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

匡扶後周

四月十七日,董遵誨得到了澤州失陷的消息,立即向衆位大臣通報,並在御前舉行樞密院擴大會議。樞密副使吳延祚對衆人說道:“潞州地勢險要,叛賊(李筠)如果固守城池,咱們就算是攻上幾個月、甚至幾年,都很難將城池攻破。不過李筠一向剛愎自用、驕傲自滿,他肯定會以爲憑着他的資歷,就能夠震懾朝廷的大軍,所以,他絕對不會坐守潞州,拿下澤州就是他準備南下的證據!”

董遵誨皺着眉頭,指着輿圖對衆人說道:“問題是澤州一下,李筠就有可能翻越太行山,直到懷州、孟州,如果他堵塞虎牢關,據守洛陽,再與北漢、蜀國相勾連。到那個時候,他就能和咱們平分半壁江山!”

所有人都驚呆了,大家都沒有想到李筠還可以如此發展,如果李筠按照董遵誨所說,那麼他必然成功,而大周也一定會被他平分爲二!範質立即說道:“決不允許李筠踏出太行山半步,董將軍(董遵誨)、韓將軍(韓通)、吳將軍(吳延祚),你們三人熟知軍事,更對咱們軍中將領的本事很是清楚,希望你們立即挑選精兵良將,急速趕往太行山!”

韓通這些年都在禁軍中打諢,對軍中將佐並無瞭解;而吳延祚也見識了董遵誨的戰略前瞻能力,用期待的眼神盯緊了董遵誨。董遵誨輕輕咳嗽一聲,對衆人說道:“距離澤州最近的部隊,就是高懷德的人馬,我建議派石守信、高懷德兩人率領輕裝部隊,立即趕往太行山。不過他們急於行軍,到時候糧草輜重可能會短缺。”

這時三司使(換成後世的話說,也就是中央財政三單位管理署總監)張美上前一步,大聲說道:“懷州刺史馬令琮前些日子推測李筠要反抗朝廷,已經提前在懷州囤積了許多糧食,等候中央大軍的到來!”

衆人聽了很是興奮,董遵誨卻也暗自發笑。前些日子董遵誨預測李筠將要謀反。特意命令王政忠派遣得力人手前往澤州、懷州等地悄悄收購糧食,結果導致糧價上漲。馬令琮看到便宜,試圖囤積漁利。悄悄動用官府的錢庫購置了大批糧食,準備待價而沽。三司使張美昨天還向衆人抱怨馬令琮的吃相難看,沒想到今天就在這大殿上公然稱讚於他,說不定也受了人家的公關。

範質興奮地說道:“好個馬令琮。真是精明強幹,這樣吧,我建議將他提拔爲團練使,大家以爲如何?”

懷州是個小地方,隸屬於孟州。並沒有團練使的編制。如果將他提拔,就意味着將馬令琮調離懷州。短期之內,懷州還真缺不得他這個地頭蛇。董遵誨說道:“馬令琮雖然有功,可是將他調離懷州後,咱們的平叛大軍多有不便。不如在懷州設立團練使一職,這樣一來,既酬謝了馬令琮的功勞,也方便朝廷大軍共享馬令琮的人脈!”

衆人覺得有理。紛紛點頭同意。於是提拔馬令琮爲懷州團練使,同時命令馬令琮接應石守信、高懷德所部人馬的糧草物資。至於石守信、高懷德,則從西路洛陽出發,由孟津北渡黃河,晝夜兼程,直撲天井關。準備憑藉當地有利的地勢條件,來阻擋李筠西下太行的步伐。

李筠雖然有些剛愎自用。卻也有着軍隊統帥應有的敏銳目光,當他發現清君側的旗號不怎麼靈光的時候。立即派劉繼衝前往晉陽,請北漢國主劉鈞(也就是劉承鈞,遼國皇帝給他賜名爲劉鈞)傾國南下。

劉鈞此前爲了堅定李筠起兵的決心,曾派出內園使李弼攜帶詔書、金銀、綢緞、軍馬等物,前往潞州,賞賜給李筠。這次劉繼衝來到晉陽之後,立即得到了劉鈞的接見。

劉鈞對劉繼衝說道:“劉將軍不必心急,雖然天下諸侯都各掃門前雪,可是你們有我大漢的幫助,肯定能夠清除逆臣賊子。這樣吧,我馬上修書一封,向遼國請求支援。有強大的遼國做動員,咱們還能怕範質這等文臣嗎?”

劉繼衝當即表示了反對,他來之前得到了李筠的叮囑,千萬不能引誘遼國大軍南下。

當時李筠說道:“我雖然迫於形勢,向劉鈞求援,可是這畢竟是借兵清君側,總算還佔着理。可要是暴露出咱們中原內亂的局勢,引誘遼國大軍南下,我這大半輩子不就成了笑話?(當年李筠正是因爲反抗遼國暴政,這才投於劉知遠帳下)?老夫寧肯多浪費些時間與董遵誨、範質他們爭鬥,也不願意將遼軍這匹狼引入中原!”

劉鈞聽到此言,皺了下眉頭,對劉繼衝說道:“既然你家大人找我借兵,那我也不瞞你,上次郭榮、董遵誨率軍前來,打傷了我大漢的根基。如果沒有遼軍的幫助與支持,我大漢能夠給予李將軍的援助實在是有限!”

劉繼衝嘆了口氣,他也知道劉鈞所言不虛,只是自家主公已有明言,他也不好反對主公的決定。而且劉繼衝當年也曾目睹契丹人南下造成的禍患,對於李筠的決定他很是信服。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即便不能一致對外,也不可引狼入室!

說起來劉鈞倒是很給李筠面子,他立即答應了李筠的請求,並沒有向遼國求援,而是動員北漢全國大軍,準備增援李筠。隨着後周疆域的不斷擴大,劉鈞深感後周對北漢的威脅,在他看來,幫助李筠就是在幫助自己,豈能不賣力氣?!

此時北漢軍連遭大戰,兵不滿額、卒不披甲,元氣未復。加上還要留下大部分部隊防止後周的成德軍、義武軍偷襲,在劉鈞的強令下,也不過是集結了數千人馬。劉鈞覺得過意不去,遂決定御駕親征。

爲了鼓舞士氣,文武百官特意在汾水河畔設宴犒軍,左僕射趙華對劉鈞說道:“陛下,李筠孤軍起兵,得不到周朝內部的響應,他的所謂清君側行動只是一個笑話!陛下空國而出,微臣卻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可能性!”

劉鈞低聲說道:“朕豈是不知此次行動成功的機率渺茫?!只是,若能堅定李筠的反抗決心,消耗周朝大軍的實力,那朕何妨走上一遭!愛卿放心就是,如果李筠方面戰事失利,朕就會率領御營將士急速返回我大漢,絕不做無謂犧牲!”

劉鈞打着消耗後周實力的如意算盤,御駕親征,這可給李筠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起初李筠起兵時是以清君側的名義,打着興復周室的旗號,對於與北漢的聯合,李筠是以借兵的名義向麾下衆將解釋。可如今北漢的皇帝都要來到他跟前了,劉鈞畢竟是一國之君,李筠也不可能避之不見。可要是想見,那李筠該以何等禮節來面對他呢?

如果李筠自居臣子,那無疑是叛周投漢,自己清君側的好名聲一下子全沒了;可如果李筠以平禮相見,那就有些對劉鈞不恭的意思,人家要是一怒之下拂袖而走,那自己可就喪失了唯一的盟軍!如果後周再以兵勢威脅,說不定北漢就會從他李筠的背後插上一刀,到時候自己腹背受敵,必將死的不能再死!

想到這裡,李筠終於決定,以臣子的禮節面見劉鈞。劉鈞得到消息後非常興奮,能將自己的昨日剋星收入麾下,自己的力量和人格魅力又將提升三分!他立即下旨,冊封李筠爲西平王,准許他晉見時不必報名、上奏時不必具名,並將他位列丞相衛融之上!

李筠既然已經上了賊船,看到待遇也湊合,也只能一路走下去。於是特意率領一衆親兵,親自北上至太平驛,等候北漢的大軍。但他等啊等啊,沒有等來自己期望中的精銳部隊,反而等來了歪瓜裂棗。眼看着眼前這一排排衣甲不整、面黃肌瘦的士兵,李筠差點兒昏倒在地:這就是我以稱臣爲代價換來的援兵,這也太不值了!

李筠雖然極爲失望,卻也沒敢拂袖離開,而是繼續留在那裡,等候着北漢國主劉鈞的御駕。雖然北漢軍士兵已經給了李筠一個“驚喜”,可是李筠並沒有想到,就連北漢軍最精銳的御營將士,也不過如此!雖然他們都穿着塗了漆的皮甲,扛着亮晶晶的長槍,可也不能掩飾自己身上的窮酸樣!

人家大周禁軍中已經部分換裝鐵甲,你們這裡才穿着皮甲,還是反覆修補過的二手貨!人家大周禁軍裝備有投石車、弩機、鋼刀鐵劍,你們這裡卻裝備着最便宜的鐵槍頭,槍頭下是歪不拉幾的自制木杆,差距也忒大了!

李筠頓時起了反悔的念頭,他就算是混得再挫,也沒有混到這般地步,就連自己的貼身衛士都穿上了全副鐵甲,那邊劉鈞身邊的御營衛士還身穿半身甲呢!

還沒等劉鈞上前攙扶,剛剛跪下去的李筠就自己爬了起來,哭着喊着“身受大周重恩,不敢背叛”!

誰都知道後周與北漢是什麼關係,那可是世仇,就連北漢的上代國主也是被後周大軍的攻勢活活氣死,可現在李筠卻說什麼效忠大周,而且還當着劉鈞的面直接說!劉鈞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這貨就是個白眼狼啊!爲了能消耗後周的實力,劉鈞忍了;可他終究還是氣不過,於是,緊接着,劉鈞就送給了李筠一個大禮,那就是——監軍盧贊!

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193章 居於開封(上)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294章 李家莊之戰(下)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218章 逃離開封府(6)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18章 父子密談(下)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338章 平邊策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243章 劉承佑之死(下)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282章 晉州事了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157章 大戰王景崇(4)第222章 逃離開封府(完)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348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下)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269章 大戰長壽村(中)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277章 漫長血夜(下)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274章 失敗的夜襲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314章 盜賣軍糧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243章 劉承佑之死(下)第276章 漫長血夜(中)第1章 重生古代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412章 較量(中)第308章 高平之戰(2)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8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下)第490章 瓜分權柄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224章 田間地頭第465章 神兵突降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284章 發紅包與抄家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274章 失敗的夜襲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309章 高平之戰(3)第239章 劉子陂大戰(7)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456章 擊退儋珪第97章 走鏢(二)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278章 王峻來援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75章 遵誨大事不糊塗第230章 漢庭應對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96章 走鏢(一)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283章 賄賂皇帝郭威第502章 暗渡澧水第210章 大政變(3)第225章 逐鹿攆虎!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488章 黃雀第417章 皇帝南征!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186章 誅殺趙思綰(完)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
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193章 居於開封(上)第141章 無功無過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第380章 撤軍北上?第294章 李家莊之戰(下)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218章 逃離開封府(6)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18章 父子密談(下)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338章 平邊策第241章 劉承佑之死(上)第323章 君臣定計-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374章 劉仁瞻之殤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171章 鐵口神算(下)第243章 劉承佑之死(下)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282章 晉州事了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157章 大戰王景崇(4)第222章 逃離開封府(完)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348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下)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165章 食君祿 不惜死(上)第269章 大戰長壽村(中)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277章 漫長血夜(下)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274章 失敗的夜襲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314章 盜賣軍糧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243章 劉承佑之死(下)第276章 漫長血夜(中)第1章 重生古代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412章 較量(中)第308章 高平之戰(2)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8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下)第490章 瓜分權柄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224章 田間地頭第465章 神兵突降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284章 發紅包與抄家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274章 失敗的夜襲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309章 高平之戰(3)第239章 劉子陂大戰(7)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456章 擊退儋珪第97章 走鏢(二)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278章 王峻來援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75章 遵誨大事不糊塗第230章 漢庭應對第359章 瞄準皇帝,射擊!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96章 走鏢(一)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283章 賄賂皇帝郭威第502章 暗渡澧水第210章 大政變(3)第225章 逐鹿攆虎!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488章 黃雀第417章 皇帝南征!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186章 誅殺趙思綰(完)第101章 曹州兵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