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海軍的希望

陳紹寬與歐陽格之間的矛盾早就存在了,早在國民政府奠都南京時,曾舉行一次大規模的授勳典禮,老蔣以陳紹寬在龍潭戰役攻打孫傳芳時功勞卓著,授予國民政府一等勳章。歐陽格認爲陳在歸附國民革命軍之前,任第二艦隊司令率艦坐鎮南京時,與孫傳芳搞得火熱,並曾派艦協助孫傳芳攻打江西的北伐軍,不應有此獎勵。

在老蔣離席後,歐陽格即當場指責陳紹寬受之有愧,陳紹寬聽到後大爲惱怒。老蔣得知這件事後,申斥了歐陽格。此後歐陽格又遭到陳紹寬的冷遇,因而對陳含怨在心,此後便多次與陳紹寬作對。

歐陽格甚至把曾在馬尾海軍學校被陳開革的輪機班學生收入電雷學校,畢業後又送往德國學習水魚雷,以此培植骨幹,聚集反陳的力量。對不滿於陳紹寬的海軍將領亦儘量拉攏收買,企圖分化瓦解閩系海軍勢力。對接近陳紹寬的人士,歐陽格則尋找岔子,加以誣衊陷害。

尤其是在不久前的那場江陰大海戰中。陳紹寬的心腹愛將陳季良在江陰前線指揮“寧海”、“平海”、“應瑞”、“逸仙”諸艦作戰,每次旗艦被炸沉或被擊傷,陳季良即另換旗艦,堅持高掛司令旗。有人力勸勿掛司令旗,以避免敵機轟炸,卻遭到訓斥,這4艘軍艦最終全部被敵機炸燬。當“寧海”、“平海”被炸擱在淺灘時,歐陽格聞訊即派兵去把艦上高射炮拆了下來。

陳季良被炸負傷,海軍部派曾以鼎爲海軍江防司令接代陳季良,令陳退往後方醫療。歐陽格竟向*謊報陳季良臨陣脫逃。蔣即批示:“就地槍決。”

陳紹寬奉到批示,大爲惱火,立將陳季良在江陰指揮作戰情況向蔣彙報,蔣盛怒地說:“嘿!你去查明處理吧。”

當時幸有一位德國總顧問帶一批人在江陰炮臺上觀看海空戰鬥情況,他在給蔣的電報中說:“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我所看到的海空軍最激烈的戰鬥。”蔣接電後始愕然,即以電話告陳說:“誤會,誤會,代我安慰陳季良。”

由於陳紹寬與國民政府最頂級的幾個大佬關係都很緊張,所以導致海軍舉步維艱,再加上中日海軍實力相差懸殊,處處被動。從開戰到現在,海軍不但損失了幾乎全部的大型艦艇,同時損失了大量的兵員。

然而這些損失的兵員卻得不到及時的補充,讓原本就很虛弱的海軍更加的虛弱了。現在海軍一下子得到了這麼多的艦艇補充,陳紹寬心裡高興的同時,對於海軍兵員卻擔憂了起來,按照這數十艘大型軍艦以及數量衆多的炮艇巡邏艇的核定兵員,最少也得一萬三千人左右,這還不算本應該配置的海軍陸戰隊。

陳紹寬知道要是走軍政部正常的路子申請的話,很可能連軍政部也沒出就被壓了下來,反正現在海軍在國民政府的機構編制中基本上處於那種可有可無的狀態。

說實話,此時的陳紹寬對於老蔣以及整個國民政府頗有怨氣。對於他這樣一位從滿清時期走過來的海軍將領而言,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保護國之海疆的想法極爲迫切,畢竟自清末到現在近百年的時間,中國一直都被西方列強用鉅艦大炮威脅。

但是他的想法卻屢屢受到國民政府高層的阻撓甚至於打壓,以至於此時他的這個海軍司令幾乎就是一個光桿司令,要不是馬錚去年將俘虜的那批艦艇交給他們使用的話,他這個海軍司令甚至於比不上一個陸軍師長重要。

儘管接受馬錚的條件很可能引起老蔣的猜忌,但是好在馬錚也沒有爲難他,直接給出了他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讓陳紹寬以兵員嚴重不足,不能將如此龐大的一支海軍艦隊開到重慶方面指定的港口爲由,在天津就地招募士兵。

而馬錚趁此機會將預備好的一千多人混入新招募的士兵中,進入陳紹寬所部作戰,等到馬錚需要的時候,這些人便離開陳紹寬所部,返回八路軍的戰鬥序列。

對此陳紹寬略作思考便同意了,他很清楚馬錚的想法,那就是以這些軍艦爲學費,讓他陳紹寬代八路軍訓練海軍官兵。雖說有種與虎謀皮的感覺,但是陳紹寬卻清楚此時的中國海軍確實需要這批軍艦,總而言之這筆買賣做的還是很值得,唯一一點就是風險太大了。一旦讓重慶方面得到消息,恐怕他這個海軍司令就當到頭了。

而馬錚正是知道陳紹寬和海軍此時的情況,所以馬錚纔會提出這個要求,他知道陳紹寬會答應他的。

儘管八路軍現在沒有一個對外港口,甚至於將這批軍艦移交給國民政府之後連一艘小舢板也沒有,但是馬錚卻清楚,八路軍會有自己的海軍的。

而且想要把小鬼子趕出中國,想要收回被侵佔的國土,沒有海軍根本就不行。但是馬錚更清楚一點,那就是發展海軍遠比發展陸軍更困難,日本之所以如此強大,並不是他們對陸軍多麼的有信心,而是對他們的海軍有信心。

日本人知道,即使再給中國三十年的時間,中國海軍也遠遠不是他們用了整整半個世紀發展起來的無敵聯合艦隊。因此哪怕是陸軍在中國大陸徹底的失敗了,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中國人就別想打到日本本土,可以說這一戰日本人還沒打就立於不敗之地。

打贏了收穫多多,輸了也沒有什麼損失,所以日本人才會這樣的有恃無恐。

八路軍想要發展海軍,一沒有港口艦船,二沒有懂海軍作戰的人才,即使有再先進的艦艇裝備愛也是白搭,照樣會被日軍的“大和”號無敵戰列艦悉數送到海底,折戟沉沙。

所以馬錚想到了陳紹寬,他很瞭解陳紹寬的爲人,這位仁兄的脾氣那在中國歷史上是出了名的臭,老蔣的面子他都可以不給,最終更是被以武力奪取了手中的權力,黯然離開了海軍。但是馬錚卻很佩服這位仁兄的海戰水平,要是給他同樣實力的海軍艦隊,他一定會把山本五十六那個大光頭送進海底。

更重要的是馬錚熟悉歷史,知道陳紹寬以後的人生經歷。這位仁兄在抗戰後並不願意打內戰,當時老蔣命令他率“長治”艦駛赴渤海堵截解放軍向遼東半島挺進。他竟然以“抗戰後海軍元氣尚未恢復,且紹寬在抗日期中報效無多,已愧對國人,若再參加內戰,內疚殊大”爲藉口,毅然率“長治”艦南下臺灣視察。

老蔣聞聽之後,頗爲憤怒,拍案大罵:“豈有此理。”

稍後,老蔣下令裁撤海軍司令部,免去陳紹寬的海軍司令一職,在軍政部成立海軍處,由陳誠兼任處長。而早就對陳紹寬心懷芥蒂的陳誠當即派陸軍警衛隊取代海軍警衛連執行海軍部警戒任務,武力接管海軍司令部。

對此陳紹寬沒有反抗,也沒有上書諫言,而是斷然遷出海軍部。當老蔣*覺得處理欠妥,欲召見陳紹寬時,陳紹寬卻避而不見,提早離開南京南下福州,隱居故里臚雷鄉。每日粗茶淡飯,讀書看報。

這樣一個人在馬錚看來完全是可以爭取的,更何況呼延兵曾和他說過,他在陳紹寬手下幹了近10年,兩人私交不錯,有他在陳紹寬身邊,想必可以帶出一支不錯的海軍來,而這支海軍也是八路軍建立海軍艦隊的希望所在。(。)

第843章 蘇日媾和背後的意味第1136章 戰車咆哮第677章 不懼威脅第21章 察南遊擊支第81章 閱兵進行時(下)第931章 糾結的岡村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 !第581章 杉山元要走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883章 毀滅戰車聯隊第295章 天鎮縣城攻堅戰第三百三四十章 包頭工業基地第122章 馬賀會師第348章 大決戰第983章 要行動了第1146章 反擊!第1113章 打!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1118章 奈曼炮聲第689章 戰意昂揚第99章 發財了第501章 馬錚所部的行動第1101章 馬到功成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591章 德國閃擊波蘭第1054章 黃雀在後第1074章 一塊魚腩第一干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陰雲第102章 炸了鍋的大本營第495章 以打代練第335章 達成協議第742章 以身犯險第712章 騎虎難下第778章 日本撐不下去了第15章 建設閻王山第447章 日軍的判斷第754章 日軍騎兵的末日第546章 打邯鄲第1173章 通電起義第909章 淡定的植田到一第365章 負隅頑抗第579章 總結與獎勵第803章 不被重視的報告第315章 交換方案第164章 來自日本海軍的威脅第454章 戰朔縣第256章 答記者問第462章 媳婦兒走了第1015章 王啓賢第58章 借刀殺人第141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317章 針尖對麥芒第391章 又現毒氣彈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681章 陰霾第977章 各國的態度第1031章 偷襲成功第736章 冀南戰事結束第960章 國府震動第456章 福善莊戰役第25章 傷亡慘重第994章 第十師團覆滅第927章 城破第373章 興奮地消息第878章 蝗蟲過境第540章 戰起第36章 連下三城第542章 巨星第330章 戰起五原第688章 下了血本的多田駿第236章 彭澤危局第365章 負隅頑抗第307章 白日休整第109章 三件事兒!第550章 下元熊彌的陰影第207章 爲皇御天下舵主第798章 今夜無眠第289章 日軍大本營的命令第94章 馬錚的憤怒一千零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583章 青黴素引起的轟動效應第533章 兩萬大軍第142章 斷後第357章 特戰隊的對手第26章 智取紅砂壩第1124章 外交上的突破第160章 土財主送禮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一干一百六十三章 二龍山爭鋒第1082章 睚眥必報未必不好第202章 不可思議的勝利第301章 後宮淳的恐慌第82章 集寧論戰!第670章 擴充實力第1060章 懲治漢奸第361章 最可愛的人第459章 好大的胃口第895章 勢態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118章 清水河殲滅戰
第843章 蘇日媾和背後的意味第1136章 戰車咆哮第677章 不懼威脅第21章 察南遊擊支第81章 閱兵進行時(下)第931章 糾結的岡村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 !第581章 杉山元要走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883章 毀滅戰車聯隊第295章 天鎮縣城攻堅戰第三百三四十章 包頭工業基地第122章 馬賀會師第348章 大決戰第983章 要行動了第1146章 反擊!第1113章 打!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1118章 奈曼炮聲第689章 戰意昂揚第99章 發財了第501章 馬錚所部的行動第1101章 馬到功成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591章 德國閃擊波蘭第1054章 黃雀在後第1074章 一塊魚腩第一干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陰雲第102章 炸了鍋的大本營第495章 以打代練第335章 達成協議第742章 以身犯險第712章 騎虎難下第778章 日本撐不下去了第15章 建設閻王山第447章 日軍的判斷第754章 日軍騎兵的末日第546章 打邯鄲第1173章 通電起義第909章 淡定的植田到一第365章 負隅頑抗第579章 總結與獎勵第803章 不被重視的報告第315章 交換方案第164章 來自日本海軍的威脅第454章 戰朔縣第256章 答記者問第462章 媳婦兒走了第1015章 王啓賢第58章 借刀殺人第141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317章 針尖對麥芒第391章 又現毒氣彈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681章 陰霾第977章 各國的態度第1031章 偷襲成功第736章 冀南戰事結束第960章 國府震動第456章 福善莊戰役第25章 傷亡慘重第994章 第十師團覆滅第927章 城破第373章 興奮地消息第878章 蝗蟲過境第540章 戰起第36章 連下三城第542章 巨星第330章 戰起五原第688章 下了血本的多田駿第236章 彭澤危局第365章 負隅頑抗第307章 白日休整第109章 三件事兒!第550章 下元熊彌的陰影第207章 爲皇御天下舵主第798章 今夜無眠第289章 日軍大本營的命令第94章 馬錚的憤怒一千零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583章 青黴素引起的轟動效應第533章 兩萬大軍第142章 斷後第357章 特戰隊的對手第26章 智取紅砂壩第1124章 外交上的突破第160章 土財主送禮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一干一百六十三章 二龍山爭鋒第1082章 睚眥必報未必不好第202章 不可思議的勝利第301章 後宮淳的恐慌第82章 集寧論戰!第670章 擴充實力第1060章 懲治漢奸第361章 最可愛的人第459章 好大的胃口第895章 勢態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118章 清水河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