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嶺之戰,日軍大獲全勝。
次日清晨天色剛剛放亮,日軍方面便趾高氣揚的向外界隆重宣佈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虎賁團被我大日本帝國皇軍全殲於霍邱落日嶺,無一逃脫!
此消息一出,天下譁然,無數愛國志士驚聞噩耗,都忍不住嚎啕大哭。
各地軍心士氣紛紛大受影響,日戰區內的大街小巷,悄悄議論,偷偷祭奠虎賁團和楊塵者比比皆是。
當然,也有一些心思機警、亦或者性格執拗之人,不願意相信,也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
當初在固始之戰結束後,日本國也曾向全世界宣佈,他們大日本皇軍全殲了虎賁團,並擊斃了虎賁團團長楊塵。
可最後的結果卻是,楊塵帶領虎賁團主力早已經暗度陳倉,逃出日軍的合圍。
最後日本國鬧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正是因爲有這個前車之鑑,所以這部分人依舊堅定虎賁團並沒有被全殲,楊塵也沒有被擊斃。
這只是日本國的又一個陰謀,其目的就是爲了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
…………
山西,第二戰區司令部。
侍從警衛副官張日明神色匆匆的穿過了長長的迴廊,快步來到閻老西的辦公室。
“總座,剛剛得到消息,虎賁團全軍覆沒了!”
進入辦公室,張日明便挺身立正向總司令閻老西彙報。
正在辦公的閻老西聞言一驚,猛然擡頭道:“消息從哪來的?確認屬實嗎?”
“日軍方面公告的,已經有日軍的隨軍記者在落日嶺拍攝的照片,公諸於世!
而且虎賁團方面也的確失去了聯絡了,他們的電臺完全呼叫不上了。”張日明蹙着眉,聲音低沉道。
“那楊塵呢?日軍有沒有說楊塵的下落?”閻老西急忙追問。並一臉急切的盯着張日明。
“日軍聲稱他們擊斃了楊塵!”張日明臉上無比凝重。
聽到這個消息,閻老西的臉色一下子黯淡下去,彷彿瞬間蒼老了好幾歲。
楊塵可以說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干將,他還想借助楊塵的輔佐,重登山西王的寶座。
並且,楊塵也已經答應他,渡過這次危機之後,馬上就回山西。
現在卻讓他得到消息,楊塵已經陣亡,這讓他如何甘心?
“有何憑證?”定了定心神,閻老西又一臉不甘的問道:“你見到日軍公佈的楊塵的照片了?”
“沒有,日軍對此的解釋是,楊塵死在了他們的炮火之下,所以沒有照片!”張日明道。
“那有無其他遺物發現呢?”閻老西再問。
張日明搖頭道:“沒有!”
閻老西從悲憤中收回心神,雙目微微一凝,臉上重新恢復原有的神色,冷笑道:“看來,這應該又是日本人在虛報戰果,想要藉此來打擊我軍士氣!”
“哦?怎麼說?”張日明有點困惑。
“楊塵可以被鬼子的炮火炸的粉身碎骨,面目全非。
但是據可靠情報稱,他手中由一柄堪稱神兵的利刃,能夠削鐵如泥。
因此,這柄佩刀絕對不可能被日軍的炮火炸燬。
現在日本人連這柄佩刀都拿不出來,足可見,他們是在虛報戰果。”
頓了頓,閻老西又繼續道:“別忘了,當初固始之戰,日軍也曾向全世界宣佈,虎賁團被他們全殲,楊塵被他們擊斃了。
可是結果呢?
不過是鬧了一個天大的國際笑話!
並且我也有理由相信,以楊塵的精明,是絕對不會把自己置身在絕路之上的。
即使置身絕路,但以他的能奈,也絕對可以化險爲夷,轉危爲安。”
“哦,言之有理,總座英明。只是這楊塵會去哪兒了呢?也不知是死是活!”張日明又充滿疑惑的道。
“只要日本人沒有拿出楊塵的屍體,和他的佩刀,就可以斷定楊塵還活着!”閻老西意味深長的道:“只是希望他能儘快回到山西。
最近這華北日軍又有些蠢蠢欲動,似乎又想在山西醞釀一場大風暴。”
“日本人這一招很陰險呀,就算楊塵沒有被擊斃,可此消息一出,對咱們軍民士氣的打擊也很大呀!”張日明請示道:“那總座,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此次危機?”
閻老西微微一笑道:“此事不難解決,可以通電全國軍民,告訴世人楊塵沒有死,虎賁團也沒有全軍覆沒,落日嶺被圍的只是虎賁團的一支偏師而已。
當然了,此事就無需我們擔憂了。
咱上面那位可不傻,相反,那位可聰明瞭,說不定早就有了應對之策,這會兒已經通電全軍了。”
說此一頓,閻老西臉色變得有些不善,臉色無不憤怒的道:“如果不是因爲上面那位任人唯親,不重用、甚至想要借日本人之手鏟除壓制楊塵,楊塵和他的虎賁團又何至於落到現在這個下場?
不過沒有關係,他們不重用正好……”
恰巧,閻老西這番話剛說完,一名情報副官便不請自來,走進了辦公室向他挺身敬禮道:“總座,卑職有事稟報。”
“喔,你有何事稟報?”閻老西看了看他問道。
情報副官看了看辦公桌前的張日明,得到閻老西的首肯後,這才畢恭畢敬的回答道:“總座,您不是一直讓我收集虎賁團方面的情報嗎?
我手下人剛剛打探到一個新消息,虎賁團有相當一部分兵力還在洪澤湖一帶活動,就在落日嶺之戰開始時,他們還主動出擊,連打了好幾個勝仗!”
“是嗎?這麼說來,被合圍在落日嶺的真的只是虎賁團的一支偏師了?”閻老西聞言大喜過望。
畢竟,剛剛他也只是猜測,楊塵並沒有被日軍擊斃。
“楊塵究竟是在洪澤湖還是落日嶺,這個暫時還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虎賁團並未被日軍全殲在落日嶺,充其量只能算是重創。
如果楊塵不在落日嶺,而是在洪澤湖的話,那麼連重創都算不上。”情報副官道。
閻老西聽的忍不住點頭,心情頗好道:“如此,那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