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

一秒記住,

陳誠指着懸掛在會議室牆壁上碩大的軍事地圖說道:“現在我軍的佈防是這樣的:在長江南岸地區,我第九戰區以第一兵團駐紮在鄱陽湖西岸地區,第二兵團在江西星子、九江至碼頭鎮一線組織防禦。而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的當面之敵是日軍第十一集團軍主力一部,該集團軍主力沿長江南岸地區進攻,和我軍的兩個兵團在長江南岸對峙。”接着陳誠又開口道:“在長江北岸地區,我軍防禦的主力部隊是第五戰區撤下來的部隊爲主,其中主力爲第四兵團。而第四兵團當面之敵是日軍第十六師團,現在該師團已經從安徽潛山向太湖進攻。同時日軍的先鋒部隊波田支隊在數十艘軍艦和十幾個機場的飛機的掩護下快速向武漢縱深地帶開來。情況就是這樣的,我們眼下的任務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馬當要塞,支援那裡的守軍,並且要在湖口一線駐以重兵,在武漢外圍形成數道穩固的防線。”

薛嶽和羅卓英都是第九戰區有名的悍將,尤其是羅卓英,那可是陳誠土木系四大金剛之首,絕對的悍將。對於武漢保衛戰羅卓英可是很有信心,早在戰前就曾做過研究,在陸地方面羅卓英自信憑藉國民政府佈置在武漢外圍的上百萬大軍完全有能力抵擋得住日軍的進攻。但是水路方面卻很是難辦,中國海軍已經完全不能稱之爲獨立的兵種了,自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中國的海軍的院旗就一直都沒有恢復過來。直到現在國民政府的海軍還只是幾十艘大小艦艇總排水量還不到十幾萬噸。

而同時期的日軍的海軍卻有幾十萬噸的總排水量,單單航空母艦這樣的戰略性武器就有四艘,戰列艦更是中國的無法比的,所以中國的海軍只能淪爲內河航運船隻,戰爭一開始中國就把所有的沿海城市丟了,諾大的一箇中國竟然連海軍可以棲息停航的海港都沒有,全部的制海權都丟失的一乾二淨,所以說現在的中國海軍比之日軍的海軍那都不是一個等級上的對手,而武漢這個水陸交通發達的城市,其內河航運也是極其便利的,在方便中國抗戰物資運輸的同時也給日軍留下了可趁之機。

現在羅卓英以及一些有遠見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都極其擔心日軍的海軍沿着長江一路逆江而上,那可不只是武漢危機了,連現在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都會直接受到日軍的威脅。

羅卓英起身道:“陳長官,現在陸地方面的我們完全有能力抵禦日軍的進攻,但是水路方面卻力有不怠,不知我軍該如何應對日軍的艦艇?”

陳誠道:“我不說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海軍現在的實力,根本和日軍無法在海面上爭奪制海權,所以我們的海軍只能在內河和日軍一見高地。然而我們在長江上的艦艇也不是日軍的對手,無奈之下,我們只好將整個長江都封鎖了”

“封江?”

“對,中國海軍總局事令陳紹寬上將根據委員長的命令,會同第九、第五戰區部隊,在馬當至漢口間,構築十幾處要塞炮臺,設立江防要塞司令部,以謝剛哲爲司令官。要塞司令部將所屬軍艦炮艇和海軍陸戰隊,統統爲三個總隊。第一總隊:駐防九江上游的田家鎮、葛店一線;第二總隊:駐防馬當要塞;第三總隊:駐防湖口要塞。爲便於海、陸空協同作戰,防守長江水域。在馬當和湖口要塞司令部之上,以設馬湖要塞指揮部,由陸軍第16軍軍長李蘊珩兼任指揮。馬當要塞由陸軍王錫燾充任要塞司令;湖口要塞由陸軍第7師師長彭位仁充任要塞司令。同時,我海軍一部沿長江設防,主要是在長江沿線設置水雷區。”陳誠解釋道。

接着陳誠又說道:“十天前,海軍總司令陳紹寬乘坐軍艦,從武漢順江直下,親赴前線指揮海軍作戰。雙方在長江進行了一場異常激烈的水戰,是日黃昏雙方均傷亡慘重,隨即撤出戰鬥,陳紹寬上將率領海軍主力一部從安慶返航。他命令艦上炮火將設於江中和岸邊所有的航標,逐一轟毀。來到九江,又下令在九江以下水域佈設水雷,實行封江。據海軍局發來的電報稱海軍艦艇在馬當要塞前後,佈下水雷一千六百多個(歷史上六百多個);東流方面加布七百多個(歷史上一百多個);湖口方面佈設三千多個(歷史上一千多個)。至此,該段長江,水雷密佈,險象萬千,航道梗阻。”

當陳誠說完後,會議室裡一片沉悶。誰都知道封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滯緩日軍的進攻,但是對中國的危害同樣巨大。要知道國內大多數的鐵路都被日軍截斷了,長江沿線的交通有一多半是靠長江來維持的,如果封鎖長江作爲一種軍事手段的話,那麼他對中國的限制和危害不比日軍小,可以說這是一種兩敗俱傷的打法。

不不過對於積弱的中國海軍來說,也只能用這種鴕鳥戰法應對強勢的日本海軍了。其實封江還是很管用的,最起碼在眼下起到了許多積極的作用。日本海軍強大的第3艦隊,在長江封鎖前施展不開,只好裹足不前,感到異常惱火。無奈只得派出大批兵力下江“摸雷”。另一方面,日軍又採用空軍對付中國海軍,日軍飛機沿江低空搜索,掃射轟炸中國海軍的佈雷艦艇。中國海軍官兵冒死佈雷,其犧牲之大,爲世界各國海軍戰史上所罕見。

說起長江水雷區,韓雲華的心不由得一陣顫抖,韓雲華以前讀過一本關於中國海軍在抗戰時期相關戰役的書,書名韓雲華到現在已經忘記了,但是書中的記錄的那些戰役韓雲華至今難以忘記:海軍威寧號炮艇,正在馬當附近執行任務,敵機九架,突然順江飛來,輪番轟炸。江水掀起數丈之高,滿江濃煙滾滾,不辨南北。艇體多處中彈,烈焰騰空。艇長李孟元以下所有官兵,在烈火中掙扎,直至與炮艇一起沉沒於江水之中。咸寧號軍艦在九江北港佈雷,完成任務後,經九江駛向田家鎮,航至火焰山附近。敵機七架追上來,俯衝掃射投彈;中國海軍將士一面開足馬力繼續向上遊奔返,一面沉着應戰,用艦炮和高射機槍還擊敵機。這時,火藥艙、頭目艙、士兵艙均中彈着火,濃煙嗆人。中段機鍋等艙亦多處洞穿,漏水甚猛,官兵們奮勇搶救,紛紛用身體堵住漏洞。甲板上,官兵死傷枕藉,血肉橫飛。將士們懷着滿腔復仇怒火,冒死抵抗,以艦上之高射機槍擊落敵機兩架。艦掙扎着返回武穴,暫靠日清公司碼頭撲火堵漏。不料,又有十六架敵機趕到,傾彈如雨。咸寧號軍艦終於中彈肢解,連同全艦官兵滿腔未酬的壯志和義憤,在滾滾的江水上消失了長寧號炮艇在武穴佈雷時,突遭七架敵機圍攻。艇上官兵沒有射避,冒險將水雷布完,但該艇卻被敵機炸中,全體官兵壯烈犧牲。崇寧號炮艇奉令在田家鎮佈雷,連日來數次遭敵機轟炸。官兵們一邊用艇上高射機槍與敵機對抗,一邊躲避轟炸掃射。艇上人員雖屢有傷亡,卻都僥倖脫離險境。這天中午,敵機五架,緊緊咬住正在向江中佈雷的崇寧號,連續投下燃燒彈,炮艇在一片血紅的火海中屈不撓地左衝右突。然而艇體又不幸中了炸彈,遭受重創,操縱失靈,在滔滔烈火中,沉沒於水底,爲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壯烈殉國

韓雲華知道這次長江封江中國海軍付出了多麼慘重的代價,在爲那些前赴後繼和艦艇一起沉入滾滾長江的那些海軍將士們感到惋惜的同時,韓雲華也爲諾大個中國竟然被東洋倭寇逼迫到需要用人命截斷生命幹流的水道來抵禦敵軍的攻擊。國之悲哀,民族之悲哀

陳誠想了想又說道:“既然大家覺得不能讓韓司令的部隊支援馬當要塞,那麼就有薛嶽從第一兵團抽調一個旅、羅卓英部抽調一個旅、張發奎第二兵團抽調一個炮兵團緊急支援江防要塞司令部謝剛哲司令的第二總隊。同時,韓司令的部隊和戰區司令部直轄的三個師一起趕往湖口要塞駐防,務必要在湖口一線形成一道堅固的阻擊線。防治日軍一旦攻破馬當要塞,對武漢形成致命威脅。”

會議室裡的所有的軍官對陳誠的命令都沒反對,大家都知道今天的會議其實就是一個形式,是給這位共產黨的高級將領看的。但是韓雲華也不傻,一個這麼大型的軍事會議這麼快就完了,這倒不是國民黨軍隊的辦事效率有多快,而是這一切分明是衝着他來的,或者是衝着他的這支部隊來的。

韓雲華對自己還是看得很清楚的,他韓雲華雖然也是名揚四海的大將了,更是國內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但是在國民黨真正的高級將領看來,這個出身共產黨而且沒有上過正規軍校的八路軍大將說到頭還是一個泥腿子,不值得他們高看。

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282章 初到魯西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209章 晉綏軍觀察團(四)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627章 大休整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403章 大整編第561章 東征第319章 伏擊(一)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569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二)第427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九)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38章 韓雲華怒了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68章 軍刀出擊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41章 復仇行動(三)第121章 冀東事變(十二)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21章 特戰大隊第627章 大休整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三月份打賞名單第2章 魂歸1937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487章 韓雲華的想法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643章 崩潰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129章 落幕(四)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301章 景陽岡反掃蕩(九)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647章 全線反擊三月份打賞名單第2章 魂歸1937第128章 落幕(三)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478章 戰山東(八)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398章 中央視察(二)第516章 衛立煌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麻煩的裝備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592章 閱兵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599章 東北亂燉
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282章 初到魯西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209章 晉綏軍觀察團(四)第四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三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627章 大休整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403章 大整編第561章 東征第319章 伏擊(一)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569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二)第427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九)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38章 韓雲華怒了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68章 軍刀出擊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41章 復仇行動(三)第121章 冀東事變(十二)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21章 特戰大隊第627章 大休整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537章 戰德州之趁火打劫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三月份打賞名單第2章 魂歸1937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487章 韓雲華的想法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643章 崩潰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129章 落幕(四)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301章 景陽岡反掃蕩(九)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647章 全線反擊三月份打賞名單第2章 魂歸1937第128章 落幕(三)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478章 戰山東(八)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398章 中央視察(二)第516章 衛立煌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麻煩的裝備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592章 閱兵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599章 東北亂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