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

十七師屬炮羣,雖然裝備了一個蘇制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營。但是卻因爲日軍的炮兵陣地設置的位置很是刁鑽,直瞄火力打不到。角度夠的山炮,射程上卻是夠不到。傾盡全力,卻始終無法壓制住這六門二十五磅炮。

在第一天的戰鬥之中,這六門二十五磅野炮運用優勢射程,在加上日軍始終控制着制高點,炮火射擊極其精確。儘管只有幾門二十五磅炮,但是再加上日軍炮兵的素質。在這幾門火炮被摧毀之前,在整個戰鬥期間給抗聯西集團北線的進攻步兵,始終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和威脅。

這個方向地形複雜,不僅地處丘陵與渾善達克沙地交錯地帶,地形相對破碎。區域內的丘陵雖說高度不高,坡度也很緩,但是主要制高點都在日軍手中。而且可供進攻發起的地帶,有着大量的大大小小的鹽鹼湖。

使得攻擊正面的寬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說。還將進攻區域的地形,分割的相當凌亂。使得抗聯的攻勢,很難連成一線。日軍部署在幾個制高點的火力,也給了進攻部隊很大的壓力。

而且在這個方向日軍兵力雖然不多,但大量裝備的兩磅反坦克炮,與二十毫米自動炮的火力組合,給裝甲一旅裝備的T二六坦克帶來了嚴重的威脅。而這一線日軍超過編制幾倍的機槍火力,縱橫相連的明碉暗堡也給抗聯的步兵帶來相當大的威脅。

在裝甲一旅發起攻擊時候,日軍並未在一線防禦陣地放置太多的兵力。其主要的兵力,都放在二道和三道防線,以及大量的倒打火力點和暗堡之中。而這一線日軍的暗堡數量,遠遠超過抗聯攻擊發起之前的判斷。使得攻擊部隊火力壓制,並未給予守軍太大的殺傷。

當面的日軍在一線防禦工事被抗聯炮火摧毀過半之後,利用縱深還算完整的工事,乾脆讓出一線防禦陣地。全軍收縮回二線防禦陣地。在縱深炮火的支援之下,頑強的頂住了裝甲一旅的攻勢。

實際上日軍採取的這種以二道防線爲主,讓縱深地帶的守軍直接承受壓力的防禦戰術,對擔任二線防禦部隊意志力要求是相當高的。因爲一線陣地被突破,一旦被敵軍突入縱深,很難保證部隊不被一鼓作氣沖垮。

而且一二道防線之間的各種側翼火力點上的守軍,在攻擊方的多重火力與攻勢之下,意志力稍差也很難不保證崩潰。但在戰場上日軍一向頑強的意志力,卻是恰恰的讓日軍指揮官敢下這個賭注,將主要的防禦兵力放在二道防線,以及兩道防線之間各個火力點之中。

最關鍵的是在北線抗聯突擊集羣,在指揮上也出現了一定的偏差。用此戰過後楊震的話來說,這打法太過於中規中矩了,太過於求穩了。即不敢一鼓作氣,投入坦克兵力將日軍二線主防陣地衝垮,也不敢在兵力佔據優勢的情況之下將兵力打散,以分散對凌亂。

抗聯講究的在攻擊之中採取的三三制戰術,可不單單只是班排戰術。對於營連一級部隊,一樣都很適用。日軍一二道防線之間有大量的倒打火力點與側翼火力點,突入縱深兵力採取集團攻勢,不管是以團爲建制,還是以營爲建制,那是給自己找麻煩。

但是完全可以集中坦克將敵軍防禦陣地切斷之後,採取營連多路齊頭並進,充分利用抗聯手中小口徑直瞄火力的優勢,一點點的清除這些地堡與火力點。只要將日軍一二道防線之間的工事羣,切割成凌亂,其餘的事情就好辦了。

前一階段會戰結束,整個東北外加上察東都已經進入晚秋,甚至是初冬。察東一向是塞外苦寒之地,雖說不如北滿那麼的冷。但是冬季的氣溫也不是長城以內可以相比的。整個冬季都是滴水成冰。

在滴水成冰的季節裡,無法使用鋼筋水泥,日軍根本就無法構築太多的永備工事。即便很多的工事羣都是由石頭壘成的,但是中間並無水泥接縫。工事的強度,甚至還不如通遼地域的築壘地域。在塞外苦寒的天氣裡面,能將工事修成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

如果劉長順採取多路小規模的突擊,不僅可以分散日軍防禦的兵力,還可以尋找機會分割日軍的防禦態勢。只要手中攥着足夠的預備隊,又有大量的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等直瞄火力,有什麼可擔心的。

但劉長順卻是恰恰沒有這麼做,而是中規中矩的採取了營爲建制的兩路突破戰術。在炮兵的火力壓制之下,步兵掩護坦克一線突擊。但在儘管顯得很凌亂,但總體相加不算狹窄的正面上,每次出動的坦克最多兩個連,根本就沒有形成集團攻勢。

總體的攻勢力度不僅沒有上去,而且攻擊線顯得有些凌亂。每次的攻勢,兵力都無法佔據優勢。在戰鬥之中過於四平八穩,不敢放開手腳的攻勢。這也就造成了陳翰章的擔心,自己是不是推薦錯人選了。

的確這一帶的地形有些複雜,在整個渾善達克沙地與丘陵交接的地帶上,有數個大大小小的鹽鹼湖,讓抗聯的攻勢很難形成整條線。但這些湖泊的面積都不大,普遍只有幾百平方米,甚至是隻有幾十平方米,影響其實並不是很大。

一個裝甲旅的確有些擁擠,但是一次性投入一個半營的兵力,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負責指揮的劉長順,就兩個連、兩個連的投入。不僅兵力投入上形成了添油的戰術,在攻擊次序的選擇上過於求穩,還是抱着先啃下外圍,然後在切入核心陣地的老戰術。

攻擊陣型也顯得過於緊密,沒有充分發揮出抗聯輕型直瞄武器多的優勢,反倒是過於依賴數量本就不足的坦克。儘管十七師師長反覆要求,將部隊以攻擊展開地域地形爲基準,打開建制不在使用營連集團衝鋒的戰術。

以連排爲建制,各自劃定攻擊目標和範圍。採取分散滲透,統一集中的戰術,多範圍的同時發起攻擊。即分散日軍炮兵威脅,也加快進度。尤其是要搶佔日軍縱深陣地內的幾個制高點,打掉日軍炮兵觀察哨的眼睛。但這幾個建議,都被劉長順拒絕了。他還是固執的採取以坦克連基幹,以兩個步兵營齊頭並進老辦法。

而且整個攻勢發起期間,劉長順始終保持着正面的攻勢,壓根就沒有想過從側翼迂迴。對於日軍一二道陣地之間數量衆多的倒打火力點,也沒有將射擊精度很高,射速奇快的七十六毫米加農炮,轉爲平射火炮儘可能的抵進使用。

儘管十七師參謀長多次要求,將改型火炮提前作爲近距離大威力直瞄火炮使用。以師屬山野炮羣,壓制日軍火力集羣。但這位老兄出於某種不知道什麼原因的擔心,卻始終拒絕同意。依舊固執的要求十七師屬炮羣,儘快的找到日軍炮兵並幹掉他們。

在加上寬度過大,尚未沒有完全清除的雷區。整整一天的進攻下來,裝甲一旅與十五師只前進了不到五公里損失了四十餘輛坦克。發起攻擊的兩個尖刀營,也在攻擊之中傷亡不輕。在正鑲白旗與蘇尼特右旗之間發起的攻勢,可以說是全軍受挫。

面對着北線初戰不利的局面,戰至二十一日清晨,陳翰章火速的調整部署。從擴大突破口的部隊之中,抽調出一個加強營的兵力,並加強一個坦克連自南向北發起攻擊,從側翼支援裝甲一旅的突破作戰。

但陳翰章反應速度很快,他當面的對手日軍二十六師團長矢野音三郎中將反應也不慢。這個加強營在向北發起突擊不到兩個小時,便被日軍從縱深師團預備隊之中,調來的二十六師團獨立步兵第十一聯隊的三個步兵中隊,兩個工兵中隊組成的臨時加強大隊,利用現有的工事,給死死的纏在和碩廟以北的地區。

不能不說日軍在構築防禦工事上,還是相當有天分的。其防禦工事的修建,大部分都可以稱之爲教科書級別。無論是北滿遍佈中蘇邊境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要塞羣,或是在前一階段會戰之中,給陳翰章帶來深刻印象的通遼北築壘地域。

還是這個二十六師團,目前所固守的正鑲白旗至蘇尼特右旗境內的築壘地域。無一不是經過精心設計,並苦心修建的。其火力配置、工事羣的佈置,都是相當下了一番苦心。半年之內修建這麼大一片的築壘地域,在塞外這種冬季滴水成冰的氣候之內,足見日軍下的功夫之大。

這些野戰工事羣的堅固性先不說,單單這個火力點的配置可謂都是深思熟慮,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各個防守地域核心主陣地,全部都是可以三百六十度環射。所有的防守地域,構築了大量的倒打火力點,以及側翼掩護火力點。

在因爲氣候的原因無法修建更加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情況之下,不惜代價從遠處運來了大量的石塊與木料,以儘可能的增強這些工事羣的抗打擊能力。

主陣地周邊的明碉暗堡環環相扣,射界相互之間交叉,幾乎沒有任何的防守死角。甚至在主陣地與掩護陣地之間,還部署了大量的以反步兵地雷爲主的雷區。反坦克火炮陣地,不僅與重機槍陣地可以相互策應,而且自身射界都是成交叉,多梯次的配置。

各個工事之間不僅有交通壕相連,幾乎所有的工事無論大小,都架設了野戰電話。其暗堡多數修建的角度異常刁鑽不說,在開火時間上都有着嚴格的規定。沒有命令,即便抗聯的部隊打到眼皮子底下也不許開火。

基本保證了這些火力點,以最大的火力突然性,給予抗聯攻擊部隊把最大的殺傷。而且其倒打火力點,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成排。機槍與反坦克炮的數量,配備也遠遠大於日軍常規的編制。

前沿陣地每隔一段距離,背後都有與二線正面工事配合,成交叉射擊的倒打火力點。這些由戰壕、半永備性質的核心工事羣,再加上大量的暗堡,構成了一個整體的相互依託的防禦態勢。一旦試圖攻擊其中一個,就會遭遇到縱深以及側翼的火力殺傷。

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一十一章 老帥的憂慮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八十七章 拉網排查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術與打法的不同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六十九章 奔襲(2)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264章 進關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雙城(四)i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贏爲根本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與堅韌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
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一十一章 老帥的憂慮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八十七章 拉網排查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術與打法的不同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六十九章 奔襲(2)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264章 進關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雙城(四)i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贏爲根本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與堅韌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