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華北無戰事(六)

延安方面很快就接到了國民政府發來的照會,希望兩黨在近期進行一次高級別的會談,而且地點可以由共產黨方面定,但是時間必須是在一個星期以內。

國民政府發的這份會談請求很突然,讓共產黨方面很是驚懼,絕大多數人都認爲蔣介石這是趁火打劫來了,甚至於有很多人認爲黨中央應該拒絕和國民黨進行談判,因爲這個時候共產黨很是被動,要和談可以,國民政府必須要拖住日軍南方的主力,否則雙方現在沒有什麼可談的。

但是毛主席看完之後確認爲國民政府這事確實很有誠意,看樣子是準備和我黨進行一次利益分配的談判了,畢竟韓雲華所部在華北地區的行動是在太迅速了,以現在的情況看,多田駿的華北方面軍潰亡已經不可避免,華北方面軍被消滅之後將會留下諾大一塊地盤,要是國民政府甘心這樣被八路軍佔去那才叫有鬼了。而且現在雖然華北地區的戰事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是距離徹底勝利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所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還是必須要維繫的,所以毛主席拍板決定雙方在延安進行會談,時間由國民政府確定。

接到延安的回覆之後,國民政府立即派出以何應欽爲首的代表團乘飛機趕赴延安。而得知國民政府竟然將軍政部部長何應欽都派了出來後,毛主席立即讓周副主席和朱總指揮組建自已的談判代表團。

1940年12月7日10點40分,何應欽一行人乘專機到達延安,毛主席以及周副主席一行人到機場迎接國民政府代表團。

何應欽知道事態緊急,他的態度或者說是共產黨的態度直接決定着武漢前線一百餘萬國民黨部隊是戰是撤,所以何應欽請求共產黨方面立即進入會談狀態。

主席等人也清楚現在雙方所面對的局勢,國民政府的態度直接和日軍第十一軍6萬多大軍北上還是繼續留在江南,所以主席等人也很着急,因此很快就同意了國民政府代表團的請求,雙方吃完午飯後立即進行第一輪會談。

韓雲華得知國民政府要和共產黨八路軍進行會談的消息後大喜,他很清楚這意味着什麼,要是隔着以前的國民政府的態度是絕對不會和共產黨會談的,現在既然蔣介石主動派出手下的得力干將何應欽和黨中央進行談判,那隻能說明共產黨現在的實力已經得到了蔣介石的認可,國民政府不敢和共產黨進行徹底的決裂了。這對於國家和民族無疑是好的,最起碼歷史上馬上就要發生的皖南事變應該也不可能再發生了,畢竟連何應欽現在都還在延安,蔣介石是不會置何應欽的生死與不顧的。

韓雲華自已心中有一盤棋,之前和主席只說了其中一小半,剩下的韓雲華都沒有說,現在既然偉大的蔣委員長主動送上門來了,那麼韓雲華就不客氣了。他以內蒙古軍區司令員、北方局書記的名義向黨中央發了一封電報,建議黨中央不要在意眼前的利益,一切以大局爲重,可以在地盤之間做出一定的讓步,甚至可以將整個河北除冀東之外的所有地盤都讓給國民政府,包括京津地區,但是卻絕對不能將張家口以北的地區讓給國民政府。

另外黨中央可以嘗試和閻錫山進行談判,用山西的地盤換其在歸綏地區的控制權,晉綏軍雖然號稱是晉綏軍,但是隻要是個明眼人就知道閻錫山在意的還是山西地區的利益,其統治中心還是在山西,至於歸綏那隻不過是其利益的附屬區,有則更好,沒有也不可惜。現在內蒙古軍區幾乎佔領了大半個山西北部,連重鎮大同也在韓雲華所部控制之下,所以只要韓雲華所部願意,閻錫山一定會拿歸綏的控制權換的山西的完整統治權的。

電報發上去之後韓雲華就沒有再關注國共雙方的談判了,此時正是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時候,要是這個時候功虧一簣了,那麼這次所謂的國共會談也很快就會無疾而終的。

很快韓雲華命令指揮部前移,並且於12月9日在靈丘縣落水河鎮同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碰了面,兩個軍區就接下來的的戰事進行了會談,會談的結果就是,從即日起內蒙古軍區只負責向前推移即可,後方打下來的地盤全部由晉察冀軍區防守消化,所繳獲的戰利品兩個軍區6、4分,內蒙古軍區得六層,晉察冀軍區得四層。

同一天韓雲華向內蒙古軍區下達了增兵命令,全軍區除必要的防禦力量外,剩下的部隊立即南下,到大同集合。另外野戰八師立即東進冀東,同獨立77師會合,共同防禦冀東,以防日軍關東軍南下。

同時韓雲華命令前線的野戰四師立即南下進攻井陘關,而冀南的部隊則是配合着向石門地區運動,拖住駐守石門地區的第二十六師團。韓雲華相信只要井陘關受到攻擊,那麼多田駿大將絕對會坐不住了。

而張家口地區的戰事現在也有了較大的進展,雖然日軍第五師團以及第三十八師團也算是強悍,但是怎奈這兩個師團在前一段時間的戰鬥中已經受到了重創,儘管後來補充了不少老兵,但是戰鬥力暫時還沒有恢復到巔峰狀態,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師團前一段時間損失了重裝備到現在都還沒有補充完畢,所以在武器裝備方面並不比內蒙古軍區的部隊強多少。最讓安藤利吉中將感到鬱悶的是,中國軍隊的數量絕對超出了所有皇軍高層的預料,僅僅在張家口外圍他們就發現了大約八個中國步兵師的番號,另外還有大約兩個炮兵集羣和高射機槍聯隊,這樣強大的火力連皇軍的集羣都不敢過分靠近戰場,數百挺重機槍和高射機槍一齊開火的話,就算來再多的飛機也只能含恨而終。

令駐守張家口的日軍沒有想到的是,就算是他們在重新侵佔張家口之後立即對破壞嚴重的城防工事進行了搶修,並且將張家口重新挖成了一座軍事要塞,在大量的鋼筋混凝土的支援下,重新修建完成後的張家口比之前許世友所部修築的防禦工事還要堅固的多。

而現在攻守雙方位置易換,原本防守的野戰六師成了進攻的部隊,而第五師團和第三十八師團卻成了防守的部隊,雙方沿着張北到張家口沿線逐一進行爭奪,整整一個多月的戰鬥終於讓許世友所部攻破了沿線所有的日軍防線,兵臨張家口城下。

其實許世友和何光宇等人很清楚日軍之所以表現得如此不堪,並不是由於他們指揮的幾個師的部隊戰鬥力有多強,而是由於安藤利吉中將原本就不打算在野外同他們爭奪,畢竟現在日軍的兵力有限,如果在野外陷入中國軍隊的包圍那可就真的沒救了,所以安藤利吉中將採用了之前韓雲華所部對付日軍的辦法,依託有利地形進行節節阻擊,大量殺傷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而且這個戰術取得的效果也是明顯的,雖然一路上日軍是且戰且退,但是日軍的傷亡卻很小,反而是許世友所部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戰鬥中卻損失了近兩萬人,其中直接戰死的就有將近六千人,幸好這戰死的六千人當中真正屬於內蒙古軍區的精銳卻只有不到兩千人,剩下的都是剛剛入伍不就的新兵部隊。但是就算是如此,兩萬餘人的傷亡給許世友所部帶來的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因爲受了傷的的士兵需要救治,單單藥品的消耗就足以讓許世友的第三路軍破產。

在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之後,許世友指揮的第3路軍終於兵力張家口城下了,原本安藤利吉中將準備利用張家口城堅固的城防工事徹底將內蒙古軍區的部隊耗死在這裡,就像當初許世友耗死他的第五師團那樣。

然而戲劇化的一幕就發生在了張家口城下,原本爲許世友所部準備的鋼鐵盛宴卻根本就沒有派上用處就被許世友所部輕易解決了。日軍在張家口建造了數以百計的大大小小的碉堡地壘,並且還可以引導許世友所部前往張家口城。

但是當許世友所部兵臨城下之後,許世友並沒有像日軍預計的那樣不惜一切代價命令部隊猛攻張家口,而是隻出動了很少的一部分兵力正面進攻日軍堅固的堡壘,同時將兩個炮兵旅團全部集中起來對張家口城進行不間斷地猛轟。

然而這些都只是表面的東西,許世友所部的殺招卻是在地下,半年前許世友所部從張家口城撤退的時候專門留了一條通往城裡的地道,地道的入口正是員察南行政委員會政府大院。這條地道原本就是許世友所部留下來準備反攻張家口用的,所以修建的極爲隱蔽,而且就連許世友所部的戰士們知道的也寥寥無幾,日軍就更無法得知了。

12月15日夜,許世友所部大約一萬人趁着夜色秘密進入地道,然後大軍突然出現在了城裡。最讓人意料不到的是此時的僞察南行政政府的這個院子竟然是日軍張家口守軍的指揮總部,第五師團以及第三十八師團的師團部都設在這裡,當大批的中國軍隊突然出現在日軍指揮部的後院的時候,那結果可想而知。

在第一時間日軍張家口的指揮部就被中國軍隊徹底摧毀了,包括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安藤利吉中將以及日軍第三十八師團師團長藤井洋治中將在內的所有高級指揮官都被直接擊斃了,整個日軍指揮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中國軍隊接收了。然後中國軍隊在得到日軍真正的兵力部署計劃之後有針對性地對日軍進行了圍殲,內外夾擊之下,日軍很快就崩潰了,殘餘兵力在第九旅團旅團長國崎登少將的指揮下迅速撤出了張家口,向北平地區撤去。

而許世友所部得理不饒人,根本就不給國崎登少將重新整理部隊的機會,命令野戰六師和野戰七師以及剩餘的數萬大軍一起殺向京津地區。至此,日軍完整的京津唐張四角防禦體系硬是被內蒙古軍區啃下一角,剩餘的地方已經形不成完整的防禦體系了。

就在許世友所部收復張家口的時候,日軍第三軍也終於完成了集結,乘坐火車直接從瀋陽出發趕往山海關,準備拿下山海關之後全軍立即南下冀東。但是第三軍剛出瀋陽就遇到了麻煩,他們乘坐的軍列在昊陽溝的一座小橋上遭到了中國軍隊的炸彈襲擊,在大量的炸藥的襲擊下昊陽溝小橋在一瞬間就變成了一片瓦礫,並且還掀翻了一輛軍列,大批的士兵受了輕重不一的上,損失不小。

最重要的是,經過這次炸彈襲擊,日軍乘坐火車南下作戰的計劃幾乎可以說是徹底流產了。大軍南下作戰的計劃似然依然還能執行,但是必須進行全兵徒步前進。然而這樣一來的話,從瀋陽到冀東最快的速度也得一個半星期,根本就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破壞日軍第三軍南下作戰的不是別人,正是李定國的飛龍特戰大隊。飛龍特戰大隊在進入東北之後受到了極大地挑戰和鍛鍊,由於東北地區自然條件惡劣,人口也不多,所以絕大多數都是南方人的飛龍特戰隊在剛開始進入東北的時候損失不小,前幾次行動時部隊的幾乎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但是李定國也算是韓雲華親手教出來的第一批徒弟,對於特種作戰李定國有着很深刻的感悟,所以很快他就總結經驗、創新戰術,在同關東軍的作戰中屢屢突破,最終在東北地區站穩了腳跟。

現在李定國帶來東北的那個步兵旅已經比剛來的時候擴大了近三倍,就人數而言遠要比內蒙古軍區絕大多數的步兵師要多上不少。而且東北地區的惡劣的環境造就的士兵們也都是鐵骨錚錚的大好男兒,就戰鬥力而言遠要比內蒙古軍區的那幾個主力師要強上不少。

在接到軍區司令部發來的關於日軍可能派關東軍南下作戰的電報後,李定國在徵得沈玉泉的同意後在東北地區連連打了三個大勝仗,全殲了關東軍的一個步兵大隊,此外還派出特戰隊四處出擊,甚至還偷襲了關東軍731部隊的毒氣研製基地,雖然這次軍事行動失敗了,但是卻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震動。

而特戰隊其他幾個小隊也是頻頻出擊,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小半個東北搞得是雞犬不寧,在得知韓雲華所部遇到了困難,東北的抗聯立即紛紛走出山林,四處攻擊日僞軍的據點,側面支援內蒙古軍區的戰鬥。

東北地區現在也是烽煙四起,雖然這並不難能動搖日僞軍在東北的統治根基,卻可以大大調動日軍,牽制其兵力。

許世友所部在張家口的戰績大大刺激了冀東前線的陳大師長,在得知許世友所部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將日軍重兵防守的張家口拿了下來,並且還將指揮部給一鍋端了,日軍的那些師團長旅團長除了前線指揮作戰的國崎登少將僥倖逃了一劫之外,其他的一個也沒跑。此外就連這兩個師團的主力差一點就被全部吃掉,這樣的戰績足以讓許世友一躍成爲內蒙古軍區僅次於韓雲華與楊成武的名將了。最爲重要的是,經過這一戰,日軍苦心經營的北平防禦圈已經不能再成爲一個體繫了,其功績之大確實非同一般。

受到刺激的陳大師長立即組織部隊對唐山城裡的日僞軍進行猛烈攻擊,另外又命令剛剛擴編爲第30師的包森所部立即增援山海關,務必將日軍關東軍第三軍阻擋在山海關外,給關內的中國軍隊聚殲日軍華北方面軍爭取時間。

張家口地區戰局急劇的變化讓多田駿大將真正滴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當國崎登少將帶着四五千殘兵敗將一路逃回北平之後,整個京津地區的日本僑民頓時慌了,韓雲華所部和其他八路軍甚至於國民政府的部隊簡直就是兩個概念,尤其是在對待日本僑民的時候有點都不會因爲他們是普通民衆而給予任何優待,幾乎和所有的日軍俘虜一樣都會被看成囚犯,尤其是成年的男子。大同城的守軍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要不是高木義人還算是一個有作爲的指揮官,看到形勢不可逆轉就果斷地選擇了投降,否則的話,那些倖存的僑民和士兵的結局除了滅亡就不會有第二種結局了。

1940年12月22日,許世友所部兵逼昌平和密雲兩縣,與此同時,整編第300師也在前一天攻佔了保定,除了小部分日軍投降之外,一個旅團的日軍幾乎全部被殲滅了,此外還迫降了兩個僞軍步兵師。

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六百四十八 戰略大包圍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495章 收尾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14章 陽原休整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33章 兄妹見面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第349章 戰冀南(九)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61章 東征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307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四)第307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四)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1章 特戰大隊第432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二)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84章 前奏(一)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600章 蛟河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126章 落幕(一)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512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冀中軍分區第540章 戰德州之尾聲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86章 前奏(三)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158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九)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
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六百四十八 戰略大包圍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五)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495章 收尾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14章 陽原休整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33章 兄妹見面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第349章 戰冀南(九)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61章 東征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307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四)第307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四)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1章 特戰大隊第432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二)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84章 前奏(一)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600章 蛟河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126章 落幕(一)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512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冀中軍分區第540章 戰德州之尾聲第231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六)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86章 前奏(三)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517章 劍指河南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158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九)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