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淡定的看着雙方打着,淡定的看着鮮血浸潤了泥土。玄都沒有說一句話。

接引看着李耳,若有所指的說道:“你這徒弟……心性很好。”

李耳苦笑,心性到底哪裡好了?他寧可要一個哪怕是頑石點化出來的徒弟,都不是很想要這個。我說你明明有辦法搞定的,到底爲什麼站在那裡看熱鬧啊?

或許是聽見了李耳的心理活動語言,等到軒轅失敗歸來,不僅要再次鼓舞士氣,還要安慰同樣被打擊了自信的九天玄女時,玄都笑了。

笑嘛笑?你以爲你是聖人的弟子,我就不敢對你做什麼了嗎?……好吧,我是不敢。但是你到底是站在哪方的?我怎麼覺得你是幫着巫族打人族的呢?軒轅面對着玄都也只得敢怒而不敢言。但是那仇視的眼神卻是紅果果的明顯。

“我是人族玄都。”玄都看出來軒轅在想些什麼,淡淡的說道。然後又向軒轅的長案伸手一招,一枚金色的方印就出現在他手裡,“明日,便帶着崆峒印出徵吧!”玄都給了軒轅一個輕視的眼神,轉身就離開了人族的營帳。

雲頭之上,李耳看着玄都走的瀟灑,無奈的捂住了額頭,嘆息着。

通天扭曲了一張臉,恨恨的說道:“這玄都真是目中無人!他難道不知道他老師,他師叔都在這嗎?怎麼也不過來拜見一下?”

原始斜着眼睛看他:“他爲什麼會知道?”

通天扭頭:“原始,你不用詐我。就算是聖人在次部下了結界,外人看不出來。可是玄都那廝聰明絕頂,他要是不知道,我把這聖位送給你徒弟玩!”

“哼——”原始冷哼了一聲,卻是不說話了。

“那玄都真的這麼聰明?”準提有些不解的問道,“那麼他爲什麼不破了十二都天神煞陣,又爲什麼不過來拜見大師兄?怎麼說這都是他的老師吧?”

玄都,看你給你老師我惹得麻煩!李耳在心離考慮着要不要把玄都扔出去自立門戶,既省心又省麻煩。不過面上,他卻笑了起來:“準提師弟你,沒有發現嗎?”

“發現什麼?……嘶,玄都可真是……”準提開始還不甚明白,被李耳一提醒卻發現,事情果然就如玄都所說,好解決的很,只要帶着崆峒印出戰就可以了。

崆峒印本是人族至寶,後天功德至寶,可鎮壓氣運。後來在鴻鈞的乾坤鼎裡走了一遭,更是品質重返先天,更上一層樓。但是,不要忘了,功德至寶的作用可不僅僅是鎮壓氣運。

昔日,帝俊用河圖洛書給周天星辰大陣壓陣,就是因爲河圖洛書裡面本身就有星辰的屬性。那麼現在用人族至寶爲人族的軍隊陣法壓陣呢?且,凡有功德的人,都是不懼魑魅魍魎的。也因此有功德至寶在身的話,那麼周圍一片的血煞之氣自然退避三舍。

軒轅要是能再狠點心,直接用崆峒印去砸蚩尤,那就是把天道給人族的氣運砸在了蚩尤身上。十二都天神煞陣沒了主陣的人,自然也就破了。這仗還用打嗎?巫族的氣運和人族的氣運那時能比的嗎?可就是軒轅就想着這崆峒印可以鎮壓氣運,可是作爲傳承之物,而忘記了它本來就是一個法寶了。

所以啊,玄都聰明。也所以啊,李耳一面無奈,一面又得笑。因爲包括他在內,都沒有想過這種打法。這樣一比的話,倒顯得下面的軒轅的能力有些差了。話說玄都也是人族來着,不會就是因爲這般原因,所以天道要把他塞到太清門下吧?既是傳承了道門,又不會對人族大勢有過多的影響?接引和準提不由的思量起來。

逐鹿之戰,算是完結了。在完結之後,軒轅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怒氣發泄在了蚩尤身上,硬是參考了當年昊天試圖對刑天做的那樣,將蚩尤的頭,四肢和身體都分了開來,卻又不把他殺死,而是分別封印起來,意圖讓他永永遠遠的痛苦下去。

“這個小子倒是心思狠毒,若不是被你們道門預定了,本座還真想將他收至門下呢!”事情解決的差不多了,聖人們正準備散場呢,就聽見一個陌生的男人的聲音。其實這個“陌生”也就是相對而言吧!因爲這裡的五個人裡有三個人是聽過他的聲音,知道他是誰的。

“羅睺,你不在魔界守着你的魔子魔孫,在這裡想對人族做什麼?!”原始先發制人,喝問道。

羅睺瞟了原始一眼,視線又在接引和準提的臉上停留了片刻,然後看着李耳說道:“這蚩尤,本座要帶走了,小太清你沒有意見吧?”

“這這麼可以?”接引和準提也都變色了,準提更是上前一步道:“蚩尤既是巫族,敗於軒轅之手,封印於地仙界,便不屬於魔界,還望前輩高擡貴手。”

羅睺只是似笑非笑的瞟了他一眼,就繼續看着李耳了:“小太清,你覺得呢?”

“可以。”李耳點了點頭,說道,“不過軒轅成道之前,蚩尤不得找他麻煩。”其實這句話也算是白說了,軒轅被接到火雲洞也不過是這兩年的事情,而這點時間夠不夠蚩尤從魔界爬出來,還難說呢!所以,李耳也就是說說罷了。

羅睺果然眉開眼笑的點着頭:“本座就知道小太清對本座是一心一意的,哪像他們……當本座是洪水猛獸嗎?那本座就先走了,本座會記得常來看你的哦,小太清~”

其實,羅睺,你一開始的話不說後半句,大家都會以爲你對李耳有什麼。而加上了後半句,大家都認爲是你自己無節操。至於什麼常來看看的話……你真當結界是你家大門了不成?

羅睺一走,通天就開始代表其餘的聖人,嘟着嘴和李耳抱怨了:“大哥啊,你幹嘛讓羅睺把蚩尤帶走啊?蚩尤怎麼說都是大巫,算是盤古之後的之後,而且實力腦子都很不錯。這樣的話,魔界的實力肯定會很強的啊?!”

通天的意思就是衆人的意思,面對那麼多張帶着淡淡的疑問和譴責看着他的臉,李耳挑了挑眉:“你們不會以爲羅睺真的是徵詢我的意見吧?你覺得這件事老師會不知道?”

當然是不可能的。那麼事情不是很明顯嗎?羅睺已經從鴻鈞那裡取得了同意,或者這本來就是天命,是他們的共識,然後羅睺跑這來,也就是通知他們一聲罷了。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李耳的眼睛裡紅果果的這麼寫着。

因爲被羅睺攪了心情,加上本身對這個軒轅的失望,李耳很乾脆的就直接用法力凝結了九龍輦外加一個雙眼無神的他自己,去接軒轅去火雲洞。至於他自己,就和兩個弟弟一起直接回三十三天。他想,他眼下里應該還有一件事需要趕緊弄清楚,那就是奪舍重生的帝俊的去向。

聖人其實是可以開闢一個只屬於他自己的世界的。可是即使這個世界再怎麼真實,裡面的人再有靈魂,靈性,有輪迴什麼的,看着是萬無一失。這個世界依然是死的。或許是因爲這些由聖人自己製造的世界裡,沒有天道。

因爲由聖人開闢,由聖人主宰,世界的天道就以聖人爲主體,以聖人的意志爲轉移。換句話說,離開了聖人,這個世界的法則就會立刻崩潰,這個世界也就毀掉了。所以說這個世界是死的。而洪荒世界則不一樣。天地之間法則自成,雖然我們說天道主宰一切,天道的意志什麼的。但嚴格的來說,天道並布存在自己的意識,他只是天地間所有的已知與未知的法則的總稱。

奪舍重生,顯然是那許多法則中的一條。但死而復生是不是呢?沒有人知道。

李耳很清楚,帝俊的死亡本身並沒有依據來判定。他們當初所知道的死亡只是因爲他的身體死了。而對他們來說,身體和衣服相比,也就是檔次的高低的問題,重要的是靈魂以及元神。巫妖大戰所說的必然結局是巫妖雙方兩敗俱傷,至於傷到了什麼程度麼……死亡只是其中的一種。

當時,似乎所有人都認爲帝俊死了,包括奪走了河圖洛書的鯤鵬,和用命立誓的太一。但是天道知道,帝俊是沒有死的。相對的,太一是在天道監督下死去的,那麼就是連他的本名法寶混沌鍾裡的元神也會消失的一乾二淨。

想到這裡,李耳不由得悚然一驚。如果說天道之下,無所不知,就連當初玄都的記憶亦被完全死去,身體也和一般人族一樣,只是靈魂和容貌的不同向他證明這其實是一個來自別的世界的人。那麼他李耳呢?他李耳爲什麼被天道放了一馬?

李耳不相信天道不知道自己曾在現代晃了一圈,也不相信天道沒有能力將他多餘的記憶洗去。那麼是因爲爲什麼呢?

李耳的心裡已經有了一個猜想,一個他其實有些茫然,有些不想要相信的猜想。

那就是,他自己就是太清老子。

也許在盤古元神化爲三清的時候,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導致了太清老子的元神落入了異時空,幾經輾轉,也或是一開始,就成爲了李耳。然後再在他死後穿越了回來。

謝謝bbwoliuke的地雷……

第六十二章第十七章第七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番外四第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八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章第四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九章第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二章第三章第五十三章第十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章第二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六十八章番外六番外五第二十六章第八十章第一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三十八章第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番外六第三十一章第七十章第五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七十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七十章第五十章第一章第四十三章番外六第六十章番外三第二十九章第十四章第九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四章第四十七章第六十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六章第七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八十章番外七第五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五十九章第八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第十七章第七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番外四第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八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章第四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九章第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二章第三章第五十三章第十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章第二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六十八章番外六番外五第二十六章第八十章第一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三十八章第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番外六第三十一章第七十章第五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七十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七十章第五十章第一章第四十三章番外六第六十章番外三第二十九章第十四章第九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四章第四十七章第六十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六章第七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八十章番外七第五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五十九章第八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