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三面受敵四平堡

鎮武堡百餘里之外,明軍遼河以西的核心守禦重鎮——四平堡。

此時,初升的太陽溫暖和煦,爲許久冰寒的遼東大地帶來些許暖意,但是四平堡的大明守軍卻沒有感受到任何溫暖,只有徹骨的冰寒。

無論是誰,站在四平堡的城頭,望着遠處黑壓壓一片,集結而來的建州騎兵、炮兵以及大量攻城步卒,都會心底發寒。

與此同時,遠處飄蕩的明黃大纛,無不在昭示着來者的名號——建州酋首,努爾哈赤!

令無數遼東百姓兵卒膽寒者,令大明朝上下文武乃至皇帝深感威脅的老奴,親自率兵來攻。

面對建州如此大張旗鼓,勢在必得的行動,說實話,廣寧副總兵羅一貫並沒有多少信心。

因爲除了努爾哈赤之外,阿敏、代善大軍在攻取西興堡之後,連夜率軍和莽古爾泰匯合,想要一起將四平堡拿下。

而那位聲名卓著的四貝勒皇太極......應該還在鎮武堡。

羅一貫微微眯起眼睛:希望孫得功和劉渠能夠不辱使命吧!

“大人,建州大軍從三面再次集結!準備大軍攻城了!”羅平等一衆將領,再次齊聚鼓樓。

而羅一貫就站在城垛豁口處,靜靜望着遠處集結的建州部隊。

“城內準備的怎麼樣了?”羅一貫的聲音依舊低沉,沒有絲毫因爲大敵當前而變的顫抖。

先鋒營千總羅平開口:“大人!所有守城兵卒已經集結完畢!”

廣寧守備翟常:“炮兵、弓手已經就位!”

四平堡鎮撫使鄧昌:“我等誓與四平堡共存亡!”

衆將站在羅一貫身後,等候着這位總兵官大人下達最後的命令。

“我等身負皇命,”羅一貫如同一顆青松立在那裡,扭過頭露出半張臉,在日光背面,略帶一絲陰鶩:“縱是死,也要將屍首留在這裡!戰事一開,擅言退者,立斬!”

“末將遵命!”鼓樓內衆將皆躬身領命。

正當此時,隆隆的戰鼓聲傳來,建州已經開始進兵了。

“報!!!”傳令兵從門外奔來,半跪在地:“建州莽古爾泰、阿敏、代善率領大軍已經集合一處,向着四平堡攻來!”

“四平堡存亡在此之際,所有守卒,不論青壯至老叟,一律上城!”

此時,太陽已經高高掛起,連日的大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眼望去,大地如同被鋪上了一層金輝。

但是四平堡對陣雙方都沒有任何心思去欣賞這難得的美景。

莽古爾泰已經接連下達了三道軍令。

“先鋒營騎兵上陣,以弓弩壓制城上守軍!”

“所有步兵,一牛錄爲一組,驅趕漢奴、牲畜、俘虜登城破門!”

“傳令下去,先登上四平堡者,升格八旗,賞千金!”

與此同時,代善,阿敏那邊,同樣是一道道命令傳達了下去。

戰鬥甫一開始,便是白熱化的刀刃見紅。

數千建州騎兵縱馬長驅,在一道道令旗指揮下,紛紛以無比精準的準頭,將自己手中的箭簇射向城頭的守軍。

霎時間,漫天箭雨傾瀉而下。

在守城兵卒眼中,那便是遮天蔽日,奪命殺招。

城頭上,守備官翟常一身甲冑,帶着親衛親自上陣指揮,此刻面對漫天箭雨,嘶吼着下達命令:“所有盾兵上前,舉盾護衛!!!!”

噗噗噗!!!

箭簇鋒銳無比,雖有盾牌遮擋,

仍有守卒不斷地被刺穿甲盔,倒斃在地,戰鬥剛一開始,明軍便有傷亡。

趁着騎兵壓制守軍的機會,所有建州步卒戰兵驅趕着漢奴、包衣以及牲畜向着城下攻來。

一旦讓步兵帶着攻城器械抵達城下,那麼就算城下是屍山血海,也會有人順着屍山攀爬上城牆,到時候,就是城頭城下兩難相顧。

“弓手呢!與那些外圍的建奴對射啊!不要讓他們如此輕易的將戰線推到我們城下!”鎮撫使鄧昌此刻氣急敗壞,守軍太過被動,四平堡有沒有多餘的騎兵和外援,現在只能固守。

而固守二字,往往就意味着死亡。

在建州騎兵的掩護下,大量的建奴驅趕着百姓和奴隸已經到了城下,步兵營分工明確,一部分用攻城原木開始轟擊城門,以及城牆的薄弱部分,另外大部分的步兵和奴隸已經架起了攀援長梯,開始城牆上攀援。

當然,守軍一方面也有大量的守城工具。

滾石,煉油,熊熊燃燒的木棉從城頭傾瀉而下,用以阻擋進攻方。

不消一刻鐘,四平堡下已經是屍首成山,血流漂杵了,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奴隸和大明百姓的屍首,實際滿洲八旗的傷亡並沒有多少。

與此同時, 明軍城頭也出現了大量的傷亡。

此消彼長之下,四平堡的守軍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戰至此刻,羅一貫等守將現在已經親自上城頭督戰了。

“大人!西面和南面的守軍大量傷亡,建州的攻勢太過兇猛,代善和阿敏的中軍陣營已經前移至我陣前一里處,中軍隨時可以加入攻城,明顯是要加強進攻力量了!”

羅平身上甲冑殘破,渾身浴血,肩甲已經缺失,上臂已經三處傷痕,無力的垂在那裡,西面和南面的戰鬥之慘烈,可見一般。

“若援軍不至,我等只有死戰於此,以謝皇恩,”羅一貫說着,屈起左臂,右手持刀將其上鮮血抹乾淨:“到時候,城內所有糧食、牲畜、屋舍全部付之一炬!”

很明顯,羅一貫已經異常悲觀,準備一死以謝皇恩。

嗚嗚嗚!!!

軍號聲嗚咽,建奴已經開始集結所有力量,準備進行最後一擊了。

“所有漢家兒郎,登城!與建奴決一死戰!”羅一貫將嘴裡的血沫連同碎牙吐了出去,直接一步等上城頭:“兄弟們!與我一起和建奴決一死戰!”

“殺!!!”

絕望而帶有無邊恨意的殺喊聲瞬間衝徹雲霄。

“負隅頑抗而已,”莽古爾泰端坐戰馬之上,望着遠處四平堡上明軍將士的行動,只是輕蔑一笑:“擂鼓!助陣!”

咚咚咚!!!!

鼓聲愈急......

所有建州大軍都將長刀揚起,所有騎兵弓簇已經對準城頭方向,所有步兵手持盾甲,準備攻城。

第一十七章 你是誰家外甥?第四十章 便宜行事,草擬聖旨第一十七章 你是誰家外甥?第一十三章 蒼鷹變禿鷲第五十章 破空一箭第二十四章 天降武曲,朕親書之第五十五章 來自大明的尊貴客人第三十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三十九章 何不做那班定遠?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六十五章 煌煌武曲,天子門生第六十八章 何謂家奴?第四章 李永芳的野望第四十章 便宜行事,草擬聖旨第四十三章 鎮靖堡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五十二章 決斷,生死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八章 改變歷史線的一封信第一十五章 絕望後的生機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三十三章 一步閒棋第十章 當世雄主皇太極!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二十八章 老夫草率了第五十二章 決斷,生死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一十二章 生路只在一往無前第五十七章 青蘿第三十九章 何不做那班定遠?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五十九章 文人逆鱗第四十章 便宜行事,草擬聖旨第三十八章 來自瀋陽城的秘聞第一十九章 朝廷爭端遺邊疆第四十四章 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第四章 李永芳的野望第三十八章 來自瀋陽城的秘聞第二十二章 京城瑞雪伴捷報第二十八章 老夫草率了第三十九章 何不做那班定遠?第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七章 怒火第六十二章 誅王琦,以謝天下第一十八章 護犢子的遼東巡撫第七章 斬奴!第二十六章 入錦衣衛,賜蟒服,便宜行事於遼東!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六十章 寧德公主第四十一章 建州可往,吾亦可往第五十四章 不過如此第二十一章 司禮監的邀約第二十六章 入錦衣衛,賜蟒服,便宜行事於遼東!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三十四章 聯姻之事第五十七章 青蘿第六十二章 誅王琦,以謝天下第九章 李永芳的親筆信第一章 穿越第一事,先剁二十五仔第二十六章 入錦衣衛,賜蟒服,便宜行事於遼東!第一十一章 漢家兒郎從不缺少勇氣第六十二章 誅王琦,以謝天下第二十一章 司禮監的邀約第一十一章 漢家兒郎從不缺少勇氣第四十三章 鎮靖堡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一十九章 朝廷爭端遺邊疆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七章 斬奴!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二章 孫將軍,別來無恙第五十九章 文人逆鱗第七章 斬奴!第一十五章 絕望後的生機第六十六章 良人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三十八章 來自瀋陽城的秘聞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二章 孫將軍,別來無恙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三十二章 塞北珍珠——海蘭珠第五章 白虎堂前,心思各異第五十一章 王汗遺命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八章 何謂家奴?第二十三章 此戰首功,遼東戶?
第一十七章 你是誰家外甥?第四十章 便宜行事,草擬聖旨第一十七章 你是誰家外甥?第一十三章 蒼鷹變禿鷲第五十章 破空一箭第二十四章 天降武曲,朕親書之第五十五章 來自大明的尊貴客人第三十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三十九章 何不做那班定遠?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六十五章 煌煌武曲,天子門生第六十八章 何謂家奴?第四章 李永芳的野望第四十章 便宜行事,草擬聖旨第四十三章 鎮靖堡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五十二章 決斷,生死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八章 改變歷史線的一封信第一十五章 絕望後的生機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三十三章 一步閒棋第十章 當世雄主皇太極!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二十八章 老夫草率了第五十二章 決斷,生死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一十二章 生路只在一往無前第五十七章 青蘿第三十九章 何不做那班定遠?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五十九章 文人逆鱗第四十章 便宜行事,草擬聖旨第三十八章 來自瀋陽城的秘聞第一十九章 朝廷爭端遺邊疆第四十四章 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第四章 李永芳的野望第三十八章 來自瀋陽城的秘聞第二十二章 京城瑞雪伴捷報第二十八章 老夫草率了第三十九章 何不做那班定遠?第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七章 怒火第六十二章 誅王琦,以謝天下第一十八章 護犢子的遼東巡撫第七章 斬奴!第二十六章 入錦衣衛,賜蟒服,便宜行事於遼東!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六十章 寧德公主第四十一章 建州可往,吾亦可往第五十四章 不過如此第二十一章 司禮監的邀約第二十六章 入錦衣衛,賜蟒服,便宜行事於遼東!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三十四章 聯姻之事第五十七章 青蘿第六十二章 誅王琦,以謝天下第九章 李永芳的親筆信第一章 穿越第一事,先剁二十五仔第二十六章 入錦衣衛,賜蟒服,便宜行事於遼東!第一十一章 漢家兒郎從不缺少勇氣第六十二章 誅王琦,以謝天下第二十一章 司禮監的邀約第一十一章 漢家兒郎從不缺少勇氣第四十三章 鎮靖堡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一十九章 朝廷爭端遺邊疆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七章 斬奴!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二章 孫將軍,別來無恙第五十九章 文人逆鱗第七章 斬奴!第一十五章 絕望後的生機第六十六章 良人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三十八章 來自瀋陽城的秘聞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二章 孫將軍,別來無恙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三十二章 塞北珍珠——海蘭珠第五章 白虎堂前,心思各異第五十一章 王汗遺命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八章 何謂家奴?第二十三章 此戰首功,遼東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