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絕對震撼(二)

話雖如此,但是彬山元大將也知道現在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雖然現在華北方面軍下轄的部隊確實有不少,但是真這能在這場戰鬥中排的上用處的還真沒有。彬山元大將也研究過韓雲華所部的戰鬥模式,他從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問題,那就是內蒙古軍區的部隊作戰幾乎都採取速戰速決的戰鬥方式,一旦戰鬥變成消耗戰,除了完全有必要死磕外,其他的時候都會很明智的選擇退去。

所以,彬山元大將對於韓雲華所部的每一次行動都很重視,因爲在他看來,那個可惡的支那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雷霆之擊,讓你連救援的機會也沒有。儘管現在彬山元大將心頭是怒火中燒,恨不得現在就將內蒙古軍區踏爲平地,但是理智卻告訴他要冷靜,也許那個傢伙正等着他發狂出昏招呢。

彬山元知道會議是開不下去了,那邊打成一鍋粥了,求援電報一封接一封,那還有心思開啥會。而駐山西第一軍的主力大部分被集中在了晉中和晉南以及晉東南一帶,晉北地區的兵力十分薄弱,所以彬山元大將命令高木義人少將立即返回山西指揮戰鬥。由於現在韓雲華所部處於絕對優勢,這樣回去和送死簡直沒什麼區別。因此彬山元大將命令他不必返回大同,直接趕到逐鹿同逐鹿的獨立第124聯隊匯合,讓他迅速趕到天鎮救援。彬山元大將認爲天鎮只是韓雲華引誘步兵第39旅團的一個誘餌,如果失去了這個誘餌,韓雲華所部對皇軍的威脅將下降一半以上。也正因爲如此,接到天鎮危在旦夕的電報時,大同的守軍冒死也得去救援,這纔給了那些可惡的支那人一個可趁之機。現在只需要將天鎮保住了,那麼大同的援軍就可以原路返回大同了,到時候大同城內城外的軍隊裡外合擊,就算重創不了這支可惡的支那部隊也可是粉碎其作戰意圖。

而逐鹿作爲北平的拱衛縣之一,一直都駐守着重兵,以前一直都是由山下旅團駐守,後來山下旅團在塞北會戰時遭到了韓雲華所部的重創,一個完整的步兵旅團戰後只剩下八十多人了,幸好由於其旅團長山下奉文少將和旅團軍旗都沒有丟失或者損傷,再加上山下奉文死守張家口,彈盡糧絕寧願同張家口城共存亡,給予韓雲華所不造成了極大地傷亡,打出了大日本皇軍的軍威,所以在整個華北方面軍幾乎所有的軍官都遭到大本營斥責的情況下,山下奉文少將卻是唯一一個受到大本營通令嘉獎的軍官。而幾乎傷亡殆盡幾近被全殲了的山下旅團也在大本營的督促下迅速的恢復了建制,其編制由原來的七千多人一躍成爲了一個人數達到一萬四千多人的加強旅團,而且還配備了一個擁有四十五輛坦克裝甲車的戰車大隊,實力一下子飆升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

要知道,中日之戰已經進行了一年半了,雖然日本佔據了中國三分之一的國土以及70%的重工業城市,但是日本的國力消耗也是極其嚴重的,從日本大規模組建那些三編制的師團就可以看得出來。開戰的時候日軍絕大多數的師團都是下轄兩個主力步兵旅團四個戰鬥聯隊的師團,而且很多師團都裝備了很珍貴的坦克裝甲車以及野戰重炮。但是由於國力消耗嚴重,再加上兵力缺口極大,所以現在日軍只能組建下轄三個步兵聯隊的丙等師團了,而且丙等師團可沒有坦克裝甲車,就連炮兵都是一個裝備了12門75mm口徑的野炮或山炮。但是山下旅團現在只是一個步兵旅團,然而他的裝備之精良在中國戰場上是有數的,單說那個齊裝滿員的戰車大隊就不是一般的部隊所能比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山下奉文少將現在就是一個披着少將軍銜頂着旅團長職位的主力師團長,而山下旅團也就是當之無愧的皇軍第一旅團。

當然這個時候,山下旅團就不可能再被當做地方守備部隊用了,這樣一支戰鬥力強悍戰鬥意志頑強的部隊當然要用在刀刃上,所以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纔會派了一個剛剛組建的獨立聯隊來守衛逐鹿。

逐鹿距離北平和天鎮都不算遠,乘坐軍用卡車的話最多三個小時就能從北平趕到逐鹿,而從逐鹿到天鎮也只需要不到五個小時,只要天鎮的守軍多堅持一段時間援軍就能趕到。再加上高橋苔原大佐修築的那些碉堡羣高木義人少將也前去視察過,知道那是一個比較完備的防禦工事,雖然由於條件有限,碉堡的數量不是太多,大多數都是用沙袋堆積而成的永久火力點,但是抵擋中國三個師的軍隊三天以上是一點問題也沒有。再加上天鎮的守軍算上皇協軍的話超過了八千多人,這麼多部隊就算是站着那裡等韓雲華所部來殺也不是短時間能殺的完的。用高木義人少將的話說,就是八千頭豬也不是一兩天就能殺的完的。堅信天鎮守軍絕對能堅持得住的高木義人很贊同彬山元大將的處理辦法,在接到命令後立即乘車趕往逐鹿。

但是這一次他們全部猜錯了,韓雲華所部的直接目的可不是爲了佔領大同或者是天鎮,那對於現在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的內蒙古軍區絕對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負擔,可要可不要。這次韓雲華之所以要搞這麼大動靜,一方面是爲了震懾晉綏軍,以防閻老西搞什麼幺蛾子。另一方面則是爲了補充軍區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當然還有打亂日軍的作戰計劃。

內蒙古軍區發展到現在除了韓雲華的“雄才大略”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勞動力充足。再加上塞北地區民風剽悍,所以無論是幹什麼,塞北的漢子都是能拿的出手的,就如同內蒙古軍區的騎兵部隊幾乎全部是塞北漢子組成的,就連騎兵部隊的締造者熬列格也是一個純純的蒙人,標準的塞北漢子。原來還好,除了部隊需要人之外,根據地的勞動力尚可以滿足根據地發展的需要。但是現在地盤擴大了,各方面都需要勞動力補充,再加上現在軍區下轄的各種企業工廠都需要人,這些還不包括那些私人企業。所以在韓雲華剛從武漢回來的第二天沈玉泉便告訴他根據地缺人了。

雖然說在此期間很多人從陝西延安等地陸續返回了察哈爾,但是人數並不多,杯水車薪對內蒙古軍區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韓雲華纔想出了解救礦工來彌補勞動力的不足。促使韓雲華要連續兩次對大同地區的煤礦下手的另一原因就是戰後遺留在大同城外的數十座萬人坑。

這些“萬人坑”都是在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佔領大同煤礦後,野蠻推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下,成爲被殘害礦工死後堆放屍體的坑道的。據不完全統計日本侵略者佔領大同煤礦8年中,掠煤達1400多萬噸,6萬多名礦工被摧殘致死。僅在大同煤礦礦區就有多達20處的“萬人坑”。還有資料顯示侵華日軍通過大同“萬人坑”殘害中國勞工超過萬人,而非以往推斷的6萬人。此外,侵華日軍還通過“煉人爐”、“骨河牀”、“燒火場”、活埋、培植瘧疾細菌等殘絕人寰的手段殺害中國勞工。這還是韓雲華知道的,但是歷史已經過去六七十年了,有很多東西已經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人們很難再還原它的真實面貌。就如同那讓人毛骨悚然的萬人坑到底有多少處,而其中埋葬多少中國礦工這都是一個未知數。而日軍野蠻推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手段之狠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有資料可查的可以說中國八年有六萬人死在了那裡,但是那些被拋擲在荒山野嶺以及屍骨無存的人有多少誰也說不準,但是絕對不會少於六萬這個數字卻是一定的。

歷史不容忘卻,在國防科技大學讀書的時候,學校爲了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的情操,專門組織學生到大同萬人坑以及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參觀過。韓雲華至今也忘不了大同萬人坑那駭人的一幕幕,屍骨累累,層層疊疊,死難礦工的殘骸永遠定格在爬向洞口那一刻,韓雲華彷彿看到一個個瘦骨嶙峋的礦工手捂傷痕想要爬出這座人間煉獄的那一刻,似乎看到了他們在呻吟與掙扎中無奈地死去那一刻。“萬人坑”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以及類似的幾次活動可以說是奠定了韓雲華對日本侵略者仇恨的基礎,所以韓雲華今生髮誓要搗毀這座日本侵華期間中國所建造的人間煉獄。

就韓雲華所知大同礦區較大的“萬人坑”有20多處,較小的多不勝數,從1937年10月到1945年8月,日軍成立大同煤礦株式會社負責掠奪中國的煤炭資源,而當時的日軍的殘暴已經深入中國人民的思想裡了,再加上開礦可是危險性最高的幾個工種之一,所以幾乎沒多少人自願去煤礦挖煤,只有那些實在活不下去的人才會幹那個營生的。爲此,爲了掠奪大同煤礦資源,日本侵略者從山東、河南及大同當地誘騙數十萬礦工爲其掘煤。礦工稍有反抗,日軍便採取活埋、剝皮、刺殺等手段予以殘殺。日本的那些黑心企業在軍方的支持下實行駭人聽聞的“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平均每出1000噸煤就有4名礦工死去。尤其在1942年,大同礦區流行傳染病,礦工死亡增加,日寇設立拉屍隊把礦工屍體、生命垂危甚至認爲喪失勞力的礦工扔到山谷野外、山洞和廢窯中,逐漸形成了慘絕人寰的“萬人坑”。給韓雲華留下影響最深的就是大同市煤峪口那個深達70多米萬人坑,用觸目驚心來形容當時的情景都不足以描述韓雲華當時的震撼。

除了出於愛國的原因外,韓雲華打擊大同礦區還有一個不爲人知的原因,他懷疑日軍之所以製造瞭如此多的萬人坑,掠奪煤炭資源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是這絕對不是主要原因,至始至終如此大規模的殘害中國人絕對會引發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的,但是日軍還是義無反顧的做了,所以韓雲華懷疑大同“萬人坑”的形成並不是偶然的戰爭行爲結果,而是一場由日軍高層蓄謀策劃的殘害中國人的重大歷史陰謀。

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並且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道路,所以韓雲華就覺得自己應該做到最好,不管現在他所做的事情有多麼驚世駭俗,但是隻要有利於國家和民族,有利於千千萬萬的同胞,他韓雲華就責無旁貸。如同南京那三十多萬的冤魂一樣,大同“萬人坑”也是韓雲華心頭抹不掉的一團陰霾,不拔掉這個毒瘤韓雲華誓難安心。

韓雲華決不允許日本侵略者利用中國勞工“紅色鮮血”浸染的“黑色煤炭”,去開動殘害人類的戰爭機器。爲了打擊日軍扶植下的那些黑心企業,韓雲華秘密下令,礦區所有日本株式會的管理人員全部不經審問通通處死。而礦區所有的礦工、婦女全部帶回軍區,至於那些開礦的設備能運走的全部運走,不能運走的全部連同礦區炸掉。

在韓雲華想來,最起碼炸燬後那些東西以及煤炭還留在中國的土地上,就算日軍佔着這裡也不能從一個廢礦區內把煤炭偷回日本去。

所以對於韓雲華來說,佔領大同和天鎮都是次要的,能佔領固然是好,但是佔領不了也不算什麼遺憾,只要把大同礦區拿下,那油水也是十分驚人的,軍區急需的勞動力不說,就是停留在礦區的大批騾馬和汽車就是一批大小的財富,再加上大同礦區還有着內蒙古軍區急需的採礦設備。因此,不管從哪個方面講,韓雲華都必須把這個礦區拿下。

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40章 復仇行動(二)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331章 山東大風起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78章 對策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228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三)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350章 戰冀南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625章 訪蘇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319章 伏擊(一)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646章 戰徐州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300章 景陽岡反掃蕩(八)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496章 休戰第130章 落幕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291章 強悍的土匪(二)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221章 絕對震撼(二)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468章 華北無戰事第11章 挺進晉北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489章 東進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592章 閱兵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14章 陽原休整第123章 偷天(一)第101章 柳生俊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496章 休戰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38章 韓雲華怒了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540章 戰德州之尾聲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398章 中央視察(二)
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40章 復仇行動(二)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331章 山東大風起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78章 對策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228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三)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350章 戰冀南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625章 訪蘇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319章 伏擊(一)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646章 戰徐州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300章 景陽岡反掃蕩(八)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496章 休戰第130章 落幕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291章 強悍的土匪(二)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221章 絕對震撼(二)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468章 華北無戰事第11章 挺進晉北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489章 東進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592章 閱兵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14章 陽原休整第123章 偷天(一)第101章 柳生俊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496章 休戰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38章 韓雲華怒了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540章 戰德州之尾聲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398章 中央視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