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事實上並非如此。

歷史依然遵循它應有的軌道前進。

爲什麼不立李泰,而要立最小的嫡子李治爲太子?

大約就是以下這幾種原因:

其一,爲了保全被廢掉的李承乾——李世民對李承乾的疼愛並不是作僞的,他終於意識到高明和青雀之間的矛盾並不是小打小鬧,而是要置對方於死地的那一種。

其二,開始疑心李泰——在李承乾兵變一事中,李世民着人詳細調查,還是查到其中有李泰的影子。

其三,長孫無忌的極力推薦——對李世民的影響非常大的長孫無忌舉薦李治爲太子。長孫無忌有沒有什麼私心,我們暫時不得而知。但是立太子本就是國事而非家事,衆大臣的意見也是很重要的。

其四,發現李治也頗有政治天賦——小兒子李治從小宅心仁厚,勤奮好學,就算沒有開拓的野心,想必也能做一個守成的君王。幷州六郡,李治一去兩年多,明面上瞧着並無大動作,可是私底下扶持胡家的是也是瞞不過李世民的。

以及一些各式各樣的原因。

最終,貞觀十七年,李承乾被廢黜,充軍黔州。參與政變的趙節、杜荷、侯君集皆處死。

所以說,君心難測。正月裡說的好好兒的,太子有子——幾個月過去忽然說立晉王爲太子。

父皇你是耍兒臣玩兒麼?李泰的心裡有多苦,那就不用說了。

因爲李世民不僅封李治爲太子,還密旨奪了李泰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的權力。

因爲胖子不是我們的主角,所以不多加筆墨描述他撕心裂肺的疼。

先說說如今萬衆矚目的新太子。

一道聖旨來到太原郡,李治不日就要回長安進行冊封大典了。當然,李世民也沒有着急地讓小兒子一接到聖旨就走。

於是幷州衆人在這個當口猶豫不決:要不要去給太子殿下道賀呢?

雖然說尚未舉行冊封大典,晉王名義上還不是太子,可是大傢俬底下都已經開始稱呼他爲太子了。

衆世家還未來得及動作,胡家卻是一馬當先地叩開了太原晉王府的大門。因爲這三年來,胡家一直跟着晉王殿下的腳步走:蜂窩煤(博得知名度)、給佃戶砌土炕(博得好名聲)、田間套種大豆(雖然還不知道爲什麼,但是跟着晉王殿下走沒錯)、殿下給一個紡羊毛的方子(沒錯武顏還是讓人把這個捯飭出來了)……

胡家嚐到了甜頭。作爲世家,哪怕是二流的,在乎的東西也不會是錢財——當然,若是既能有名聲又能有錢財,自然是最好不過的。跟着如今的太子殿下幹,胡家在幷州的聲望雖然暫時是追不上王家,但是要說和排名第二的孫家比,已經是相差無幾了。

胡帷是聰明人,而王還也是聰明人,他們的聰明就體現在不會自作聰明。並沒有想那些歪門邪道去和晉王殿下拉關係,比如說弄個族內相貌出衆的女眷去晉王府之類的。事實證明他們的做法完全正確。

孫家就幹過這麼蠢的事兒,有一次孫家邀請晉王殿下和王妃,偏偏孫家適齡的庶出女兒“無意地”“巧遇”晉王,還“不小心”在晉王殿下面前崴了腳。

當然,晉王殿下很有風度地讓身邊伺候的人扶住了孫家的小娘子——阿保心道:孫姑娘,你還是挺沉的,想我阿保還花了大力氣才托住你。

後來此事傳開,孫家的小娘子就變成了一個笑話。

這樣的事情,但凡是成了,日後遮掩過去也是一段佳話,偏偏沒有成,可不就是笑話了。

事後這位孫家小娘子很快被聘到外地去了。

…………

“殿下,胡大人遞了帖子想要拜見您。”胡公公看着正在練字的殿下,心頭是不是不歡喜的,怎麼也沒想到有朝一日,晉王殿下就要變成了太子殿下。

胡帷有官身,被稱爲胡大人是最合適的。

“讓他進來吧。”李治並沒有停筆。

這不是胡帷第一次來到晉王殿下的書房,但是絕對是最恭敬的一次,甚至超過了第一次進來之時,那種略微帶着忐忑的心情。可見權勢一物,於人有多大的影響力。

“下官來給晉王殿下彙報前一陣子羊毛紡織物的銷量。順便……給殿下道賀。”胡帷和李治打交道的時間也不算短了,自然知道晉王不是講究虛面的人。因此今日來,還打着彙報事物的幌子——因爲胡帷堅決要把羊毛紡織獲利的七成分給李治,而最後李治只是象徵性地收了三成。若是一成都不收,胡家反而不敢放心和李治有往來了,畢竟那樣子說來,晉王殿下所圖甚大,胡家冒不起那樣的風險。

“這些帳務的事情,你把帳冊留下就是了。”

胡帷知道,帳冊留下之後,過目帳冊的人,必定是晉王妃:果然晉王和王妃感情甚篤。

“殿下不日就要啓程了,下官想,如今王府裡頭收拾東西也許正是忙亂,不若讓下官去真味閣定幾桌席面?這幷州境內,想要給殿下送別的人可不只下官一人哪。”胡帷試探地提議。

李治皺眉:“便不勞煩胡大人了,如今……不適合大張旗鼓。”

胡帷聽到這句話,反而是笑得更真誠了:“是下官思慮不周了。”

等到告辭之後,胡帷回家對着其妻子說:“我原本還擔心殿下驟然欣喜,失了分寸,沒想到殿下如此沉穩。阿還,屬於我們胡家的‘日後’,就要開始了。”

被胡家爭了最先去與太子殿下話別,別的世家怎甘示弱?

都曉得了殿下不會舉辦餞別宴了。那麼,是要抓緊時間去殿下面前露露臉。

就連孫家也屁顛顛地去了,彷彿完全不記得前一陣子丟的面子。

太原晉王府的門子可是大大地揚眉吐氣,迎來送往,收到一些打賞,開心得不得了——晉王府的家規明確,當值期間收到的打賞都歸各人所有。但是若是主動向別人索取銀錢,或者因爲收取大額銀錢之後把府裡消息往外走漏了,那就別怪家規嚴苛。

從前也有不信邪的,覺得偷偷摸摸做的事兒,管家/王妃/殿下,又怎麼會知道?

可是無一例外,那些心存僥倖的人都在做下逾矩之事後被處理了。

幾次之後,下人們紛紛覺得胡公公和徐嬤嬤真是了不得的人物——卻不知,這都是晉王府主人的神通。

等到車隊和禁軍離開,太原晉王府的大門又緩緩合上,就好像當初來到幷州一樣,李治和武顏在排排站得筆工筆正的衆人“依依不捨”的目光中離開——哦,留下來宋沐和林暉在食邑繼續琢磨、研究。

回到長安城,不過距離正月才幾個月,就已經是物是人非、角色大轉換了。

李治等人剛回長安,照例還是被太極宮的宮人給截胡了。這一回,宮人直接把晉王妃送到百福殿。

李治單獨一人去了長生殿。

李世民身着便服,神情中還有一絲的倦怠,看來李承乾被廢一事,帶給他的打擊也是挺大的。

“雉奴,你來了。雉奴,你來了啊……”把這一句話翻來覆去說了兩遍,李世民的眼神忽而的清醒起來,“六月初一是個好日子,欽天監已經算過了。你的冊封大典便在那一日。”

李治只是低着頭:“父皇,兒臣恐怕難當此大任。”

推拒是必須的,要是樂呵呵地就應下來,那是傻呢?傻呢?還是傻呢?

李二陛下卻沒有耐心說這個,揮揮手道:“朕主意已定。雉奴無需多言。”

長生殿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顧無言。

百福殿裡,兕子和新城微笑着看着來人:“九嫂嫂。”高陽已經於前年嫁入房家,百福殿裡,能配兕子說話解悶的,也只有她嫡親的小妹妹新城了。兕子總是擔心日後自己出嫁了,新城沒人照顧可怎麼辦,現在若是元華成爲了太子妃,自己也能放心一些了。

兕子再見武顏,就想到了和高明哥哥一起發配的前太子妃蘇氏——端莊秀美,芳華正好,就忽而失去了原本的富貴榮華。

很奇怪的,兕子對太子妃的惋惜比對自己親哥哥李承乾還要多,大概是因爲前太子實在做了太多有傷天和的事情吧——更重要的是傷透了李世民的心。而兕子絕對是李世民在一衆女兒之中,最喜歡的那一個。感情都是相互的,李世民對兕子極好,兕子也非常愛戴自己的父皇。

既沒有充裕的時間相處出親情,又每每見到高明哥哥和青雀哥哥爭鋒相對。兕子李明達覺得,雉奴哥哥坐上太子的位子,也許真的是最好的。

…………

各方人的心思都不用猜,李治和武顏先住在他們延康坊的府邸裡,再過不了多久,就要搬到東宮去了。

細細數一數,兩人住過的地方還真是挺多的。

到了延康坊之後,武顏讓人去給武家送了口信,就說最近事情頗多,容後在聚——畢竟這個節骨眼上,多少眼睛盯着延康坊,目前必須低調。

洗漱之後,兩人早已習慣同一間屋子就寢了。

武顏問道:“就要做太子了,有什麼想法嗎?”

“我,覺得我並不適合。”李治有些猶豫。本質上,他還是那個雲淡風輕的世外高人。

“可是想想幷州兩年冬天被凍死的人越來越少、糧種穩定性越來越好、百姓的冬衣越來越厚實,你覺得做這樣的事情,沒有成就感嗎?”

“有。可那都是阿顏你的功勞。”李治覺得自己並沒有做什麼事。

“不,你站在我身前,就是最大的功勞了。曾經我去過一個世界,成就了一段姻緣。很多人都不解,爲什麼我要把一個才華出衆、家世清貴、相貌無雙的小姐配給沒落勳貴的二房嫡次子——還是一個胸無大志的男兒。可是我卻覺得,他們纔是最適合的,小姐的孤傲和公子的憨傻纔是最配的。而我,和你,在這個世界裡也是最適合的。你能夠接受我所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並幫助我實現,我能夠告訴你人世間的人情關係愛戀癡嗔。互補的,纔是最好的。”武顏並不知道自己所說的話給李治帶去怎麼樣的暗示,她的初衷只是想用自己的詭辯說服李治打起精神來好好做太子。畢竟被冊封之後,纔是會面對各種難題。

李治只聽進去了:“我們是最適合的。”繼而笑得溫暖起來。

第四十六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五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15章 倒v第六十章第12章 倒v第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16章 倒v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七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二章第1章 捉蟲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第17章 倒v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1章 捉蟲第四十八章第11章 倒v第七章第10章 倒v第六十四章第四十章第14章 倒v第十九章第八章第十九章第二章第五十三章第14章 倒v第六十四章第11章 倒v第六十三章第11章 倒v第11章 倒v第四十七章第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八章第五章第四十一章第四章第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三章第四十八章第五章第六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五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五十九章第9章 倒v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九章第九章第五十章第六十三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五章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8章 倒v第8章 倒v
第四十六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五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15章 倒v第六十章第12章 倒v第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16章 倒v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七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二章第1章 捉蟲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第17章 倒v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1章 捉蟲第四十八章第11章 倒v第七章第10章 倒v第六十四章第四十章第14章 倒v第十九章第八章第十九章第二章第五十三章第14章 倒v第六十四章第11章 倒v第六十三章第11章 倒v第11章 倒v第四十七章第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八章第五章第四十一章第四章第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三章第四十八章第五章第六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五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五十九章第9章 倒v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九章第九章第五十章第六十三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五章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8章 倒v第8章 倒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