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

韓雲華的想法是好的,陳大師長以及他指揮的獨立77師作戰也很給力,從秦皇島出來的那支雜兵部隊在雙子山地區很快便被獨立77師吃的乾乾淨淨。是役,獨立77師擊斃日僞軍六千四百二十多人、俘虜七千三百多人,擊斃日軍秦皇島駐軍司令官麻生大佐以下軍官78人,繳獲頗多。但是就在韓雲華剛剛將承德、雙子山大捷的電報上報到延安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不久,山東省委傳來急電,從3月17日下午五點開始,日軍駐山東第十二軍以及大批沒有番號的神秘部隊突然出現在山東地區,對在山東地區活動的中國軍隊進行了突擊式圍殺,而其中活動在山東西南部的八路軍則是日軍此次打擊的重點。

最讓人憂心的是,日軍此次準備極其充分,情報相當準確,分散在各地的正規部隊和游擊隊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到20日上午,山東省委下轄的一個縱隊、六個步兵團、兩個騎兵營、三十一支游擊隊有一個縱隊已經陷入了日軍的包圍,有四個步兵團則是已經遭到圍殺,團長政委犧牲,部隊也被擊潰了。而一直活動十分隱秘的游擊隊更是傷亡慘重,三十一支游擊隊完好無損的只有剛剛接到上級命令準備進行升格前的大休整的鐵道游擊隊,其餘的不是被徹底殲滅就是傷亡過半。

短短四天的時間,日軍出動了一個摩托化步兵聯隊和兩個騎兵聯隊突襲了山東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泰安縣南上莊,來不及轉移的山東省委同日軍進行了慘烈激戰。兩小時後,山東地區中共唯一一支沒有受到損失的八路軍山東第一縱隊四千餘人前來增援,但是由於寡不敵衆,雖然將損失慘重的山東省委部分領導救了出來,但是第一縱隊損失極爲慘重,最後負責掩護大部隊的那個團連一個士兵也沒有逃出來。是役,山東省委損失幹部47名,省委書記郭洪濤受重傷,省委直轄的特務團、警衛營、騎兵營、通訊連幾乎全軍覆沒,就連前來增援的第一縱隊也是傷亡了60以上。

至此,整個山東的抗日局面幾近崩潰。在山東省委遭到日軍突襲的同一時間,國民政府魯南行政公署主任孫良誠麾下的一萬五千多人被日軍包圍在費縣許崖一帶,突圍後,一萬五千餘人的大軍只剩下不到三千人了,而孫良誠這個軍長級別的大佬一下子縮水成了上校團長。

21日,日軍駐山東第十二軍司令官尾高龜藏中將親自指揮第5師團、第21師團、第114師團、獨立混成第5旅團、騎兵集團(欠騎兵第4旅團)以及三支沒有番號的旅團級的部隊,分十五路齊頭並進向着魯西魯南開來,一路上所有中國武裝統統消滅,不管是八路軍還是國民政府轄下的部隊再或者是土匪道門勢力。

在山東省委發給黨中央的緊急電報中還特別提到,在這次山東魯西魯南大掃蕩中,日軍還曾經多次出動過一支神秘的武裝部隊,這支鬼子小分隊人數不是太多,每一支小分隊大約在三十到一百人不等,全部裝備的都是自動武器,其中衝鋒槍每人一支,而且還有便攜式小鋼炮和擲彈筒。這支日軍小部隊的進攻能力特別強悍,山東省委下轄的第二縱隊指揮部便是被這支神秘的鬼子小分隊在鬼子總共前一個小時給端了,致使第二縱隊指揮系統在戰時變得極其紊亂,被日軍各個擊破。

到23日,山東的局勢已經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無論是國民政府的冀南、魯西、魯南等地的遊擊司令、行政公署主任還是八路軍省委省政府、地委等都不得不緊急撤出山東。原本山東省委的好多幹部還希望暫時藏起來,將所有的工作活動都轉入地下即可,但是這次他們小瞧了日軍的情報偵察能力。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彬山元大將專門指派了特高科華北地區總負責人兼憲兵第一大隊指揮官的山口梅子少將前來督戰,早在此戰的幾個月前,特高科便已經將山東各地的武裝勢力偵查的清清楚楚了。暫時轉入地下更本就躲不過日軍的搜查,不得已山東僅存的兩千四百多人隨省委一起轉移到了冀南地區。

年3月23日,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彬山元大將親自邀請世界各國的新聞記者,公佈了近段時間關於他指揮日軍山東方面的駐軍開展的以武力爲中心的“治安肅正” 作戰的最新戰果。彬山元大將在新聞發佈會上正式宣佈,經過三個月的精心佈局,華北方面軍一舉摧毀了國民政府領導的魯西魯南行政公署以及共產黨領導的華北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此次作戰,大日本皇軍共殲滅中國軍隊就完八千六百人,俘虜中國軍隊四萬三千餘人,取得了此次“治安肅正” 作戰的決定性勝利。

同時,華中方面軍也在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中將正式宣佈大日本皇軍正是佔領江西省會城市、江南軍事重鎮南昌,中國國民政府第九戰區左翼羅卓英指揮的三十多個中國師被擊潰,殲滅中國軍隊四萬九千餘人。

韓雲華所部的冀東大捷和承德、雙子山大捷也在日軍的這套組合拳下失色不少,站在中國國家層面上來說,中國軍隊這一個多月的戰鬥並沒有取得多少優勢,反而丟失了山東幾乎所有的地盤和南昌城以及周邊十多個縣市。僅僅韓雲華所部收復的十多個縣市是無法彌補這樣巨大的損失。即使是承德同爲熱河省的省會城市,但是要知道南昌可是武漢側翼的重點城市,南昌一地的得失關乎第二次武漢會戰的成敗。同時南昌還是中國爲數不多的空軍基地之一,南昌城被日軍佔領後,本就極其弱小的中國空軍只能飛往武漢機場。所以說承德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對中國的戰略重要性都比不上南昌,可以說中日兩國這一個多月的大戰已經被日軍佔了上風。

但是從共產黨方面來說,韓雲華所部的連續大捷卻是大大鼓舞了士氣,尤其在這短短一個多月,韓雲華所部共計擊斃擊傷日僞軍六萬餘人、俘虜日僞軍一萬八千餘人。同時還佔領了晉北的天鎮、陽高,冀西的陽原以及冀東的十幾個縣市,將內蒙古軍區控制的根據地擴大了三分之一,大大擴充了八路軍的勢力,在中國北方韓雲華所部已經成爲了繼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領導的晉綏軍之後的第二大勢力,共產黨的名氣正以極快的速度提升着。但是山東的亂局現在卻成了中央領導和總部首長的一塊心病,延安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就此事進行了多次商討,但是依然沒有弄出個結果。

南昌會戰尚未結束,但是敗局已定。這既因爲日本佔有武器裝備的優勢,也是因爲中方的一系列失誤造成的。此後,日軍向西追擊,於3月27日陷重鎮高安。中國軍隊退守。此後日軍由於兵力不足,停止追擊,並從南昌地區撤走部分兵力,戰場相對穩定下來。然而中國國民政府迫於國際國內的輿論壓力以及蔣介石個人的面子問題,絕不甘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日軍打得一敗塗地,所以蔣介石命令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準備反攻南昌。

不過,敗了就是敗了,反攻那那裡是短時間就能準備好的,一場大的戰役單單準備階段就不止一個月。所以此次南昌會戰便是以國民政府慘敗結束,當然國民政府並不承認日本的勝利宣言。國民政府對外宣稱南昌會戰第九戰區的部隊略有失利,雖然丟失了南昌,但是並不能說明中國軍隊已經戰敗了。

在國民政府和日軍華中方面軍大打口水仗的時候,韓雲華則是正在歸綏樂呵呵地盤算自己的收穫呢。由於大蒲河口登錄的那支日軍突然北上,獨立77師有大多數都是步兵,汽車只有區區幾十輛,更本就沒有那支裝備了大量的戰車的日軍行軍速度快,所以韓雲華取消了獨立77師趁機進佔秦皇島的命令。而此時大蒲河口登錄的那支神秘的日軍部隊的番號也已經偵查清楚了,當韓雲華得知那支神秘的日軍正是日軍武器裝備最精良的第一師團的時候,後背頓時出了一背的白毛汗,第一師團可不是安井藤治中將率領的那半個第二師團可比的。第一師團又名東京師團,通稱:玉。1888年5月14日以舊的東京鎮臺爲母體而改編,編成地爲日本首都東京,補給軍區也是東京。第1師團是日本帝國陸軍歷史上歷史最悠久的師團,而第一師團也是參加侵略中國的最早的日軍使團一級的編制之一,1894年甲午戰爭(日方稱之爲:日清戰爭)中,第一師團在我遼東半島登陸,參加了進攻金州城和旅順的戰役。第一師團是日本皇室最信任的幾支部隊之一,從日本的明治末年到大正時期爲止(1890年前後到1920年前後),將近三十年的時間都擔任首都東京的警衛工作,可見日本皇室對第一師團的信任。

不過第一師團並未像日本皇室想象的那樣是一支完全聽從皇室的部隊,實際上在很早的時候,第一師團已經成爲了日本陸軍中皇道派的聚集地。1936年2月22日,師團前往滿洲駐屯的命令被頒佈,其中就有第1師團。有人認爲,這是上層有意將那些叫囂着“清君側,絕對王權以及昭和維新”的少壯派軍官遠遠調離中央,是爲了阻止軍人蔘政。2月26日,皇道派的軍官以第1師團的第1聯隊和第3聯隊爲基幹,集合了軍官21人,軍士94人,士兵1358人,分成若干隊,按照預訂計劃,開始行動。舉世震驚的“二?二六事件”爆發。叛亂士兵殺害了內大臣齋藤實、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和大藏大臣高橋是清,重傷天皇侍從長鈴木貫太郎,之後佔據永田町一帶達四天之久。

第一師團少壯派軍官發動政變震驚了日本皇室,在天皇的一再催促下,猶豫不決的軍部終於下了鎮壓的決心。陸軍次長杉山元得到天皇同意,發佈了《奉敕命令》指示戒嚴司令官迅速使佔據三宅阪的軍官及部下撤離現場,歸復各所屬部隊。參加鎮壓政變的部隊有近衛師團和第1師團各7000人,另外從仙台和宇都宮調來了第2、第14師團所屬部隊6000人,總數近24000人。7月5日,軍法會議判處在政變中起領導作用的磯部、香田等17名軍官死刑。事變後,第1師團按原定部署被調往滿洲。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第1師團的主力被部署在孫吳、齊齊哈爾、北安,擔任北部滿洲的防禦,參加了察哈爾作戰。就韓雲華所知,截止1937年底,第一師團就下轄歩兵第1旅團(下轄:歩兵第1聯隊、歩兵第49聯隊)、歩兵第2旅團(下轄:歩兵第3聯隊、歩兵第57聯隊)、騎兵第2旅團(下轄:騎兵第1聯隊、騎兵第15聯隊、騎兵第16聯隊、騎炮兵聯隊)、野戰重炮兵第3旅團(下轄:野戰重炮兵第1聯隊、野戰重炮兵第7聯隊、野炮兵第1聯隊)、師團直屬:橫須賀重炮兵聯隊(注:要塞炮兵)、高射炮第2聯隊、戰車第2聯隊、工兵第1聯隊、輜重兵第1聯隊。總計十六個聯隊。第一師團主要武器裝備(1937年): 輕機槍約360挺、重機槍約110挺、重擲弾筒約342個、十年式擲弾筒14個;92式70mm大隊炮18門、41式75mm聯隊炮12門、37mm速射炮24門、97自動炮18門、輕戰車(坦克)30輛、輕裝甲車7輛、九五式75mm野炮12門、105mm榴弾炮24門、四年式150mm榴弾炮12門。(不含橫須賀要塞炮兵)。

這樣龐大的火力不要說李大勇所部扛不住,就算是把韓雲華所部最精銳的整編300師拉上去也不見得能比得過。儘管整編第300師在單兵武器裝備上不遜於第一師團,而在裝甲力量上要遠遠超出第一師團,但是要知道整編300師卻沒有空軍支持,在火炮力量上也遠遠不是第一師團的對手。要知道第一師團70mm以上口徑的大炮就有120多門,而整編300師的炮兵旅也不過一百多門山炮野炮,雖然口頭上號稱是重炮,但是實際上只能說是一般的野戰炮,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整編300師的炮兵旅和第一師團對上,不用別的炮兵開火,單單24門105mm榴弾炮或者那12門四年式150mm榴弾炮就能把韓雲華所部炮兵旅那一百多門山炮野炮轟成渣。

幸好第一師團估計秦皇島的安危,並沒有同獨八旅死磕,不然的話獨八旅現在能剩下一半的兵力就算不錯了。如果第一師團全體集中火力對付獨八旅的話,雖然不見得在冀東地區獨八旅就不能突圍出去,但是將日軍擋在長城以東的戰略目標肯定是完成不了了。

得知第一師團已經到達冀東後,韓雲華命令獨八旅和獨立77師緊急後撤,距離日軍第一師團的距離一定要在一百里以上,同時命令陳大師長和李大勇務必要時刻注意第一師團的動向,以防被第一師團包了餃子。

不過韓雲華現在也是很高興的,雖然說這段時間有人哭有人笑,但是他韓雲華絕對是哪個笑的最燦爛的人。回到歸綏城,韓雲華第一時間跑到總後院看了自己的未婚妻和女兒。雨涵就像迎接凱旋的丈夫一樣,給了韓雲華一個大大的擁抱,並且叮囑他今晚回家吃飯。而已經能牙牙學語的小思涵則是死活賴着韓雲華,連韓雲華辦公都要抱着她,不然那哭聲絕對是驚天地泣鬼神。

前線的戰事已經基本上結束了,所以各部隊上報的傷亡繳獲以及需要補充等名單都已經到了韓雲華的桌子上,而搶運回來的那批武器生產線則是全部到了軍區總部,就差安裝投產了。所以這段時間韓雲華忙的那叫一個焦頭爛額,連基本的吃飯時間都沒有。

韓雲華走後的這段時間,軍區的各部門運行良好,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弊病。而左政委的行政能力也得到了韓雲華的充分肯定,所以組建巨型兵工廠的事情韓雲華便交給了左政委。由於這次要組建的兵工廠規模極其巨大,按照韓雲華的規劃共分爲五個廠區,分別是步槍生產區、重機槍生產區、輕機槍生產區、子彈生產區、炮彈生產區。爲了避免日軍飛機轟炸,韓雲華準備將兵工廠安放在包頭。一方面包頭有製造武器彈藥需要的鐵礦銅礦等資源,同時包頭又是內蒙古軍區最靠內的城市,距離前線比較遠,而且勞動力充足。

況且包頭距離延安以及120師駐地等兄弟部隊都很近,而且交通方便安全,武器彈藥運輸起來也方便。由於這次任務比較重要,除了修建武器生產的廠房和倉庫外,還得擴大包頭鍊鋼廠鍊銅廠等配套工程的規模。

爲了安全起見,韓雲華打算將兵工廠修築到山腹裡面,那樣日軍的飛機就無法對兵工廠造成威脅了。但是這項工程規模及其龐大,雖然早在幾個月前韓雲華在包頭訓練機械化旅和炮兵旅的時候,就組織部隊和地方上的同志以修建防空洞的名義開始挖山洞了,但是現在也只是挖了幾十個大型山洞,距離韓雲華的要求還遠得很。A

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642章 鉅變第592章 閱兵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209章 晉綏軍觀察團(四)第3章 安身立命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47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二)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643章 崩潰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600章 蛟河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318章 鋤奸(三)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433章 韓雲華的決定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78章 對策第317章 鋤奸(二)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125章 偷天(三)第191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412章 滿月(二)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422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四)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633章 回國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546章 勝利第1章 決戰叢林第432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二)第277章 婚禮(二)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350章 戰冀南
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642章 鉅變第592章 閱兵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60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一)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209章 晉綏軍觀察團(四)第3章 安身立命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二)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47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二)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643章 崩潰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600章 蛟河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318章 鋤奸(三)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433章 韓雲華的決定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78章 對策第317章 鋤奸(二)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125章 偷天(三)第191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412章 滿月(二)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422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四)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633章 回國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546章 勝利第1章 決戰叢林第432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二)第277章 婚禮(二)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350章 戰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