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三)

雖說,仗打到後來,今村兵團確實是沒有,在幾十萬中國軍隊的猛烈攻擊下,守住其原有陣地了力量。可說到底,今村均中將手上也還有三四萬戰力堅強的部隊,打是打不過了,後撤倒是能是還力所能及的。在奮起餘勇,迅速突破新一二零師奉行營急電,在小董、大寺之間倉促佈下了一道截斷南欽公路的防線後,日軍今村兵團與欽州方面派來接應了一個聯隊的兵力合兵一處,火速南下。這股日軍深恐因行動過慢,而被身後六七倍於已的中國軍隊追上、纏住、乃至最後解決。在南下欽州的途中,進行了無數次的輕裝,有些執行命令過激的日軍部隊,待到上氣不接下氣的跑到欽州時,全體官兵渾身上下除包襠布、步槍、和少量子彈外,什麼都丟光了。從空中看去,幾萬急着逃命的日軍,所丟棄的大到有故障的汽車、摔壞的大炮,小到鋼盔、飯盒這些鋼鐵製品,在陽光下所發出的耀眼光芒,刺得奉命偵察前線戰況的日機飛機員,兩眼直冒金星不算,甚至還出現一件因此而起的飛機墜毀事故。

今村兵團的這一倉惶南逃,南欽線上行營直接指揮的七八個軍,自然也就亦步亦趨依依不捨的向南追下來。這好幾十萬大軍若是擺開陣勢,還不怎麼顯山露水,可一旦集中起來行軍。那聲勢,那響動可就不得了了。二十多萬中國軍隊組成的滾滾洪流,順着南欽公路一泄而下,先不說,那萬馬奔騰、千軍爭競的壯觀場景,單是幾十萬大軍在南欽公路上行軍時揚起的灰塵,就足以遮天蔽日了。連日本人的那些向來眼高於頂的“空中武士”們,在目睹這條無頭無尾,氣勢恢宏蒼龍後,也紛紛大驚失色的給上司發去了緊急電報。這些飛行員的電報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條內容只有:“示警!鋪天蓋地的灰潮來了。”十一個字的簡短電報。

二十七日凌晨,中國軍隊的七個整軍,以泰山壓頂似的,主動求戰的姿態,從三面將欽州及欽州近海地帶緊緊的箍了起來。至此,在這個時空的近代史上,很是留了煌煌一筆的欽州包圍圈,正式形成了。

被中國軍隊在欽州灣這個相對狹小的區域內,暫時關了陸地禁閉的日軍,包括第四師團殘部一萬七千人(含原留駐欽州的輜重、後勤部隊)、第十八師餘部六千人、以第五師團爲主體的今村兵團所部三萬人、再加上些二十一軍的直屬部隊,總兵力約五萬人左右。

而他們所要直接面對的是二十萬以上的,士氣高昂到了沸點的中國精銳部隊。中日兩軍的兵力比例,爲一比四,按一般情況來說,似乎日軍並不是很吃虧。可眼下這欽州灣內的,五萬“皇”軍的情況,卻有一些與衆不同。

在先前的長時間的鏖戰中,第二十一軍損失了大量精兵銳卒,現下軍中老弱殘兵,佔很大的比例。先說日方這看似浩浩蕩蕩五萬大軍中,光是後勤雜兵就佔了二成出頭。而且從第四師團的一貫“優秀”的戰場表現上看,山下中將手下那幾個步兵聯隊的戰鬥力,真要說起來,恐怕至少打個對摺,也就勉強能噹噹完備隊用,反擊萬萬是指望不上的。其它的還能作戰的部隊也是垂頭喪氣,一副才死天蝗的樣子。如此看來,日軍第二十一軍剩下的這五萬人,終究有多少實際戰力,就很值得商榷了。

對這一點,安藤中將自不會笨到,硬是要算出個讓已方士氣註定要爆跌的可怕準確數值來。相反,爲了鼓舞已低落到危險線以下的士氣,中將現在掛在嘴邊的,就是已方有五萬守軍這一點“優勢”。

但從他下令緊守四門全軍採取守勢,任何人不得出城求戰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這位日軍“名”將,對於自己名下的正處於空前虛弱期二十一軍,已沒有力量進行那怕一次局部反擊,這個事實還是很清楚的。

僵持,又是讓人厭煩的僵持。

自古以來,兵家事,攻難守易。大勝之後,士氣爆棚,滿心想一戰功成的行營主力,面對日軍這種龜縮于軍艦炮火射程下,抵死不出的“非武士行爲”,竟是無可奈何。在進行了一兩次規模雖小,損兵不少的,試探性攻擊之後,親率大軍乘興而來、意在犁亭掃穴的行營主任,也就只得在留下主力監視日軍的同時,分兵攻略尚在少量日軍手中的合浦、防城了。

這位行營主任倒也沒忘了在此一役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的新十八軍,他給新十八軍任務是原地肅清殘敵。說白了就是,新十八軍已是出盡了風頭了,還在是靈山境內給我老老實實的呆着罷,再讓你把功立下去,咋整!。

非但如此,他還把六十六軍的一個主力師也派向靈山去助陣。雖說此時,新十八軍確實久戰兵疲,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新十八軍傷亡再大,也還有幾萬人馬,收拾一個聯隊自是綽綽有餘,行營主任此舉是明擺着,要分薄新十八軍的功勞嗎!但當事人們,對行營主任的不公,卻有着自己的看法。

二十七日,下午三時,再次遷回靈山縣城的新十八軍軍部。

“行營主任,對咱新十八軍還算不錯,也不枉咱們給他槓起的會戰的半邊天。”在獲悉六十六軍的主力十三師將要來助戰的消息後,邱上校深感慶幸的發出了一番感慨。

聽到部下對行營長官品頭論足,程家驥和黃中將這兩位正主,沒有答腔。這二人此刻雖也很感謝行營主任在這個當口,能派來部隊分一分新十八軍已出色到“喧賓奪主”的戰功。只不過,因地位上的差異,他們想得要比邱上校多得多、遠得多。程、黃二人心裡明鏡似的,這種仗打得太好,所帶來的麻煩。只是剛剛開始罷了。

這次會戰,行營在兩個戰場,一個投入了七、八個軍,一個至始至終只有區區一個新十八軍在撐着場面。主次之分,再是明顯不過了。可壞就壞在,到目前爲止這兩個兵力殊懸的戰場的殲敵數字,竟是大有不相伯仲之勢。

這個讓許多人難堪的事實,在無形中打了主戰場上諸多精兵勁旅的官兵們的耳光的同時。也把對新十八軍推到涯岸自高、風標獨立的危險境地。黃中將久歷軍伍自是明白,這其中的厲害。程家驥有錢紳這位前“省韓”重要謀士參詳軍機,也深悉已經樹大招風的自己,若是再被絕大多數同僚所妒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故而,當此大獲全勝,立下前未有之戰功之際,新十八軍的這兩位軍座不但沒有絲毫的忘乎所以,反而比之大局未定時,更加戰戰兢兢,更不敢有半分行差踏錯了。

“行了,不說這些無關緊要的事了。浩然,去跟細川會面的人選,定了沒有。”許是覺着這個話題,有些讓人不痛快。黃中將便換了一個話茬。

他說了這件事,卻也是新十八軍當前的最大的一件軍務。事情的起因,還得從正被新十八軍四、五個師(新一二零師已於早些時候歸建),團團圍於靈山城下的那塊背靠欽江,曾埋葬了十八師團的絕對主力五十五聯隊的土地上的第八聯隊說起。

雖然時下第八聯隊的處境與當日的五十五聯隊相似,就連被圍的地點也戲劇性的同是一個地方。可官兵大多出身商販第八聯隊,畢竟遠遠不如九州兵團的鋼鐵工人們強悍忠誠,細川大佐等聯隊主要軍官的心思之活絡,也不是一根筋的把命令執行到生命的最後一息的足利、原田等“傻瓜”,能與之相提並論的。綜上所述,要讓第八聯隊做到象五十五聯隊那樣幾乎全體“成神”,只怕是山下中將都沒多大的把握。在山下看來,第八聯隊能有一半“殉國”,他就要燒高香了。

實際上,在與新十八軍短暫交易中,賺得盤滿鉢滿的細川等人,比山下想象得,要走得遠得多。早在發現幾萬得勝之師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之時,機警的細川大佐就已經在暗中盤算着後路了。在他的“英明”指揮下,第八聯隊並沒有去做,不惜一切代價突圍這種成功概率極抵的蠢事,就地在江邊蹲守了下來,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見第八聯隊如此識相,新十八軍也很夠意思的來了個圍而不打。這一天來,大戰過後,急需恢復體力的新十八軍固然沒有主動進攻過一次,而命懸他人之手的第八聯隊全體官兵,也保持了極高的理性,連一顆子彈也沒朝自己敵人打過去過。若不是白天經常有日軍的飛機來破壞一下氣氛,兩邊將士都快記不起自己的對面是敵人這一茬了。

四個小時前,程家驥讓一個曾經和第八聯隊做過幾次生意的一九九團的軍官去給細川遞了個信,說要談談,細川也答應了,時間地點也說好了,就是新十八軍出場的人選官大不得、官小也不好,一直沒定下。故而黃中將才有這一問。

“培民兄,我看邱副參謀長跟文頌遠兩個人去,就挺合適的。”程家驥這個提議既照顧到了新十八軍內部的平衡,又考慮到了邱、文二人在個性、職務上的互補性,可謂是面面俱到,讓黃中將也沒什麼好說的。見軍裡的兩位主管意見一致,身爲當事人的邱上校還有什麼好說的,只有準備跑一回腿了。

“小邱,細川打的肯定是拖下去,等救兵的如意算盤。咱們在時間上倒不用太急,反正山下奉文那門“戰防炮”,一時半會是沒膽子出欽州一步的。關鍵是能不能在第八聯隊身上做出點名堂來。這不是吃不吃得掉日本人一個聯隊的事,這是政治!”

這邊黃中將在諄諄善誘。那邊程家驥動員就不那麼溫柔了。

“文老二,你的任務就是要讓細川意識到,他和他的部下的要想活下去,就只能在我們訂下的幾個方法裡選擇一個,否則,我軍是不介意創造機會第八聯隊全體享有“成神的光榮”的。讓他死了體面舒服的當俘虜,好吃好喝的待到戰爭結束那一刻的妄想。”

會晤的地點定在,新十八軍與第八聯隊的陣地之間的小山的,一座在上次的戰火中奇蹟般的保存了下來的山神廟裡。

顯然,雙方至少在形勢下都是很重視這次談判的,約好的時間一到,細川大佐和邱上校、文頌遠各帶着十名手持三八式的衛兵都到了這裡。說來雙方的衛兵的武器,爲什麼都是三八大蓋,這裡面還有些說道。既然是還處於對峙狀態的兩軍,在陣前會談,就不能排除談着談着動武的可能性。出於公平保保險起見,這衛兵數量是一定是要平等的。可這人數一平等,要只帶隨身武器的日本人就自然而然的處在了絕對下風。細川想讓衛兵扛着歪把子來談,一九九團那位軍官又不願意了。就這樣,一來兩去了,最後乾脆定爲護兵人人一杆三八大蓋、長官不帶任何武器,這才皆大歡喜。

其實第八聯隊已是砧板上的肉了,新十八軍本不用對細川這麼遷救的,可既然,黃持、程家驥所謀者大,也就不想在這些小細節上太計較了。

“細川大佐,這是我們軍座親自似定的幾個可行的方案。你意思意思的看一下,就從中選一個,趁眼下,我們軍座還能做得了你這點主。早點把事情了了吧。也不瞞你,明天行營直接派來的一個主力師就到了。到那時候,貴部的命運、前途,我們新十八軍就難免會有招呼不到的地方!”雙方一坐下,一貫斯斯文文的邱上校,立馬就大大咧咧把程家驥擬的、黃中將批准的後那幾份草案扔在了山神爺的案上。未等細川大佐過目,他就直接發當的說出了,帶有極重的威脅意味的最後通牒。看他那居高臨下如呼奴使婢的作派,要多盛氣凌人,就有多盛氣凌人。

邱上校的這番做作,直到旁邊的文頌遠都給逗樂了:‘牛!這小臉一個人來就足夠了,那兒還用得我這個唱白臉的。

臨來之前,黃中將還有些擔心邱上校的性子太軟,壓不住細川,現在看來,這種擔心純屬多餘。強國外交,誰不會辦。我爲刀斧人爲魚肉時,沒那個外交官不是強硬派。

晚上還有一更,但可能要到很晚,請大家先睡吧,明天早上再來看。

第64章 難忘的延別島(三)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十一)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五)第3章 抗戰號角(中)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二)第68章 嗚呼!琉球!(五)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十)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七)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四)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八)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五)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十)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一)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五)第47章 雙雄初會(九)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十二)第69章 航向,本州島!(四)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十二)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九)第69章 航向,本州島!(四)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一)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五)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九)第47章 雙雄初會(二)第68章 嗚呼!琉球!(九)第17章 雷霆萬鈞(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50章 巍巍崑崙關(七)第47章 雙雄初會(五)第45章 新紮軍座(八)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一)第1章 初到貴地(上)第45章 新紮軍座(一)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二)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八)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38章 血火籠城(九)第62章 岳陽記事(七)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上)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六)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中)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上)第54章 碧血染紅土(四)第8章 抗戰版的“生死時速”(中)第68章 嗚呼!琉球!(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51章 風起青萍(一)第60章 鄂西會戰(二)第29章 整軍經武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61章 魂牽武昌(四)第25章 攻佔蒼山(下)第58章 凱旋(四)第41章 吳城鏊兵(一)第27章 齊人之“福”(下)第50章 巍巍崑崙關(二)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21章 戰局突變(上)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一)第12章 風光無限在徐州(中)第28章 家事 軍事 天下事(上)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三)第62章 岳陽記事(五)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二)第68章 嗚呼!琉球!(七)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一)第27章 齊人之“福”(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六)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27章 齊人之“福”(上)第34章 浴血富金山(四)第62章 岳陽記事(四)第51章 風起青萍末(六)第24章 開幕(中)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上)第52章 未雨先綢繆(四)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52章 未雨先綢繆(六)第62章 岳陽記事(二)第45章 新紮軍座(三)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三)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15章 血旗長空舞(中)第47章 雙雄初會(十)第37章 “日”落南昌(七)第42章 近鄉情怯(二)第69章 航向,本州島!(一)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九)第12章 風光無限在徐州(下)第37章 “日”落南昌(八)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一)第34章 浴血富金山(八)第17章 雷霆萬鈞(上)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九)第69章 航向,本州島!(四)第62章 岳陽記事(二)
第64章 難忘的延別島(三)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十一)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五)第3章 抗戰號角(中)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二)第68章 嗚呼!琉球!(五)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十)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七)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四)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八)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五)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十)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一)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五)第47章 雙雄初會(九)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十二)第69章 航向,本州島!(四)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十二)第55章 趕狗入窮巷(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九)第69章 航向,本州島!(四)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一)第52章 未雨先綢繆(五)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九)第47章 雙雄初會(二)第68章 嗚呼!琉球!(九)第17章 雷霆萬鈞(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50章 巍巍崑崙關(七)第47章 雙雄初會(五)第45章 新紮軍座(八)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一)第1章 初到貴地(上)第45章 新紮軍座(一)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二)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八)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38章 血火籠城(九)第62章 岳陽記事(七)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上)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六)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中)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上)第54章 碧血染紅土(四)第8章 抗戰版的“生死時速”(中)第68章 嗚呼!琉球!(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51章 風起青萍(一)第60章 鄂西會戰(二)第29章 整軍經武第54章 碧血染紅土(一)第61章 魂牽武昌(四)第25章 攻佔蒼山(下)第58章 凱旋(四)第41章 吳城鏊兵(一)第27章 齊人之“福”(下)第50章 巍巍崑崙關(二)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21章 戰局突變(上)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一)第12章 風光無限在徐州(中)第28章 家事 軍事 天下事(上)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三)第62章 岳陽記事(五)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二)第68章 嗚呼!琉球!(七)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一)第27章 齊人之“福”(中)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六)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27章 齊人之“福”(上)第34章 浴血富金山(四)第62章 岳陽記事(四)第51章 風起青萍末(六)第24章 開幕(中)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上)第52章 未雨先綢繆(四)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52章 未雨先綢繆(六)第62章 岳陽記事(二)第45章 新紮軍座(三)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三)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15章 血旗長空舞(中)第47章 雙雄初會(十)第37章 “日”落南昌(七)第42章 近鄉情怯(二)第69章 航向,本州島!(一)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九)第12章 風光無限在徐州(下)第37章 “日”落南昌(八)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一)第34章 浴血富金山(八)第17章 雷霆萬鈞(上)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九)第69章 航向,本州島!(四)第62章 岳陽記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