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醉一路上並不着急。
一萬兵馬也着實人數太多,快也快不起來。
他就這麼安穩的帶着兵,像是凱旋而歸的將軍一樣從邊域慢慢悠悠的向京城走,“丞相君醉率軍攻入樑國”的消息也傳遍了整個西翎。
西翎與樑國之間關係並不融洽,尤其是在這些年裡,因爲君醉的放任,樑國越發囂張。
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可以舉出一系列的例子說明攻打樑國吃力不討好,但是對於百姓來說,能夠將樑國打的服軟已是萬分提氣的事情。
一路上君醉和他的大軍受到了百姓的夾道歡迎,而皇上不發話,各地的官員們既不敢得罪君醉,更不敢得罪皇上,對這種事情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一路一走便是一個多月。
在這一個月裡,君醉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相比起他而言,一言不發的帝王似乎都略遜一籌。
終於,在荷花開始亭亭玉立之際,君醉終於再一次的回到了京城。
離開的時候他一人一劍,殺出一條血路。
歸來之時,他身後有兵有馬,手中把握着萬千民心。
已是落日餘暉,殘陽如血。
君醉擡起頭,不出意外的在城牆之上看到了一身龍袍的帝王。
她垂着頭看着城牆下的他,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君醉下了馬,到她面前後恭敬的跪下:“臣,不辱使命。”
他這話說完,跟着帝王一起來迎接大軍的大臣們齊齊的鬆了口氣。
這一個月中,聖上對這件事始終沉默,就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私底下誰沒嘀咕過,明明君丞相對樑國示威是好事,爲什麼皇上卻一副並不開心的樣子。
此時君醉這般說道,許多大臣心中便定了,只以爲這事兒還是聖上做的決斷。
唯獨一些機敏的人看着君醉和他身後的一萬大軍,再看看面色叵測的聖上,心頭無端涌現出一些猜測。
小皇帝看着眼前的人,眸色明明滅滅。
最後,她還是走上前去,扶起了他。
“西翎有丞相,當真是萬福。”
明君賢臣站在一起,霞光從天邊一瀉而下,披在兩人身上,宛如爲兩人披上了最華美的戰袍。
.
君醉回京之後立刻官復原職,皇上賞賜的東西一箱箱的擡進了丞相府,一時間百姓交口稱讚,只道君臣兩人親密無間。
而只有君醉和坐在皇位上的帝王知道,他回來是做什麼的。
只是縱然知道,此時的小皇帝也再奈何不了君醉。
君醉帶來的一萬兵馬就駐紮在京城之外,每日好吃好喝的供着。
一直等到聖上首肯將禁衛軍交於君醉後,這一萬兵馬才浩浩蕩蕩的再次回了邊域。
禁衛軍是護衛皇城的軍隊,君醉也並不陌生。
他將嘯虎營訓得服帖也不過是不到半個月的事情,何況是本就對他頗爲信服的禁衛軍。
不過幾日的功夫,禁衛軍便已牢牢的把控在了君醉手中。
某一日小皇帝從睡夢中醒來之時,推門出去後便看見在宮中巡邏的護衛都換了一批。
她面色陰沉的看着眼前陌生的軍隊,半晌後“嘭”的關上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