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

在這種比較保守的思維方式之下,先解決察東的二十六師團,也就成了陳翰章的首選決定。而這個選擇,至少在目前看是整個西進作戰所有的戰術之中,最爲穩妥的一個選擇。同時對整個南部戰線,也是一個兩利的戰術。

先解決二十六師團,也就相當於與在熱南向張家口一線發起攻擊的部隊,形成兩翼的配合。對正南發起攻擊的部隊,也是一個配合。但是這種做唯一的優點,在楊震看來也就是穩定。小縱深的穿插突擊,對此次戰局優點,並沒有陳翰章預想的那麼大。

對於陳翰章的這種相對有些保守的想法,楊震不能說不對。因爲戰場上的不可預見性因素實在是太多了,誰又能在還要橫穿整個陰山山脈的情況之下,保證深入敵後的裝甲突擊集羣,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戰鬥?

裝甲兵不是步兵,作戰是需要大量後方物資支援的。尤其是油料,對後勤的依賴性很大。一旦油料消耗乾淨,這些坦克就等於沒有了腿的戰馬。怎麼樣儘快的解決當面之敵,保證突擊集羣補給線,是每一個指揮員都應該考慮的。

外行看戰術,內行看後勤,這就是現代化的戰爭。有了現代化的裝備,好處自然是顯而易見。但是這後勤壓力,也是相當沉重的。沒有一個現代化、系統化的後勤體系,單純的依靠過去那種走那吃那的做法,根本就無力承擔現代化戰爭的消耗。

陳翰章在戰術選擇上的保守,也正是出於對大規模裝甲集羣作戰後勤補給上的擔憂。所以楊震不能說他的這個選擇不對,但是事情不能全都這麼看。現代化的裝備如果還採取老的戰術,那麼自己費那麼大的苦心搞來這麼多的裝備做什麼?

裝備水平上去了,人的思維也要跟得上裝備的發展,才能讓這些現代化的裝備發揮最大的作用。否則這些現代化的裝備,根本無法發揮它們應該有的作用。坦克只有將它的性能完全發揮,才能真正的成爲一種國之利器。

沉思良久,楊震放下手中陳翰章草擬的作戰計劃道:“老陳,你有沒有考慮過,將裝甲一師全部投入到向日軍縱深穿插上。而將裝甲一旅加強兩個獨立坦克營,配合步兵從正面發起攻擊?按照你的這個計劃,在集寧分兵之後你的兩路兵力,無論那個方向的兵力,都有些過於薄弱了。”

對於楊震的想法,陳翰章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堅定的道:“一號,其實我原本的想法是以一部兵力牽制歸綏的日軍騎兵集團,而集中主力對付晉北增援的日軍。我們在縝密的調整部署,日軍也同樣不會老實的什麼都不做,等着我們去打上門去。”

“從目前日軍將二十六師團東調,部署在蘇尼特右旗至正鑲白旗一線的舉措來看,他們已經做好了我軍可能隨時西進的準備。而我們在前一階段戰役之中,大規模使用了坦克穿插戰術,日軍華北方面軍在這方面不會不做準備。”

“我感覺日軍肯定會在二十六師團的背後,至少會增加一個師團的兵力。這樣可以與張家口一線的日軍兵力,在二十六師團身後形成一條依託地形走勢的完整防線。並在二十六師團背後,構築成第二道防線。”

“而從地形以及周邊的態勢來看,他們的這個第二道防線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化德和商都一線。也就是說我穿插部隊,除非在突破日軍防線最北端之後,直接向西然後在橫穿陰山山脈轉向南面。否則,我們還要面對日軍的第二道防線。”

“如果單純的依靠我們從正面突破,對於日軍這種大縱深的防禦態勢,以日軍的戰鬥力來看這進度會是相當緩慢的。而從我們目前面對的整體戰局,以及我們手頭的物資儲備來看,這樣對我軍是最爲不利的。一號,速戰速決纔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所以我認爲裝甲一師在突破日軍側翼防線之後,應該兵分兩路。一路配合正面突破的部隊,直插商都、化德一線。配合正面發起攻擊的部隊,先打他的第二梯隊,也就是第二道防線。”

“將其這兩個日軍集團分割開來,使其兩道防線之間無法相互策應,在我軍的攻勢之下只能各自爲戰。同時以一部兵力直插豐鎮、陶林、涼城一線,將日軍第一軍的援軍堵在長城以內。”

“至於歸綏方面的日軍騎兵集團,我建議還是以一部兵力暫時看着爲好。如果他們不動,那就是一步死棋。我們可以先不用管他們,等到東部戰局穩定了,抽出手來之後在逐步的解決他們。”

“如果他們向東突圍,我們集中跟隨裝甲集羣行動的騎兵部隊,或是將其阻擊在卓資至涼城一線,或是將其放至於察哈爾正黃旗與豐鎮、涼城之間的盆地,先集中兵力解決他們,徹底解決我們的後顧之憂?”

對於陳翰章的堅持,楊震搖了搖頭沒有立即答覆他,而是拿起紅藍鉛筆沿着蘇尼特左旗直至四子王旗,然後再到武川畫了一條線:“老陳,如果你集中裝甲一師,外加一個騎兵旅和一個摩托化步兵師的兵力,從蘇尼特左旗直插四子王旗,然後直接進抵歸綏眼皮子底下的武川。”

“等搶佔武川至歸綏一線之後,你除以部分兵力圍殲歸綏的日軍騎兵集團之外,再集中一部分兵力利用你的機械化優勢,搶佔豐鎮、涼城一線,將山西可能出關增援的日軍兵力,堵在長城一線。這個計劃,你看怎麼樣?”

“從蘇尼特左旗到四子王旗一路都是草原、戈壁地形,除了少數內流河之外基本上無永久性的河流,相當有利於我軍機械化騎兵集羣的快速突破。而四子王旗到武川一線,是陰山的傳統南北走向的隘口,這一線還有日軍修建的簡易公路可以爲我所用。而一旦搶佔武川,那麼剩下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日本人爲了控制察西與綏東、綏中,在陰山南北修建了爲數不少的公路。從四子王旗到武川一線,雖說公路的質量很次,但是對於我們的坦克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相對來說,反倒是歸綏到武川一線,倒是更爲困難一些。”

“而這種大範圍的迂迴穿插,也比較符合我們裝甲一師的裝備。T三四坦克在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之下,最大的行程三百七十公里。而T二六坦克最大的行程,也在二百公里以上。雖說在越野的情況之下,最大行程要短了七十公里,但這並不是不能接受的。”

“日軍的主要防禦兵力,現在看基本上都在大青山以南、以東地區,而其在大青山以北,整體防禦態勢還是比較薄弱的。如果我們選擇大青山以北地帶作爲主要突破口的,那麼我們的整體推進速度會相當的快。”

“另外,晉綏軍區在大青山的遊擊支隊,雖然因爲實力所限無法配合我們作戰。但是有他們在那一帶活動,就相當於給我們安裝了一雙眼睛。大青山的各個南北通行隘口,敵軍的布放兵力,至少我們也能掌握一個大概。”

“還有,中央已經從活動在大青山遊擊支隊中,抽調一批得力的,對那裡地形比較熟悉的幹部返回延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批人下個月就會抵達延安。等這批人到了我們這裡,你們就相當於有了活地圖。”

“最關鍵的是,不僅僅是日軍,甚至還包括這世界上所有的軍隊,現在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爲。那就是坦克根本無法在山區作戰,尤其是陰山大青山段這麼一道相對險峻一些的山地。日軍根本就不會認爲我們會利用坦克,從這裡作爲突破口。”

“所以他們的防線,基本上都部署在化德一線以東丘陵與山地之內,以及化德以南的丘陵地帶。正面防線的選擇上,也是部署在有利於日軍防禦的草原與山地結合地帶的明安旗境內。其整體防禦部署,基本上都是沿着陰山山脈向東延伸走向,以及察東的丘陵、山地。”

“他們這麼做就是認爲我軍的坦克集羣,是根本無法橫穿陰山山脈。即便是搶佔了綏北,也無法突破陰山山脈。而綏北都是草原、荒漠,也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區。人煙稀少不說,境內無常年有水河流,便是連飲用水都很困難。”

“即便丟給我們,對於他們來說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至少不會傷筋動骨。他們完全可以依託陰山山脈,重新形成一條完成的防禦地帶。還可以拉長我們的補給線,給他們隨時的反擊切斷我軍在綏遠地區部隊的後方創超條件。”

“而如果單純的依靠對地形要求少的步兵,我們也就相當於將戰場的主動權交到了他們的手中。他們可以利用機動防禦,來彌補兵力上的不足。從日軍目前在察東佈防的態勢來看,他們集中了那麼多的汽車中隊,絕對不是隻爲了解決補給。”

“觀點過於守舊的日軍這種認識,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如果我軍選擇從西北方向突破陰山山脈赴敵背後,就會達成最大的戰役突然性。這是不是要比你從正面以及淺縱深,一點點的硬啃要好的多?同時付出的代價,也要小的多。”

“至於搭載摩托化步兵師的那些汽車,如果實在無法通行,可以留下一定的部隊保護,先放在四子王旗一線。以一部分步兵搭載坦克,一部步兵隨後跟上。我們的坦克,尤其是那九十輛T三四坦克,搭載一些步兵和物資還是足夠的。”

“老陳,你的擔心我明白。但是我們對於戰術的研究,要更多的考慮儘可能的發揮我們手中裝備的所有長處。坦克的優勢,並不單單是在正面掩護步兵發起攻擊。而這種武器最大的優點,也不單純的就是裝甲防護力。”

“這種武器最大的長處,就是將防護力與火力以及機動力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結合。而蘇制坦克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人機功效差,而忽視了其他的優點。三百七十公里的最大形成,用於小縱深迂迴穿插,是不是有些浪費了?”

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彥三郎的決心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裝備精良的僞軍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268章 保密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三十九章 總攻擊令第三百六十二章 時局如棋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二百二十六章 那些船上的寶貝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
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彥三郎的決心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裝備精良的僞軍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268章 保密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三十九章 總攻擊令第三百六十二章 時局如棋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二百二十六章 那些船上的寶貝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