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此戰首功,遼東戶?

當內閣諸公抵達文華殿的時候,羊絨製成的金邊大氅上已經落滿了鵝毛般大雪。

文華殿內裝飾紊簡,既無琉璃碧瓦,也無游龍金鳳,整個大殿內六根銅柱樹立,紅色棉絨緞綢從門口延伸到殿內上座位置,兩邊各自放置了三臺鎏金鏤空的無嗅炭火,縱然外面天氣苦寒,殿內依舊溫暖如春。

朱由校沒有坐在黃梨雕龍御座上,而是在玉階之上來回踱步,少年天子看起來異常興奮,寬大的繡袍止不住的擺動。

就在朱由校不遠處,一位身着鎏金蟒紋便服,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站在一邊,目光一瞬不瞬的望着年輕天子,低眉順眼,彷彿也跟着皇帝開心。

“召內閣大學士進殿”黃門唱名,內閣諸公緩步入內。

聽到諸位閣老到了,朱由校一臉的喜色望向門口,看來遼東的大捷讓其數日以來的煩憂盡去。

“臣等拜見陛下!”葉向高爲首,內閣四人面對朱由校躬身下拜。

天啓二年,閣臣先後有六人,但是次輔劉一璟這些天與禮部尚書沈?互相彈劾,皆稱病在家。

沈?,實打實的浙黨,算是較早勾結魏忠賢的內閣大臣,劉一璟眼裡揉不得沙子,直接彈劾其弄兵干預遼事......兩人打得不可開交,相互攻訐的奏本滿天飛,御史、各部給事中也紛紛下場,天啓帝不勝其煩,直接讓兩人閉門思過了。

故而今日只有四位閣臣到場。

“各位愛卿不必多禮,來人,賜座!”朱由校不等葉向高等人坐穩,便從袖口處掏出一本明黃色奏本,以大拇指扣住奏章,一邊搖晃一邊笑道:“諸位可知道這封奏本是哪裡來的?”

“臣等不知,”葉向高一問一答,端是老成持重。

但是韓爌可不是‘和稀泥’的葉向高,這位殿閣大學士沒有給朱由校任何面子,上來就是一句嗆聲:“陛下,臣等不會神機妙算,自然不知,若是事關國事,還請明示,臣等職責所在,當爲陛下分憂!其次,臣要勸諫陛下,無論何時何事,天子爲萬民之君,統御山河,應有人君之儀,任何時候莫要失了天子威嚴。”

閣臣本來就有輔佐教導皇帝的職責,何況韓爌身兼太傅之職。

皇帝沖齡作踐,也需要臣子的隨時匡正和進諫。

這一點上,朱由校自己也知道。

望着敗了自己性子的韓爌,朱由校抿了抿嘴脣,又不能發作,只好掃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老師孫承宗,腹誹道:“孫先生說話就讓人能聽進去......這韓爌雖然說的也對,可是進了耳朵,總也讓人難受!”

無奈整了整衣袍,朱由校坐回到御座上,而後將手裡的奏本遞給一旁的中年男子:“魏大伴,拿給閣老們看看吧。”

這位微胖的中年男子便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廠公魏忠賢。

“奴才接旨!”魏忠賢貓着腰,畢恭畢敬的結果奏本,而後緩步退後,遠離了朱由校之後才直起身子,轉頭邁步向着幾位閣臣而去。

本來以魏忠賢的身份和地位,已經不用隨時跟在皇帝身邊伺候,但是今天這個遼東大捷的消息,無論如何,魏忠賢也是要親自來向皇帝報喜的......此事,就算是王體幹也要靠邊站。

葉向高,韓爌幾人冷冷的望着這位閹黨大璫,想要將其生吞活剝!

在朝臣眼裡,作爲閹人的魏忠賢與客氏狼狽爲奸,禍亂後宮,窮盡手段把持着少年天子的一切生活,使得朝臣和皇帝之間隔閡深種,

猶如天塹!

當然,韓爌等人也知道,現在不是和魏忠賢鬥法的時候,遼東纔是大事。

閹人嘛,前幾次憑藉客氏和皇帝的寵幸,讓其逃出生天,但是現在東林勢大,等朝局穩定,後面會慢慢清算!

從魏忠賢手中拿過奏本,內閣首輔葉向高先行翻看:“遼東巡撫王化貞進奏陛下......”

數息之後,啪嗒一聲,葉向高直接將手中的奏本合上,近乎驚聲:“嘶......斬首近千?”

望着內閣首輔驚駭的目光,朱由校好似得逞一般,露出一抹笑意。

一旁的韓爌見狀接過奏本,翻開之後定睛一看:“鎮武堡外,廣寧城百戶斬叛將孫得功,率大軍擊潰正白旗皇太極所部,斬首千餘,皇太極掩旗而走,潰敗百餘里!”

讀至此處,就連韓爌都有些難以置信,訝然道:“竟得如此大勝?”

御座上,朱由校的笑意更盛。

孫承宗從韓爌手中拿過王化貞從遼東發回的奏本,低頭看去:“......四平堡外,明軍大破建奴,南北共擊,使得老奴倉皇退兵,不敢西顧!”

至此,一向面如平湖的孫承宗也抑制不住激動心情:“老奴親至,竟然也潰敗千里?此乃薩爾滸之後, 我大明少有的大勝啊!”

面對自己的老師,朱由校不敢去看笑話,只能收斂笑意,回道:“老師說的是,此乃天佑大明!”

等到孫承宗看完,最後才輪到一直眼巴巴望着奏本不斷傳遞的朱國祚。

這位東閣大學士接過奏本,急忙低頭看去,一邊看一邊道:“此次大戰,首功之人——遼東百戶,王琦......”

王琦?

這是誰?

朱國祚眯起眼睛:區區百戶,遼東首功?

朱由校看到幾位當值的閣員都看過奏本,當即興沖沖道:“朕想傳諭詔,昭告天下,遼東大勝,以提振天下人心!諸位臣工以爲如何?”

“此是應有之理,”內閣首輔葉向高點了點頭,他向來是和稀泥,糊裱匠,除非皇帝行事太過,纔會出言勸諫。

但是殿閣大學士韓爌卻不是謙恭性子,聽到皇帝的話,開口道:“臣有一語,不知當不當講。”

“韓學士,但言無妨,”朱由校對於劉一璟和韓爌兩人向來敬重,其兩人雖爲東林一黨,但是在國事上還算用心。

“根據奏章所言,孫得功叛亂,王化貞回京面聖自贖......那麼這王琦是誰?區區百戶,得此首功?遼東諸官會沒有異議嗎?”韓爌將自己心裡的疑惑說了出來。

區區百戶,如果沒有背景,斷然不可能會被人推上首功之位!

韓爌敏銳的捕捉到這裡面——有貓膩!

而站在一旁的葉向高,聽到此話,原本古井無波的臉色驟然一變......

第五十七章 青蘿第一十一章 漢家兒郎從不缺少勇氣第六十七章 怒火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一十二章 生路只在一往無前第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四章 李永芳的野望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六十五章 煌煌武曲,天子門生第三十六章 權柄威重第一十七章 你是誰家外甥?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一章 穿越第一事,先剁二十五仔第三十三章 一步閒棋第二十八章 老夫草率了第四十一章 建州可往,吾亦可往第四十六章 欣賞而已第六十六章 良人第四十四章 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三十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一章 穿越第一事,先剁二十五仔第六十九章 文武差別第一十五章 絕望後的生機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六十八章 何謂家奴?第一十四章 三面受敵四平堡第八章 改變歷史線的一封信第六十二章 誅王琦,以謝天下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六十九章 文武差別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一十一章 漢家兒郎從不缺少勇氣第一章 穿越第一事,先剁二十五仔第三十八章 來自瀋陽城的秘聞第一十三章 蒼鷹變禿鷲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五章 白虎堂前,心思各異第三十一章 你看你,又急!第八章 改變歷史線的一封信第三十二章 塞北珍珠——海蘭珠第四十章 便宜行事,草擬聖旨第一十八章 護犢子的遼東巡撫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二十三章 此戰首功,遼東戶?第六十七章 怒火第五章 白虎堂前,心思各異第三十九章 何不做那班定遠?第四十五章 陽河旁的篝火第二十章 嘿,果真清流!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二章 孫將軍,別來無恙第二十三章 此戰首功,遼東戶?第四十四章 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第六十八章 何謂家奴?第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七章 斬奴!第六十六章 良人第六十六章 良人第一十五章 絕望後的生機第三十三章 一步閒棋第五十一章 王汗遺命第六十四章 一波那個三折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三十五章 小女子的飯量和氣度第三十五章 小女子的飯量和氣度第一十四章 三面受敵四平堡第二十章 嘿,果真清流!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四章 不過如此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一十七章 你是誰家外甥?第六十九章 文武差別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一章 你看你,又急!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二十六章 入錦衣衛,賜蟒服,便宜行事於遼東!第六十四章 一波那個三折第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五章 陽河旁的篝火第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二十八章 老夫草率了第二十章 嘿,果真清流!第一十六章 經略相公和巡撫大人第五十五章 來自大明的尊貴客人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
第五十七章 青蘿第一十一章 漢家兒郎從不缺少勇氣第六十七章 怒火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一十二章 生路只在一往無前第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四章 李永芳的野望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六十五章 煌煌武曲,天子門生第三十六章 權柄威重第一十七章 你是誰家外甥?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一章 穿越第一事,先剁二十五仔第三十三章 一步閒棋第二十八章 老夫草率了第四十一章 建州可往,吾亦可往第四十六章 欣賞而已第六十六章 良人第四十四章 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第六章 吾舅王化貞第三十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一章 穿越第一事,先剁二十五仔第六十九章 文武差別第一十五章 絕望後的生機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六十八章 何謂家奴?第一十四章 三面受敵四平堡第八章 改變歷史線的一封信第六十二章 誅王琦,以謝天下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六十九章 文武差別第五十六章 水波盪漾第一十一章 漢家兒郎從不缺少勇氣第一章 穿越第一事,先剁二十五仔第三十八章 來自瀋陽城的秘聞第一十三章 蒼鷹變禿鷲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五章 白虎堂前,心思各異第三十一章 你看你,又急!第八章 改變歷史線的一封信第三十二章 塞北珍珠——海蘭珠第四十章 便宜行事,草擬聖旨第一十八章 護犢子的遼東巡撫第三十七章 聲名煊赫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二十三章 此戰首功,遼東戶?第六十七章 怒火第五章 白虎堂前,心思各異第三十九章 何不做那班定遠?第四十五章 陽河旁的篝火第二十章 嘿,果真清流!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二章 孫將軍,別來無恙第二十三章 此戰首功,遼東戶?第四十四章 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第六十八章 何謂家奴?第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七章 斬奴!第六十六章 良人第六十六章 良人第一十五章 絕望後的生機第三十三章 一步閒棋第五十一章 王汗遺命第六十四章 一波那個三折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三十五章 小女子的飯量和氣度第三十五章 小女子的飯量和氣度第一十四章 三面受敵四平堡第二十章 嘿,果真清流!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四章 不過如此第三章 足夠忠誠的自己人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一十七章 你是誰家外甥?第六十九章 文武差別第二十五章 廷議賞格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一章 你看你,又急!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四十二章 毛文龍的躊躇第二十六章 入錦衣衛,賜蟒服,便宜行事於遼東!第六十四章 一波那個三折第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五章 陽河旁的篝火第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第二十八章 老夫草率了第二十章 嘿,果真清流!第一十六章 經略相公和巡撫大人第五十五章 來自大明的尊貴客人第四十八章 頭顱落地,投名狀生。第二十七章 籠絡人心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