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

劉備令黃忠與魏延各領一萬大軍征討涪城,在他們距離涪城二十里地時。劉循的斥候就已飛馬來報。如今放眼益州,並沒有人跟隨劉循,願意跟隨劉循的將官都已經被劉備攻滅。孤城涪城顯然是守不住的。

“公子,現在我們別無他法,益州已被劉備這大耳賊牢牢掌控於手中。如果我們還繼續據守這座孤城,有被對方包圍的危險。”張任對憂鬱的劉循說道。

“那我們該如何,難道去投奔呂布嗎?他願意接納我們嗎?”劉循疑慮的問着張任。

張任侃侃而談:“主公在世時,我們雖與呂布多有爭端,但都屬於諸侯間正常的摩擦爭鬥,並無實際的深仇大恨。而劉備與你卻是有殺父奪家之仇,即使公子不找劉備復仇,他也必將你除之而後快。所以屬下認爲,投靠呂布也不是不可以。他一定會接納我們,況且我們還能送他一份大禮。”

“什麼大禮?”劉循疑惑的問着張任。

“我們現在就撤離涪城,前往劍閣固守,然後派使者聯絡呂布,這劍閣就是我們送給呂布的大禮。”張任回答說。

“如此甚好,虧得當初公義有先見之明,一來涪城就將北邊的劍閣關給佔了。否則現在我們連個退路都沒有。”劉循讚許的說道。

原來,劉備走時雖然留了兩千多兵馬守備劍閣,但劍閣守軍卻不知道成嘟的變故,因而劉循和張任剛到涪城時,就派出幾個校尉帶着五百人馬連夜趕到劍閣。以當時的身份和官憑印信輕鬆叫開關門,將劍閣控制在手中。

……

成嘟府衙內,劉備洗了腳正要就寢,內侍卻匆忙來稟報軍師龐統前來求見。劉備心想這麼晚了還來求見,一定是有大事,連忙將龐統迎入堂中。

事態緊急,龐統也沒那麼多客套話和禮節。開門見山的高聲說道:“主公,統有要事稟報。盤踞涪城的劉循,張任退守劍閣了。”

劉備詫異的問道:“這有什麼奇怪的,涪城是座孤城,一旦被圍就再無迴旋餘地,他們退往劍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軍師何至於如此大驚失色。”

龐統一拍自己的腦袋說:“都怪我一時疏忽了,連這個都沒想到。我們不應該先打涪城,應先出一支奇兵繞過涪城將劍閣拿下。因爲劉循很可能會投靠呂布!”

【劉循佔據着劍閣投靠呂布!】劉備一下就明白過來了,【如果真這樣,這是將巴蜀的北大門交給了呂布啊】。想到到這,劉備也激起一身汗,急匆匆的說道:“那我趕快傳令黃忠與魏延全力攻打劍閣。”

龐統答道:“還是我親自去吧,我再領五千白耳精兵馳黃魏二將。”

“如此甚好!”劉備邊說邊召來令兵,傳令調集白耳精兵。

……

在劉循向葭萌關守將魏續說明來意後,魏續即刻用關卡內的通信站向南鄭發去了信息,南鄭的通信站再順着沿漢水而建的信道向築城的呂布轉發了信息。不久呂布回信,命魏續派人護送劉循到漢中南鄭,並調一半的葭萌關守軍前去支援劍閣關。

當龐統,黃忠,魏延帶着兩萬多人馬兵臨劍閣關下時,支援劍閣的呂布軍已提前幾個時辰到達。此時的劍閣守軍達到七千五百人。此前的劍閣是爲了防守北面之敵而建造,現在劍閣守軍花費月餘時間對劍閣關進行改造,將其改爲適合防禦南面之敵。但畢竟是改造的,針對南面之敵還是會有很多防禦上的盲點和漏洞。

龐統一邊吩咐人打造攻城器械,一面親自率領幾百親兵來到陣前查看,希望能找到劍閣的防禦漏洞。猛然,他發現在靠劍閣關右側的山崖絕壁上,植被遮蓋中,隱約有一凸起的天然石階。這石階凸起一直延伸到劍閣的城牆旁。這就是一條天然棧道,如果在這石階搭上雲梯,讓兵士攀爬上這石階,再順着石階上到城樓,不就可以一舉拿下劍閣了嗎?

想到這,他叫兵士搬來兩具最先打造好的雲梯,搭上石階,而後親自攀上去查看。數十親兵也魚貫而上。幾十人在石階上小心翼翼的向前行進。一名親兵對龐統說道:“軍師,這裡太危險了,您還是下去吧,由我們來勘察彙報於您即可。”

龐統搖頭說道:“不行,不是我親自勘察,你們來做,我擔心難免有疏漏之處。一丁一點疏漏就可能造成戰場上的大敗,還是我親自來好了。”

那親兵又說:“那也不能靠城牆太近了,我恐賊軍用箭矢攢射,我們中箭了不要緊,軍師若有什麼損傷,我們在主公那可沒法交待,擔待不起啊。”

龐統哈哈一笑說:“不要緊,你們不是帶着盾牌嗎?護住我就可以了。”衆人又繼續前行,龐統眯着眼仔細勘驗這條天然棧道,目測它的寬度,和每段與城牆的距離。

當他們接近劍閣城牆八九十米時,劍閣城頭嗚嗚的傳來一聲聲號角。一排排持槍持弩兵士迅速奔向城頭,並向右端集結而來。

龐統還是無所謂的樣子,對衆親兵說道:“看來我們被別人發現了,現在往回撤吧。”話音剛落,箭矢如同疾風驟雨般射來。

“保護軍師!”隨着一個校尉的高喝,衆親兵挺着盾牌圍成一圈將在龐統護在中間,而後慢慢的向後移去。箭矢噼噼啪啪的射在盾牌上,親兵的甲冑上。由於太過密集,兩名持盾親兵也面部中箭,當場倒下,另外兩名持盾親兵迅速補了上去。

望着連綿不斷射來的密集箭矢,龐統也驚呆了。他一眼望去,集中在城頭一端的射手並不是特別多,而且是使用射速較弓箭慢的弩具,怎麼可能如此連續不絕的射來箭矢。他當然不知道這些弩是最新式的呂布連弩。龐統正納悶着,又是幾名盾兵倒下。一支流矢破空而來,正中龐統面門,接着越來越多的箭矢射入了他的身體。龐統就這樣倒在了劍閣關前。

“軍師中箭了….”,”軍師陣亡了”劍閣關前傳來一陣陣嘶喊之聲。

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一章 廢太子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四十章 韃盡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
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一章 廢太子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四十章 韃盡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