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西域的機會

寬敞明亮的大教室內,李休正在給書院的學生們上着課,不過今天的主要課程已經講完了,現在是自由提問的環節,其實就是學生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向李休提問,包括但不限於學業上的問題,可以是時政、天文、地理等等,有些根本沒有正確的答案,李休也只是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

“先生,學生聽說朝廷已經打下高昌,並且準備在那裡設立安西都護府,不知朝廷日後對西域的策略是什麼?”這時只見一個身材不高,但卻極爲壯實的年輕學生站起來向李休提問道。

前段時間進軍高昌可以算是一件吸引了無數人目光的大事,而在打下高昌後,長安也是一片沸騰,當然了,侯君集在高昌犯下的事因爲涉及到高層的醜聞,所以被李世民封鎖了消息,僅限於朝廷的上層知道,而且就算是知道的人,也不會在公然在太多人討論,所以書院裡的學生可能並不知道高昌那邊的詳細情況。

“這個問題提問的很好!”李休聽到這個學生的提問當下也是點頭微笑,然後組織了一下語言,也沒有提侯君集的事,而是直接發表自己對西域的看法道,“大家也都知道,西域是咱們大唐最重要的商道,從漢朝時起,絲綢之路就必須要經過那裡,雖然很多人都鄙視商人,覺得這些人不事生產,全靠投機取巧來賺取中間的差價,但是商業對一個國家來說,重要性卻並不比農業差多少……”

古代對商業的輕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李休也早就想改變這個時代對商業的看法,當然這不是短時間就能辦到的,所以從一開始,他就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商業的格局,增大商業的影響力,另外他也藉助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僅可能的去影響身邊的人,增加他們對商業的重視,至少能夠正視商業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現在李休面前的這些學生全都是日後大唐的棟樑之材,他們對商業的態度,也將影響到日後大唐朝廷對商業的態度,所以藉着今天這個機會,李休將商業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詳細的講了一遍,由此又引申出西域對大唐的重要性。

“高昌只是一個開始,也是咱們大唐進軍西域的一個踏板,只有咱們大唐親自掌控了西域,纔算是掌控了這條對外的經濟命脈,當然了,西域本來屬於西突厥管轄,但是西突厥殘暴不仁,使得西域各國也是深受其害,現在西突厥內部也是爭鬥不休,更讓西域各個小國痛苦不堪,而我們大唐一向以仁治國,於是西域各國也紛紛向我們大唐求援,對於這些小國的請求,陛下自然也不會漠視,所以進軍西域已經成爲定局!”

李休說到後半段時,臉上也露出一種正義凜然的表情,不過下面的學生卻一個個都是相視而笑,畢竟他們都是大唐最聰明的一幫年輕人,平時對時政也有很深的瞭解,剛纔李休還在講利益,但是一轉眼卻又說到西突厥殘暴不仁身上,這顯然是在給大唐出兵西域找藉口。【△網WwW.】

臺上的李休也注意到學生們的表情,他自然也知道學生們心中是怎麼想的,不過越是這樣,他就越是表現的一本正經,因爲他其實是通過這件事告訴這些學生,雖然大唐對西域以利益爲先,但表面上卻要高舉仁義的大旗,這就好像後世的美國一樣,哪怕滅掉那麼多的國家,殺了那麼多的人,搞得無數普通人家破人亡,中東動亂不堪,但卻還要高舉着各種普世價值的大旗,可以說後世之美國,今日之大唐,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先生,既然朝廷進軍西域已成定局,那是不是意味對於我們這些有志於朝堂的年輕人而言,西域將會有更多的機會?”李休的話音剛落,只見剛纔提問的那個矮壯年輕人再次追問道。

“不錯,對於你們這些年輕人來說,將來的西域的確有着更多的機會,事實上據我所知,安西都護府已經在籌備之中,因爲西域面積廣闊,需要很多的官吏去治理,不過西域那邊可不像大唐這麼太平,就算你們想去西域建功立業,也必須要慎重考慮纔是!”李休說到最後時,臉上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警告道。

說起對西域的經略,李休就想起了蘇定方和裴行儉這對師徒,在原來的歷史上,他們兩人也與西域結下了不解之緣,同時也是大唐經略西域的代表人物,比如蘇定方率兵平定了西突厥,一躍成爲與程咬金等人並列的名將,而裴行儉更是厲害,本來被貶到西域,卻因爲經略有方,後來被提升爲安西都護府的都護,在他的治理下,西域各國也是紛紛歸附,即爲大唐穩定了西域,也爲自己的仕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多謝先生爲學生解惑!”只見這個矮壯的學生當下向李休深施一禮道,雖然他沒有再說什麼,不過從他的表情上李休也能看出來,這個學生恐怕已經對西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說不定日後就會成爲大唐派去西域的官員之一。

時間已經不早了,今天的課也上完了,李休當下收拾好東西,等到他離開教室後,下面的學生這才站起來準備離開,畢竟這個時代視師爲父,對老師的尊敬遠超後世人的想像,哪怕是在這種小事上也能體現出來。

回家的路上,李休腦子裡也在想着西域那邊的事情,侯君集已經被押送回來了,罪名也已經確定,畢竟他貪下的那財物全都在他的住處發現了,使得侯君集想賴都賴不掉,不過對於如何處置侯君集這件事,李世民還沒有做出決定,估計他現在也是十分的頭疼。

終南書院離李休家很近,因此不一會的功夫,馬車就來到他的家門前,不過就在李休剛下了馬車,還等進家門呢,忽然只見一騎飛奔而來,馬上之人也高聲叫道:“陛下有旨,宣燕國公火速進宮!”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六百五十五章 樂安縣主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辭官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九十八章 柴李兩家的交易第五百七十六章 發放物資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訓 下第四百零六章 大安宮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親第二百六十六章 當堂獻寶第八百八十一章 爭吵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七百零二章 李休出的難題第七百八十三章 雄壯之士第五百八十六章 造船作坊第六百一十四章 頡利求和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封禪大典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七十二章 過年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厥內亂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也回來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軋花機第三十章 蒸餾酒精第八百六十八章 質庫與拍賣第二百四十八章 恢復教學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對招惹不得的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釣魚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七十八章 卑微的可憐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周遊各地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休升官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六百零二章 戰還是逃?第五百六十一章 要下雨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硝石的作用第八百五十章 虯髯客的信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改革的時機第九百零三章 波斯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生第一課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重病垂死的柴紹第六百二十章 再起衝突第八百九十八章 太子妃的人選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秦瓊請命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四百二十六章 瑜伽第七百四十三章 錢袋還是香囊?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困第一百九十七章 賭場大爆炸第九百八十七章 分封刺史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突厥制突厥第一百七十一章 炒茶第九百六十六章 離開揚州第七百九十一章 扔出府去第九百六十一章 承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蝗災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與李元吉的交鋒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見秦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崔幹辭官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虯髯客的擔憂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十一來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軍營偶遇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初次試探第七百五十三章 進宮第八十二章 唐朝陳世美?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六百九十一章 “蕭條”的長安第七百六十八章 利與弊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量供應第五百四十三章 夫君這是去哪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模擬運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種牛痘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時間太短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七百三十三章 偷東西的七娘第五百三十八章 油炸飛蝦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李治的勇氣第二十章 多喝水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蕭瑀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統治的極限第二百八十章 馬爺的隱痛第四百六十章 茶葉作坊第二百零七章 掌控草原的契機第九百九十九章 印書局失火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一十三章 千年的代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紹的忠告第八百七十七章 火堆裡的屍體第五百二十八章 張氏父子死了第二百八十章 馬爺的隱痛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六百五十五章 樂安縣主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辭官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九十八章 柴李兩家的交易第五百七十六章 發放物資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訓 下第四百零六章 大安宮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親第二百六十六章 當堂獻寶第八百八十一章 爭吵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七百零二章 李休出的難題第七百八十三章 雄壯之士第五百八十六章 造船作坊第六百一十四章 頡利求和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封禪大典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七十二章 過年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厥內亂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也回來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軋花機第三十章 蒸餾酒精第八百六十八章 質庫與拍賣第二百四十八章 恢復教學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對招惹不得的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釣魚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七十八章 卑微的可憐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周遊各地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休升官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六百零二章 戰還是逃?第五百六十一章 要下雨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硝石的作用第八百五十章 虯髯客的信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改革的時機第九百零三章 波斯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生第一課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重病垂死的柴紹第六百二十章 再起衝突第八百九十八章 太子妃的人選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秦瓊請命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四百二十六章 瑜伽第七百四十三章 錢袋還是香囊?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困第一百九十七章 賭場大爆炸第九百八十七章 分封刺史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突厥制突厥第一百七十一章 炒茶第九百六十六章 離開揚州第七百九十一章 扔出府去第九百六十一章 承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蝗災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與李元吉的交鋒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見秦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崔幹辭官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虯髯客的擔憂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十一來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軍營偶遇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初次試探第七百五十三章 進宮第八十二章 唐朝陳世美?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六百九十一章 “蕭條”的長安第七百六十八章 利與弊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量供應第五百四十三章 夫君這是去哪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模擬運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種牛痘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時間太短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七百三十三章 偷東西的七娘第五百三十八章 油炸飛蝦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李治的勇氣第二十章 多喝水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蕭瑀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統治的極限第二百八十章 馬爺的隱痛第四百六十章 茶葉作坊第二百零七章 掌控草原的契機第九百九十九章 印書局失火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一十三章 千年的代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紹的忠告第八百七十七章 火堆裡的屍體第五百二十八章 張氏父子死了第二百八十章 馬爺的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