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之前住在小廟裡,廟裡只有她和老師太,一天一隻受傷的狸貓臥在門口,老師太慈悲爲懷收留了它。狸貓要吃肉,可廟裡只有齋飯,狸貓傷好了自己捕了鼠雀,老師太一面阿彌陀佛,一面又不忍心責備狸貓。
後來有一天狸貓不見了,尼姑便想,定是廟裡鼠雀太少,小崽子找了好的去處。
再後來來了一位除妖人,他一手拿符一手執劍,刺穿了老師太的胸膛。
原來狸貓把老師太吃了,化作了她的樣子。
“你們信佛的總顧着以慈悲爲懷,卻不分人的好壞。”
老師太沒了,官府要徵廟,尼姑沒了家,四處漂泊。老師太死的不明不白,尼姑帶着她生前穿的袈裟,想尋個清淨地兒,爲老師太誦經。
尼姑說着眼淚汪汪,聽不得梨花妖說師太的不是,紅着眼睛就要走。
“好啦好啦!是我的錯!我沒有師太,也沒有爹孃,地上堆疊的梨花吸了靈氣,就有了我。我保證不惹你生氣,你在這裡養好了病再走,好嗎?”
尼姑見她慌忙哀求,心下一軟,便問:“你孤身一妖,不會孤獨嗎?”
妖本是沒有感情的,可沾染了人氣,懂得了人的感情,便收不住心了。區區幾百年小妖,只知任性和胡作非爲,還學不會剋制和律己。
梨花妖每日都採來新鮮的野菜和果子,尼姑將盆盆罐罐和竈臺都擦拭乾淨,破敗的小屋又有了人氣。
尼姑每日都與梨花妖講佛法,講過去老師太的故事。梨花妖也投桃報李,跟尼姑講自己漫長妖生中少有的趣事……
尼姑頭上漸漸浮起青絲,梨花妖見了十分欣喜:“小尼姑,若是你留起長髮,便是個十足的美人兒!”
尼姑身體本就虛弱,又長時間和妖在一起,風寒落下了病根,幾個月過去了,咳嗽怎麼也不見好。
“小尼姑,你我又見面了。”
梨花妖正與尼姑嬉笑,回頭看這聲音的主人,便嚇得躲在尼姑身後發抖。
原來是那個除妖人。
“小尼姑可是忘了師太如何被狸貓妖害了性命?如今卻與妖物同流,莫不是中了女妖的媚術,還做起了見不得人勾當?”
尼姑聽了這話怒目圓睜,“師太菩薩心腸辨不得狸貓要害人,可這梨花妖未傷我分毫,大師難道不分青紅皁白便要格殺勿論嗎?”
除妖人輕蔑一笑,“那便請小尼姑快些養好咳疾,好讓師太放心,我也好饒了這小妖一命。”
說罷便轉身走了。
“這除妖人如何知道你有咳疾?”
尼姑半天沒有回話,臉頰憋得紅紅的。
她的咳疾早就好了,只是念着她走了梨花妖孤獨,便狠不下心,將日子一拖再拖。
梨花妖不願擾了尼姑修行,執意讓她離開。尼姑本就因識破了咳疾的幌子而羞愧,此時更沒理由賴在這裡,第二天不等梨花妖採果子回來,便離去了。
尼姑上山爲老師太日日誦經,一刻也不耽擱,有時從早唸到晚,滴水不進。
二月飛雪,山上極寒難耐。尼姑日夜誦經又染上了風寒,她心中念起梨花妖,便不顧風雪獨自下山尋她。
尼姑的嘴脣凍到發紫,整個人顫顫巍巍,走了一夜,終於在清晨到了梨花妖所在的梨園。
梨花妖站在樹下,遠遠望見了她滿身風霜,便衝向尼姑與她撲了滿懷。“小尼姑,你可誦完了經?”
尼姑摸了摸梨花妖的頭,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又患了咳疾,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