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軍刀出擊

軍火是買到了,而且性能和價格方面都遠遠出乎了韓雲華的預計,但是這批軍火怎麼運回到大青山則成了困擾韓雲華的一個大問題。如果從陸路走的話,危險太大,一路上鬼子的封鎖線不下百道,押着這麼大一批軍火根本不能走小路,也就是說根本就不能繞開鬼子的交通封鎖線,所以走陸路一開始就被韓雲華排除了。

如果走海路的話,危險同樣不小,主要是因爲現在的中國有海無防,諾大的海洋和延長的海岸線成了日本海軍逞威的地方。日本海軍的艦艇不時在中國沿海地區的大海中游弋,所有進出中國的商船都要接受日本人的搜查,當然這些人中並不包括德國人。

根據購買合同,裡奇.珀林有義務將貨物安全的送到八路軍的地盤,但是事實上裡奇.珀林只能將貨物送到沿海的一些口岸,因爲在陸地上日本人不會給任何人面子,包括他們的盟友德國。

但是,內蒙古軍區的勢力範圍只限於察哈爾地區的一城七縣,再往遠走可就不是韓雲華所能管轄的了了。而內蒙古軍區所控制的一城七縣都是位於察哈爾地區的中部,距離海岸線不下幾千裡,真可謂是鞭長莫及啊。

韓雲華和沈玉泉等人商議了一下,提議由他親自率領軍刀特戰大隊去冀東地區伺機接應錢壯飛等人。

這個提議一經提出就遭到了沈玉泉等人的竭力反對,所有的人都反對韓雲華這個軍區的靈魂人物去涉險。但是韓雲華卻堅持自己的意見,他心裡最明白這批軍火對內蒙古軍區對整個八路軍的意義。

假如軍區真的能和裡奇.珀林搭上線的話,那麼產自德國的先進武器就能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到那時只要子彈能夠供應的上,那麼在裝備上被日軍全面壓制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最起碼在輕武器上德國產的Kar98k毛瑟步槍要比日本產的三八大蓋要先進的多,而德國產的MG系列的機槍也不是日本產的大正十一年式(歪把子)輕機槍所能比的,到那時在局部作戰鬼子那還有勝算。所以對於這次行動,韓雲華是王八吃稱砣鐵了心要去,更何況整個軍區裡誰的日語由他說得流利,誰的應變能力比他更強,勸阻無效後,沈玉泉等人只能同意讓他帶隊接應軍火,

但是沈玉泉卻和韓雲華約法三章,否則就不讓他去。這三章就是:(1)必要時韓雲華要聽從特戰隊長的要求脫離戰場,遠離危險境地。(2)此次的任務就是接應錢壯飛等人和那批軍火,所以一路上不能和鬼子起衝突,能忍則忍。

(3)如果被鬼子發現或者是事不可爲的話,韓雲華應以保全戰士們以及他自己的生命爲最大的責任,寧願任務失敗也決不能讓他身處險境。

雖然嘴裡答應的呱呱響,但是當韓雲華一走,沈玉泉就發現他韓雲華還是以前的韓雲華,依然是那麼的特立獨行。換了別人遇到這種事那還不把自己藏得嚴嚴實實的,就算是去接應那也是一路隱蔽着去。但是韓雲華卻偏偏不怎麼幹,當晚走的時候韓雲華開走了軍區僅有的四十五輛汽車,每輛汽車上乘坐18人,整個軍刀特戰大隊六百多號人全部換上鬼子的暫新軍裝,一路上大搖大擺地向冀東開去。

這倒不是韓雲華自大,而是他知道這段時間關東軍和關內的日軍調動頻繁,情報部門調查表明,這段時間最少有兩千八百輛次的大卡車來往於關內關外,所以韓雲華才準備利用汽車來渾水摸魚。

事實也正如韓雲華預料的那樣,由於汽車來往頻繁,沿路的守軍都不仔細盤查,大多數只要報出所在部隊的番號就可以安全放行了。所以一路上韓雲華等人都是快車疾馳,人換車不換地向秦皇島一帶奔去。

冀東一帶較之其他地方還要早一點被日軍佔領,早在1935年國民政府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後,國民政府在事實上已經放棄了冀東等地的政權,現在管理冀東的是漢奸殷汝耕的僞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由於國民政府已經將正規部隊撤出了冀東地區,而**的勢力在這裡也不是太強,除了幾支人數不多的游擊隊外,冀東地區基本上已經沒有其他的反抗勢力存在了,現在的冀東儼然成了日軍的後勤補充基地,華北方面軍很大一部分的糧餉都是籌自這一帶,同時每天都有大量的軍用物資在秦皇島碼頭上岸,運往察哈爾和綏遠一帶。

由於冀東地區抵抗勢力弱小而且分佈十分分散,對日僞政權的威脅十分有限,所以這裡日軍的防守力量也就沒有其他地方那麼強了,據韓雲華偵查發現,在冀東十幾個縣市的廣大區域內,只有日軍的一個旅團以及兩個僞軍師的防守力量。

雖然聽起來也不少,但是要知道日軍始終對中國人都缺乏信任感,即使是漢奸也不能使他們完全相信,在大多數日本人看來,一個連自己祖宗同胞都能出賣的人,哪還有忠誠可言,不得不說做漢奸其實也不容易,用一句不太時髦的話說,那就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處於這種心理,日軍對投靠他們的漢奸都是許以高位而又虛其兵力,有個五六百人就給個團長,有個兩三千人就可以當師長。以這樣的情況算,日僞軍在冀東所有的防衛力量也不過一萬兩千多人,還比不上大同集寧一帶的防守力量呢。

一路走來,韓雲華發現冀東地區和中國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儘管現在中國大多數地方都在打仗,人民同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那裡的人民一直都沒有放棄反抗。在晉、察、冀、綏遠、山東等地,基本上是村村有民兵、鄉鄉出遊擊、縣縣有八路。但是進入冀東已經三天多了,韓雲華等人還沒發現任何一支抵抗力量,就連一直撲不滅打不死的土匪也沒有。這裡的老百姓見了他們的汽車第一反應不是逃跑而是下跪,甚至一些鄉紳還趕着豬羊來犒勞他們這支“皇軍”,這情形實在是讓韓雲華感到心痛的同時也感到深深地後怕,假如全中國的老百姓都成了鬼子的順民,那中國還有希望嗎?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傳承還能延續下去嗎?

但是韓雲華知道這不是老百姓的錯,要怪就怪中國國家貧弱,國防力量虛弱不堪,導致連國內的百姓都保護不了,迫使那些善良的人們只能在鬼子的刺刀下苟延殘喘,要麼跪下活要麼站着死。

有些人不以爲然,認爲寧願玉碎也不願意瓦全,寧可站着死也不願意跪着生。但是我們要知道他們只是中國最樸實最善良的老百姓,他們不是革命軍人,更不是什麼民主鬥士。他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能吃飽喝足無災無難地活下去,在臨死的時候能看到自己兒孫滿堂就知足了。所以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寧願活着受盡鬼子漢奸的欺辱也不願意死去。

進入冀東地界後,韓雲華感覺到明顯的壓抑,這裡似乎是一個沒有笑聲、沒有歡樂、沒有喧囂的死亡之地。原本熱鬧的鄉鎮集市上也只有小貓三兩隻,倒是一個個身穿黃狗皮的漢奸大搖大擺地走在大街上,一個個都是飛揚跋扈神氣十足,看的韓雲華極其不舒服。

要是在晉察冀一帶,漢奸走狗哪敢這樣囂張,除了私底下願意爲八路軍服務的以外,其他無論是維持會長還是縣長軍官這類的,只要是被內蒙古軍區情報部門的鋤奸隊歸爲漢奸的,沒有一個能逃得過鋤奸隊的刺殺。也許韓雲華還不太清楚,他當時一時興起弄出來的血殺令,現在可比一個騎兵旅威力大多了,最起碼漢奸走狗可不會聽了內蒙古軍區騎兵旅的威名就嚇得哭爹喊娘。但是隻要和日本人勾結禍害百姓,欺壓良善的人,聽了血殺令莫不臉色蒼白麪如金紙,一幅大病初癒的樣子。

通過一路上的觀察,韓雲華感覺到冀東地區的老百姓對鬼子極其懼怕。也許是鬼子在這裡已經是積威已久,所以老百姓對鬼子的懼意比其他地方要高的多。

但是韓雲華也從老百姓看向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了怒,那是一種莫名的力量,一個人的怒氣並不可怕,但是當千百人甚至是上萬人的怒氣彙集起來時,這股怒氣可以爆發出驚人的力量,那種力量足以將小鬼子們徹底撕成碎片,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因此,韓雲華準備在這裡留一支小部隊,主持冀東地區的抗日運動,將冀東上百萬人民的怒氣統統引爆出來。同時也爲內蒙古軍區爲以後接收軍火打前站,如果一直都這樣長途奔襲那也太不像話了,難免有一天會引起鬼子的注意,畢竟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

第43章 奇襲偏關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14章 陽原休整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99章 亂戰(三)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11章 挺進晉北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31章 人民戰爭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131章 偷襲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481章 戰山東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15章 下陽原(一)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315章 新民會(二)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121章 冀東事變(十二)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86章 前奏(三)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337章 新的戰略佈局(四)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101章 柳生俊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87章 投桃報李第427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九)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129章 落幕(四)第487章 韓雲華的想法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62章 風起東北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522章 逼蔣抗日
第43章 奇襲偏關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14章 陽原休整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99章 亂戰(三)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11章 挺進晉北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31章 人民戰爭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131章 偷襲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481章 戰山東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15章 下陽原(一)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315章 新民會(二)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121章 冀東事變(十二)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86章 前奏(三)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337章 新的戰略佈局(四)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101章 柳生俊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87章 投桃報李第427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九)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129章 落幕(四)第487章 韓雲華的想法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62章 風起東北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522章 逼蔣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