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整合鑄錢局

自從滅掉了突厥之後,大唐就暫時停止了大規模對外作戰的步伐,一方面是大唐在滅突厥一戰中消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需要一段時間來休養生息,另外一方面則是消滅了境外最強大的敵人,周圍再也沒有能夠威脅大唐的強敵,所以也沒必要再對外大規模的作戰,至於之前侯君集用天花滅掉了吐谷渾,那純粹只是個意外。

不過這兩年李休卻發現李世民開始對高句麗產生了幾分情況,比如他讓飛奴司開始收集高句麗各方面的情報,甚至連他的兩儀殿裡,也掛着一副遼東一帶的地圖,上面標註着許多的地點,全都是大唐在遼東屯兵的地方,另外還有高句麗的一些重要城市,也同樣做了標註。

李休實在太瞭解李世民了,他絕不會無緣無故的對高句麗感興趣,再加上李世民在原來歷史上的表現,所以李休已經可以肯定,李世民已經開始盤算着攻打高句麗的事了,所以他才問劉仁軌如何攻打高句麗的意見。

別看劉仁軌是個文官,但他真正登上歷史舞臺的卻是白江口之戰,在這一戰時,劉仁軌也表現也超卓的戰略眼光,而且他又在河東呆了數年,對那邊的情況也十分熟悉,所以李休才詢問他對攻打高句麗的意見。

劉仁軌聽到李休的話也是一驚,隱約間也猜到了一些什麼,不過他卻不敢往深處想,隨後沉默了片刻這纔開口道:“高句麗雖然向我大唐稱臣,但是他們之前與中原交戰多年,所以在遼東一帶修建了大量堅固的城鎮堡壘,這些堡壘都修建在地勢險要之地,只需少量的兵力就可以阻擋數萬大軍,所以若是從陸上攻打,恐怕會讓大軍損失慘重。”

說到這裡時,只見劉仁軌頓了一下,這才繼續道:“特別是遼東的冬天苦寒,若是讓高句麗的堡壘拖住大軍的腳步,等到冬天來臨之時,朝廷的大軍也只能退兵,不過相比陸路,若是從海上進攻就完全不同了,特別是高句麗的國都平壤距離海岸並不遠,所以大軍若是能平壤附近的海岸登陸的話,定可起到奇襲之效!”

“好辦法!”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擊節讚歎道,這個時代的戰爭都只注重陸戰,比如大唐這麼強大的帝國,卻只有不多的水軍,而且水軍也很少在水面上作戰,最大的作用只是運輸軍隊物資,而劉仁軌能夠想到渡海作戰已經十分不容易了。

“不過想要渡海而擊,就必須將高句麗的水軍打敗,說起來高句麗對海上的威脅也並非沒有任何的準備,比如在平壤附近的沿海,就有一支精銳的高句麗水軍,相比之下,我大唐的水軍雖然更強,但想要消滅掉他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大軍渡海之後,也需要水軍保障後勤,所以我覺得朝廷現在就應該重視水軍,爭取讓水軍更加強大,這樣才能保證渡海的大軍沒有後顧之憂!”劉仁軌最後再次說道。

對於劉仁軌的建議,李休也是深表贊同,對水軍的忽視是中原王朝的通病,別的不說,光是從名稱上就能看出來,比如無論是內河還是海上,只要是大唐的軍隊都被稱爲水軍,根本沒有海軍的稱呼,而且水軍使用的戰船也很落後,雖然十分高大,但卻不科學,戰船的重心很高,海上的風浪大一點就可能翻船,更別說在海上作戰了。

劉仁軌對水軍很有想法,事實上他任職的那個縣就在海邊,縣中有不少百姓都以出海捕魚爲生,而在附近則駐紮着一支大唐的水軍,只是數量不多,而他也是從水軍將領那裡,打聽到不少水軍內部的情況。

李休對水軍,確切的說應該是海軍很感興趣,於是兩人也聊了好久,反而對理財監的事並沒有聊太多,一直等到天色將晚,李休這才親自送對方回城。

本來劉仁軌纔剛剛回來,李休本打算讓他休息幾天再去理財監,卻沒想到他第二天就早早的來到理財監,主動要求承擔起自己的職責,李休看到這裡也沒辦法,只得將自己本來打算分配給劉仁軌的事介紹了一遍。

劉仁軌的性格方正,甚至還有些古板,並不適合接管銀行的事,所以李休早早的就打算好了,讓劉仁軌接管鑄錢一事,而劉仁軌一路上也去過幾個地方的鑄錢局,從中發現不少的問題,所以當李休將鑄錢局交給劉仁軌掌管時,他也立即提出一個建議。

“整合鑄錢局?”李休聽到劉仁軌的建議也不由得一愣,他也沒想到劉仁軌剛剛上任,就搞這麼大的動作。

“駙馬,在回來的路上我一共去過九個鑄錢局,光是河北一地,據我所知就有不下十個鑄錢局,河東的數量更多,這些鑄錢局有大有小,鑄造出來的錢幣質量不一,不過總的來說,規模大的鑄錢局對質量管的更嚴,出產的銅錢質量也更好,相比之下,小鑄錢局的管理就有些混亂了,不但銅錢的質量無法保證,甚至還會出現賬目上的混亂,哪怕是有人從中貪墨,恐怕也無法從賬目上查出來!”

說到這裡時,只見劉仁軌頓了一下接着又道:“其實以我的估計,咱們大唐根本用不着開設如此多的鑄錢局,只不過當初隋末戰亂,各地都是羣雄並起,只要有點抱負胸襟的人,都會在自己的地盤開爐鑄錢,後來我大唐一統,雖然撤消了不少鑄錢局,但依然有不少鑄錢局留了下來,比如河北就有不下十個,可是在我看來,只需兩三個大一些的鑄錢局就足以解決當地的鑄錢事宜了。”

“真的要整合各地的鑄錢局?”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沉思了片刻,然後有些不太確定的道,畢竟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理財監又剛剛建立,各方面都沒有什麼經驗,所以李休對整合鑄錢局這麼大的事情也沒什麼信心。

“的確如此,鑄錢之事關係重大,可是現在各地鑄錢局不但多,而且規模也不大,這種小鑄錢局管理混亂,鑄造出的銅錢質量也無法保證,所以在下官看來,整合鑄錢局已經刻不容緩!”劉仁軌再次十分肯定的道。

“可是咱們理財監新立,不但缺少人手,而且也沒什麼經驗,現在就整合鑄錢局這麼大的事,萬一出什麼差錯,恐怕會讓咱們理財監的聲望大受打擊,甚至可能會影響到銀行的事啊?”李休這時終於把自己的擔心講了出來,對於他來說,整個理財監都是圍繞着銀行來運轉的,所以鑄錢局的事也不應該影響到銀行。

“駙馬,銀行的事我雖然不懂,但卻知道銀行的核心就是銅錢,若是鑄錢局的事沒有解決,日後也肯定會影響到銀行,而且整合鑄錢局的事也並不複雜,關鍵就要有陛下的支持,以及駙馬的決心,至於接下來的事,下官願意一力承擔!”劉仁軌說到最後時,也露出信心十足的表情,看樣子整合鑄錢局的事他已經考慮許久了。

“那你打算如何做?”李休看到劉仁軌堅定的表情,當下也有些心動,於是想了想開口問道。

“最快的辦法自然是從監中挑選官員派駐各地,徹底清查各地鑄錢局的情況,然後根據當地的情況或合併或裁撤一些小的鑄錢局,不過現在監內人手不足,駙馬能夠分派給我的官員恐怕也不多,所以我打算從長安、洛陽、太原這三地開始,等到將這三地的鑄錢局整合完畢後,再向其它地方擴展!”劉仁軌緩緩的開口解釋道。

“這麼做是不是有點太慢了,我看不如咱們去稟報陛下,然後讓各地的官府協助,這樣應該可以加快各地整合鑄錢局的速度。”李休這時忽然想到一個辦法,當下開口提議道。

“萬萬不可!”讓李休沒想到的是,劉仁軌竟然毫不猶豫的反對道。

“爲何?”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有些糊塗的反問道。

“駙馬沒有在地方上任過職,所以對地方上的事不瞭解也很正常。”只見劉仁軌這時神情嚴肅的道,“駙馬建立理財監,而且向陛下要來了鑄錢之權,以下官看來,駙馬是想將鑄錢之權從地方上獨立起來,然後朝廷統一管理,可若是駙馬讓各地官府插手鑄錢局的整合,到時這些整合起來的鑄錢局中肯定是魚龍混雜,還不知道會被安插多少勢力的人手,如此一來,咱們理財監也根本無法完全掌控各地的鑄錢局!”

李休聽到劉仁軌的話也終於醒悟過來,原來劉仁軌整合鑄錢局並不僅僅是爲了統一管理、保證銅錢的質量,最關鍵的還是藉助整合,將全國各地的鑄錢局完全的掌控在理財監手中,這樣日後李休的命令才能順利的下達到各地的理財監中。

“我明白了,就按你說的辦,不要怕得罪人,有什麼事我替你擔着!”李休當即做出了決定道,看來自己之前還是想的太簡單了,相比之下,劉仁軌這樣經驗豐富的官員卻是考慮的更加周全。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後,劉仁軌終於開始對長安等地的鑄錢局進行整合,同時也正式拉開了這場由李休掀起的,對整個大唐金融系統的改革序幕!

第五百九十九章 後勤的潛規則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下第四十一章 給公主做飯第五百四十三章 夫君這是去哪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我兒何在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泉蓋蘇文的政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後統計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飯量驚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唐“老乾媽”第四百一十七章 釣魚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萬邦來賀第九百八十四章 崔幹印書第一百七十章 想不想賺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開始挖掘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五百零八章 無雪的冬天第一百一十七章 岑文本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齊王謀反案第二百一十二章 李淵來訪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九成宮遇刺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選妃第九百二十七章 裴行儉回來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又是李休第八百八十章 蕭瑀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給我吧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市見聞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承乾來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封禪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巧遇李泰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探望李承乾第七十二章 戰場四件套第一百零九章 優柔寡斷第六百一十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五十一章 遠離長安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進京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孝經》第一千三百章 最後一步 下第四十一章 給公主做飯第七百二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休與衣孃的初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頡利中計第七十章 建造新宅院第六百八十二章 土豆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蕭瑀的邀請第六百五十九章 楊氏遊長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易主的南山書院第十七章 昌樂之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再次武士彠第四百三十七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四十六章 虯髯客要使壞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過河拆橋第三百六十五章 兩千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杜如晦去世第六百一十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對招惹不得的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溫彥博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洲白銀第二百二十九章 罐頭的情況第六百零四章 蕭皇后 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一紙可抵十萬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個孕婦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諸事皆巧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又一個十年第九百七十四章 火藥配方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李道宗尋父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年三十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十一來了第九百八十六章 公平與不公平第五十七章 李靖要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放不下的馬爺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吐蕃攻打鬆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少女懷春第五百六十一章 要下雨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乙祭第四十五章 李淵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高昌王不同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又添一子第五十三章 兩種水車第一百零二章 閹豬的變化第十九章 散官和胰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裴矩來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帶孩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珠娘拜師 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陪我喝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煉焦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五百七十五章 蕭皇后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李承乾離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陽澄湖
第五百九十九章 後勤的潛規則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下第四十一章 給公主做飯第五百四十三章 夫君這是去哪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我兒何在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泉蓋蘇文的政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後統計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飯量驚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唐“老乾媽”第四百一十七章 釣魚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萬邦來賀第九百八十四章 崔幹印書第一百七十章 想不想賺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開始挖掘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五百零八章 無雪的冬天第一百一十七章 岑文本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齊王謀反案第二百一十二章 李淵來訪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九成宮遇刺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選妃第九百二十七章 裴行儉回來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又是李休第八百八十章 蕭瑀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給我吧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市見聞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承乾來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封禪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巧遇李泰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探望李承乾第七十二章 戰場四件套第一百零九章 優柔寡斷第六百一十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五十一章 遠離長安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進京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孝經》第一千三百章 最後一步 下第四十一章 給公主做飯第七百二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休與衣孃的初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頡利中計第七十章 建造新宅院第六百八十二章 土豆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蕭瑀的邀請第六百五十九章 楊氏遊長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易主的南山書院第十七章 昌樂之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再次武士彠第四百三十七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四十六章 虯髯客要使壞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過河拆橋第三百六十五章 兩千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杜如晦去世第六百一十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對招惹不得的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溫彥博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洲白銀第二百二十九章 罐頭的情況第六百零四章 蕭皇后 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一紙可抵十萬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個孕婦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諸事皆巧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又一個十年第九百七十四章 火藥配方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李道宗尋父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年三十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十一來了第九百八十六章 公平與不公平第五十七章 李靖要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放不下的馬爺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吐蕃攻打鬆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少女懷春第五百六十一章 要下雨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乙祭第四十五章 李淵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高昌王不同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又添一子第五十三章 兩種水車第一百零二章 閹豬的變化第十九章 散官和胰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裴矩來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帶孩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珠娘拜師 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陪我喝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煉焦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五百七十五章 蕭皇后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李承乾離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陽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