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一堂雞毛

半上午時分,石城縣的百姓又見到一個奇景,縣衙內的官人們,忽然呼啦啦的涌出縣衙,走上了街頭。

這種景象,除了秋後收賦稅時能見到,平時實在難得一見。

秦安把趙雲澤的新命令向縣衙的各個公房一傳達,縣衙內的吏員、衙役居然跑出去了一大半。大家正好在衙裡悶得慌,上街溜達溜達也不錯。

於是,石城縣的各個路口、四個城門處張貼告示的位置,就都多了幾個縣衙的官人。

南城門處,捕班班頭李魁站在告示底下,放開大嗓門大聲招呼着過往的百姓:“都過來都過來,俺給你們念份告示。”

路過的百姓一聽,就都聚到了李魁身前。一個與李魁相熟的混混模樣的人,笑嘻嘻的說道:“李爺,您大字識不了一籮筐,還給我們念告示”

“啊呸,我啐你一臉臭”李魁當即罵上了,“老子是不怎麼識字,可這告示上都說了些什麼,老子還是知道的。”

“李爺,您老居然能從嘴裡啐出來,厲害”那潑皮衝李魁豎起了大拇指。

“哈哈哈哈”圍觀的百姓都笑了。

李魁臉色一紅,隨即氣惱道:“黃二狗,你特娘兩天不捱揍,皮子癢了是吧”

“李爺,念告示念告示”黃二狗連忙轉移話題。

李魁也不再與他計較,清了清嗓子,兩手一叉腰,大聲說道:“這個新來的縣太爺說了,他要大開衙門七天,你們有事的沒事的,都可以去衙門裡瞅瞅。有事的,縣太爺替你們辦事;沒事的,去看縣太爺辦事”

“李爺,我剛纔聽巡街的劉哥說,縣太爺昨天從紅袖招領回家八個姑娘。難道,縣太爺要在大堂上跟那些姑娘辦事”黃二狗一臉猥瑣的說道。

李魁一愣,隨即又開罵了:“黃二狗,你特娘吃多了是吧,滿嘴放狗屁”

“不是您說的,讓我們去看縣太爺辦事嘛。”黃二狗笑嘻嘻的說道。

“滾蛋,老子是說縣太爺要給老百姓辦事”李魁又解釋了一句。“噢,對了,從長安來了位孫神醫,名叫孫思邈。他也在衙門裡呢,你們誰有病,也可以去衙門找孫神醫給看看,縣太爺說,不收診金。”

“孫思邈也來石城了”當即有人驚訝的說道,“他老人家居然在縣衙開診,這可是大好事。不行,我這就去縣衙,找孫神醫給我看下睡覺打呼嚕的病。我那新媳婦,就因爲這個,都不讓我挨着她睡覺了。”

說完,這人就一溜小跑的往縣衙而去。

百姓們笑了一陣,也有人跟着這人去往了縣衙。

“沒事的都互相傳一下這個消息。過了這個村,可沒這店了。”李魁又對着圍觀的百姓喊了一嗓子。“黃二狗,你小子也趕緊去縣衙吧。”

“李爺,我這幾天可老實的很,又沒犯事,去縣衙作甚”黃二狗心虛的說道。

“去找孫神醫治治你放狗屁的毛病。”

黃二狗:“我回家了,俺娘該喊俺吃飯了。”

“誒誒,二狗子等等,跟哥哥說下縣太爺把紅袖招的姑娘領回家的事兒。”一個男子去追黃二狗了。

再說另一處。衙前街的一個十字路口,縣衙的一名胥吏也在給百姓們念告示:“縣尊大人有諭,教化子民,乃爲官者之本分。本官初來石城,偶見縣城百姓,因閒事糾紛者有之,家庭不睦者也有之”

“官爺,這都什麼意思啊”一個百姓打斷那吏員的話,問道。

“呃這告示的意思就是說,縣令大人有令算了,某還是說白話吧,跟你等刁民掉書袋,平白污了某的學問。”

“誒,您這是怎麼說話呢我們怎麼就成刁民了”

“就是就是,你當官兒就了不起了我們又不偷不搶的,憑什麼說我們是刁民”

一下子,圍觀的百姓炸窩了,唾沫星子直往那胥吏臉上噴。那胥吏招架不住,落荒而逃了。

“還當官兒的呢,就這兩下子”一個百姓站了出來,很是得瑟的說道:“來來來,我也是能識文斷字的,我給你們說說這告示是怎麼回事哈。這告示是說呀”

分割線

趙雲澤總算可以擺譜問案了。有十多個百姓,一起來到了大堂門外。只是,他們都擠在門口,卻不進大堂。

“咳咳,你們是誰要訴訟啊且進堂來。”趙雲澤問道。

百姓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說話。

“不要害怕,不管有什麼事兒,也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進來但說無妨。也不用對某行禮了,咱們就像拉家常一般就行啊。”趙雲澤變了臉孔,微笑着對那些百姓說道。

“陳老三,不是你說要找縣太爺辦事嘛,快進去呀。”門外的一個百姓,推了另一個百姓一把。

那被推的百姓,跌跌撞撞就進了大堂。

趙雲澤一看,這人年約四十上下,一臉憨態。被人推進堂內,他便緊張的手足無措了。

“別緊張,有事儘管說。”趙雲澤鼓勵他道。

“那俺可說了。”陳老三撓了撓頭,憨笑道。

趙雲澤又點了點頭。

“俺俺就是心裡委屈,想找縣太爺說句公道話。”陳老三吞吐吐吐的說道。

喲,還是個有冤情的,這好這好,正好顯顯哥們兒的斷案本事。

“秦安,認真記錄。”趙雲澤叮囑了秦安一句。

“諾”秦安拱手相答。

“別記別記”陳老三連忙擺手。“俺要說的事,是家務事,還是別記了。”

“那好吧,不記就不記。你說吧。”趙雲澤又道。

陳老三猶豫了一會兒,一跺腳說道:“是這麼回事,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今年二十四了,已經成家很多年了。俺要說的是小兒子,他今年才十七,前年娶的媳婦。去年,新兒媳婦又給俺生了個大胖孫子。”

“這是好事呀,恭喜老伯了。”趙雲澤笑道。

陳老三卻苦下臉,嘆氣道:“壞事就壞在我那孫子頭上了。”

怎麼,難道你家隔壁住着王老伯你那孫子是王老伯他兒子的種趙雲澤在心裡瞎琢磨開了。

“這不前天嘛,我那媳婦抱着我那小孫子在天井裡餵奶,我在堂屋門口編筐子。也不知怎麼的,我那小孫子就是不吃奶。我就說了一句,乖孫孫,快點吃,你不吃,爺爺可要吃了。就這一句話,我那小兒媳婦當場就罵我老不正經”

是該罵趙雲澤滿額頭黑線了,這叫什麼案子呀

門口的看熱鬧的百姓,都笑了起來。

陳老三也臉紅了,但他還是繼續說道:“縣太爺您說說,我就是逗下孫子,又不真吃,卻被兒媳婦給罵了要是光兒媳婦罵我,我也忍了。可是,我那小兒子知道這件事後,也不理我了。你說我冤不冤啊”

一點都不冤

“那個陳老三是吧,本縣教你一招。”趙雲澤忽然上來了惡作劇之心。“你就對你兒子說,別說我沒吃你媳婦的奶,就是真吃了又咋滴你小子可吃了我媳婦好幾年奶呢,我只吃你媳婦一口,不行啊”

“哈哈哈哈”門口的百姓都大笑起來,堂內衙役,也都一個個憋笑了。

陳老三一張臉憋得通紅,吶吶道:“縣太爺,你怎麼拿俺開涮呢”

“啪”趙雲澤忽然一拍驚堂木,沉下臉說道:“是你拿本官開涮吧這種家務事,你也好意思拿到公堂上說,你那張老臉不要了”

“就是,跟兒媳婦開那種玩笑,老不修”門外一個百姓也把陳老三給罵上了。

“俺俺”陳老三不知該說什麼了。

趙雲澤嘆口氣,又道:“陳老三啊,本官也知道你是無心之言,可話說回來,兒媳婦畢竟與你有男女之妨呢,跟人家說話,你嘴上得多個把門的。不能什麼話都不經思考就往外禿嚕呀。本官剛纔教你那辦法,也只是玩笑而已,當不得真。你家這件事呢,也真不好處理。畢竟都尷尬呢。你這樣,好好寵着你那小孫子,時間長了,你兒子和兒媳婦也便忘了這事了。”

“誒誒這辦法好。”陳老三連連點頭。

“要沒別的事,你這便回家吧。路上,給你那小孫子買點小玩具,小吃食什麼的。”趙雲澤又叮囑了一句。

陳老三便退出了公堂。

“你們可還有什麼事需要本縣解決的”趙雲澤又問門外那些百姓。

一個百姓猶猶豫豫的問道:“縣太爺,我聽李捕頭說,有什麼難處都可以找您辦,是吧”

“對,你可有難處”趙雲澤問道。

“我吧想找您借點錢使使。”

啊趙雲澤無語了。

“李大牛,我看你不應該來正堂,應該去二堂找那位孫神醫。”一個百姓對要跟趙雲澤借錢的那人說道。

“爲啥”李大牛疑惑了。

“因爲你有病啊有找縣太爺借錢的嗎”

“哈哈哈哈”衆人又笑了起來。

“可李捕頭說,有難處就找縣太爺的。”李大牛強辯道。

趙雲澤想了想,問道:“李大牛,你借錢做什麼使項”

“我兒子要娶親了,拿不出聘禮。”李大牛說道。

趙雲澤點點頭,道:“這是正事,本縣倒是可以借你點錢。”

“真的”李大牛一臉驚喜了。看熱鬧的百姓也都大感驚訝。

“你想借多少”趙雲澤又問。

“兩貫不不不,一貫五就夠了。”

“好吧,某就借你兩貫。什麼時候有了錢,什麼時候還只要某還在石城縣。”趙雲澤說道。說完,他又對秦安道:“秦安,幫李大牛寫份借據,再去後院找明月取兩貫錢來。”

“諾”秦安應道。

李大牛一見趙雲澤真的要借他錢,激動的兩隻手搓來搓去,不知該說什麼了。憋了半天,他又憋出一句話:“那利息怎麼算”

趙雲澤笑了笑,說道:“沒有利息。”

“這這這縣太爺,俺給您老磕頭了。”李大牛立刻跪下,對着趙雲澤磕起頭來。

“無需如此,快快在字據上畫押,拿了錢回家辦喜事吧”趙雲澤說道。“大婚之日,記得給我送個信兒,我還想去你家喝杯喜酒呢”

“一定一定”李大牛連連點頭。

秦安朝他招了招手,他便去秦安那裡畫押了。

門外百姓一見李大牛真的從縣太爺這裡借到了錢,都驚奇不已。

一個百姓思考了一會兒,一咬牙走進了公堂。

“草民谷豐收,給縣太爺問安了。”這名百姓對着趙雲澤彎腰拱手說道。

“免禮。你有何事呀”

“縣太爺,俺也有一件難處,想讓您老幫忙。”谷豐收說道。

“但說無妨。”

“俺是縣城東邊龍槐鄉的,今天進城,聽說您老開衙爲百姓辦事,俺就想來看看熱鬧。見這個叫李大牛的人向您借到了錢,俺就想向您借點糧食。”

“借糧食難道你家吃不上飯了”趙雲澤詫異道。

“飯倒是還能吃得上,莊戶人家,只要能填肚子,什麼都能湊合着吃。就是這眼看就要種莊稼了,家裡糧種不夠呀。”谷豐收說道。

“糧種不夠”趙雲澤一聽谷豐收的話,腦海中忽然閃過一道靈光。“谷豐收,借糧的事先放一放。某問你,你們村子裡,糧種不夠的人家多不多”

“唉,要是豐年,莊戶人家倒也能省出糧種來。可去年收成不好,又不能看着家裡人餓死,很多人家都缺糧缺的厲害,只好狠心吃留出的糧種。今年這糧種就不夠了。”谷豐收說道。

趙雲澤琢磨了一會兒,道:“谷豐收,你說的這件事情,既然不是你一家的問題,那本官就得好好想想了。這樣吧,你先回去,借糧種的事,容本官跟下面的人議一議,總要想個穩妥的法子,幫你們把地種上。”

谷豐收一愣,隨即就又給趙雲澤跪下,說道:“要是您老真能給鄉親們解決這個大難題,那俺先代鄉親們謝謝您了。”

“快快請起”

第80章 烏合之衆第415章 大鬧甘露殿(下)第161章 敵友難辨(下)第154章 做會主?第318章 王君廓之死(下)第383章 陰山之變(續一)第548章 大捷報第225章 胡江入坑(下)第468章 槍與鮮花(上)第514章 秋狩(三)第552章 萬國來朝(中)第557章 真相大白第46章 火鍋夜宴(上)第85章 撐場子的來了第443章 大海呀,全是水第253章 大朝會第179章 離間(下)第140章 開衙與閱兵(上)第404章 遼東方略(上)第51章 收徒與暖牀丫頭(下)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232章 腮幫子疼第56章 訓徒第164章 長安城的反應(下)第546章 義釋義成公主第490章 石招城商會(中)第137章 太監來了第449章 九江公主的親事第27章 被警告了第387章 兩敗俱傷第465章 劫持與反劫持(上)第354章 準備出征(上)第348章 皇劍之名(上)第138章 想黑寡婦了第133章 明月千里寄相思第466章 劫持與反劫持(中)第266章 祭農大典(下)第351章 沙盤(上)第114章 小露一手第191章 李二要陰趙雲澤第362章 六位帝皇玩第225章 胡江入坑(下)第41章 一縷鄉愁致歉第403章 再戲趙德言(下)第342章 夜梟演習(三)第452章 借糧(下)第71章 土匪,全是土匪第448章 柔腸一寸愁千縷第10章 突厥再犯第354章 準備出征(上)第546章 義釋義成公主第509章 畢業典禮(上)第142章 開衙與閱兵(下)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149章 遇劫(下)第317章 王君廓之死(上)第520章 李世民的決斷(下)第193章 瘋瘋傻傻到天涯第415章 大鬧甘露殿(下)第461章 再施奇術第275章 再戰王晊(下)第421章 赴任石城縣第149章 遇劫(下)第121章 四方館疑案(二)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215章 七大罪(下)第347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121章 四方館疑案(二)第100章 接掌內衛第510章 畢業典禮(中)第468章 槍與鮮花(上)第198章 辭親?結親?(上)第244章 進宮拜年(下)第147章 遇劫(上)第508章 公主駕到第507章 空中的浪漫(下)第413章 大鬧甘露殿(上)第487章 秦茉兒離京(上)第426章 入城稅與保護費(下)第188章 朔方之變(七)第104章 傢俱廠開業(下)第391章 歸途漫漫(上)第286章 李靖與李道宗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88章 御前操演(下)第481章 無法自拔第401章 婆媳初見第141章 開衙與閱兵(中)第484章 白蛇傳(下)第184章 朔方之變(三)第507章 空中的浪漫(下)第144章 蒸酒與淨鹽(中)第365章 蕭皇后的請求(下)第365章 蕭皇后的請求(下)第94章 到底誰是賊(中)第331章 大比武(中)第382章 陰山之變(下)第357章 故人重逢第125章 四方館疑案(五)
第80章 烏合之衆第415章 大鬧甘露殿(下)第161章 敵友難辨(下)第154章 做會主?第318章 王君廓之死(下)第383章 陰山之變(續一)第548章 大捷報第225章 胡江入坑(下)第468章 槍與鮮花(上)第514章 秋狩(三)第552章 萬國來朝(中)第557章 真相大白第46章 火鍋夜宴(上)第85章 撐場子的來了第443章 大海呀,全是水第253章 大朝會第179章 離間(下)第140章 開衙與閱兵(上)第404章 遼東方略(上)第51章 收徒與暖牀丫頭(下)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232章 腮幫子疼第56章 訓徒第164章 長安城的反應(下)第546章 義釋義成公主第490章 石招城商會(中)第137章 太監來了第449章 九江公主的親事第27章 被警告了第387章 兩敗俱傷第465章 劫持與反劫持(上)第354章 準備出征(上)第348章 皇劍之名(上)第138章 想黑寡婦了第133章 明月千里寄相思第466章 劫持與反劫持(中)第266章 祭農大典(下)第351章 沙盤(上)第114章 小露一手第191章 李二要陰趙雲澤第362章 六位帝皇玩第225章 胡江入坑(下)第41章 一縷鄉愁致歉第403章 再戲趙德言(下)第342章 夜梟演習(三)第452章 借糧(下)第71章 土匪,全是土匪第448章 柔腸一寸愁千縷第10章 突厥再犯第354章 準備出征(上)第546章 義釋義成公主第509章 畢業典禮(上)第142章 開衙與閱兵(下)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149章 遇劫(下)第317章 王君廓之死(上)第520章 李世民的決斷(下)第193章 瘋瘋傻傻到天涯第415章 大鬧甘露殿(下)第461章 再施奇術第275章 再戰王晊(下)第421章 赴任石城縣第149章 遇劫(下)第121章 四方館疑案(二)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215章 七大罪(下)第347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121章 四方館疑案(二)第100章 接掌內衛第510章 畢業典禮(中)第468章 槍與鮮花(上)第198章 辭親?結親?(上)第244章 進宮拜年(下)第147章 遇劫(上)第508章 公主駕到第507章 空中的浪漫(下)第413章 大鬧甘露殿(上)第487章 秦茉兒離京(上)第426章 入城稅與保護費(下)第188章 朔方之變(七)第104章 傢俱廠開業(下)第391章 歸途漫漫(上)第286章 李靖與李道宗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88章 御前操演(下)第481章 無法自拔第401章 婆媳初見第141章 開衙與閱兵(中)第484章 白蛇傳(下)第184章 朔方之變(三)第507章 空中的浪漫(下)第144章 蒸酒與淨鹽(中)第365章 蕭皇后的請求(下)第365章 蕭皇后的請求(下)第94章 到底誰是賊(中)第331章 大比武(中)第382章 陰山之變(下)第357章 故人重逢第125章 四方館疑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