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吳城鏖兵(二)

日軍真田所部不待全軍上岸,便置一九九團頻繁發起的騷擾攻擊於不顧,在湖面上的日本海軍軍艦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全力向前突擊。

起初,一九九團還能且戰且走,在運動中消耗日軍的戰力的法子取點巧。可當馬思遠部退到離適才文頌遠擊潰長野聯隊的地方不足一公里處時,情知不能再退的馬思遠,只好硬着頭皮率部依託,由二百團部隊遺留在這裡的工事就地轉入了正面防禦作戰。日軍此刻氣勢正盛,立即向一九九團的陣地發起了全面攻擊。抽調日軍第九師團的精銳組成的真田支隊的戰鬥力,可不是一零一師團可以與之等量齊觀的。戰鬥伊始,一九九團就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各前沿陣地連連告急。

一九九團八連陣地。

原先的八連,在都昌作戰中已全連殉國。撤到吳城後,馬思遠即從其它連隊抽調來的二十幾名老兵爲骨幹,以師裡補充過來“民夫”爲主體重新組建了這個連隊。目下,這個連隊的是團預備隊中的一員,正處於待命出擊狀態中。

就算是身爲預備隊,八連的陣地也還在鬼子的艦炮的射程以內。陣地上捱得大大小小的炮彈,並不比一線部隊少多少,唯一比前沿陣地輕鬆些的,不過是一時半會鬼子的步兵,還衝不到這裡來而已。可這並不意味着這裡的況景會好到那裡去。恰恰相反,這種只見已方的同伴被敵軍威力巨大的艦炮炮彈炸成碎肉塊,而看不見半個敵人的情形,比起一邊被炮擊,一邊與敵人對射來,更加煎熬人。尤其是對從沒有打過仗的新兵來說,已算是不折不扣的終極考驗了。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八連,之所以,還沒有出現有士兵逃亡的情況,全是因爲它有一個稱職的好連長。

八連的這位長得白白胖胖的,新任連長常四喜資歷很淺,是在許昌入伍的新兵。信陽保衛戰時,還是一九九團的一個普通新兵。在柳林鎮之戰中,他是少數沒有逃跑的新兵之一。後在南昌保衛戰中作戰有功,被戰場提升爲排長,從此就成了一名軍官。許是才從新兵蛋子過來沒久,對於新兵們的心理狀態,他掌握得很透徹。他激勵軍心的方法並不深奧,無非是讓新兵們在老兵組織下,時不時露出頭來,衝遠處的日軍打上一兩槍罷了。可這個有點浪費彈藥之嫌的土法子的效果確實不錯,至少讓新兵沒有那麼恐懼。

“連長,團部命令我部增援三連陣地。”八連的這種“美好”時光,並沒有能持續多久,很快,這個連便被直接拉上了火線。

“向左前方快跑,跟不上趟的,死了活該!”常四喜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在炮火封鎖區裡呆着的時間越長,被炮彈炸死的可能性越大,這是軍事常識。

在班排長們手上那黑洞洞的槍口的脅迫下,新兵們被趕羊似地驅趕出了戰壕。只要一被趕出相對安全一些的戰壕,出於求生本能,大多數的新兵,都選擇了用平生最快速度向三連的陣地狂奔。至於那些被炮彈落地時的“壯觀景象”嚇住後,或回頭、或畏縮不前的士兵,對於後者殿後的老兵們還會上前踢打催促一下,前者則以逃兵論處。對戰場上的逃兵,東方軍隊只有一種刑罰,就地槍決!戰場上從來就是不是講人權的地方。

“整隊!各班報數後,以班爲單位組織排槍射擊。”常四喜提着張開了機頭的二十響駁殼槍大聲吼道。

三連與八連的陣地相距不過四百米,只需毫不猶豫地快跑幾分鐘就到。一進入三連的戰壕,常四喜立時清點起人數來。結果還不錯,只損失了十幾個人。日軍上來得很快,剛剛整好隊的八連士兵們還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大約兩個中隊的鬼子已衝到了,離他們現在所在的陣地不到一百米的地方。

這個時候,就看出常四喜剛纔所做的準備的必要性了。八連的新兵們在靶場上的成績興許還過得去,可畢竟是第一次與日軍正面交鋒,新兵們難免會緊張。這一緊張起來,在射擊時,也就談不上什麼精確度了。用排槍射擊這招雖註定在傷亡對比上吃些虧,可比起讓新兵們漫無目的地亂放槍,在殺傷敵軍方面,確實是要好上許多。這夥鬼子的作戰能力、單兵素質都很強,在向中國軍隊陣地衝鋒途中,靠着邊衝邊瞄準,居然能在火力上,把有陣地可憑的一九九團的兩個連壓得擡不起頭來,迫使守軍義無反顧的提前發起了反衝鋒。

“殺啊!”常四喜沒有象昔日當排長時那樣一馬當先的殺出戰壕,他和他手下的老弟兄們在兩軍肉搏的當口,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手下的新兵們,先趕到鬼子的“老虎”嘴裡。新兵們的膽略與拿活人練膽的日軍相較,自是遠遠不如。但在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也有些新兵超水平的發揮出了,自己才學會不久的拼刺技術。或者乾脆說,在本能的驅使下,他們用出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方法,來殺傷對方。

八連的老兵們也隨即以“蛇行”姿態,投入了肉搏戰當中。

常四喜的拼刺動作很怪。一把三八大蓋在他的手下硬是能玩出許多不同的花樣來,除了剌、挑、撥幾種常規動作外,還能纏、劈、劃。後幾種是練過幾年武術的常四喜藉助在步槍上裝的一些小玩意,自個弄出的套路。

“殺”常四喜在閃身讓過挺身一個殺來的鬼子的同時,手往下一沉,他槍刺上加裝的鋒利的橫鉤,已飛快地劃過了對方胸膛。這是常四喜今天結果的第三個鬼子。可圍在他身邊的鬼子卻是越來越多了。

眼看守軍的這兩個連隊有全軍覆沒之危。坐鎮團部的馬思遠自不能袖手旁觀。很快一九九團的最後一支機動兵力,團部的警衛排便衝了上來。在這個火力很強的加強排的接應下,三、八兩個連隊的殘部勉強退回了八連的陣地。

“連長,全連還有六十七人。”當副連長向常四喜報告全連尚存的兵力時,從三連的陣地上傳來的一聲聲低沉而動人心魄的哀鳴,正讓常四喜臉上的肌肉不停地在顫抖。他知道那是獸興大發的日軍,在用刺刀一一殺害,受重傷無法撤下來的自己的同袍。

三連陣地的失守,使得日軍在一九九團的防線的左翼打開了一個口子,已沒有預備隊可用的馬思遠只能向師部請求援兵。爲了不影響三面合擊的計劃,給兩側正在組織兵力的已方兩個半團的部隊爭取時間。程家驥決定親自帶着師屬警衛營、特務營增援馬思遠。

一九九團團部。

“馬上對原三連的陣地發起反擊,就是拿不下來,也要把鬼子拖在那。中央方向的日軍的戰車必須得給我打趴下了。”程家驥可不是隻說說空話,他把全師唯二的兩個戰防炮連的七門戰防炮全都拉上來了。

在程家驥接過馬思遠手中的指揮權,成爲這場至關重要的阻擊戰的前敵指揮官後,不到半個小時,新一百師最精銳的一個營,師屬警衛營對已落入日軍手中的原三連陣地發起了兇猛異常地攻擊。

也已抵前指揮的真田少將在第一時間,便發現這股中國軍隊的作戰風格非同一般。和大多數的中國軍隊在進攻時採用的人海戰術截然不同,他們三人爲一組,呈品字陣形展開,冒着日軍的炮火,以不間斷扇形掃射爲主要打擊方式,在中國軍隊的迫擊炮的精確護送下,從容不迫地向日軍纔到手的陣地撲來。真田少將還從沒有見過出手這麼“闊綽”的中國軍隊。

“喲西!這應該就是新一百師的精銳部隊了!與海軍聯繫,讓他們把炮擊重點轉到右側去。從才上岸的部隊裡,抽出兩個中隊去增援右側陣地。同時命令戰線中央的松田大隊全力出擊,把程家驥的這支精兵給我吃掉!”真田少將在南昌城裡吃過中國人的大虧。程家驥放的那把大火差點沒讓他葬身火海。至今那場大火還是第九師團倖存官兵和少將心中的惡夢。以致於有許多中隊都喜歡夜間宿營時,把燈光減弱最低限度,以免讓老兵們受到刺激而回憶起南昌大火的情形。就是這樣,半夜裡從夢中驚醒後,高呼與火有關的言語,在軍營中亂竄的士兵,還是無可避免的,成爲第九師團軍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所有參加過南昌一役的第九師團的官兵們心目中,新一百師與死仇大敵是劃等號的。“消滅”新一百師以報南昌的一箭之仇,更是第九師團的官佐們一致的“心願”。這也是真田支隊今天一上岸後動作如此積極主動的原因之一。

“師座,中央方向的鬼子有調動的跡象。”青天白日的日軍行藏很快就被選位很好的一九九團的觀察哨所發現。

“把特務營也壓到左翼去,用步話機通知馬三寶讓他做好派出部隊回頭夾擊準備。”敵變我亦變,既然鬼子想包警衛營的餃子,程家驥也不介意把場面搞得更亂一些。

稍後發生的那場徹頭徹尾混戰讓真田少將大失所望。先是看似已與陣地上的日方守軍攪做一團的警衛營,突然以有力之一部,回頭打在了松田大隊的腰上。接着特務營迅猛出擊,又給本已處境不妙的松田大隊來了雪上加霜。若是論起兵力來,近千人松田大隊與夾擊他們的中國軍隊相比,倒還有些優勢。可雙方的步兵火力差得實在是太遠。激戰二十分鐘後,松田部即顯不支之態。雖說最後,日軍向原三連的陣地派出的援兵擊退了警衛營的攻擊,而倒黴的松田大隊也大部撤回了原出發陣地。但這個成果和真田少將的預計,顯然不是一個檔次的。

這場看上去日本人佔上風的戰鬥,對新一百師來說,最大意義是爭取到了至關重要的時間。真田少將待要再發動攻擊時,文頌遠和劉以誠分別指揮的部隊從日軍的兩面向真田所部大舉襲來,而正面中國軍隊也轉入了反攻。

程家驥發起的這次表面上聲勢造得很足的大攻勢,實際上,卻是一場爲了把日軍的注意力從正面引開而發動佯攻。真田雖有身後的艦隊撐腰,可也不是全無弱點的,至少受艦隻吃水線的限制,根本不可能隨意調頭的日軍軍艦,在射擊視角上,就存在很多的死角地帶。面對來勢洶涌的倍於已方的中國軍隊的反擊,真田只得在兩翼佈置兵力進行防守,正面倒是還保持了進攻的姿態。可這會兒,手上又多了一支王牌的程家驥對日軍正面的攻擊已是不那麼在乎了。在剛趕到的軍榴彈炮營的火力支援下,挑釁的日軍被結結實實地痛打了一輪,要不是怕日軍艦炮報復,而將榴炮營分散佈置的話,戰果會更大。

深感自己手上的兵力不足,難以擴大戰果的真田,在命令全軍轉入守勢,等待還在船上的二千士兵下船後,再圖攻擊的同時,向武漢、向吳城城內都發去了十萬火急電報。

在給崗村中將的電報中,真田少將強烈請求這位十一軍的司令官,再自己一到兩個聯隊的兵力。而發到齋藤中將手上的那封電報的措辭,就沒那麼客氣了。在這封電報的字裡行間裡,真田少將不顧上下尊卑,明裡是請示軍務,暗地裡已在抱怨齋藤中將所部,先是一觸即潰,後又隔岸觀火,拖了自己的後腿。一句話,這封電報意在催促齋藤儘快出兵配合。

收到這封電報後,齋藤中將只覺着自己冤!他現下手上的兵力只有近四千人,用盡了手上的籌碼,連自己的衛兵都派上了城頭,才堪堪能頂得住,從三個方向殺來的新十八軍幾萬大軍不計傷亡的強攻。哪裡還有力量再出城去配合真田的作戰動作。若不是孤軍困於城中,生死繫於他人,齋藤真恨不得回電狠狠的訓斥狂妄得不知天高地厚的真田一頓。

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下)第68章 嗚呼!琉球!(二)第26章 大捷(中)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五)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十一)第45章 新紮軍座(一)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三)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九)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下)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一)第62章 岳陽記事(二)第8章 抗戰版的“生死時速”(中)第38章 血火籠城(九)第16章 最長的一個下午(下)第53章 四國四方(三)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一)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十)第47章 雙雄初會(二)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三)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五)第37章 “日”落南昌(八)第69章 航向,本州島!(五)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一第11章 升官發財(中)第48章 人間五月天(四)第51章 風起青萍(一)第17章 雷霆萬鈞(下)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三)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一)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三)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三)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六)第16章 最長的一個下午(上)第39章 霧都緣(六)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一)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四)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中)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七)第68章 嗚呼!琉球!(二)第7章 死亡“圓舞曲”(下)第21章 戰局突變(上)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三)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三)第56章 印度風雲(一)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二)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十二)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十一)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一)第10章 “收官”(下)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七)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十二)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八)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四)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九)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二)第55章 趕狗入窮巷(六)第51章 風起青萍末(六)第60章 鄂西會戰(五)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一)第68章 嗚呼!琉球!(四)第55章 趕狗入窮巷(八)第41章 吳城鏖兵(四)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上)第69章 航向,本州島!(五)第62章 岳陽記事(二)第56章 印度風雲(三)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七)第22章 賈汪一日(上)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六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五)第47章 雙雄初會(三)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三)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中)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五)第42章 近鄉情怯(二)第11章 升官發財(上)第53章 四國四方(二)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九)第39章 霧都緣(三)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八)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五)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中)第38章 血火籠城(十)第38章 血火籠城(六)第64章 難忘的延別島(三)第59章 歸來、歸來兮(四)第60章 鄂西會戰(三)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二)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九)第19章 斬將奪旗(中)第53章 四國四方(三)六十七章 燃燒的疲墟一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五)第47章 雙雄初會(四)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中)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五)第37章 “日”落南昌(六)
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下)第68章 嗚呼!琉球!(二)第26章 大捷(中)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五)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十一)第45章 新紮軍座(一)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三)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九)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下)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一)第62章 岳陽記事(二)第8章 抗戰版的“生死時速”(中)第38章 血火籠城(九)第16章 最長的一個下午(下)第53章 四國四方(三)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一)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十)第47章 雙雄初會(二)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三)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五)第37章 “日”落南昌(八)第69章 航向,本州島!(五)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一第11章 升官發財(中)第48章 人間五月天(四)第51章 風起青萍(一)第17章 雷霆萬鈞(下)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三)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一)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三)第59章 歸來、歸來兮(三)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六)第16章 最長的一個下午(上)第39章 霧都緣(六)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一)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四)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中)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七)第68章 嗚呼!琉球!(二)第7章 死亡“圓舞曲”(下)第21章 戰局突變(上)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三)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三)第56章 印度風雲(一)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二)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十二)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十一)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一)第10章 “收官”(下)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七)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十二)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八)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四)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九)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二)第55章 趕狗入窮巷(六)第51章 風起青萍末(六)第60章 鄂西會戰(五)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一)第68章 嗚呼!琉球!(四)第55章 趕狗入窮巷(八)第41章 吳城鏖兵(四)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上)第69章 航向,本州島!(五)第62章 岳陽記事(二)第56章 印度風雲(三)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七)第22章 賈汪一日(上)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六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五)第47章 雙雄初會(三)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三)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中)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五)第42章 近鄉情怯(二)第11章 升官發財(上)第53章 四國四方(二)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九)第39章 霧都緣(三)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八)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五)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中)第38章 血火籠城(十)第38章 血火籠城(六)第64章 難忘的延別島(三)第59章 歸來、歸來兮(四)第60章 鄂西會戰(三)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二)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九)第19章 斬將奪旗(中)第53章 四國四方(三)六十七章 燃燒的疲墟一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五)第47章 雙雄初會(四)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中)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五)第37章 “日”落南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