土地肥沃,因此各縣都有許多的日本開拓團。這些小鬼子來到這裡之後,強取豪奪,霸佔了當地百姓的土地,爲了防止百姓逃跑,建立起一些集團部落,強迫失去土地的中國百姓爲他們勞作。這些小鬼子對中國百姓,隨意打殺,造成大量無辜百姓慘死,其罪行罄竹難書。
李國韜直接下令黑龍江軍區和吉林軍區各部隊,堅決肅清當地所有日本開拓團,對於膽敢對抗八路軍的,一律就地消滅。主動投降的可以享受戰俘待遇,由東北軍區統一進行處理,對於那些罪大惡極之徒,要依法追究其責任,進行公開審判處決。
在當地百姓的配合下,八路軍成功肅清了綏化等十幾個縣境內的日軍開拓團,八千餘人因爲對抗八路軍被就地消滅,三萬日本人淪爲俘虜,被押解到齊齊哈爾進行勞動改造,其中還有三千多人,由於罪大惡極,被公開審判之後,就地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