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人是鐵,飯是鋼

“爹,首輔大人來了,要不你看……兒定然會入宮勸諫皇上的,您老放心便是了。”劉鴻漸趁機對老爹道,見老爹仍舊在猶豫馬上信誓旦旦的拍了胸脯。

“如此甚好,那爲父先回了,有了信兒莫忘着人告知爲父。”劉德隆道。

昨晚是內閣大學士,今天是內閣首輔,想來都是爲了科舉改制的事。

只不過他非朝中大員,這些事他也只能以父親的身份壓着自己兒子,反倒是在內閣首輔面前沒辦法置喙,劉德隆站起身嘆了口氣出了院子。

自安國郡王一家子搬到西山別苑,李邦華還是第二次來這邊,在山下感嘆了半晌西山的繁榮,不禁又對安國郡王的能耐由衷佩服。

但佩服歸佩服,這跟改制科舉,打壓天下讀書人是兩碼事。

李邦華與方岳貢等人不同,他對安國郡王並沒有什麼憤懣情緒,正相反他十分肯定安國郡王對朝廷做出的貢獻。

至於改制科舉的事,李邦華只是覺得這是安國郡王年輕氣盛的草率之舉罷了。

雖然昨日與朝中重臣商談出了對策,但李邦華想着如能說服安國郡王,說不定就能化干戈爲玉帛,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挺好的嗎?

更何況真要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李邦華是不怎麼看好那羣同僚的,雖說那招式有點損,但也看對誰,安國郡王又豈是在乎名聲的人?

倘若安國郡王在乎名聲,當初就不會對朝中大員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壓,那麼問題來了,同僚們真若因此激怒了安國郡王,那後果……

他身爲兵部尚書,自然知道兵鋒

最好是說服王爺,最好是說服王爺,李邦華在心裡給自己定了定神兒,對剛從院子出來的劉德隆拱了拱手,跟着一個白衣婢女入了院子。

“首輔大人百忙之中,怎有空來本王這邊轉悠?”劉鴻漸向前迎了兩部拱手笑道。

“下官此行是爲科舉改制之事。”李邦華開門見山的邊行禮邊道。

李邦華不信劉鴻漸不知道他爲何來,他行事向來不喜客套,更不愛拐彎抹角。

放在後世典型的鈦合金鋼鐵老直男,並且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員,能坐上這內閣首輔的位子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李大人吶,本王都半個多月未曾入宮了,這事兒跟本王有什麼關係?”劉鴻漸自然不想現在就將自己捲進去,隨口道。

“王爺,如今滿朝文武都已經心知肚明,您就莫要不承認了,下官此來便是不想王爺爲百官所誤會,希望王爺能爲朝廷計、爲天下舉子計,勸諫皇上收回成命。”李邦華仍舊躬身請求,態度極爲誠懇。

“李大人你真是……走走走,此處不是說話的地兒,咱們屋子裡說。”將內閣首輔晾在院子裡不是待客之道,劉鴻漸自知無法騙過面前這倔強的老頭,只得將其讓進了客廳裡。

少傾,丫鬟上了茶,李邦華正襟危目光灼灼的盯着劉鴻漸,對茶水置若罔聞,他的目的十分明確。

“本王問李大人個問題,倘若李大人能給本王一個確切的解決方法,本王入宮又何妨?”劉鴻漸沒有直接回答李邦華的問題,反而將包袱重又拋了回去。

“王爺輕言,下官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邦華沉聲道。

劉鴻漸就喜歡李邦華這等直來直去之人,聞言放下了手中的茶碗。

“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後,爲什麼之後的王朝都不超過三百年?”劉鴻漸輕言道。

他深知李邦華浸潤孔孟之道大半輩子,很難從固有的思維中超脫出來,只得從問題的根源來引導。

他倒是也沒有大放厥詞,事實上獨尊儒術之後,除卻西晉、兩宋因爲外敵入侵之外,大一統的王朝都沒有逃脫這個規律。

商朝六百年,周朝八百年,兩漢四百年,而後再也沒有王朝能持續三百年以上。

明朝如此,僞清亦如此。

這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不是身爲局外人,劉鴻漸也壓根想不到這裡去。

“這……”李邦華沒想到劉鴻漸會問出這樣一個問題,一時語塞。

這個問題誰能回答得了,倘若有人真的勘破此謎,那豈不是宛若神仙般的存在?

“下官不知,請王爺示下。”李邦華很乾脆,他不想用什麼暴君亂政之類的言辭來搪塞。

“呵呵,剛纔本王說了,除非李大人能找到原因,並且提出個切實的解決方法,那麼這科舉改不改本王便聽你的。

否則,便只能按照本王的方子來。”劉鴻漸微微一笑道。

他也一時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他又深深的知道這其中定然與儒學有關,或者是說與儒生們有關。

孔夫子創立的這個學派初衷定然是好的,他肯定是希望百姓們有衣服避寒、有食物果腹,但那是兩千年前了。

如今的儒學經過兩千年來的所謂完善,誰知道是不是跑偏了,畢竟孔聖人只有一個,後世的那些所謂大儒,他們的出發點也許早已與孔夫子不一樣了。

若真要讓他來回答,那就只能從土地兼併說起。

王朝建立之初,因爲戰亂原因導致舊貴族與地主損傷,總體人口稀少,土地大量荒廢,新王朝只需分配土地給農民就能恢復人口,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王朝因此蒸蒸日上。

王朝中期,人口暴增,新興官僚士大夫集團逐步取代勳貴階層,土地兼併成爲必然,此時王朝開始進行改革,改革成功就是中興,延緩了階級矛盾爆發。

王朝末期,土地也就越發集中到了集地主、官僚、士子、工商業、高利貸爲一體的士大夫集團手中,大量自耕農破產成爲佃戶、奴隸、農奴,百姓忍耐力到達頂點。

而因官員士大夫階層不納稅,中央財政收入銳減,被迫向自耕農加強壓榨,稍微出現什麼自然災荒,暴動立即風起雲涌,繼而王朝被終結。

新的輪迴重新開始。

問題回到原點,便是人的問題,不是儒學的問題,是儒生的問題,這說明長久來看只靠儒家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兼併土地的絕大多數可都是這些人。

偉大的新中國建立以後,爲啥就沒這種問題了呢?

原因很簡單,儒學治國被徹底推翻,孔家店都被打倒了,大家都信任依法治國,不管你是誰,誰兼併誰坐牢。

但法治說起來容易,在大明這年月,做起來那是難如登天,不撬動朝廷官員的組成,不能成事。

若想撬動朝廷官員的組成,必須從根源上入手,這根源便是人才選用制度,也就是科舉,科舉沒有錯,給窮苦人以上升的階梯。

錯在不該只拘泥於四書五經,儒學沒有錯,錯在不該把人培養成墨守成規的腐儒。

爲官之人,自己的知識面首先就要廣,兵學也好、工學也罷,乃至經學、理學,沒有一門學問不是經過千年傳承的,都有其長處,有其短處,不可獨尊某一門學派。

他不知道這麼做是不是能成,但至少可以打破如今僵化的科舉制度,倘若不成也沒關係,繼續改唄,反正他還年輕,只要百姓有飯吃,他手裡有兵,朝廷隨便朱慈烺折騰。

“王爺可是已有解決之法了嗎?”李邦華皺眉道。

“李大人,這麼說吧,本王入朝三年以來,可有做過不利於百姓之事?可曾讓朝廷蒙受過重大損失?”李邦華的問題他沒辦法直接回答,但他捫心自問、問心無愧。

倘若真的不服,道理還講不通,那便只有手下見真招了。

“沒有,王爺自打入朝以來,大明一直在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只是科舉……”

“那便夠了,不管你信與不信,科舉改制並非是針對儒生,更非是否定孔聖人之學,乃是立足於大明當下的情況,所做的有可能超脫那魔咒的幸事。

本王心意已決,李大人不必再勸了。”劉鴻漸鄭重的道。

他知道李邦華的爲人,但他如今頗有種舉世獨濁我獨清的壓抑感,還是小朱好,即便他也不懂,但出於信任,仍舊選擇站在了他這邊。

劉鴻漸言罷,李邦華半晌沒吭聲,他知道或許真的沒辦法阻止這場風波了。

“既然如此,下官也不再多言,只是下官習的是孔孟之道,必會與天下讀書人站在一起,即便是……與王爺爲敵!”沉默了半晌,李邦華終於開了口。

事已至此,他也不再多言,起身便欲離去。

“本王明白,李大人慢走。”劉鴻漸聲色十分平淡。

這與爲人無關,李邦華是個光明磊落之人,他也一樣,立場不同而已。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李邦華行至院子門口,旋即又轉過了身。

“好教王爺知曉,近日朝臣必有大動作,恐於王爺聲譽不利。”李邦華言罷嘆了口氣,頭也不回下山而去。

PS:前文忘了說明,《毛詩》指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於世的《詩經》,並非毛爺爺的詩選。

第281章 穩住,我們能贏第470章 御賜親軍第549章 膨脹的代善第432章 操碎了心第132章 君臣相逢第5章 AKM的首秀第23章 王二麻子(求打賞!求推薦票)第402章 熟女的鄙視第637章 地裂天崩第753章 朕信劉卿第536章 飛蛾撲火、螳臂當車第332章 日進三女第783章 朕不頭疼(第七更,爲白銀盟加更4/20)第712章 意外之喜第945章 八國聯軍第577章 中羅厄爾口條約第784章 秉燭夜話(第一更)第356章 太子監國第89章 王有才(求推薦票)第109章 苦戰(三)第798章 似曾相識第472章 失敗是成功他娘第712章 意外之喜第433章 大金錠子第86章 摳門的老方(求推薦票)第463章 鴻門盛宴(二)(第三更,戒菸失敗加更3/3)第286章 不服來幹我啊第152章 全面開工(二)第29章 各懷鬼胎(求推薦票,求打賞)第220章 這纔是你的依仗第517章 帝國的改良者第216章 斯人已去(爲所有曾打賞過本書的書友加更!)第367章 嗯,真香第82章 表字佑明第264章 紅褲子兵教你做人(第五更,月票加更)第297章 崇禎的心願第878章 狐狸尾巴第693章 明君不好當第516章 渾河往事(二合一)第747章 書同文,言同語第623章 尼古拉斯·一官第11章 捲土重來(求推薦票!)第316章 第一支現代意義的火槍第637章 地裂天崩第824章 這是一枚臭彈(第四更,爲白銀盟加更18/20)第166章 公祭大典(求首訂)第164章 欺我無人(求推薦票)第739章 劉鴻漸式打法第310章 出大事了(第三更,月票加更)第702章 土魯番願降第186章 順治元年第435章 狡兔三窟第894章 家常(第十三更)第506章 吐血的衍聖公(爲盟主 全世界我老婆最美 加更 2/3)第552章 不爲野人之奴第76章 終於開光了(求推薦票)第25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章 AKM的首秀第158章 宣遼總督(求推薦票)第455章 家國天下第630章 糖衣炮彈(補更2/2)第298章 宋應星的大禮第559章 你有什麼資格自稱奴才第248章 不破建虜誓不還第895章 區劃(第十四更)第577章 中羅厄爾口條約第6章 封賞(求票票,求收藏)第182章 天工不開物第777章 勞逸結合(第一更)第542章 教蠻夷番邦,皆爲漢臣妾也第800章 伏擊第197章 不負父輩威名!第93章 犯賤的範建(求推薦票)第791章 一塊肥肉第203章 給我砸!第234章 前屯攻防戰(九)第47章 周皇后的心思第262章 十里飄飄人肉香(第三更,推薦票加更)第744章 移民總指揮(爲盟主李佩雲加更3/3)第737章 鄭森絕不獨存第348章 一刀兩刀三四刀(第一更)第433章 大金錠子第847章 主將與我們同在第668章 別開槍,自己人第724章 獵物衝突第9章 接着忽悠(求收藏!求打賞)第893章 臭弟弟(第十二章)第439章 逮住蛤蟆,攥出尿來第854章 巴巴喇,你變了第644章 分紅第839章 小鋼炮首秀第948章 一支雪茄第396章 辱漢人者,殺之第651章 面子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掙的第620章 應得的榮耀第601章 要相信科學第299章 軍械所,擴張!擴張!第616章 一場夢而已第618章 還不是因爲錢第419章 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新年快樂,求打賞喲)
第281章 穩住,我們能贏第470章 御賜親軍第549章 膨脹的代善第432章 操碎了心第132章 君臣相逢第5章 AKM的首秀第23章 王二麻子(求打賞!求推薦票)第402章 熟女的鄙視第637章 地裂天崩第753章 朕信劉卿第536章 飛蛾撲火、螳臂當車第332章 日進三女第783章 朕不頭疼(第七更,爲白銀盟加更4/20)第712章 意外之喜第945章 八國聯軍第577章 中羅厄爾口條約第784章 秉燭夜話(第一更)第356章 太子監國第89章 王有才(求推薦票)第109章 苦戰(三)第798章 似曾相識第472章 失敗是成功他娘第712章 意外之喜第433章 大金錠子第86章 摳門的老方(求推薦票)第463章 鴻門盛宴(二)(第三更,戒菸失敗加更3/3)第286章 不服來幹我啊第152章 全面開工(二)第29章 各懷鬼胎(求推薦票,求打賞)第220章 這纔是你的依仗第517章 帝國的改良者第216章 斯人已去(爲所有曾打賞過本書的書友加更!)第367章 嗯,真香第82章 表字佑明第264章 紅褲子兵教你做人(第五更,月票加更)第297章 崇禎的心願第878章 狐狸尾巴第693章 明君不好當第516章 渾河往事(二合一)第747章 書同文,言同語第623章 尼古拉斯·一官第11章 捲土重來(求推薦票!)第316章 第一支現代意義的火槍第637章 地裂天崩第824章 這是一枚臭彈(第四更,爲白銀盟加更18/20)第166章 公祭大典(求首訂)第164章 欺我無人(求推薦票)第739章 劉鴻漸式打法第310章 出大事了(第三更,月票加更)第702章 土魯番願降第186章 順治元年第435章 狡兔三窟第894章 家常(第十三更)第506章 吐血的衍聖公(爲盟主 全世界我老婆最美 加更 2/3)第552章 不爲野人之奴第76章 終於開光了(求推薦票)第25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章 AKM的首秀第158章 宣遼總督(求推薦票)第455章 家國天下第630章 糖衣炮彈(補更2/2)第298章 宋應星的大禮第559章 你有什麼資格自稱奴才第248章 不破建虜誓不還第895章 區劃(第十四更)第577章 中羅厄爾口條約第6章 封賞(求票票,求收藏)第182章 天工不開物第777章 勞逸結合(第一更)第542章 教蠻夷番邦,皆爲漢臣妾也第800章 伏擊第197章 不負父輩威名!第93章 犯賤的範建(求推薦票)第791章 一塊肥肉第203章 給我砸!第234章 前屯攻防戰(九)第47章 周皇后的心思第262章 十里飄飄人肉香(第三更,推薦票加更)第744章 移民總指揮(爲盟主李佩雲加更3/3)第737章 鄭森絕不獨存第348章 一刀兩刀三四刀(第一更)第433章 大金錠子第847章 主將與我們同在第668章 別開槍,自己人第724章 獵物衝突第9章 接着忽悠(求收藏!求打賞)第893章 臭弟弟(第十二章)第439章 逮住蛤蟆,攥出尿來第854章 巴巴喇,你變了第644章 分紅第839章 小鋼炮首秀第948章 一支雪茄第396章 辱漢人者,殺之第651章 面子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掙的第620章 應得的榮耀第601章 要相信科學第299章 軍械所,擴張!擴張!第616章 一場夢而已第618章 還不是因爲錢第419章 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新年快樂,求打賞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