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

呂馬童帶着從劉邦親兵衛隊中抽調出來的五百騎兵,調頭折返。一路上收攏許多潰兵,他只從中抽取騎兵調用。

當呂馬童返回已經被燒斷的浮橋附近時,已經糾集了兩三千漢軍騎兵。他發現大批漢軍兵士已經跪地向楚軍投降,還有部分漢兵正向四處逃散。楚軍也沒追趕,原地駐馬警戒。

項羽看着眼前這麼漢軍俘虜,一時犯難,自己只帶了五千兵士,而且都是騎兵,還有下一步的作戰任務,不想分出更多的兵力去看管俘虜。

此時他發現呂馬童正帶着幾千騎兵向自己殺來,冷笑一聲,高聲下令道:“全軍列隊備戰。”五千楚軍鐵騎迅速排好隊形,準備迎敵。

此時較遠處一團團蹲在地上的漢軍俘虜,做出了兩個選擇,一是逃跑,二是重新撿起武器,向呂馬童的陣列跑去。呂馬童身邊頓時呼啦啦多出了兩萬多人的步兵。

呂馬童看着自己不費什麼功夫就要扭轉乾坤,不禁內心得意起來。他曾是楚軍騎營中一飼馬校官,所以被喚作馬童,自是對楚軍騎兵有所瞭解,他認爲先前只是因爲項羽快速突襲才擊潰了漢軍,只要穩住陣腳,憑藉兵力優勢足以壓制住對方。封侯封王似乎觸手可得。

“衝”,他一聲令下,帶着三千漢軍騎兵向楚軍騎兵殺來,兩萬多漢軍步兵跟在後面,吆喝着,喧囂着,奔跑着。這些兵士都是漢軍近兩年新招募的新兵,對霸王之威只有耳聞,卻無親身“體驗”。

即使呂馬童,他自己也沒有以漢營軍士的身份經歷過那些慘烈之戰。而且他並不知道現在的楚軍騎兵已不是當年的楚軍騎兵。

五千楚軍鐵騎如同雕塑般駐馬不動,只是挺起了馬槊。當漢軍前鋒離自己還有五十米時,霸王一聲大喝:“衆將士隨孤殺敵。”說完,兩腿一夾,胯下烏騅馬如同一支利箭飛出。

霸王一馬當先,微微揮動大戟,輕易將兩名衝在最前面的漢軍騎兵斬落馬下,掉落的頭顱初速不減,向前滾動,只到被後方的楚軍鐵騎踩成爛泥。

漢軍騎兵大多還不知道馬鐙爲何物,自霸王東歸江東後,楚漢交戰中極少用到騎兵,所以楚軍廣泛普及的馬鐙還未開始在漢軍中普及。

沒有高深馬術,又無馬鐙,用長柄武器在交戰中極易從馬上失去平衡掉落。因此漢軍騎兵用的還都是環首刀這樣的短柄武器。

身先士卒的霸王立刻發現了迎面衝來的呂馬童和他身邊的數名親兵。看到勢不可擋的霸王項羽,呂馬童身邊的親兵催馬擋在了他的前方。

霸王以扛鼎之力將大戟掄圓了,呼的一聲,大戟戟刃劃出一道無堅不摧的玄月殘影。影中的漢軍騎兵,有的頭顱飛出,無頭屍身體掉落在地,有的臂膀被斬落,有的馬匹被砍斷脖頸,人卻掉落馬下。

呂馬童前面已無遮擋。這馬童騎術也了得,別的漢軍騎兵乘馬都是一手持繮一手持兵刃。他卻可以一手持刀,一手持盾,口裡叼着繮繩。

此時他見霸王一戟向自己戳來,挺盾去擋,“當”一聲,精準將大戟的矛刃頂住。然而項羽這一戳,有千鈞之勢。呂馬童的手盾剎那間碎裂成幾塊,大戟去勢不減,一下子將呂馬童持盾的手掌切斷,而後洞穿了呂馬童的扎甲。戟刃深深契入了他的身體。

霸王大喝一聲,將呂馬童生生挑起,拋向空中,而後揮舞大戟在呂馬童身體墜落之處“畫出一朵花”。呂馬童的屍身頓時被戟刃斬的七零八落。殘肢斷臂,頭顱,肝腸掉落一地。

呂馬童身後的十幾名親兵,本欲趁項羽與呂馬童交戰之機攻擊項羽,項羽身後的楚軍鐵騎卻早已衝了上來。

手中的兩米馬槊向漢軍騎兵齊齊捅殺過去,漢軍騎兵手中的環首刀卻夠不着楚軍鐵騎,只能被動挨打。多名漢軍騎兵揮刀的手臂僵硬在空中,胸膛已經被馬槊的矛刃洞穿,在楚軍騎兵馬力的衝擊下,屍身飛向空中。

還有些漢軍騎兵則是坐騎被楚軍用馬槊劈開脖頸,倒地而亡,兵士從馬上滾落,隨後被身後身前滾滾而來的無數鐵蹄踐踏成肉泥。

當楚軍與漢軍的騎兵完成第一次錯馬接兵,呂馬童的三千騎兵就只剩下幾百名倖存者。這幾百名倖存者已是肝膽俱裂,不敢再調轉馬頭與楚軍繼續對陣,過陣後,立刻向兩側分開各自逃散而去。

項羽沒再理會他們,率着楚軍鐵騎,向後面的烏壓壓一堆漢軍步卒鑿去。長戟馬槊飛舞,鐵蹄隆隆,健馬飛馳。

藉着馬力,長槊矛刃洞穿一個個漢軍的身體。個別漢軍兵卒還試圖抵抗,紮起弓步,試圖用手中兵刃去砍馬腿,早被楚軍騎兵伸出馬槊,一槍扎穿頭顱。

楚軍摧枯拉朽般就將這漢軍步卒斬殺五六千人,有的楚軍騎士的馬槊上甚至連穿兩三個漢兵,不得不緩下馬速將矛刃上的屍體抖落下來。

剩餘的漢軍步卒被分割成兩股,試圖逃竄。但哪還逃的掉。穿過漢軍的楚軍馬隊分成兩隊,向兩邊兜圈飛馳,迅速將被分割成兩團的漢軍反圈起來。不少漢軍兵卒又丟下武器,下跪求降。

霸王高聲喝令道:“降而復叛,殺無赦!“楚軍鐵騎,先生用弓箭攢射,而後齊齊亮出泛着殺意寒光的馬槊向絕望的漢軍衝殺過去。

哀嚎,求饒,嘶喊聲中。剩下的兵卒迅速被斬殺乾淨,一個都沒留下。

淮河南岸的擠攘成一團的二十萬漢軍遠遠看到這一幕,都驚懼萬分,這些新兵才知道往日的關於霸王的傳說並非虛構誇張。

這一戰,楚軍僅靠五千鐵騎就擊殺漢軍近三四萬人,剩餘的不到六七萬人全部潰散。但劉邦損失的並不只是兵力這麼簡單。他帶在身邊的親信幕僚將領在此役中或被斬殺,或被俘,或失蹤下落不明,其中就包括陳平和張良。陳平在呂馬童沒來之前就已死於亂軍之中。而張良此時卻是下落不明,不知是死是活。

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九章 歸義伯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十章 立威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八章 反圍剿第九章 歸義伯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七章 入城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六章 登基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四十章 韃盡第八章 反圍剿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四十章 韃盡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
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九章 歸義伯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十章 立威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八章 反圍剿第九章 歸義伯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七章 入城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六章 登基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三十章 陣戰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四十章 韃盡第八章 反圍剿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四十章 韃盡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