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

李休這一次去北疆吃了不少的苦頭,甚至差點回不來,李世民對此也十分的關心,召他進來後除了商議了一下政務外,也問了不少他被困的情況,李休也一一做了回答,不過他現在卻在頭疼,考慮着接下來該怎麼說服魏徵,同意將突厥人遷到南方開荒這件事上,畢竟李世民已經很明顯把這個難題甩到他身上了。

李世民要管理這麼龐大的一個帝國,事務自然十分的繁多,特別是這幾年又是大唐的關鍵時期,因此平時都是忙得要命,但今天他卻依然抽出半天的時間找李休聊天,這種待遇在滿朝文武之中,恐怕也只有李休和長孫無忌兩人才能擁有。

“對了,臣之前進城時,看到一羣倭國的使節來到長安,陛下是否已經召見了他們?”李休最後忽然想到那天在路上遇到的倭人,當下十分好奇的向李世民問道,他可不想讓那些倭人佔大唐的便宜。

“倭人嗎?我現在可沒空見他們,而且像這種小國的使節實在太多了,一般都讓他們暫時在長安住下,等以後有時間了再接見,不過倭國一向自大,當初楊廣都被他們氣的不輕,所以我暫時也不想見他們,估計等到過了年再說吧!”李世民聽到李休提到倭人時,一時間也沒有露出什麼好臉色的道,看樣子他對倭人也沒什麼好印象。

“陛下所言極是,倭人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日後必會自取其辱,不過臣有一件事倒是想和陛下談一談!”李休說到最後時,臉上也露出凝重的表情。

“哦?什麼事?”李世民看到李休嚴肅的表情,當下也是愣了一下問道。

“陛下,臣想請問一下,火藥配方是否可以傳授給外人?”李休這時深吸一口氣道。

只見李休的話剛一出口,李世民卻是一下子站了起來,臉色也一下子變得十分陰沉的盯着李休,過了好一會兒這才緩緩的開口道:“李休你什麼意思,火藥是國之重器,怎可傳授給他人?”

也不怪李世民有這麼大的反應,因爲火藥對於大唐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有了火藥製作的火器,使得唐軍的戰力增加了數倍,幾乎沒有什麼能夠擋住唐軍的進攻,這也使得火藥的配方一直處於嚴格的保密之中。

比如現在大唐的火藥生產全都集中在長安,而且火藥作坊周圍也駐有重兵,任何人不得靠近,所有知道火藥配方的工匠,也都被限制了行動範圍,可以說對火藥配方的保護措施極其嚴密。不過李休卻是發明火藥的人,所以當他說出要把火藥傳授給其它人時,李世民自然也十分的緊張,甚至如果換做是其它人,恐怕他連殺人的心思都有了。

“陛下不要誤會,臣只是舉個例子,就像陛下說的那樣,火藥是國之重器,自然不能輕易示人,不過除了火藥之外,難道其它東西就可以隨意的傳授給外人嗎?”李休當下笑着解釋了一下,隨後就再次反問道。

“什麼意思?”李世民這時還是有些不明白的問道,李休的思維跳躍太大,有時他也跟不上,不過也正是因爲如此,李世民才能經常從李休這裡得到一些異想不到的收穫。

“陛下,農以立國、工以強國、商以富國,這三者缺一不可,我大唐之所以強盛,就是因爲這三者比其它國家要強,比如以工爲例,我大唐不但有火藥,而且還可以冶煉上好的鋼鐵,製造出鋒利的武器、打造出堅固的鎧甲,這才能讓我大唐軍隊無往而不勝,可是如此這些技術傳到其它國家,他們也有了鋒利的武器和堅固的鎧甲,到時我大唐在戰場上還有什麼優勢?”李休再次神色凝重的道。

“冶鐵與武器的製造自然十分的重要,這些也一向由朝廷掌握,自然不能輕易的傳授給給外人,不過你的意思恐怕不僅僅是這些吧?”李世民聽到這裡再次有些開口道,他這時也終於明白了李休的意思。

“的確如此,我大唐在農工商方面遠比周邊的國家要強上無數倍,比如吐蕃這樣的國家,甚至還在以物易物,連錢幣都沒有,種植更是原始無比,直接在地上撒上一把種子,之後就不聞不問,如果讓他們學到了咱們漢人的種植技術,豈不是會讓他們的糧食增長數倍?另外還有紡織、建築、造紙等等行業,這些技術都是咱們老祖宗苦苦摸索出來的,如果讓外人輕易學走,豈不是太可惜了嗎?”李休這時終於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過我大唐並不禁止四方的夷人進入,而且我大唐國土廣大,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照顧得到,恐怕也很難禁止這些素人從我大唐學走一些東西吧?”李世民這時也皺起眉頭道,對於李休的建議他倒是十分贊同,只是執行起來實在太困難了。

“陛下,臣也知道不可能將我大唐所有先進的技術封鎖起來,只不過是想建議陛下,儘量保密一些重要的技術,其中火藥、冶煉、制鎧等技術就不必說了,另外像紡織、種植,甚至是造船、造紙等等技術,也儘量讓官府控制,不允許外流,這樣才能保持我大唐在農工商各個方面都比其它國家更加先進強大!”李休當下再次開口道。

其實李休也知道,像大唐這麼龐大的國家,而且古代官府對地方的控制也不像後世那麼強,所以肯定無法阻止一些技術的流出,不過他也只是想給李世民提個醒,免得他像歷史上那樣,把一些工匠、書籍等等,全都像不要錢似的大方往外送。

比如歷史上李世民嫁方成公主時,就送給吐蕃無數的工匠,使得吐蕃的生產力上升了幾個臺階,也讓吐蕃後來有了對抗大唐的實力。另外還有倭國的遣唐使,其實不光倭國,大唐在這方面太過開放,周圍國家都派出不少人來長安留學,結果從大唐學走了不少的東西,雖然這極大的促進了大唐與周圍國家的文化交流,但也提升了周圍國家的實力,這可不是李休想看到的。

不要說李休自私,大唐想要保持強盛,就必須對周邊的國家進行打壓,這就好像後世的美國一樣,爲了保持全球霸權,美國也同樣打壓世界上可能對它形成威脅的國家,哪怕沒有理由,也可以隨便找個理由出兵,就好像那位倒黴的薩達姆,說他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他就必須有,哪怕是後來沒有找到,但美國的目的卻已經達到了。

“火藥和冶煉這些技術的確十分重要,但是像造船、造紙這些技術,有必要也進行控制嗎?”李世民這時卻是沉思片刻再次問道,他剛纔也只是覺得一些重要的技術,特別是與軍事有關的技術需要控制,但是像一些不太重要的技術就沒必要花費力氣了。

“陛下此言差矣,有些東西看似不重要,但其實卻會帶來深遠的影響,比如以造紙爲例,有了紙張,我們就可以更加方便的記錄前人的智慧,從這些智慧中總結出經驗,吸取前人的教訓,提升各方面的技術等等,這些陛下應該能想到。”

說到這裡時,李休頓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還有造船,說起來也很有趁,倭國本來位於咱們大唐的東北方向,與新羅、百濟相臨,但是陛下可知,爲何倭國派出的使節每次都要到咱們大唐的南方登陸嗎?”

“這個……”李世民聽到李休後面的話也是一愣,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以倭國的位置,他們直接從山東一帶登陸才最近,不過無論是這次還是以前,倭國派出的使節卻都只能從南方沿海登陸,難道倭人喜歡繞遠路不成?

“呵呵,陛下有所不知,倭人的造船技術十分簡陋,所造的船隻出海之後,只能以季風吹動船隻航行,所以他們想要到達大唐,只能趁着秋天吹北風時,從倭國出發南下,最後剛巧在南方登陸,可以說要多走上千裡才能到達長安!”

李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這纔再次開口道:“相比之下,咱們大唐造船技術卻遠比倭國先進的多,一些海商經常滿載着貨物去倭國做生意,一匹布甚至可以賣上十倍、百倍的價格,這些賺到的錢也會被帶到我們大唐,增加我大唐的財富,而且如果兩國發生衝突,我大唐的水軍也隨時可以北上攻打倭國,相比之上,倭國想要攻打咱們大唐卻是難上加難!”

聽到李休的這些解釋,李世民也露出沉思的神色,以前他還真沒有考慮這麼多,不過這也不能怪他,畢竟中原的讀書人一向輕視工商,李世民出身貴族,自然也受到一些影響,根本沒想過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技術,竟然對一個國家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看着沉思的李世民,李休也沒有再打擾,李世民需要一個思想上的轉變,而身爲大唐的統治者,他的每個想法都將會對大唐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也是李休一直努力的方向。

第三百九十九章 收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理論與實踐第一千零八章 女人的優勢第七章 美好前景下的隱憂第一百四十六章 靠譜的賺錢辦法第四百一十章 炒茶產業第九百四十六章 都去軍校吧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快過年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再臨遼東第三百零八章 李世民交兵權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薯的妙用第五百八十五章 七娘的秘密第五百零五章 買豆腐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不出意外第七十六章 置身事外?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後續餘波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被拒絕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波斯使節巴赫拉第五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一百九十一章 假的也是真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相親第八百四十四章 整合鑄錢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未曾謀面的女子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晉陽宮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母子相認 下第三十六章 人才變廚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苦命的素娘第八百一十一章 薛仁貴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的召見第七百三十八章 土人來襲第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又醉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太子舊部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隋軍將士的家眷第三百六十章 李世民來訪第九百六十章 碼頭上的商社第七十七章 被嫌棄的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功高震主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寶相第一千一百章 忠臣第九百五十章 又見李恪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兒寡母第七百二十九章 泉州的大海商第一百零三章 難逃名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乙祭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李休被懷疑了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坦白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統籌壽宴第四十八章 逼上絕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丸都城 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安賭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兄長的責任第五百一十六章 教訓 中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求親第一百九十一章 假的也是真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洞房之夜 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軋花機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糊塗賬 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倒黴的李泰第八百三十八章 高季輔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六百六十章 仇恨變心魔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蘇定方登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高昌城變 上第六百三十章 大雪封路第一百零六章 杜伏威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狄仁傑的仕途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萬部氏族志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子送刀第五百九十八章 白菜變鹹菜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珠娘拜師 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吵架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誘餌?機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總算死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趕往遼東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父子夜談 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農的打算 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人手不足第一百六十章 平陽見衣娘第五百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六百二十一章 蘇定方求見第四百七十六章 曖昧第八十二章 唐朝潘仁美?第三百四十九章 條件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
第三百九十九章 收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理論與實踐第一千零八章 女人的優勢第七章 美好前景下的隱憂第一百四十六章 靠譜的賺錢辦法第四百一十章 炒茶產業第九百四十六章 都去軍校吧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快過年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再臨遼東第三百零八章 李世民交兵權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薯的妙用第五百八十五章 七娘的秘密第五百零五章 買豆腐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不出意外第七十六章 置身事外?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後續餘波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被拒絕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波斯使節巴赫拉第五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一百九十一章 假的也是真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相親第八百四十四章 整合鑄錢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未曾謀面的女子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晉陽宮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母子相認 下第三十六章 人才變廚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苦命的素娘第八百一十一章 薛仁貴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的召見第七百三十八章 土人來襲第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又醉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太子舊部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隋軍將士的家眷第三百六十章 李世民來訪第九百六十章 碼頭上的商社第七十七章 被嫌棄的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功高震主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寶相第一千一百章 忠臣第九百五十章 又見李恪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兒寡母第七百二十九章 泉州的大海商第一百零三章 難逃名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乙祭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李休被懷疑了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坦白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統籌壽宴第四十八章 逼上絕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丸都城 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安賭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兄長的責任第五百一十六章 教訓 中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求親第一百九十一章 假的也是真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洞房之夜 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軋花機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糊塗賬 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倒黴的李泰第八百三十八章 高季輔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六百六十章 仇恨變心魔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蘇定方登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高昌城變 上第六百三十章 大雪封路第一百零六章 杜伏威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狄仁傑的仕途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萬部氏族志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子送刀第五百九十八章 白菜變鹹菜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珠娘拜師 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吵架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誘餌?機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總算死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趕往遼東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父子夜談 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農的打算 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人手不足第一百六十章 平陽見衣娘第五百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六百二十一章 蘇定方求見第四百七十六章 曖昧第八十二章 唐朝潘仁美?第三百四十九章 條件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