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李世民真的很寵愛長孫皇后所出的子女,女兒的婆家一個個都是精挑細選的不說,三個兒子,長子是太子——當然是因爲嫡長子繼承製度,次子和幼子都是大婚之後再去封地的。

結果每年過年還要被李二陛下一道詔書召回長安過年。

真是夠了!

魏王也就算了,確實是實打實一年沒回長安了,可是晉王纔去幷州幾個月?

摔!

言官、御史很想擼袖子和李二陛下理論。可是想想大過年的萬一真把陛下惹火了,那也不得消停,來年陛下打擊報復自己怎麼辦?

衆御史看看總是身前士卒、奮勇在前、以找陛下的茬爲己任的魏大人,發現魏大人老神在在地不去上摺子,於是大家夥兒都洗洗睡了,該幹嘛幹嘛。

這不是廢話嘛,領頭人物都沒出去蹦躂,自己這樣子不夠分量的,還是安安心心過大年吧:唔,最近長安城裡哪怕是尋常百姓,餐桌上都能見到好些綠色蔬菜了,聽說都是晉王殿下的功勞。不過是一個年紀尚小又愛雜學的皇子,就沒必要總是盯着人家尋不是了。

有這種想法的言官們不止一二個。

就連魏徵老大人最近會熄火,也是有這暖屋蔬菜的功勞。

個把月前,李世民想着:你魏徵老兒不是覺得我家雉奴不務正業,只會享樂嗎。我偏偏要賜你一個郊外的暖屋,讓你也奢靡一把。

又因爲魏徵素來有清名,也許會把御賜暖屋放在那裡閒置了,李二陛下乾脆大筆一揮又給他家了幾車的木炭。並開玩笑說,得空了要去魏徵家裡坐坐,嚐嚐時蔬。

魏徵無法,只好也用起了暖屋。

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哪裡會有人不樂意?反正魏徵的家人雖然支持自家老爺清廉嚴明爲官,但是到底也不是不羨慕更舒適優渥的生活的。

就連魏徵的老母親,七十餘歲的老封君最近的胃口都好了許多。這都是蔬菜的功勞。

魏徵能夠呵斥小輩貪圖安逸,總不能說自己母親的不是吧?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了,想要吃點好的,作爲兒子、作爲孝順的兒子,怎麼能夠熟視無睹?

…………

因爲魏徵老孃喜歡吃蔬菜,李治避免了被參一次,也算是神奇的事情了。

而在啓程之前,李治算了算天氣。

所以很幸運,一直等到他們一行人到了長安,才遇上飄雪的天氣。魏王李泰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據說被風雪耽擱了,還要三兩天才能入京。

到了長安,晉王夫婦還未進自家在延康坊的王府稍做熟悉,就被李二陛下派來的黃門攔住了:李二陛下思子心切,把李治夫婦半路截胡接到太極宮去了。

李世民在太極宮長生殿的暖閣裡寫福字,寫好了的那些是要賞給勳貴大臣們的。

李治和武顏到的時候,李二陛下恰好停筆:“哦,雉奴已經到了?”

武顏偷偷瞄了一眼李二陛下咧開的嘴角,心想:裝什麼威嚴啊,見到小兒子就變成了傻爹的模樣了,難怪太子會有那麼重的危機感,連最小的親弟弟府邸裡都安排了細作。

畢竟公公和兒媳婦沒啥話說的,李二陛下很客套地問了李治幾句話,又對武顏說:“雉奴媳婦兒去後頭吧,高陽和兕子唸叨你好久了。”

武顏被宮人引着往百福殿去了——原本兕子和新城一直住在立政殿偏院,就前一陣子兕子主動提出住進百福殿。

一開始李二陛下還不同意,覺得兩個小女兒沒有了孃親,去百福殿之後自己不能隨時照看了,女官和宮人們欺負了她們怎麼辦。

可是兕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還是說服了李世民。

就是苦了袁天罡,堂堂欽天監臺正,被百姓們稱爲天師的高人居然要夜半偷偷摸進太極宮。把李治原先佈置在立政殿的陣法轉移到百福殿去!誰叫他答應了李治會好好照看這個養生陣法的呢?

幾個月不見,兕子的氣色還是不錯的,照顧着已經七歲多的新城公主,看上去就是一派溫婉的樣子。

難怪李世民會最寵愛兕子而不是最小的新城了,因爲年歲大了,兕子的樣子也長開了,越看越像長孫皇后。

高陽如今和房家嫡次子的婚事基本上已經定下了,約莫就是年後出嫁。但是高陽還是一如既往的驕縱性子,長安城內無人不知高陽公主深得陛下寵愛,因此行事有些張揚。

武顏不知道該怎麼勸說高陽,想到以後她會看上一個和尚,然後鬧得滿城風雨……唉,算了,各人都有各人的生活,沒有做聖母的心,就不必刻意憑藉局外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地指點別人了。

如今武顏覺得自己能做的,無非是在有限的能呆在長安的時間裡,和昔日還算有交情的兩位公主敘敘舊罷了。

百福殿裡面,小女生們很快就熱絡地開始聊天了,畢竟分開的時間纔不久,大家都沒有變得生疏。

而長生殿裡面,方纔一臉威嚴的李世民終於忍不住招手叫李治站到自己跟前來了:“雉奴高了不少,不過也瘦了。在幷州過得如何?那王府修繕得舒適嗎?飲食是否習慣?每日裡有沒有什麼消遣的?若是太無趣了,儘管去找當地的世家、官員走動,幷州是你的屬地,很不必避忌什麼。”

李治恭敬有禮地一一回答:過得很好,王府舒適,飲食習慣,平日看書,沒怎麼出去走動。

李世民再次強調叫小兒子不用老想着避嫌:“你看青雀在相州就做得很好。”

恰逢太子李承乾進來,聽到這一句話,恨得沒把一口牙給咬碎了:父皇就是太過寵愛青雀和雉奴了,憑什麼?這整個大唐日後都是自己的,如何能坐視青雀和雉奴的勢力坐大?

李承乾盡全力嚥下幾乎要咽不下的這口氣,擺出輕快的笑臉:“兒臣剛剛得知雉奴回來了,就馬上趕過來,哈,雉奴可是長高了不少。父皇今日可要擺一擺家宴,給雉奴接風洗塵?”李承乾一副好兄長的模樣,心想:最好今日就擺,那死胖子還被風雪堵在路上,要是他得知父皇先給雉奴單獨擺了家宴,必定會着急了吧?最好是着急趕路就那麼“交待”在路上!

李承乾方纔一番心思在肚子裡千迴百轉過了一遍。

李世民自太子進來之後就收起了和藹的臉色,駁回了太子的提議:“你九弟纔回來,正是該好好休息。至於家宴嘛,等過幾日青雀也回來了,再一同樂一樂吧。”

李承乾低頭,眼神陰狠:父皇果然很看重青雀。

沒等他再說什麼,李世民就讓李治退下了:“回去府上好好歇下吧,這幾日也不必進宮請安了,等朕的口諭,家宴那日再來。朕讓工部的人給你那延康坊的宅子也砌了暖屋,第一茬的蔬菜該是可以吃了。”

李治退下。

留下李承乾發覺李世民心情不虞,這很明顯,不會是針對雉奴的,那便是自己有哪裡惹得父皇不痛快了。

李承乾做太子十幾年,前期還是謹小慎微的,那時候也有長孫皇后從中調停,父子關係算是和睦。如今李承乾卻因爲足疾嚴重,脾氣愈發暴戾,又有生活奢靡浪蕩,被言官參了好幾次。

所以李世民看着羽翼漸豐、神色陰沉的太子,總是和善不起來了。自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着日漸成熟的太子,李世民總能感覺的自己已經開始老去。

這世間的人,哪個不怕死?

不只是“將軍白頭怕新甲,美人遲暮畏銅鏡”,就連從前能夠有魄力血洗玄武門登基的李世民,也是怕垂垂老去的。

“高明,朕不想正月裡動刀子見血,過年之前,去把東宮裡那個叫稱心的給處理了。不要逼得朕親自找人去辦。你要記得你是一國儲君,沉迷於如此荒唐之事,讓朕怎麼放心將來把江山交給你?”李世民強忍着怒氣,只要想到自己的嫡長子居然開始玩孌童,心頭就一陣火。

李承乾被嚇得立即跪下請罪,他非常惶恐,東宮在他眼中狀若鐵桶,但是父皇還是能熟知裡面發生的事情。怎麼能不惶恐?

李世民看着有足疾的嫡長子艱難地跪着,痛哭流涕地請罪,終於是黑着臉讓他退下了。

李承乾退下之前,只聽聞自己的父皇說:“高明,你好自爲之。”

太子一回到東宮,就想把桌子上的東西全部掀翻在地,以發泄自己的怒氣,可是剛被李世民警告過的他,連掀翻桌子的膽量都沒有,只能恨恨地說:“去把太子妃叫過來。”

太子妃蘇氏和李承乾結縭數年,也曾有過蜜裡調油的日子,但是隨着李承乾的脾氣愈發暴躁之後,兩人的關係也是大不如前了。如今太子夫婦見面,居然就如同上下級一般,毫無溫情可言。

“我把後院交給你,你是怎麼打理東宮的?隨隨便便的消息就能透出去,以後是不是連孤打個噴嚏都能被外面的人知道?”李承乾拍着桌子罵道。

蘇氏只是低頭認錯,也不辯解:“是妾的過錯。”

“如果你沒有本事管好後院,孤大可以讓孫良娣、蕭良娣幫你分擔!”

“是妾的過錯。”

李承乾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但是總不能對着正妻、堂堂太子妃動粗,畢竟年底了,太子妃露面的場合還有很多,於是他又揮手:“你最好記住孤的話。退下吧。”

蘇氏走後,李承乾思索再三,找來心腹,讓心腹給他最近的新寵稱心找一個身份,偷天換日弄到宮外去——畢竟自己才弄上手沒兩天,稱心心思靈巧,一時之間還捨不得要他的命。

於是李承乾鋌而走險,想要在李世民的眼皮下保住男寵。他賭的就是自己父皇在提點過自己之後,不會再費神關注稱心的事情了。

三日後,魏王李泰非常讓太子李承乾失望地平安抵達長安。

於是家宴在長生殿舉行。

楊妃主理、徐婕妤協理。

徐婕妤閨名徐惠,是貞觀十四年春入宮的,因爲才華出衆,李世民聽說後,將她納爲才人。承寵之後,連升三級,被封爲婕妤,位列正三品,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武顏心底裡很看不上李世民的做法:一面深深懷念長孫皇后,一面又絲毫不受影響地選了新人充裕後宮。嘖嘖,尤其是這徐婕妤比自己還小三歲,李世民下嘴還真是毫不嘴軟。

不過,莫說是帝王了,就是普通的古代官宦人家,這樣子的事情都是平常,尤其是以後大名鼎鼎的大唐渣男元稹,寫着“曾經滄海難爲水”的詩句悼念亡妻,一面摟着薛濤歡愉……在父系社會男尊女卑的大唐,怎麼能夠要求丈夫爲妻子守身如玉呢?

幸好這一世有一個傻和尚配着自己,自己不用忍受這樣的男人。

武顏看到坐在自己對面的李治,心裡還是很開心的。

皇帝的家宴也不會簡陋,李世民兩邊坐着貌美如花的妃子,下首是一溜兒的兒子和女兒、兒媳。便是男左女右地坐着。

冬日裡,氣候嚴寒,從御膳房一路傳上來的膳食不一會兒就冷了。

但是隻要陛下開口囑咐一句,宮人們自然是不會把冷掉的膳食呈上來的。

因此每一道菜都有兩個食盒裝着,到了殿內還是溫熱的。

果然是因爲在坐的都是自己疼愛的兒女,李世民怎麼忍心像對待那羣大臣一樣地打發——宴請羣臣的時候,那些不太重要的官員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吃的都是冷的菜式,久而久之,大家都在私底下說御膳房做的菜也不過爾爾。

好菜自然是配好酒,女眷這邊都是甜絲絲的果子酒和糯米酒;而李世民的兒子那邊自然是上得男人該喝的酒。

也不知是疏忽還是故意,早幾年總是和女眷喝一樣酒水的李治,今年被滿上裡杯子里居然也是虎/鞭酒,當然它有一個文雅的名字叫琥珀暖香。

因其色澤似琥珀,喝了之後有能享受軟玉溫香而得名,算是高檔的助性酒。

李治不知琥珀暖香的含義,只覺得酒色清亮微黃、入喉綿柔、回味甘甜,一杯下去腹內暖融融的,便多喝了幾杯。

李承乾和李泰都是早就知曉人事的,平日裡吃一些、喝一些補的,都是平常。哪個男人不希望自己龍精虎猛、夜御數女的?

因爲相互用眼神別苗頭較量着,太子和魏王也是沒有注意到坐在下首的九弟多喝了幾杯這大補的“琥珀暖香”。

等到家宴尾聲,天時已晚,李世民便留下了李泰與李治在太極宮裡住。反正從前他們住着的武德殿和承慶殿都常年有人打掃着。

李泰自然是忙不迭答應的,能夠留宿宮中,傳出去又是一個自己非常得父皇寵愛的信號——又有,雉奴和自己一樣被留宿,年後御史若是要上奏參本,倒黴的也不只自己一個。

胖子心裡算得清楚,面上裝出不勝酒力的樣子。

李治在兄弟中是最小的,既然李泰都“醉”成這樣子,李治和武顏也就只好跟隨其後住進了承慶殿。

獨獨留下太子李承乾心中暗恨:李泰剛回來就生事端,真是不能再忍下去了。

…………

因爲進宮,李治只帶着阿保,武顏也只帶了青桐翠柏——胡公公和奶孃徐氏都被留在幷州,年紀不小的人了,來回折騰怕是吃不消。

所幸承慶殿日常灑掃的宮人還在,不然恐怕得阿保等人親自去打熱水過來。

一番梳洗之後,很熟悉晉王殿下和王妃生活習慣的三人都退到外間去了。說是值夜,其實三人都知道殿下和王妃生活習慣極好,從來不在半夜起身,於是三人都和往常一樣,眯着眯着就睡熟過去了。

裡屋的李治和武顏面面相覷:原先大婚後,在承慶殿也沒住幾日,就臨時用屏風隔了一道。如今倉促入住,屏風和軟榻都沒有補進來……

李治今晚喝得有些多了,面頰紅彤彤的,小聲說:“今夜我在凳子上打坐吧。”

武顏心想:哪能這樣子啊,大冷天的,我躺着,你坐着,也太不合適了。

“沒事兒,我看牀很寬,咱們一人睡一邊就是了。”武顏不假思索地說。

而如此不猶豫的原因,便是她從來都沒有把李治看成一個男人,一個男性。蓋是因爲聖僧這個身份太深入人心了吧。

李治還待說幾句。

武顏小小地打了一個哈欠:“就這麼決定了,快睡吧。明日肯定要早起給陛下請安的。”

兩人私底下叫李世民都是“陛下”,可見他們其實都沒有融入到這個宮中。

щшш✿ttka n✿co 眼見着阿顏去換了褻衣,蹭的一下爬上牀,坐在牀沿上問自己:“我睡裡面,行不?”

李治就不知道怎麼地,脫口而出:“行,那我睡外面。”

第五十八章第九章第六十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十三章第二十六章第九章第16章 倒v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七十章第四十五章第八章第七十六章第三章第十四章第四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一章第12章 倒v第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15章 倒v第三十章第七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三章第七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七章第二章第五十六章第四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八章第七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八章第三十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章第13章 倒v第六章第九章第二十二章第12章 倒v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九章第9章 倒v第二十二章第七十七章第六十章第七十一章第1章 捉蟲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1章 捉蟲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六十五章第13章 倒v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二章第8章 倒v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15章 倒v第七十七章第11章 倒v第五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四章第16章 倒v第16章 倒v第五章第12章 倒v第8章 倒v第五十七章第四章
第五十八章第九章第六十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十三章第二十六章第九章第16章 倒v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七十章第四十五章第八章第七十六章第三章第十四章第四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一章第12章 倒v第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15章 倒v第三十章第七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三章第七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七章第二章第五十六章第四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八章第七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八章第三十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章第13章 倒v第六章第九章第二十二章第12章 倒v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九章第9章 倒v第二十二章第七十七章第六十章第七十一章第1章 捉蟲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1章 捉蟲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六十五章第13章 倒v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二章第8章 倒v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15章 倒v第七十七章第11章 倒v第五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四章第16章 倒v第16章 倒v第五章第12章 倒v第8章 倒v第五十七章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