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韓雲華的想法

&n小說罓

『主席』二次視察內éng古軍區的消息很快就以秘密渠道發到了內éng古軍區,不過這個消息除了韓雲華之外也只有羅政委一個人知道,除此之外連負責傳送接受電報的報務員都被下達了封口令。

『主席』北上塞北對於韓雲華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這說明黨中央還是信任內éng古軍區的,否則『主席』不會冒險在這個時候視察塞北。要知道就算是在過去的幾年中『主席』也只出過一次延安,那還是在韓雲華的大力邀請下才成行的。

但是韓雲華依然不敢有絲毫放鬆,因爲歷史上連續出現過好多次政治運動,每一次都要殺個血流成河,最嚴重的兩次就是王明在中央蘇區搞得那次大肅反以及張國燾在紅四方面軍進行的肅反運動,這兩次肅反嚴重動搖黨的基礎。

說起這兩次肅反韓雲華就心涼不已,雖然和斯大林在蘇聯進行的大清洗不能相比,但是要是將當時蘇聯和紅軍的實力進行一次對比就可以發現中央肅反並不比蘇聯的那次大清洗小多少。在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央軍委經過兩次審議,確認了36位無產階級軍事家的名單。這36人,應該說其中許多名字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他們是共和國的領袖和元帥、大將等。其中8位是在戰爭期間犧牲或殉職的烈士,葉ting、左權、彭雁、羅炳輝,人們比較熟悉;至於曾是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的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或許就有人感到陌生了。這是由於他們犧牲較早,而且是“被錯殺”的。而之所以被錯殺,就是因爲那幾次規模巨大的肅反運動。

說起中央蘇區的肅反工作,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們無不談虎色變。中央蘇區時期的肅反擴大化錯誤,直到現在仍讓人們諱莫如深。但歷史發展到今天,真實全面的反映中央蘇區時期的肅反,反更能讓人們清醒的認識那段歷史。儘管韓雲華並不是這個時代的原住民,但是對於連續兩次大肅反韓雲華還是知道一點的。

中央蘇區之前的肅反到底是肅反什麼,韓雲華其實知道的並不多。他只知道是肅ab團,肅社會民主黨。一說起思凡就不得不說一說這個ab團了,什麼是ab團?說清這事還得從大時期開始講起。要是展開了說那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簡要地說這個ab團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產物。

在第一次國內的時期,國共兩黨通過合作實現了雙贏。黨員不僅直線上升,而且在國民黨內部發展了相當黨員。這種良好的國共合作局面卻讓國民黨右派感到非常不安。到第一次北伐勝利後,以蔣介石爲代表的國民黨新右派更是恐慌。在這種情況下,1926年11月到12月,爲篡奪由國民黨左派及所撐握的國民黨江西省黨部,蔣介石專én策劃成立了一個反人民的反動組織,取名爲ab團。即取英文單詞anti-blsevik的頭兩個字母組成,意爲反布爾什維克。ab團成立後,在蔣介石的領導縱容之下,製造了一連串的鎮壓工農、屠殺工農領袖的血案。著名的殺害贛州工會委員長陳贊賢的“三六”慘案就是由ab團一夥乾的,在ab團的破壞下,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很快被ab團所篡取。

ab團的倒行逆施,ji起了江西人與國民黨左派的憤慨。爲保衛國民的勝利果實,1927年4月2日,江西人在朱德等的領導下,發起了對ab團的猛烈進功,徹底打悼了由蔣介石一手策劃的ab團,ab團解體不復存在。

原本ab團的歷史應該到這裡要結束了,但在你死我活的戰爭年代,中國不可能也沒有辦法知道ab團到底還有沒有殘餘。加上國民黨各派爲了爭權奪利,也一度借ab團對大的破壞,攻擊蔣介石,這更讓感覺ab團仍然存在。

至於中央蘇區大肅反的功過是非韓雲華並不想評價,但是那次大肅反殺的人確實不少,據韓雲華所知,紅一方面軍肅反委員會成立後,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整個紅一方面軍4萬餘人,抓了ab團約4400人,殺了2000多人,佔總數的十分之一還多,之後又殺了幾十個ab團團長。永新縣接連把6屆縣委都打成ab團,只允許一個自首,其餘全殺了

蘇區大肅反造成了黨在建國前最多最慘的冤案,多少忠魂變成躁。最後還是周恩來下決心必須糾正肅反擴大化,才使得這場浩劫來了個緊急剎車。周在主持召開了蘇區中央局會議上形成決議案,決議案指出:“過去對ab團及一切反派認識不正確,將ab團擴大化了,以爲一切地主殘餘富胖子都可以當ab團看待,以爲一切從異己階級出身的分子都可能是ab團,把黨的錯誤路線的執行者,和犯錯誤的黨員與羣衆都與ab團問題聯繫起來,甚至發展到連工農羣衆都不能信任了;於是覺得ab團是肅清不了的。有了這認識上的錯誤,便產生極嚴重的ab團鬥爭的方法上的錯誤,把反ab團的鬥爭簡單化,縮小到“打ab團”的捕獲、審問、處置的範圍內,而忽視積極地去鞏固勢力。尤其缺乏的,是反ab團的思想鬥爭與教育工作,結果便發展到以肅反爲一切工作中心的極危險的觀點。在打ab團中更專憑犯人口供,依靠ro刑,以致造成肅反工作的唯心論。……決議案規定,蘇區各級黨組織必須在接到後立即討論及執行。”

在周的直接領導下,中央紅軍建立了國家政治保衛局。派李克農率工作組到石城、廣昌、雩都、興國等地,細緻審查在這些地方關押的大批反嫌疑犯,把ab團、社民黨、改組派錯案全部平反,讓éng受冤屈的者重見天日。後又任命李克農爲紅軍保衛局局長,平反了紅軍中的一些冤假錯案,將政治保衛工作納入了黨委領導下的軌道。

其實這次中央蘇區的肅反並不是後果最嚴重的錯誤,最嚴重的要數紅四方面軍的那次大肅反。在土地戰爭中,全國有六大蘇區,其中最大的兩塊就是江西中央蘇區和鄂豫皖蘇區。

1931年4月,中央派張國燾、陳昌浩、沈澤民來到鄂豫皖蘇區,由張國燾任鄂豫皖蘇區中央局書記兼軍委『主席』,陳昌浩任鄂豫皖蘇區少共中央局書記,全權領導鄂豫皖蘇區。

張國燾此人想必大家都清楚,此人蔘加過建黨的一大,當過政治局委員,資格很老。陳昌浩時年25歲,血氣方剛,曾留學蘇聯,有很強的組織能力。沈澤民是文學家矛盾的弟弟,也曾留學蘇聯。這幾個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鄂豫皖蘇區的命運。張國燾到來不久,就對鄂豫皖特委和紅軍進行了全面改造。打出“布爾什維克的改造”、“加緊肅反”等旗號。實際上,是爲了排斥蘇區原領導人,從而實現自己的一元化絕對領導。他先是改組了紅4軍,將不聽話的軍長曠繼勳拿下,換上資歷較淺的徐向前。然後他又找藉口撤掉了曾中生,由陳昌浩任紅4軍政委。接着,張國燾舉起了肅反的屠刀,向所有阻礙他奪取最高權力的紅軍官兵揮了下去。

首先遭殃的就是紅12師師長許繼慎,1931年8月,有人給紅12師師長許繼慎送來一封信,內容是國民黨大特務曾擴情寫的勸降書。許繼慎當即連人帶信jiā給了徐向前和曾中生,二人認爲這是國民黨的反間yin謀,將信上報給了中央分局。張國燾見後如獲至寶,立即對許繼慎展開調查。不久,保衛局“破獲”了一個兵變yin謀,在嚴刑拷打下,當事人供認許繼慎、周維炯、熊受暄等人都牽涉其中。張國燾立即命令逮捕一切與“此案”有關的人員。很快,紅12師師長許繼慎、紅11師師長周維炯、紅11師政治部主任熊受暄、鄂豫皖軍委參謀主任李榮桂、紅10師參謀主任柯柏元、原紅33師政委姜鏡堂、軍政治部主任王培吾、秘書長陳翰香、紅12師政委龐永俊、繼任政委吳荊赤、紅12師副師長肖方、紅10師副師長程紹山、參謀主任範沱、政治部主任關叔衣、紅28團團長潘皈佛、28團副團長丁超、紅30團團長高建鬥、政委封俊、紅35團團長王明、紅12師參謀長兼紅36團團長魏孟賢等人相繼被捕。

保衛局繼續嚴刑bi供,拷打、跪板凳、灌辣椒水、坐老虎凳,很多人受刑不過,只好胡làn認供,於是牽連的人越來越多,抓的人也越來越多。不久,屠殺開始了。就在河南光山白雀園,紅4軍著名將領許繼慎、周維炯、熊受暄、姜鏡堂、王培吾、陳翰香、吳荊赤、肖方、關叔衣、龐永俊、程紹山、柯柏元、魏孟賢、潘皈佛等人及一大批營、連級幹部慘遭殺害。其中許繼慎是被公開審判,他據理力爭,結果被綁在馬上拖得皮開ro綻。最後,保衛局將他和周維炯秘密勒死在牢房內。時年許繼慎30歲,周維炯26歲。許繼慎的妻子王望un是師政治部秘書,當時已懷孕,也被秘密殺害。張國燾看一下挖出了這麼多暗藏的“反”,殺心更重。他命令進行全蘇區的審查整肅,凡是白軍過來的,不論是起義還是投誠的,一律抓起來;凡是地主富農家庭出身的,不論表現如何,一律抓起來;凡是知識分子出身,甚至是讀過幾年書的,一律抓起來審查。肅反的範圍越來越大,從軍隊擴大到地方。鄂豫皖特區軍委副『主席』鄭行瑞、紅10師政委陳奇、黃麻起義的領導人和鄂東北蘇區的創建者徐朋人、戴克敏、曹學楷、陳定侯、王秀鬆、六霍起義的領導人和皖西蘇區的創建者舒傳賢、中央1師師長徐百川、中央2師師長王效亭、皖西道委書記方英、原紅1軍旅旅長廖業琪、紅28團政委羅炳剛、紅29團團長查子清、政委李奚石、紅32團政委江子英、紅33團團長黃剛、繼任團長王長先、紅38團團長任難等人都被捕殺。紅4軍4個師12個團的幹部,倖存的只有2人,有的團、營、連級幹部,被殺了三、四茬。鄂豫皖紅軍中,總共被肅掉軍級幹部17人,師級幹部35人,團級幹部44人,營連排級幹部被肅掉的更多,紅軍戰士被肅掉的數量則無法再查清。在將近三個月的‘肅反’,肅掉了兩千五百名以上的紅軍指戰員。而當時的紅4軍不過1.5萬人,足足肅掉了六分之一

當時那是殺紅了眼,進行到後來,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只要某人“可能”是“改組派”、“ab團”或是“第三黨”,就要被抓起來殺掉。誰要問一句“有沒有證據”,就是“改組派”、“特務”,就應被殺掉。有幾個青年人在一起,就成了“戀愛委員會”,殺掉;說幾句牢sā話,殺掉;戰士的槍口沾點土,殺掉;米袋子破了,殺掉。爲了節省子彈,經常是將成排的人用大刀砍死,用長矛戳死。還有的就幾百人一起活埋掉。殺了抓,抓了殺,一茬又一茬。

無數紅軍官兵和羣衆,沒有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下,卻死在自己人的刀下。白雀園內外屍骨如山,血流成河。大屠殺足足進行了三個多月,除曾中生、曠繼勳、徐向前等少數人外,創建鄂豫皖蘇區的元勳幾乎被殺光。在土地戰爭時期,蘇區及紅軍內部的過火整肅是個普遍現象。像被錯誤殺害的周維炯,當初就曾因偏聽偏信而殺害了商南起義的元勳徐其虛和徐子清。張國燾如此大屠殺,除了確有清除內部敵人的考慮外,更多的則是爲了實現獨攬領導權的野心而排除異己。

1932年7月,國民黨對鄂豫皖蘇區進行了第四次“圍剿”。經三個多月的苦戰,由紅4軍和紅25軍合編而成的紅四方面軍沒有打退敵人,只好退出蘇區轉移。經三千里西征,終於到達川北。而留在鄂豫皖堅持鬥爭的紅25軍和紅28軍,卻又在中央代表沈澤民主持下繼續肅反。原紅27軍軍長劉士奇、紅25軍副軍長兼73師師長廖榮坤、師政治部主任程啓bo、6師師長葉啓文、第八路遊擊師師長汪明國、皖西北遊擊司令吳寶才、紅28軍政委江求順等一大批中下級紅軍指戰員相繼被捕殺。鄂東北紅軍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削弱。沈澤民不久病逝,紅25軍在徐海東和吳煥先的帶領下,開始了向陝北的長征。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率紅四方面軍到川北後,在小河口召開會議。曾中生、曠繼勳、餘篤三、張琴秋等人批評了張國燾大肆濫殺和放棄蘇區的錯誤,因爲立足未穩,張國燾暫時接受了曾中生等人的批評。等到紅四方面軍連續擊敗川軍,開闢了通、南、巴根據地後,張國燾再開殺戒,逮捕曾中生,將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張琴秋撤職,將原紅4軍軍長曠繼勳、原紅4軍政委餘篤三、方面軍宣傳科長王振華、方面軍總部參謀主任舒yu章殺害。爲了在新開闢的川北樹立權威,張國燾又向四川本土紅軍揮起了屠刀。於南江陣前起義的紅軍“川北師”師長任偉章、政委劉杞、參謀長張逸民、師政治部主任李戴溥、紅10師參謀長吳展、紅73師參謀主任楊白、73師政治部主任趙箴吾、紅217團政委聞盛世、紅218團政委陳少卿被捕殺,原“川北民軍”起義的排以上軍官全部被處決..........

這兩次肅反嚴重削弱了紅軍的實力,之後紅軍連續慘敗和這也不是沒有關係的。這次軍區遭到幹部審查團的調查bi供,導致近百名指戰員死亡,其中還包括資格較老的劉明遠等人,這讓韓雲華心驚不已。和那些老一輩家比起來他韓雲華就是一個粉粉嫩嫩的新人白丁,要資歷沒資歷,要黨內威望沒威望,根本不用中央發話他這個軍區司令員就可能自然失蹤。

更爲嚴重的是,內éng古軍區現在幾乎一半以上的部隊是解救的國民黨俘虜和轉正的僞軍俘虜組成的,這些人放到哪裡都不是清白之人,要是一旦這場運動真的nong成了肅反運動,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作爲內éng古軍區的司令員,自家的事情自家當然清楚地很,內éng古軍區雖然戰鬥力強悍,實力強橫,但是要是比資歷和出身,別說和由紅軍的老底子組建而成的115、120、129這幾個師相比了,就算是比起晉察冀軍區也差了不少。紅一軍團1.5萬人都能殺幾千人,韓雲華不敢想象內éng古軍區百萬問題大軍會被處決多少,所以這一次他真的是怕了,自重生到現在已經三年多的時間了,韓雲華第一次感覺到了危機。

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16章 佔陽原(二)第636章 奇襲日本本土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412章 滿月(二)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3章 安身立命第115章 冀東事變(六)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139章 升官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546章 勝利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224章 絕對震撼(五)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546章 勝利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4章 特戰成軍第643章 崩潰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104章 震撼出擊(二)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100章 亂戰(四)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43章 奇襲偏關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580章 東征之挖坑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11章 挺進晉北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64章 兄妹情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534章 戰德州之再佈局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129章 落幕(四)
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16章 佔陽原(二)第636章 奇襲日本本土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412章 滿月(二)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3章 安身立命第115章 冀東事變(六)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139章 升官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546章 勝利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224章 絕對震撼(五)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546章 勝利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4章 特戰成軍第643章 崩潰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104章 震撼出擊(二)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100章 亂戰(四)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43章 奇襲偏關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580章 東征之挖坑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11章 挺進晉北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64章 兄妹情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534章 戰德州之再佈局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129章 落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