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東南海戰

或許島國也沒有想到,他們這次破釜沉舟的舉動,反倒給東北軍一個絕佳的機會。離開京城的張之洞,在東南的威望自然無人能及,大多官員將領都是他的門生故吏。

看似簡單的巡閱東南,實際卻是給這些門生故吏一個晉身的機會。做爲清廷的老臣,張之洞比誰都明白,這天下終歸要屬於東北軍的。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成王敗寇的道理,張之洞同樣看的很明白。

在東北走訪的那段時間,張之洞看到了很多在他看來,代表希望的東西。臨老,他也希望能換個死後的盛名。才答應劉興華,替其穩固東南的局勢。

有了張之洞的引薦,加上東北軍的滲透。清廷在各地訓練的新軍,說到底都是給劉興華在練兵。而劉興華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希望掌握清廷的槍桿子。

這次島國悍然入侵福州,也讓很多人看到,若是他們再不團結一致,這個國家真要徹底大亂。而劉興華也第一次,以東北軍大帥的名義,發表了國戰召集令。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通電只有一國政府元首才能發佈。可實際的情況,是劉興華髮表之後,清廷那對母子很罕見般,尾隨其後也表示對島國的宣戰。

如果說東北軍擁有軍隊的支持,那和清廷對地方官員,還是存在不小的威懾力。兩宮聯名下達的旨意,各省巡撫總督又豈敢慢怠呢?

在島國開始從寶島抽調部隊,開赴福州希望儘早平定福建的局勢時。段琪瑞的一鎮,在東北軍的接應下,順利的進入廣州,跟島國派遣的陸軍交上了火。

至於那些本以爲,能依靠廣州實現理想的革命黨人,最終還是被東北軍先一步轉移。對於他們,劉興華同樣下令,不得傷害他們的性命。

北洋一鎮的進駐,有些令島國看不透般。跟再次起義的革命軍,似乎又聯手起來,對付從寶島開來的島國陸軍。面對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新軍,島國最終也只能選擇撤退。

待到島國的陸軍撤退。這也意味着他們在廣州的殖民利益徹底失去。而劉興華的第二封電報,令剛剛品嚐到勝利的段琪瑞,也直言劉興華的胸襟超乎他想象。

這道電令中,劉興華任命段瑞瑞爲廣東督軍,處理廣東境內一切軍務。至於廣東境內的民事。依然由朝廷的官員打理。但政策方面,卻需要按照東北軍的政策來。

其中一條,減免廣州百姓三年的賦稅,就讓深受戰亂之苦的廣州百姓,一下便倒向了新政府。那怕無惡跡,依然留任的清廷官員,也感嘆東北軍的財大氣粗。

至於新成立的粵軍,則由段琪瑞任總指揮。以一鎮舊部,還有二次起義的革命軍爲骨幹,快速的吸引廣東全境的清軍跟新軍。淘汰老弱重新擴編。

東北軍早前儲存在廣東境內的大量軍械,也被快速的發放到部隊手中。看到這種情況,段琪瑞也終於明白,爲什麼那些部下跟清軍,願意跟着東北軍幹了。

在戰鬥中傷亡的官兵,都能得到優厚的撫卹安置。伙食方面,比以前在北洋時期,好的不是一星半點。武器裝備,更是超乎他們的想象。

wωω ttkan co

做爲軍人,誰不希望多拿點餉。吃的穿的好點,又使用更先進的武器呢?

廣州的局勢穩定之後,廣東各地的局勢也迅速平定。而佔據廣東跟江浙兩地的東北軍,無疑將島國打算吞併的福建。形成了兩面夾擊之勢。

專注於打造福利的島國,也非常清楚,他們的局勢很危險。好在他們早前,往寶島抽調了不少陸軍,又收買了不少願意替他們賣命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劉興華電令粵軍以守爲主。進駐江浙的東北軍,正式開赴福建境內。而領兵出征的,則是調到江浙任督軍的秦林。

以東北師二軍爲主力,從龍泉方向進軍,提前佔領浦城等地。而在贛南訓練的新軍,同樣接到調令,開赴與福建接壤的地帶,形成三面合圍的態勢。

根據劉興華的命令,東北軍進軍的速度不快,卻穩打穩紮不斷壓縮島國部隊的有生力量。而島國方面的陸軍,似乎也明白什麼叫貪多嚼不爛,只佔據沿海的地區。

當挺進福建的東北軍,正式跟島國的防禦部隊交手之後。東北軍很出人意料般,全線停止前進,只是對島國的防守部隊,表現出壓迫的威勢卻不進攻。

這種情況,讓分散在沿海各地的島國陸軍,同樣有些想不明白原因。直到一直東南艦隊開始出擊,島國才意識到,東北軍打的是什麼主意。

在寶島集結了一支混編艦隊的島國海軍,也很清楚這次東南艦隊,只怕想隔斷福建跟寶島的海上通道。如果這個戰略達成,島國在福建的戰略將全面潰敗。

如果說島國有些懼怕東北軍的陸軍兵鋒,那麼海軍他們還是有絕對的信心。東南艦隊的出擊,讓島國的海軍同樣信心百倍,叫嚷着要全殲這支成立不久的東南艦隊。

伴隨東南艦隊似乎不着急,緩緩往寶島方面逼進的時候。成立許久,實力同樣不弱的旅順艦隊,突然深放開撥,奇襲了島國在半島的漢城港口。

甚至於薩鎮冰親自指揮艦隊,將半島黃海一側的島國港口,全部給炸了一遍。這種情況,讓島國方面也意識到,海軍到了必須決戰的時機。

按理說,目前島國海軍的力量佔優,東北軍如果不傻的話,應該集結力量先解決島國在寶島的艦隊,再與島國的海軍進行決戰。

可東北軍這次,似乎分兵而戰。催毀島國在半島修建的港口之後,旅順艦隊竟然沒離開,就在黃海海域,似乎等待着島國艦隊的到來。

等到島國從本土抽調的艦隊,同樣抵達黃海海域之時。東南艦隊,也正式跟駐守寶島的艦隊接手。伴隨東南的海軍展開交鋒,薩鎮冰坐鎮指揮的旅順艦隊,同一時間展開了對攻。

在東南海域進行的海戰,同樣吸引不少外國軍艦的觀戰。當島國海軍編隊,佔據順風位置,準備開始展開首輪炮擊時。他們幾艘主力戰艦,突然遭受到莫名的攻擊。

看着明明佔據上風的島國艦隊,幾艘主力戰艦突然受到重創。有一艘,甚至很快就傾覆,既將陷入沉沒的境地。觀戰的各國海軍,也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就在島國海軍想不明白,他們的主力戰艦,爲何會突然受到襲擊時。東南艦隊裝備的十二艘高速魚雷艇,突然從艦隊後方,對島國艦隊實施外突襲。

讓各國驚訝的是,他們儘管知道這些魚雷艇速度很高,不明白東北軍的魚雷艇,爲何會速度這樣快。可當有海軍將領,震撼般道:“不可能,這航速至少超過了四十節!”

這樣的話,讓各國海軍將領都明白。這些魚雷艇,看上去噸位不大,攻擊力同樣也不足。但誰都清楚,一旦讓他們靠近編隊,將是一個致命的威脅。

島國的海軍指揮官,自然也明白這種情況。開始命令艦艇,重點照顧這些高速攻擊而來的魚雷艇。只是這些魚雷艇的速度,快的令他們的炮兵,都來不及做出瞄準。

超過四十節的航速,無疑增加了島國炮兵的瞄準困難。看着首輪炮彈,大多都打飛,魚雷艇即將抵達他們的編隊附近,島國的海軍也感受到威脅。

就在他們打算進行第二輪炮擊瞄準時,這些魚雷艇開始佔據順風的位置,以一字陣形快速的發射了兩枚魚雷。十二艘魚雷艇,發射的二十四枚魚雷,讓島國的海軍魂飛魄散。

‘轉舵,避規魚雷攻擊!’

同樣能看到,在海面上冒着浪花快速推進的魚雷。觀戰的各國海軍將領,也覺得東北軍發射的魚雷速度,似乎也比他們想象的要快上不少。

伴隨二十四枚魚雷,又重創了幾艘島國軍艦之後。趁着島國編隊陣形大亂之時,東南艦隊的主力艦隊,同樣開始了他們的反擊。

相比島國艦隊已經陣形散亂,先前一直在退的東南艦隊,陣形卻非常穩固。首輪艦隊炮擊,便重創幾艘,先前已經受創的島國主力戰艦。

而幸運躲過首次炮擊的島國軍艦,一樣開始展開了反擊。而島國海軍的反擊,同樣導致東南艦隊的艦船起火,有軍艦不得不暫時退出戰鬥序列。

可就算如此,觀戰的各國海軍都清楚。這次的海戰,只怕東南艦隊要勝了。原因是,島國的主力戰船,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剩下的軍艦,只怕無力迴天。

先前發射完魚雷,便四散逃竄開的魚雷艇。直接繞行到島國艦隊的後方,又發動了新一輪的狼羣戰術,專門盯防那些退出戰鬥序列的島國軍艦。

魚雷艇上的大口徑機槍,將這些軍艦上的島國海軍,全部無情的屠殺殞盡。而看到這一幕的各國海軍,也終於意識到,這種高速魚雷艇的近戰殺傷力更恐怖。

一旦讓這種魚雷艇近身,將是大型艦艇的致命威脅。那高速噴射的大口徑子彈,足以催毀甲板上一切有生力量。想解決這些魚雷艇,只有開戰前便徹底將其催毀。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88讀書

第232章 新軍之謀第101章 軍人的骨氣第62章 警衛團出動第117章 奇兵突襲第96章 開了個小竈第250章 戰字驚天下第77章 糧食是個大問題第89章 獨特的‘告別禮’第39章 塔河守備營第235章 慈禧的謀略第233章 東南海戰第70章 惹怒山神了?第240章 職務安排第73章 斬首計劃提前第85章 火車變武器第48章 盤算招兵買馬第246章 民國元年的發展第24章 誰都有秘密第104章 獵豹突擊排第65章 不速之客第97章 樂極生悲第69章 一路圍追堵截第43章 凝聚民心士氣第17章 做好事不圖名第98章 先訂親認乾親第40章 部隊番號擴編第5章 驚世大盜第170章 風水輪流轉第94章 親自上陣第257章 舊戰息、新戰啓第20章 邊關燃戰火第78章 槍法練好不容易第140章 倔強接頭人第78章 再臨齊城第42章 輕機槍之威第46章 將軍的死志第50章 初露鋒芒第76章 情報網絡構想第98章 爲將來備戰第100章 安民師野望第26章 我好不甘心!第5章 碗也稀罕第4章 未來路第111章 全線出擊第75章 折磨式的訓練第22章 將軍的驚訝第39章 塔河守備營第235章 慈禧的謀略第17章 做好事不圖名第99章 再建新兵種第110章 炮艇VS高射機槍第60章 新兵實彈射擊第84章 你是神仙嗎?第124章 結束大戰的機會第89章 獨特的‘告別禮’第84章 下一個目標第164章 會談亦交鋒第97章 樂極生悲第60章 炮營的大傢伙第83章 黃金的誘*惑第85章 ‘鬧鬼’遇‘**’第153章 准將的待遇第125章 滅城計劃第34章 以利驅人第222章 廣州再起義第43章 凝聚民心士氣第68章 在家等你回來第133章 工業與幸醜條約第201章 三軍通電聯合第20章 殺進主寨第79章 界河邊的嘆息第100章 安民師野望第55章 大膽舉動第251章 海軍再出徵第79章 界河邊的嘆息第214章 大帥夫人有請第177章 獵豹突擊第78章 槍法練好不容易第138章 招攬的誠意第41章 孫家父子的野望第18章 這是說笑話嗎?第95章 實戰磨鍊第86章 玩威脅,誰怕誰!第73章 試訓營地初聞第198章 勢均力敵的血戰第158章 只求利不求名第145章 一條喪家犬第95章 實戰磨鍊第50章 兩軍陣前遇第105章 首領不好當第216章 帝制還是共和第220章 帥帳談判第19章 寒心思歸途第90章 女子也能成兵第139章 初聞張大炮第128章 敵後游擊隊第238章 對光緒的安排第118章 這只是開始第87章 做人的良知
第232章 新軍之謀第101章 軍人的骨氣第62章 警衛團出動第117章 奇兵突襲第96章 開了個小竈第250章 戰字驚天下第77章 糧食是個大問題第89章 獨特的‘告別禮’第39章 塔河守備營第235章 慈禧的謀略第233章 東南海戰第70章 惹怒山神了?第240章 職務安排第73章 斬首計劃提前第85章 火車變武器第48章 盤算招兵買馬第246章 民國元年的發展第24章 誰都有秘密第104章 獵豹突擊排第65章 不速之客第97章 樂極生悲第69章 一路圍追堵截第43章 凝聚民心士氣第17章 做好事不圖名第98章 先訂親認乾親第40章 部隊番號擴編第5章 驚世大盜第170章 風水輪流轉第94章 親自上陣第257章 舊戰息、新戰啓第20章 邊關燃戰火第78章 槍法練好不容易第140章 倔強接頭人第78章 再臨齊城第42章 輕機槍之威第46章 將軍的死志第50章 初露鋒芒第76章 情報網絡構想第98章 爲將來備戰第100章 安民師野望第26章 我好不甘心!第5章 碗也稀罕第4章 未來路第111章 全線出擊第75章 折磨式的訓練第22章 將軍的驚訝第39章 塔河守備營第235章 慈禧的謀略第17章 做好事不圖名第99章 再建新兵種第110章 炮艇VS高射機槍第60章 新兵實彈射擊第84章 你是神仙嗎?第124章 結束大戰的機會第89章 獨特的‘告別禮’第84章 下一個目標第164章 會談亦交鋒第97章 樂極生悲第60章 炮營的大傢伙第83章 黃金的誘*惑第85章 ‘鬧鬼’遇‘**’第153章 准將的待遇第125章 滅城計劃第34章 以利驅人第222章 廣州再起義第43章 凝聚民心士氣第68章 在家等你回來第133章 工業與幸醜條約第201章 三軍通電聯合第20章 殺進主寨第79章 界河邊的嘆息第100章 安民師野望第55章 大膽舉動第251章 海軍再出徵第79章 界河邊的嘆息第214章 大帥夫人有請第177章 獵豹突擊第78章 槍法練好不容易第138章 招攬的誠意第41章 孫家父子的野望第18章 這是說笑話嗎?第95章 實戰磨鍊第86章 玩威脅,誰怕誰!第73章 試訓營地初聞第198章 勢均力敵的血戰第158章 只求利不求名第145章 一條喪家犬第95章 實戰磨鍊第50章 兩軍陣前遇第105章 首領不好當第216章 帝制還是共和第220章 帥帳談判第19章 寒心思歸途第90章 女子也能成兵第139章 初聞張大炮第128章 敵後游擊隊第238章 對光緒的安排第118章 這只是開始第87章 做人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