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

那個被韓仁和精挑細選出來,曾經是巖淵三次少將在橫須賀鎮守府,外加擔任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艦長時候的部下,也是他在海軍兵學校和炮術學校學弟,在天津戰場被俘的日本海軍中佐。在安全的進入莊子後,與那個巖淵三次少將談了整整一個小時。

這個中佐的口才還算了得,雖說不清楚他和那個巖淵三次少將究竟談了些什麼。但在一個小時之後,固守孫正莊內最後殘餘陣地的日本海軍派人答覆,只要保證所有放下武器投降的人生命安全,不屠殺傷員並對傷員進行治療。

以及嚴格履行勸降人員,在進行談判時候提出的優惠條件。保證到戰爭結束之前絕對不泄露,孫正莊所有投降的日軍所有人員身份和姓名,保證他們在國內的家人不受到歧視,以及自身的人身安全,他們可以選擇放下武器。

負責帶隊的特種作戰司令部直屬一大隊長,按照之前上級的指令,對日軍要求也痛快的給予了答覆。在抗聯方面同意的情況之下,孫正莊一線的日本海軍,在日本海軍那個已經丟光了所有裝備的戰車聯隊長帶領之下,陸續開出莊子繳出全部武器投降。

但那個巖淵三次少將,卻在下達完畢投降的命令,並在所有的人繳械完畢後,掏出手槍對着自己的腦袋來了一槍。很遺憾這次他使用的不是動不動就卡殼的南部十四式手槍,而是作爲日本軍隊高級軍官配發的稻垣式將官手槍。

這次沒有再卡殼的手槍,讓這位老兄自殺的事情進行的很順利,甚至來不及給他身邊的副官和衛兵做出反應來。而等到接收這批投降的日本海軍人員的抗聯人員反應過來,這位巖淵三次少將伸到嘴裡的手槍,已經將他的半個後腦勺都給打飛了。

他手中的這款稻垣式手槍原本是日本軍隊,專門爲高級軍官開發的禮儀手槍。在太平洋戰場初期日軍連連獲勝,新加坡、香港、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羣島,參戰的日軍高級將領,很是風光了一把,出席了很多次的投降儀式。

只不過投降現場相對於軍裝筆挺、佩戴裝飾華麗高級手槍的美英軍官來說,日軍軍官從上到下全部是清一色的南部十四式手槍,被那些將領認爲很是丟人。搞的打勝的日軍,反倒像是失敗者一樣。所以在前線那些高級指揮官的要求之下,日本軍隊快速的爲高級軍官,開發了幾種專門禮儀手槍。

不過這幾種手槍開發出來之後,日軍已經沒有機會在他們當初設想的場合使用,反倒是成爲很多日軍高級將領的催命符。佩戴這些種手槍的日軍,無論在那個戰場,都是他們對手首選的獵殺目標。甚至有時候比日軍的軍刀,更容易成爲識別日軍中高級軍官的標誌。

畢竟將官和佐官攜帶的軍刀,除了那些鑲金戴玉的所謂家傳寶刀之外,對於一般人來說很難快速的分辨清楚。而這些與日軍制式南部十四式手槍外形區別極大的禮儀手槍,卻是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而日本海軍儘管很討厭那些陸軍研發的那些,外形即醜陋、性能更不咋地的手槍。南部十四式手槍下級軍官雖說也配備,但海軍的高級軍官更喜歡的是勃朗寧一類的西方手槍。只不過在已經無法進口的情況之下,海軍也就給高級軍官訂購了一批稻垣式手槍,作爲配槍和禮儀用槍使用。

這次巖淵三次少將佩戴的就是稻垣式將佐手槍,所以沒有在關鍵時候卡殼。這種純粹的禮儀用手槍的作戰性能,恐怕還不如南部十四式手槍。但是用來在關鍵時刻自殺,卻是比南部式手槍好用的多,至少不用擔心關鍵時刻卡殼在捱上一刀。

到底海軍,與喜歡切腹的陸軍不一樣。這位海軍少將在他所有的部下,都放下了武器之後。利用最後幾秒鐘的時間,突然抽出了手槍對着自己腦袋一槍。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麼想,在已經答應繳械投降,以及抗聯保證其作爲軍人尊嚴的情況之下,還給了自己一槍。

還是在所有的部下,已經全部將武器繳出去纔開槍自盡。也就是說這位老兄在已經確定所有的部下,不會因爲自己開槍自殺,而引起意外之後纔開的槍。這就多少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爲沒有人會想到已經到了那個地步了,他還會開槍自殺,爲他的帝國盡忠。

而他的那把海軍將官刀,在韓仁和的部下打掃戰場找到的時候,也發現被人刻意的砸成了兩段。當這把已經斷掉的海軍將官刀,送到杜開山的手中的時候。他卻明白了這位巖淵三次少將,在拔出槍的那一刻腦海之中裡面想的是什麼。

想必這位眼光應該看的很遠,眼下可能已經預見到他們帝國,已經無可挽回失敗命運的巖淵三次少將,雖說爲了保全自己部下的生命,最終選擇了答應抗聯的條件。但他個人卻不肯當一個階下囚,儘管他的對手開出的條件很優厚。

依舊想要保持自己作爲將軍尊嚴的他,選擇了以最軍人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榮譽。命令部下放下武器,是爲了在戰局失利已經成定局的情況之下,保留那些年輕人的生命,爲他的帝國有朝一日重新開始保留一絲元氣。

而他自己則作爲一名歷來只有戰死,沒有投降傳統的帝國海軍將軍,則選擇了在最後一刻爲自己的帝國盡忠,維護了他作爲一名將軍的尊嚴。一個真正的軍人,杜開山給這位巖淵三次少將定下了一個結論。

當然眼下的杜開山還不知道,如果不是祁口這一戰。原本這位海軍少將會在幾個月後,調任駐紮在菲律賓的第三十一特別根據地司令官,指揮駐紮菲律賓的所有日本海軍部隊以及所有海軍人員。

並在隨後爆發的美日呂宋島戰役之中,以典型的日本軍人特有的瘋狂勁頭。在其上司已經明確命令放棄馬尼拉的情況之下,卻未服從他陸軍上司的命令。以他手中的海軍守備部隊固守馬尼拉,與進攻馬尼拉的美軍打了一場慘烈的防禦戰,打的參戰的美軍第十四軍損失慘重。

在這場慘烈的城市防禦戰之中,他屬下的部隊在作戰的時候,將戰場上的失利產生的怒火,轉移到城市內的居民身上。一場激戰過後,馬尼拉這座幾十萬人的城市,徹底變成一片廢墟。

而在整個馬尼拉防禦作戰之中,死於雙方密集的炮火,以及日軍在戰時並臨撤退之前,進行的屠殺之中,有十二萬餘市民被屠殺,大量的婦女被**。而這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死於日軍在失利時,轉移怒火舉起的刺刀之下。

毀滅了這座菲律賓的首都之後,這位海軍少將沒有帶着所剩無幾的殘部,與已經撤到呂宋島碧瑤的方面軍司令官匯合,而是最終消失在呂宋島茂密的熱帶叢林之中,生死不知被追晉爲中將。

並順手將他在菲律賓的頂頭上司,在馬來亞戰役之中以劣勢兵力橫掃十幾萬英軍,被稱爲馬來之虎。菲律賓戰役期間負責指揮整個菲律賓防禦作戰,時任十四方面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將,以反人類的罪名送上了美國人的絞架。

這位老兄在菲律賓做的事情,雖說不如他的陸軍前輩在南京和新加坡做過的,但也沒有差到哪裡去。正像楊震說過的那樣,在整個戰爭期間,所有的日軍大佐以上的軍官,甚至包括部分少佐以上的軍官。不分陸軍或是海軍,所作所爲都夠的上反人類罪行。

現在的杜開山如果知道,這位老兄如果不死在祁口戰場上。會在幾個月之後,幹出的這件瘋狂的事情,還會不會給出這個評價,恐怕就不得而知了。只是這位一手毀滅了馬尼拉,並拉了十餘萬馬尼拉市民陪葬的少將,至少現在看永遠不會有這一天了。

不過這位巖淵三次少將死在了祁口,那位與他共同製造了馬尼拉慘案的那位赤羽三吉少將,卻現在依舊活的很結實。也就是說大半年之後的馬尼拉慘劇能不能避免,並不會因爲這位巖淵三次少將上西天避免。

看着因爲巖淵三次少將自殺,使得自己任務失敗了一半,而有些有些垂頭喪氣的韓仁和,杜開山笑了笑道:“老韓,你也別上火。不就一個海軍少將嗎?我送你兩個海軍大佐,再加上一批艦艇上的軍官,總該夠你回去和一號交差了吧。這兩個海軍大佐就算再不值錢,怎麼也頂的上一個少將。”

“你可別小看這兩個傢伙,一個是日本海軍山城號戰列艦艦長久宗米次郎大佐,一個是摩耶號重巡洋艦的艦長大江攬治大佐。這可是那幾艘被擊沉的大型艦艇之上,唯二出來這兩個艦長,都是正兒八經的大佐級作戰軍官。”

“別的軍艦在逃難的時候,雖說因爲在雷區不敢輕舉妄動,而沒有敢營救他們。但在臨跑路的時候,給他們丟下了幾艘救生艇。畢竟是兩個大佐級的軍官,見死不救回去恐怕他們的上司饒不了他們,所以丟下了幾艘救生艇,讓他們自己上岸尋求陸軍的幫助。”

“這幾個傢伙也算是好運,划着那幾條救生艇居然在我炮羣的火力覆蓋之中,幾乎毫髮無損的上了岸。我的部隊在掃蕩祁口一線殘敵的時候,把這幾位就差沒有光着屁股逃難的傢伙順手就給逮了。這兩個傢伙你帶回去交差,我想一號也不會太生你的氣。畢竟那個巖淵三次一心想要求死,咱們也沒有料到不是?”

對於杜開山的開導和安慰,韓仁和也只能搖頭苦笑:“算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現在後悔也沒有什麼用了。好在雖說頭等獎飛了,可你手中的這兩個大佐也算是安慰獎了。老杜,廢話我就不說了,這次真的謝謝你了。”

“我不能長在這裡待着,我給你留下一個中隊歸你指揮,就在祁口戰場配合你作戰。不過你得把裝備部的那些傢伙保護好,那些人可是一號眼中的心肝寶貝。這些人打仗是不行,但是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頂上一個裝甲師。你要是丟了一個,估計一號恐怕輕饒不了你。”

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二十四章 醜話說到前面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三十五章 龍入大海 (2)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戰(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二百七十三章 應變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軍的反常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十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5)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羅外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
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二十四章 醜話說到前面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三十五章 龍入大海 (2)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戰(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二百七十三章 應變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軍的反常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十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5)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羅外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