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空城計(上)

桑珪訕笑着將董遵誨所部迎進了城門,恭恭敬敬地上前拜見:“末將代州防禦使桑珪,拜見大周董將軍!”

董遵誨微微一愣,卻沒有立即叫起,而是冷笑着說道:“我聽說代州的防禦使是那鄭處謙,什麼時候換成你了?那鄭處謙呢?”

桑珪訕笑着說道:“啓稟將軍,那鄭處謙與遼軍勾勾搭搭、企圖背叛大周,我等義士看他不慣,同心協力、揭竿而起,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終於將那鄭處謙斬殺。末將不才,昨日剛被代州父老共推爲防禦使!”

董遵誨心裡雪亮,鄭處謙如果投降遼軍只能換來一個死字,他豈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所謂鄭處謙投遼肯定只是個幌子,一定是那桑珪等人見利忘義,羣起而攻之。如果不是自己搶先率軍來到代州,想必現在代州已經插上了遼國的戰旗。事到如今,就算再追究桑珪的責任也是於事無補,如果再引起內亂,白白便宜了遼軍!

董遵誨於是微微一笑,對那桑珪說道:“桑大人棄暗投明……不……堅守立場,很讓人欽佩,我們大周絕對不會忘記桑大人的忠誠!”

桑珪心中一驚,他聽出了董遵誨話裡警告的意思,董遵誨剛剛並不是無意說錯,而是特意點明情況,別以爲你瞞得了我!

桑珪連連叩首:“末將等人定當忠君報國,爲大周守衛邊疆,爲陛下守衛代州。”

“如此甚好!”董遵誨這纔將桑珪攙扶起來,笑着問道:“我聽說遼軍的兵馬就要到達代州,不知桑將軍與遼軍可有聯繫,能否知道他們確切的行軍路線?”

桑珪顧不得拍打膝蓋上的塵土,連忙搖頭,用極其誠懇的語氣說道:“我與遼軍漢賊不兩立,豈能……豈能……”

他看着董遵誨似笑非笑的臉,不由得嘆了口氣,低聲說道:“遼軍據此不到三十里,約有五千餘人。這只是遼軍的先鋒部隊,據說後面還有數萬精兵。有小道消息說,遼帝耶律述律上個月親率大軍偷襲幽燕兩州,不料行動計劃居然被那王峻識破,將計就計讓遼帝吃了一個大虧!遼帝現在才二十四歲,正是爭強好勝的年紀,在幽燕沒有討到好處,便想在北漢——不,僞漢討些好處,於是親自率軍前來!”

董遵誨輕輕拍了下桑珪的肩頭,笑着說道:“這纔對嘛,你畢竟是本地人,消息還是滿靈通的。再說了,你守土有責,如果對那遼軍的動態一無所知,那還幹什麼防禦使啊?!我過去看邸報,也曾在那裡見過你桑珪的名字,知道你也曾匹馬斬殺十餘名山賊,不要被我看不起!”

被董遵誨這麼一說,桑珪彎下去的脊樑不由得挺直了三分,他長嘆一聲,沒有說話。

董遵誨卻對他很是理解,鄭重地說道:“現在陛下已經率軍攻破了晉陽的外城,正在抓緊時間向南方轉運繳獲的物資,以及依附於我軍的百姓。現在就算是遼軍及時救援,保住了劉氏父子的內城,難道說劉崇還能夠重振當年的雄風?別做夢了!打仗打得就是綜合國力,而國力靠什麼來維繫、什麼又是一個國家強盛的基礎?百姓!劉崇就算是保住了空蕩蕩的北漢小國,他日後還能有什麼作爲?不是天天長吁短嘆,就是時時愁眉苦臉!北漢已經完了,只要不想爲北漢殉葬,就得你死心蹋地投向我們大周!別說投靠遼國的傻話,遼軍殘暴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你就不怕別人戳你的脊樑骨嗎?!就算你裝作不聽到,可你午夜捫心自問,敢說對得起列祖列宗嗎?!”

桑珪忍不住問道:“那你說我該怎麼辦?董將軍,我也跟你說一句實話,我們代州人雖然不願意讓遼軍作威作福,可也不會爲了外人而流血犧牲,我們只想保住我們自己的代州!”

董遵誨冷笑道:“你覺得可能嗎?我也實話跟你說,遼軍的軍紀你也知道,真讓他們進了代州,肯定少不了燒殺搶掠,日後牧民們就可以在代州城裡牧馬放羊了!我們大周軍紀嚴明,雖然不能在這代州堅守,可也願意協同你們撤離代州,留給遼軍一個空城。樹挪死、人挪活,是留在這裡乞求遼軍的寬恕,還是跟着我們奔向新的未來,你們自己選!”

桑珪有些個心動,可還是有些個擔憂,他低聲問道:“遼軍會給百姓們南下的時間嗎?”

董遵誨心中大安,終於說服這桑珪了,真是費心費力。董遵誨誠懇地說道:“這就要咱們一起努力,來爲百姓們爭取這生存的機會!”

桑珪看着面帶誠懇的董遵誨,嘆息一聲,終於答應下來。其實桑珪本來就不想投靠遼軍,畢竟他的祖父母就是死在遼軍南下的時候。而代州城的大多數人都與遼軍有着血海深仇,這也是爲何當日鄭處謙反抗遼軍時百姓們一呼百應的原因。

桑珪立即向百姓們宣佈南遷之事,並告知大家遼軍即將到來。大多數百姓都唉聲嘆氣地打起包裹,有氣無力地隨從士兵們撤退。大家心裡都在暗罵這些代州的士兵,暗罵這代州防禦使:背井離鄉,難道是容易的事情嗎?你們每年向我們收這麼多的賦稅,真到了要用你們的時候,怎麼就這般無能呢?!呸!

一邊罵着,大家一邊往南門那邊走。等大家走到南門的時候,卻發現董遵誨和桑珪的戰旗依然樹立在南門城樓之上。有相熟的士兵自豪地說道:“我家將軍與那董將軍一起,鎮守代州,掩護大家撤退!”

百姓們聽到這裡,心裡很受感動,把平日裡捨不得吃的幹棗、杏子都往那守城的士兵手中塞去。

士兵們很不好意思,大家平日裡吃霸王餐都有些習慣了,突然遇見不要錢、不罵人的百姓,心中總感覺怪怪的。許多士兵更是感到了一絲羞愧,決心盡力而爲,絕不輕言投降,更不會輕言撤退。

就在大家深情演繹軍民一家親的時候,有斥候快馬趕來,急匆匆上報:“遼軍斥候距離此地還有十里路!”

桑珪與左右親信對視一眼,連忙向董遵誨請示道:“董將軍,你看咱們該如何行事?”

事到臨頭,董遵誨也不客氣,立即大聲下令道:“撒出所有的斥候,摸清楚遼軍的規模、行軍速度,同時剿殺代州城南遼軍的斥候,讓他們摸不清咱代州的底細,更不清楚咱代州百姓正在撤離!”

代州的斥候隊正也顧不得請示桑珪,連忙領命出擊。董遵誨又對桑珪說道:“你手下有沒有精通遼國話的人?你馬上寫封投降信,派人送往遼軍大營,能拖延一點時間就拖延一點時間。當然,如果能夠蠱惑遼軍首腦入城一敘,那就再好不過!”

桑珪點了點頭,立即命人取來筆墨紙硯,匆匆寫了一封書信。又喚過來自己的內弟,讓他帶着書信前往遼軍營中。

董遵誨又對桑珪說道:“關閉東、西兩門,百姓撤離完畢後再關閉南門,大敞北門等候遼軍。同時集中軍中所有的弩機、弓箭手,在北門內埋伏,等候遼軍的到來。”

桑珪連忙領人去北門準備,董遵誨又將張逸叫了過來,悄悄吩咐幾句,命令他率領百餘士兵立即出城,準備自己所安排之事。至於馬德海、曹銓等人,則擦拭兵器,準備與遼軍一戰。

很快,斥候送來消息,當面敵人約有四千餘人,並沒有驅趕太多牛羊,顯然是打定了就食代州的主意。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很是憤慨,尤其是曾與遼軍偷偷聯繫過的桑珪,更是痛罵遼軍的不守信用。前段時間,桑珪等人雖然打定了投降的主意,卻也與那遼軍使者反覆哀求,希望他們能夠不進入代州、不騷擾百姓。當時那使者答應得很是爽快,說只要代州歸順遼國,遼軍就自帶糧食、絕不隨意入城。如今看來,那使者真是言而無信。

又過了約莫一個時辰,遼兵們將桑珪的內弟五花大綁,押着他就往代州而來。等遼軍走到代州北門的時候,很是吃了一驚。就見代州北門大開,城上城下沒有一個守軍,但城樓上卻遍插旗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只可惜羅貫中還有很多很多年纔會出世,《三國演義》這本少數民族最重要的軍事教材也還沒有誕生,遼軍們肯定不知道這是空城計,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這詭異的局勢所嚇倒,誰也不願意搶先入城。

遼兵們等了約莫半刻鐘的時候,有一個千夫長趾高氣昂地策馬過來,掄起馬鞭對準這些個膽怯的膽小鬼就抽了起來。遼兵們也不敢反抗,只能抱着頭硬挨。

不一會,那千夫長抽得累了,雄糾糾氣昂昂騎馬入城。他的侍衛們也很是得意,將下巴望天昂起三十度左右,旁若無人地入城。於是,他們大模大樣地走進了代州守軍的伏擊圈,就聽着滾石擂木齊飛、弩箭弓矢併發,少頃,那千夫長的人頭就掛在了城樓之上!可南門處又恢復了悄無聲息,就像是張着大嘴的巨獸……

第213章 大清洗(1)第240章 劉子陂大戰(完)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348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下)第426章 南唐內附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394章 河上斬蛟龍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378章 六合大戰(下)第287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上)第506章 文治三事第437章 大戰“姚大蟲”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146章 第一次較量第314章 盜賣軍糧第420章 炮兵對決!第382章 反間計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247章 打劫!(上)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77章 化裝入城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263章 增援晉州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將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252章 誰爲皇帝(4)第197章 血案(下)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416章 大戰洪澤湖(下)第468章 鐵打的澤州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48章 緊急救援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29章 西行平叛(5)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計(上)第196章 血案(上)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98章 走鏢(三)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388章 有我無敵!第27章 行軍途中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365章 拿下清流關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106章 爭鬥(中)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424章 張彥卿的末路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413章 較量(下)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33章 喜得大將第67章 從賢侄到兔崽子第223章 澶州示警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409章 美人恩重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361章 怒鋒!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將第298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下)第382章 反間計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506章 文治三事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489章 背叛第196章 血案(上)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40章 痛打趙匡胤第457章 揮軍澤州第493章 暗鬥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179章 通敵書信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72章 襄州鉅變(上)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477章 風雨揚州城第105章 爭鬥(上)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180章 誅殺趙思綰(上)第508章 新兵入伍
第213章 大清洗(1)第240章 劉子陂大戰(完)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37章 痛打趙匡胤(一)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348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下)第426章 南唐內附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394章 河上斬蛟龍第69章 浴血城頭(二)第378章 六合大戰(下)第287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上)第506章 文治三事第437章 大戰“姚大蟲”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146章 第一次較量第314章 盜賣軍糧第420章 炮兵對決!第382章 反間計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247章 打劫!(上)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77章 化裝入城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263章 增援晉州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將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252章 誰爲皇帝(4)第197章 血案(下)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416章 大戰洪澤湖(下)第468章 鐵打的澤州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48章 緊急救援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29章 西行平叛(5)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計(上)第196章 血案(上)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98章 走鏢(三)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388章 有我無敵!第27章 行軍途中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365章 拿下清流關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106章 爭鬥(中)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424章 張彥卿的末路第370章 嚴打與審判第413章 較量(下)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33章 喜得大將第67章 從賢侄到兔崽子第223章 澶州示警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409章 美人恩重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361章 怒鋒!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將第298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下)第382章 反間計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506章 文治三事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489章 背叛第196章 血案(上)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40章 痛打趙匡胤第457章 揮軍澤州第493章 暗鬥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179章 通敵書信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72章 襄州鉅變(上)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477章 風雨揚州城第105章 爭鬥(上)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180章 誅殺趙思綰(上)第508章 新兵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