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徐寧也指點了林平之一套劍法,正式嵩山派嫡傳的大嵩陽神劍。
左冷禪之所以拿出了這套劍法來做交換,一來是發現封不平等人手中這套劍法殘招甚多,就算不給也不能算獨得之秘了,二來是因爲這套劍法跟華山派劍法路數迥異,覺得華山派就算得去了,也沒人能練到高深境界。
徐寧之所以願意傳給林平之,卻是因爲這套劍法氣象森嚴,對磨練性子頗有好處,林平之原本心性不差,若非家中遭逢滅門慘禍,又遇到了嶽不羣這個僞君子,還修煉的辟邪劍法這種邪門武功,遠不至於變成後來的模樣。
大嵩陽神劍自是比林家“家傳的辟邪劍法”高明瞭十倍不止,林平之一學之下,頓覺進境不小,之前自己以爲林家祖傳武功已經頗不俗,確是坐井觀天,心中對徐寧更是感激。
眼瞧到了華山腳下,徐寧叮囑道:“華山派不禁弟子學習別家劍法,但五嶽劍派同氣連枝,我傳你這套大嵩陽神劍乃是嵩山派絕學,能夠不顯露還是藏拙的好,免得生出來許多誤會。”
林平之心領神會,連聲叫好,徐寧這才帶了林平之上了華山。
他一回到了華山派,門中的師弟們都大爲振奮,每一個見到了徐寧的人,都會恭敬的稱呼大師兄,甚至連精氣神都覺得充足起來。
林平之這才曉得,這位寧少俠原來是華山派大師兄徐寧,登時心頭更是興奮,徐寧也不跟林平之解釋自己的身份,徑直帶了林平之去見嶽不羣。
嶽不羣和夫人,還有劍宗的三大弟子,參研華山派劍術,已經頗有成就,把華山派的一十三路劍法盡皆補完,如今正在試圖着手,把其餘四家門派和魔教長老的武功,也融入華山派的劍法之中。
這個工程可就浩大多了,五人至今也未有頭緒,甚至還意見各有分歧,每日爭吵不斷。
徐寧帶了林平之拜見嶽不羣的時候,恰好封不平正在跟嶽夫人爭論,如何把衡山派的五路神劍,跟華山派的朝陽一氣劍合併。嶽夫人覺得應該以朝陽一氣劍爲主,借鑑衡山派的五路神劍的招式,讓劍法更上層樓。封不平卻認爲,衡山五路神劍威力遠在朝陽一氣劍之上,應該以衡山的五路神劍爲主。
叢不棄和成不憂,自然是支持自己的師兄,嶽不羣卻沉吟不語,倒是讓嶽夫人有些落在下風。
徐寧帶了林平之歸來,拜見過師父師孃之後,在旁邊聽了一會兒,知道這件事段時間內沒有辦法統一意見,忍不住說道:“既然封不平師叔跟我師孃意見相左,何不各創一路劍法,如此一來,既免去了爭執,又可讓我華山派多一套武功,日後我們這些晚輩弟子學了,對敵的時候使出來,自然就能檢驗出來誰想出來的劍法更高明,數代之後,劍法經過千錘百煉,優劣之處,便可水落石出。”
封不平等人雖然不服,但卻不敢跟徐寧爭執,嶽夫人也覺得自家勢弱,恨恨的說道:“還是我徒兒好,這般辦法不錯,我們就看日後誰的劍法高明。”
徐寧這才把林平之引薦給師父師孃,說道:“林平之賢弟是福建福威鏢局林家的人,十分仰慕我們華山派武功,弟子在外遊歷的時候結實了林賢弟,又見他資質出衆,日後必然能把我華山派的劍術武功發揚光大,這才大膽帶了回來。”
林平之也是乖覺,立刻就拜倒在地,口稱師父,求嶽不羣收他爲徒。
嶽不羣微微沉吟,就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是寧兒你一力推薦,我就收了平之,不過我跟你師孃正忙於整理本派典籍,拜師之禮暫且放緩,你可先代我傳他本派入門劍術。”
林平之不由得大喜,他跟徐寧相處甚久,已經發現了這位華山派大師兄,武功簡直深不可測,他又自忖跟徐寧關係相熟,必會多加指點,能夠跟徐寧一起習武,對他來說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兒。
林平之磕足了八個響頭,嶽不羣微微一笑,也好言安撫了幾句,這纔算是把師傅名分訂下了。
嶽不羣忙於修訂劍法,立刻就把兩個徒兒打發了出去,徐寧帶了林平之一一拜會本門師兄弟。
原本林平之拜入華山派門下,因爲嶽不羣私心,又跟嶽靈珊兩情相悅,所以被華山派上下敵視,孤立無援,頗受欺壓。但這一次,他是被徐寧這個大師兄引薦,徐寧在衆師弟心目中威望極高,林平之無形中也頗受益,華山派上下都對他態度友好,讓他很是感覺了一番,同門之間的溫暖。
徐寧回到了華山派沒得幾日,嶽不羣忽然想起來一事兒,就吩咐徐寧和令狐沖去思過崖上,把山洞中的石壁上劍招盡數剷除。
思過崖上無人看守,若是被人偷偷上去,學了這些招數,五嶽劍派的武功便有泄漏之虞,反正這些劍招已經盡數錄下,還是剷除乾淨,更令人放心。嶽不羣之前被諸事分心,沒有想到這件事兒,當徐寧此番回來,他心情微微放鬆,就想起來這件事兒。
徐寧當即就帶了令狐沖,也把林平之偷偷叫上,一起上了思過崖。
剷除洞壁上的招數,長劍並不管用,徐寧還把大力神魔的兩柄大斧帶了上山,他既然身爲大師兄,自然是可以不用幹活的,吩咐了令狐沖和林平之去做苦力,自己卻在思過崖上閒看風景。
徐寧正在思緒連篇,忽然瞧見一道青影飄過,不由得微微一愣,隨即大喜,急忙縱起輕功追了上去,只是那道青影距離太遠,待得他趕過去,已經找不見了。
思過崖上幾乎從無人來,只有傳說中,華山派的太師叔風清揚住在附近,上次徐寧被胖胖老者哄騙,學了一身邪門功夫,這一次諒必是真正的風清揚了。
徐寧還是對獨孤九劍念念不忘,忙在附近搜尋了一番,但是最終卻一無所獲,只能怏怏不樂的趕回思過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