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

略微琢磨了一下,楊震將手向後一伸。坐在他身後,跟在他身邊已經不短日子,馬上明白一號在要什麼的作戰參謀立即從身上的挎包之中掏出幾張地圖。略微想了想之後,從中間拿出一張微縮東北全圖。在楊震接過地圖時候,在這個作戰參謀身邊的張子雄則立即擰亮了隨身攜帶的手電。兩個人的配合,倒是極爲默契。

楊震接過地圖,沒有理會身後的兩個人,就着張子雄打開的手電光亮仔細看起了地圖。他手指在四平街以南各個鐵路線周邊不斷的在運動中。腦袋裡面不住的在琢磨,可能隱藏日軍秘密機場的地方。

關東軍在佔領東北期間,在整個東北地區加上朝鮮境內一共興建了四百多個永備機場和野戰機場。其中不少的永備機場,一直使用到新中國建立後九十年代。像新京境內的大屯機場和大房身機場,一直作爲中國空軍重要的軍事基地和整個吉林省內最大的民用航空中心。

除了那些後來成爲解放軍空軍基地以及民航機場的永備機場之外,更多的是淹沒在歷史之中的那些遍佈東北平原、山區大大小小的永備機場和野戰機場。這些機場數量究竟有多少,分佈的地區都在什麼地方,直到幾十年後都沒有能夠完全查清楚。

尤其是一些秘密機場,直到二十一世紀還在陸陸續續被發現。還有一部分因爲某些原因,而一直隱沒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四百多個日軍永備以及野戰機場,按照東北的總面積來看,幾乎每一個縣都能攤上一個或是幾個。

只是這些機場多爲野戰機場,更多的是作爲前線支援機場使用。能夠起降這些日軍航空兵之中,噸位和體積最大的轟炸機的機場數量還是並不多的。這近二百架轟炸機,總不能都隱身了吧。

還有那些上千名日軍空勤人員,總不能憑空都消失了吧。而且飛機可以隱蔽起來,但是這些轟炸機所需的油料、炸彈、備件等必須物資,卻是需要外面運輸的。日軍缺少運輸機,這些東西不可能全部依賴空運。

而日軍卡車的數量,與西方列強無法相比。整個關東軍近百萬大軍,卡車數量也不過一千餘輛,與西方列強相比,這個數字少的可憐。眼下還相當薄弱的汽車工業,以及將固有資源向造船業傾斜的國策,再加上礦產資源的匱乏,註定了日軍無法建立和維持一支全機械化的部隊。

在目前包括關東軍在內目前的大兵團以及大批物資的機動能力,主要是以鐵路爲主。也就是說這些日軍油料與運輸,是離不開鐵路的。只是東北的鐵路線太密集,再加上關東軍多年的經營,修建的各種支線與秘密鐵路數量更是極多。

而更多不爲人所知的是,那些從主幹線延伸出來通往深山之中的一條條鐵路線,究竟通向哪裡,除了關東軍自己之外,別人無從知曉。如果一條鐵路線、一條鐵路線的去仔細偵察,恐怕就是等到日軍的炸彈都落到頭上,也不可能排查完畢。但究竟從那裡下手,才能找到這些該死的飛機?

楊震現在特懷念後世的那些探測距離在幾百公里,那邊飛機一進入探測範圍就幾乎無法躲避的預警機。眼下的雷達,探測的距離還是太近了。更何況自己手中的雷達,還是美國人淘汰的二手貨,屬於第一代投入實戰使用的雷達。

這些雷達雖然提供了部分防空情報,使得部隊的防空不在完全依賴人力。但探測距離卻是很近,偏差也就更多。即便是安放在制高點上,其最大的探測距離,不過百餘公里,而且信號也相當的不清晰,極易受到干擾。

如果自己要是有了預警機,這些日軍飛機一起飛就被自己盯上,又那裡有這麼大的麻煩。只是預警機對現在的自己,也只能是想想而已。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查出日軍的機羣,究竟在什麼位置上。也就是說白日夢少做,還是多想想現實的問題。

手指沿着中長鐵路一點點的滑動,吉林、奉天,楊震沿着將日軍腹地所有鐵路線一點點的查看。只不過,他的手指有意的避開了松遼平原以及新京周邊的日軍基地。這裡一馬平川,有大型機羣起降早就被發現了。

而現在關於這個方面一點情報也沒有,說明日軍的機羣並未隱藏在這個方向。既然這個方向沒有,那麼東滿的山區以及中朝邊境一線,眼下這裡纔有可能是日軍機羣的藏身之地。楊震在地圖上手指不斷的滑動着,良久最終還是落在了海龍、西安、東豐一帶。

日軍各種轟炸機的數據,都在楊震的腦海裡。這些日軍大型轟炸機的起降距離與作戰半徑、載彈量等一些關鍵數據,他想也不用想,可以說信手拈來。對於這些日軍轟炸機的性能,他了解的並不比航空兵情報處少到哪裡去。

雖說兩種日軍陸海軍最新式的轟炸機的性能,情報部門和航空兵還沒有得到詳細的數據,但是楊震在後世看戰史的時候,也多少有些瞭解一些。知道這兩種日軍最新式的轟炸機,也只是比原來的九六、九七式轟炸機略有改進而已。與美國人的大型轟炸機相比,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相差的太多。

也正是基於這個基礎,以及目前對平原地區偵察結果整體分析之後,楊震纔將視線更多的放在了這一帶。這幾個地名也許後世的人不清楚,但是要是提到他們在後世的名字,恐怕很多人心中就有數了。

眼下還屬於僞滿奉天省建制的海龍縣,在後世被稱之爲梅河口。因爲是吉林東南部交通要衝,以及東北東部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因而直到建國幾十年後,也還是東北地區的軍事重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這裡歷來駐軍雲集。後世那支赫赫有名的萬歲軍,在衛戍京畿之間就駐紮在這裡。

而眼下的西安在後世,則因爲與西北的那個古都重名而改爲遼源。是吉林省僅次於省會長春,身爲東北電力工業中心吉林,以及四平等幾個重工業城市之外的第四大城市。也是吉林省除了這三大重工業城市之外,經濟最發達,也是最富庶的地區。

這兩地雖說都在吉林的東南部,與遼寧交界處。但是交通便利,處於幾條鐵路的交匯點上。油料、彈藥,以及其他物資運輸極爲方便。尤其是海龍,正處於長白山脈與松遼平原的交匯處,處在吉林,乃至整個東北東部的幾條重要鐵路交匯點。

交通便利,而且背靠長白山區,面向松遼平原。從這裡起飛,整個松花江幹流流域基本都在其作戰範圍之內。甚至以日軍這些所謂的重轟炸機兩千多公里的航程,包括齊齊哈爾在內的嫩江流域,也在其作戰半徑之內。

最關鍵的是這裡,東部位於長白山地。雖說山勢不高,也不算密集。但是這裡地形,對於隱蔽極爲有利。其背靠長白山區,面向松遼平原的有利地形,也方便日軍在這裡構築大型秘密機場。如果日軍在這裡修建了秘密儲備飛機的洞庫,以這裡的良好植被來說,還是很難發現的。

當然,也不排除日軍將這些轟炸機,調到朝鮮境內的元山等航空兵基地的情況出現。這兩年抗聯的情報力量,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在朝鮮境內的情報,因爲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情報網。朝鮮方面與南滿,一向是目前抗聯情報工作的弱點所在。

雖說經過某些方面的溝通,一直在朝鮮本土秘密活動的抵抗組織,也與抗聯情報部門建立了聯繫,並開始提供部分的情報。但受制於這些人所處的位置關係,能接觸到的日軍高層情報極其有限。而那些有能力接觸到類似情報的朝鮮人,對日本人又是死心塌地。所以抗聯對朝鮮的情報收集活動,一直都很有限。

中朝兩國山水相連,尤其與東北的距離可謂是近在咫尺。日軍歷次侵華,基本上都是以朝鮮爲跳板。日軍在七七事變之初,更是曾經大規模的使用過朝鮮南部的濟州島,作爲海軍航空兵陸基重型飛機的出發基地,對上海、杭州展開大規模的空襲。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六式重轟炸機,其四千多公里的超長航程,從濟州島起飛不僅可以直達位於華東的上海、南京。甚至其作戰半徑,足夠覆蓋整個東北全境。最新式的一式重轟炸機,航程雖然不如九六式轟炸機,但是從這裡起飛,作戰半徑也幾乎可以覆蓋整個東北。

朝鮮距離東北太近了,距離本身就發源於中朝邊境的松花江幹流就更近了。日軍轟炸機如果從朝鮮任何一地起飛,都足以將整個東北納入其作戰半徑。更不要說距離中朝邊境只有幾百公里的松花江幹流。

按照日軍在關內戰場上對大後方轟炸時,採取的慣用戰術來看。其陸軍航空兵很有可能從南滿或是吉林起飛,海軍航空兵從朝鮮境內起飛。以日軍這些所謂的轟炸機作戰半徑來看,整個松花江流域都在其作戰範圍之內。

同時,對於日軍來說也更有利於保密。畢竟目前的抗聯,對日軍的轟炸還是有對等還擊的能力。關東軍不是傻子,知道這些飛機一旦暴露的後果是什麼。要不然也不會這麼煞費苦心,將這些飛機的行蹤隱蔽起來。

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六章 顧慮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震的苦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一百九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六章 顧慮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震的苦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一百九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