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

長野佑一郎之所以將打擊的重點,放在這兩個之前損失最輕,也是整個運城周邊所有參戰的中國軍隊之中,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兩個軍身上。主要原因還是之前兩個戰區對運城的攻勢之中,各方面的動作讓他看的很明白,誰纔是這場運城圍攻戰的參戰主力。

在自己周圍的敵軍,支那政府軍中央軍始終是主力。東線的晉綏軍雖說也投入了一個集團軍,但攻勢不能說是消極,卻是相當的不主動。大多數的時間,只是跟在三十七師團收縮兵力的後邊,搶佔三十七師團放棄的地盤。

其整個作戰行動與其說是攻擊,還不如說是武裝遊行外加跟着走。只要打垮了西面和北面的中央軍,自己才能安全的撤離。尤其是這兩個在長達七天的運城攻防戰之後,運城周邊戰場上眼下最完整的兩個軍。

至於那個倒黴的十九軍,只是因爲所謂的位置,正巧卡在了日軍撤退必經路線上,所以才被長野佑一郎選爲次要打擊目標。否則早就看清楚重慶方面所有參戰兵力,此次反攻運城之戰整個態勢的長野佑一郎,不會對這個軍有半分的興趣。

其實長野佑一郎中將也很清楚,在之前整整七天的攻防戰之中。如果不是參戰的晉綏軍行動遲緩、配合不利,在行動上瞻前顧後,雖有一個集團軍之衆,但始終未能完全切斷運城與晉南中條山區之間的聯繫。

如果不是晉綏軍動作遲緩,沒有在第一時間搶佔張店。駐紮在晉南地區的獨立混成十四旅團,也不可能在其一個集團軍兩個軍,已經進駐距離張店近在咫尺夏縣的情況之下。擺脫身後共產軍的騷擾和追擊,完整的撤到運城,增強了運城守軍實力。

不僅讓自己在第一時間,得以將整個晉南的兵力,全部收縮回到運城周邊,可以集中兵力固守運城。在周邊數箇中央軍精銳圍攻之下,依靠不過一個師團的運城,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周邊,武器裝備已經大幅度上升的中國軍隊圍攻之下,堅持到援軍的抵達。

在加上運城周邊有着完備和堅固的工事羣可以依託,以及城內儲備的大量彈藥和糧食,外加大量的毒氣彈。使得三十七師團在戰鬥之中,可以儘可能的發揮火力密度。一旦戰況不利,可以不惜代價的發射大量毒氣炮彈,堵住被打開的缺口。

按照眼下自己周邊的中國軍隊,火力已經與當初不可同日而語,還有佔據絕對優勢的空軍配合的整體態勢。自己與三十七師團,早就恐怕連渣子都剩不下了。即便這樣自己的三十七師團,在這七天之內也傷亡、損失了三分之一,獨立十四旅團更是損失了近一半的兵力。

在這種情況之下,儘管這位長野佑一郎中將,很是不想打破眼下與晉綏軍的無形默契。但是既然上司已經決定運城所有的日軍,全部撤離運城向豫東撤退。那麼這個跟在獨立十四旅團屁股後邊,佔了不少便宜的軍。

卻因爲眼下駐地的關係,無論他想不想都必須成爲他最先要打垮的目標。只有打垮了這個軍,才能威懾其部署在夏縣方向的其他兵力。讓運城日軍東撤的時候,不敢南下進行任何的攔截,保障運城的全部日軍能夠安全的撤離。

雖說對付中央軍,長野佑一郎中將拿出了大部分的實力。在對晉綏軍的整體實力,以及戰場上的心態,已經瞭如指掌的他。對付眼下有着一軍三師編制的這個軍,長野佑一郎中將卻是隻派出了一個支隊規模的兵力。

這個十九軍雖然下轄三個師,是眼下二戰區兵力最完整的一個軍。但受制於整個晉綏軍眼下的兵力總數,該軍總兵力相加也只有一萬餘人。也是整個運城周邊戰場上所有參戰的部隊,實力最弱的一個軍。

該軍目前部署在張店一線,位置卻相當的關鍵。向北直達夏縣,向南可進抵黃河渡口。向東控制中條山縱深,向西可以俯視運城以及南同浦鐵路,遏制運城至恆曲公路。雖說只是一個鎮子,但是在眼下整個晉西南戰局之中,所處的位置可謂相當重要。

在長野佑一郎中將,急於要打通向東撤退的通道,以及要威懾張店以北中國軍隊的情況之下。這個軍因爲駐防位置的重要性,很榮幸的與兩個中央軍最精銳的軍一同光榮上榜。這個結果卻是當初精心算計的那位山西王,根本就沒有想到的。

原本當初在戰役發起之時,那位山西王算計的很清楚。利用重慶方面急於打一場勝仗,收復一個或是幾個相對重要城市,以堵塞國內外輿論壓力的心思。讓八戰區調來的中央軍和一戰區調來的川軍,在前邊衝鋒陷陣。

而自己的晉綏軍則放在了進退兩便的地區,以便形勢一旦不利,可以快速的向夏縣撤退。畢竟自山西大部分地區淪陷,丟掉了兵工廠以及大部分財源、糧源、兵源的晉綏軍,如今早就今非昔比了。

各軍普遍都有一個讓在幾十年之後,讓整個中國公務員系統都應該努力去學習的特點,那就是相當的苗條。師三四千人、軍萬把人,全軍連同直屬部隊加在一起,不過才十二萬人。看起來有四個集團軍八個軍的建制,但實際情況卻是冷暖自知。

即便是加上戰前重慶方面破天荒給補充的三萬新兵,以及部分武器裝備。也只不過是將原來的幾個官多兵少的架子師,重新充實起來而已。距離他的晉綏軍恢復到戰前的元氣,還差的相當遠。

底氣不足,對重慶的自己那位老對手,又一向是不信任這位山西王。即想利用此次作戰的機會,儘可能的恢復地盤,以恢復自己晉綏軍的元氣。但又怕自己的那位老對手,在此戰之中借刀殺人,直接把的他晉綏軍給解決掉。在行動之中一直都瞻前顧後、避重就輕,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磨磨蹭蹭的。

當駐紮在晉南控制中條山區的日軍獨立十四旅團,向運城快速西撤的時候。爲了保存實力,他的一個集團軍兩個軍連同兩個直屬炮兵團的三萬大軍。面對着不過幾千人,已經無重武器的這個獨立十四旅團,就在夏縣以北看着而沒有任何的動作。只是在該旅團撤進運城之後,纔不緊不慢的跟在身後,搶佔了夏縣以及張店。

不過爲了應付重慶方面的壓力,在獨立十四旅團撤離後,他將二戰區目前戰鬥力最完整的十九軍,放到了張店這個運城戰場二線地區。沒辦法當初獅子大開口,一下子要了那麼多的裝備和補充兵員,總不能一點力氣都不出吧。

雖說給的裝備都是國造漢陽造步槍,仿造的捷克式輕機槍和二四式重機槍。但你要的武器裝備,不也是補充給你們了嗎?至少你的晉綏軍的武器裝備,雖說還稱不上精良,但至少在數量充足。

重慶給的一萬兩千支漢陽造步槍,一千挺輕機槍外加二百挺重機槍,以及九十門迫擊炮和五百萬發子彈,就那麼的好拿?要知道去年重慶的步槍產量,全部相加也不過七萬多支,輕機槍更是隻有九千挺。

在美援遲遲不到位,國產武器和之前給的意大利造武器,還要補充去年戰損以及擴編新的部隊,庫底子從來就沒有豐盈過的情況之下。一下子撥過來七分之一的產量,也算是罕見的大手筆了。儘管都是國造的,但除了質量差一些之外,性能也沒有比美械差到哪裡去。

雖說其中一部分輕機槍,是不知道從哪個倉庫裡面翻出來庫底子的法制哈奇開斯M一九二二式輕機槍,以及眼下早就已經停產的啓拉利式輕機槍。但好賴人家也基本上滿足了你當初提出的數字。不僅滿足了需要數量,還額外給了八門德制三七戰防炮,以及二十多挺日製高射機槍。

要知道這個數量可是七七事變以來,重慶對雜牌軍補充第一次。即便是雜牌軍中戰鬥力首屈一指,在作戰之中最賣力,連集團軍總司令都戰死的三十三集團軍。無論損失再大,也從來沒有補充過這個數量。

這個山西王也清楚,拿了這麼多的武器裝備,一點事情不做,只在那邊看熱鬧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別當人家不知道你二戰區,在陝西境內還有爲數不少的庫存底子。西遷的太原兵工廠部分,也每年可以製造一部分武器。這次獅子大開口人家也忍了,但自己多少得出一些力氣。

要是真的把重慶那位惹急眼了,日本人也許打不過,但是收拾你的二戰區僅剩的這十幾萬人還是沒有問題的。不說別的,把你的軍餉來源給掐了,你眼下所有經費來源,只能依靠重慶的晉綏軍就得潰散。無錢不聚兵,沒有了錢誰還替你賣命?

最關鍵的是這位山西王也清楚,眼下自己的晉綏軍早就已經非中原大戰時期,對自己死心塌地的那支晉綏軍了,眼下的晉綏軍已經被重慶滲透的很厲害。如果真的與中央軍發生衝突,恐怕搞不好自己手下的這八個軍,自己能調動其中的一半,就已經可以偷着樂了。

所以這位算盤打的還是很精的山西王,儘管在此次作戰之中,大部分的時間一直都在打醬油。也咬了咬牙將自己眼下裝備最完整的十九軍,也是整個晉綏軍中唯一一個,從原來晉造三八式步槍,全部換裝了重慶調撥過來的漢陽造補槍的軍。放在了張店一線,擔負切斷運城以東日軍增援的路線。

但原想着有中央軍在前邊頂着,這個十九軍雖說有些孤軍突入的態勢。但畢竟部署在二線。即便日軍反擊,第一波的打擊也落不到這個軍頭上。前邊的中央軍即便被打垮了,這個軍也可以在部署在夏縣另外一個軍掩護下全身而退。

這個首鼠兩端的部署,讓這位山西王相當的得意。即滿足了重慶的需要,也保證了自己這些部隊的安全。同時也切斷了晉東南的共軍,向晉西南以及晉南窺視的通道。保障此戰過後,自己可以恢復對整個晉西南,尤其是運城這個財賦重地的牢牢控制。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三百四十五章 想通了再來找我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聯隊的最後瘋狂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255章 配給制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二百章 教訓還不夠第三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戰友兩個字的含義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買賣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八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辦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聯隊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三百四十五章 想通了再來找我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聯隊的最後瘋狂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255章 配給制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二百章 教訓還不夠第三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戰友兩個字的含義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買賣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八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辦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聯隊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