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

楊震這個看起來相當宏大的移民計劃,儘管讓李延平與高禹民都有些吃驚,但一想到他所說的原因並不是沒有出處,兩個人也就都沉默了。

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經歷過多年游擊戰爭的兩個人,對於日軍屠殺抗聯游擊區百姓的事情並不陌生,甚至都親身經歷過,親眼見過。

將對峙地區的百姓全部北遷松花江以北、根據地的內部,在眼下的形勢之下,雖然也會開始很顯得很難,但對於這些百姓來說無疑是一種保障手段。至少可以讓這些百姓免受戰火的塗炭與日軍的屠殺。

如果楊震的這個計劃真的按照他的設想來執行的話,那麼訓練這些北遷百姓中適齡兵員也的確需要一個得力的人手,而且一定要經歷過正面運動戰的人手來執行。這樣他才知道部隊在作戰之中的優缺點,可以採取對應的方法來訓練這些潛在的預備兵員。

楊震說的沒有錯,劉長順的性格有些過於瞻前顧後,缺乏靈活性。調任這個實際上已經成爲整個吉東軍區最大的預備兵員基地的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還是很適合的。

至於楊震談到的預備兵員問題,擔心過度徵兵會影響到根據地自身的李延平之前的確反對。而且態度還很堅決,因爲在他看來,那無疑於殺雞取卵。將根據地內的適齡男子都徵了兵,失去了主要勞動力後,地誰種?不種地,根據地內的百姓、軍隊吃什麼?

由於擔心楊震過度擴編部隊,出涸澤而漁,影響到根據地的民生。李延平在那晚與楊震討論完部隊擴編事宜後,專門抽出時間,仔細審查了在佳木斯繳獲的僞滿三江省的人口資料。

在得出在佔領了三江省主要人口集中的佳木斯、樺南、寶清、勃利、依蘭沿江地區後,根據地內的人口基數已經大大超過自己預想。加上根據地原有的人口,現在實際控制的人口已經達到上百萬這個數字後,對其擴編的計劃,也就不在反對了。

在李延平看來,現在既然根據地內人口數量已經有了一個大的增加。只要徵兵的數量不超過一定的底線,應該不會給根據地內的生產帶來太大的影響。即便有,也會控制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所以楊震對北遷的居民實行軍事化管理,訓練預備人員的想法,他並沒有反對。

看着沉默下來,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的李延平,楊震丟出了一個甚至讓郭邴勳也有些吃驚不已的更大炸彈:“政委,我決定將劉長順調任一分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要在富錦南部地區組建一個大型的戰術合成訓練基地。”

“今後不僅所有的新兵都要在那裡進行軍事訓練,就是完成擴編的部隊也要不定期的以旅、團爲建制,到那裡進行戰術合成演練訓練,以及步炮協同訓練。如果形勢允許,兩個縱隊還要定期返回那裡進行縱隊級別的合成訓練。”

“除了這些之外,那裡還要承擔各級教導隊的培訓任務。包括原來在本部隊教導隊培訓的連排幹部在內,所有的預提幹部都要在那裡進行一個月到三個月的培訓。尤其是各級參謀人員,必須要經過那裡的培訓,考試合格之後才允許上崗。”

“爲了提高部隊的技戰術水平,讓新兵上戰場之前儘快的熟悉日軍戰術。我準備從我們之前歷次作戰俘獲的日軍戰俘之中挑選出經過爭取,可以爲我們效力的人,組建一個大隊級別的日軍戰術分隊。裝備包括日軍軍裝在內的全套日式裝備,專門作爲陪練。”

“這些人都是日軍經過嚴格訓練出來的軍官、士兵,對日軍的各種戰術,尤其是基礎的步兵、炮兵戰術極爲熟悉。用他們作爲磨刀石,可以在我們的幹部、戰士上戰場之前,對敵人有了一個真正的瞭解,熟悉日軍的作戰風格。尤其是新組建的部隊,可以讓他們提前感受戰場上的氛圍。”

“而且我們也可以在與這支日軍分隊進行戰術演練的同時,儘可能的較爲全面尋找出日軍戰術上的弱點來,制定針對性的破解戰術。以在將來的作戰之中,更加有效的打擊敵人。以最小的代價去換取最大的戰果。”

“有了這種部隊,我們的作戰經驗很多就不用到戰場上去用戰士的生命和鮮血去換。摸着石頭過河,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形成一個長期的,有效的訓練系統和手段,纔是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

“而建設這樣的一個關係到我軍後續發展的綜合性訓練基地,沒有一個經過實戰考驗,經驗豐富的指揮員是不行的。這也是我爲什麼堅持調劉長順這個經過戰火考驗,並有過合成作戰經驗人去一分區擔任司令員的主要原因。除了生產建設兵團之外,首要任務就是組建這個綜合訓練基地。”

說到這裡,楊震看着面前的被自己這個在他們看起來可能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弄的目瞪口呆的幾個人,沒有在意的繼續道:“儘管我不想承認,但有一點我們卻是不得不承認,日軍的基層軍官的作戰素質,尤其戰場指揮能力,還是我軍相差甚遠的。

“我們只有學習他們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短處,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更加有效的消滅他們。這也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一手手段。”

“說實在的,我還曾經想使用日軍戰俘中,正規的日軍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生作爲我們各級教導隊,尤其軍事指揮員教導隊和爲我們培養我們現在奇缺的參謀教導隊作爲基礎教員使用。”

“儘管我不想承認,但現實卻告訴我們,日軍經過其陸軍士官學校嚴格而正規培養出來的基層軍官,其無論是指揮能力還是基本的技戰術水平的確遠遠的高於我們這些教導隊一類速成班培養出來的幹部。”

“我們各級教導隊合格的教員奇缺的情況之下,放着這些人不用,實在有些可惜。如果能從被俘的日軍軍官中選拔一些願意爲我們效力的人員充當各級教導隊的教員,與全部由日軍原班人馬組成的這個假想敵部隊作爲磨刀石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在短時間之內使我軍的素質在短時間之內有一個大的提升。”

“只是有些擔心這些人耍滑頭,出工不出力,有意的歪曲教學內容,甚至會鼓動我們各級學員叛變,纔沒有實施。不過,這些人儘管不能直接作爲教官使用,但是編制一些基礎教材還是可以的。”

楊震做出這個決定並非是一時的心血**,而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個想法早在此次戰役之前就已經有了。而讓他產生這個想法的原因是部隊面臨各級教導隊軍事教員奇缺,大多數只能靠臨時抽調的各級軍事主官抱佛腳的現狀。

這也是楊震爲什麼只能集中抓營團級幹部教導隊和參謀人員教導隊。而將其他各級幹部的培訓放到各自部隊進行。因爲他實在沒有精力,在各級軍政主官都不能長期脫離部隊的情況之下,兼顧太多。

雖然這些從部隊抽調出臨時抱佛腳的教官們,實踐經驗也算得上豐富,但理論基礎卻是極爲匱乏。很多人甚至就是看地圖這種軍事指揮員最基本的功課,也是在老黑頂子秘營時才學會的。

在基層幹部的培訓之中,大多隻會拿着楊震編出來的教材照本宣科,最多再加上自身的實踐,也就是各自的土經驗。這樣教出來的學員,很多都是按照自己教員的經驗在帶兵,形不成一個統一的風格。但在現實逼迫之下,也只能先暫時維持。

相對於水平參差不齊,但依賴自身經驗也好,照本宣科也好,但總算還能勉強對付的幹部教導隊來說。本身就是挑選參軍的僞滿國高學生組成參謀教導隊,雖然因爲起點相對較高,而水平雖然要好的多,但在教員方面更是嚴重的匱乏。

在培養部隊目前最缺乏的作戰參謀的參謀教導隊中,剛一開始教官、教材編成幾乎都郭邴勳一個人在幹。後來培養出部分人才後,情況才略微好轉,雖然依舊面臨教員匱乏的局面,但多少可以有人幫上忙了。

那些先期培養那些數量並不多的參謀,一方面要應付部隊中繁重,因爲人手不足而幾乎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工作。一方面還要千方百計的抽出時間換班去參謀教導隊充當教員,爲新入隊的師弟授課。

這樣兩頭兼顧,使得本身就人數有限的各級參謀,更加是分身乏術。在部隊開始大規模擴編的情況之下,本身就嚴重缺乏的各級參謀人才,現在已經成爲擺在楊震面前首選的難題。

要知道,原來野戰軍才三個旅的編制,加上三個軍分區,已經讓參謀人選捉襟見肘了。除了配給各旅的人選之外,作爲軍區司令員的楊震以及軍區參謀長的郭邴勳,身邊的所有參謀加在一起還不到十個人。

而就這個十個人承擔了整個軍區的戰術、測繪、訓練、隊列、情報集成,甚至通訊、保密等所有的參謀業務。平時倒還好說,還能勉強的應付。但是一旦戰時忙的幾乎是團團轉,經常出現顧得了腦袋顧不了腳。

很多戰術上的問題,甚至最基礎的戰術問題,楊震與郭邴勳都要親自去抓。不僅浪費了很多本身戰時就很寶貴的時間,還牽扯了兩個人極大的精力。而一到戰時,參謀教導隊的學員們在充當教官的師兄們實在抽不出空來的情況之下,只能被放了鴿子,按照教程自學。

原本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參謀人選,眼下部隊的規模整整翻了兩番,合格的參謀人員是更加奇缺。應急抽調部分連排軍官,不僅影響到了基層部隊的戰鬥力,而且這些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的人員很多的時候根本就無法勝任。真正成了後世說的瞎參謀了。

儘管楊震不想承認,但在戰場一番較量下來,楊震也不得不承認,日軍高級軍官雖然很多的時候以蠻幹著稱,但其經過正規而嚴格培訓出來的基層軍官的確能力出色。基本功異常紮實不說,主動意識也極強。

日軍軍官除了應招的部分高中生外,很大一部分人經過了三年地方幼年軍校、兩年中央幼年軍校以及陸軍士官學校兩年總計長達十餘年雖然有些僵化,不適合戰時大規模擴軍,但嚴格甚至近似乎殘酷體制培養出來的日軍基層軍官的確可以在稱得上一流。

如果說二戰中的德國參謀軍官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參謀軍官的話,那麼經歷了十餘年專業培養的日軍基層軍官可謂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基層軍官。最關鍵的是,這些基層軍官並不像日軍高層那樣刻板、僵硬。技戰術水平,絕對是世界上第一流的。

正是有了這個認識,楊震纔會想從日軍戰俘之中挑選部分可以爲自己效力。至少可以充當各級技戰術教員。只是出於形勢上以及安全上的考慮,才讓他不得不有所顧忌。

而成立假想敵部隊這樣在後世幾乎所有軍事強國中普遍的做法,也是他早就有的想法。組織部隊在戰鬥之餘進行逼真而又嚴格的諸兵種合成訓練,並利用俘虜的日軍戰俘充當磨刀石,以在較短的時間之內提高部隊的技戰術水平。並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出部隊訓練上的短板,爲部隊的訓練、作戰、編成和裝備的調整提供第一手資料。

這個他構思中的大型綜合訓練基地,就是他仿造後世美國陸軍歐文堡訓練基地以及解放軍的白城訓練基地組建的。之所以選擇在富錦,是因爲那裡地形相對複雜,基本具備了北滿地區的主要地形。而且有日軍修建的富錦要塞可以作爲攻堅訓練基地。

這個富錦要塞雖然剛剛動工興建不久,就因爲戰事的原因丟掉。但基礎設施卻已經修建完畢,各種工事已經大致成性。正是可以作爲部隊攻堅訓練,以及制定攻堅戰術一個現成的訓練場地。

相對於對楊震這個思路有些不理解的李延平和高禹民來說,幾個人中唯一有過留學經驗的郭邴勳雖然也被楊震的想法震撼了,但他只是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楊震這個想法的真實意圖。

想明白因果後,郭邴勳對於楊震這個使用日軍戰俘組建一支採用日軍原裝裝備以及戰術的對抗性的部隊,用來充當部隊訓練中的磨刀石的想法第一時間便表示了支持。甚至對於楊震想要使用日軍戰俘充當各級教導隊的基礎教員一事,他也表示了支持。

在郭邴勳看來,楊震的這種思路雖然顯得有些超前,但卻很適合部隊擴編在即的情況。在部隊擴編完畢後,以團一級爲基礎建制輪番的拿這個日軍大隊練手,可以使新兵儘早的接觸到戰場。新編制的部隊也可以儘早的進入狀態,極爲有利於部隊的儘快成長。

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心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三百三十章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行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六十七章 尷尬的楊震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二十六章 順利的開局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四百一十七章 日軍新式機槍的威脅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
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心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張骨牌第三百三十章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行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六十七章 尷尬的楊震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二十六章 順利的開局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四百一十七章 日軍新式機槍的威脅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