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平靜中的進步(下)

八十天的時間,實力有進步的並不只嶽鼎和左朱殷,此時的六道教正處上升期,便如大多數開創先河的門派一樣,甚至還要更勝一籌,畢竟他們要功法有功法,要福地有福地,有靈藥有靈藥,要人才有人才,升級速度如火箭般蹭蹭往上躥,以至於每天都能看得見進步,完全稱得上“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的評價,更遑論足足八十天。

《藥王神篇》依然在不停的給嶽鼎帶來功德點數,獄洲那麼大,凡人世界的交通上也遠不及科技位面,要等到它的影響力覆蓋全洲,起碼得在十年之後。

圓的面積越大,接觸到的未知交界也越大,算起來差不多每日能提供一百點功德,而每三日一次的授武大會,也能提供一百五十點的功德,平均下來就是每日一百五十點,八十天時間就是一萬兩千點。

期間時不時派出弟子除暴安良,斬妖除魔,刷一下存在感,雖然每一次都不多,積累起來也有一千多的功德點。

上一回嶽鼎等人解決澄陽湖問題,還幫蟹妖解決了未來的修煉,澄陽縣也因這番交易而受益,漸漸感受到當一位湖中老大幫助自己時能獲得的好處,由此也對六道教生出了感激,此事件中獲得六百點,而不計前嫌的收左朱殷爲弟子,以及幫助法琉璃破開迷障,得證本心,加起來約有一千點。

而在此之前,本來就還殘留着一千多功德點。因此這八十天中,可支配的功德點將近一萬六千點。

兌換的功法有:《移花接玉》四百點、《明玉功》八百五十點、《彈指神通》五百點、《乾坤大挪移》七百點、《降龍十八掌》六百五十點、《葵花寶典》八百五十點、《不死法印》一千四百點、《風神腿》三千三百點,共計近九千點。

除了功法外,還有寒玉牀六百點、參天星斗近一千點、微型八卦爐四千點,共計五千六百點。

目前殘留在嶽鼎手中的僅剩下一千五百點,在六品階段的兌換價格,是從一千開始一直到四千點。

彈指神通是爲了彌補暗器使用手法上的缺口。畢竟一陽指再厲害,也是以自身真氣釋放,不如彈指神通可以強化暗器投擲時的威力。其實名爲彈指神通的武功有很多人都會。作用上也都是大同小異,只在一切技巧等細微處體現出差別,比如明教副教主楊逍也會一門彈指神通的武功。嶽鼎兌換的時候自然是挑名氣最大的那一個——東邪黃藥師的彈指神通。

降龍十八掌名頭頗大,可謂耳熟能詳,縱然如今的嶽鼎並不欠缺剛猛系的武學,但兌換來積攢人品也不錯,何況六道教的武學體系中還真沒有七品的掌法,拳法和爪法倒是有不少,而他在兌換的時候也曾猶豫是不是要選擇碧海驚濤掌,畢竟以變化而言,裡面的六大奇勁尚在降龍十八掌之上,可最後還是依照名氣了。

乾坤大挪移的效果不言而喻。這門源自波斯拜火教的鎮教之寶,武學道理多元精妙,變化神奇,是西域武林最巔峰的武功。它雖不能轉化爲實際的招式或者內功,卻也跟玄功要訣相似。主要有九大功能,包括激發最大潛力,集武功道理大成,製造對手破綻,積蓄勁力,粘住掌力。牽引挪移敵勁,轉換陰陽二氣,借力打力等。

乾坤大挪移的根本道理,在於發揮每人本身所蓄有的潛力,須知人的體內潛力原是龐大,只是平時使不出來,每逢火災等等緊急關頭,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往往能負千斤,母親爲了救孩子甚至可以隻身拉住衝刺的駿馬,而這門心法就是將極限狀態的力量變爲尋常能用。

其實武者尋常練習的武功,本就是講究儘可能的發揮出身體的力量,比如常人一拳打出,頂多是發揮出全部手臂肌肉的三四成力量,再往上便力有未逮了,而修行武功之後,就能發揮到六七成,但這也是極限了,再往上是不可能的,因爲身體自我保護的本能會截留下一部分力量來留作退路。

如降龍十八掌等上乘武學,也同樣沒有激發出更多的力量,之所以威力會變強,其實是調動身體其他部位的力量集中在掌上,提升的是總量,而非效率,它們講究的是如何將體內平時不使用的勁力調動起來,集全身之力於一掌。

武功的本質是勁力的運使技巧,如何運用出現有的勁力,而乾坤大挪移則是激發出更多的勁力,將人體力量的九成以上都發揮出來。

想張無忌練就九陽神功後,本身所積蓄的力道已是當世無人能及,只是他未得高人指點,使不出來,可一學到乾坤大挪移心法,體內潛力便如山洪突發,沛然莫之能御,從一個武功招式平平無奇,專門用內力欺負人的憨貨,升級到能在對戰中偷學少林龍抓手的武學大家。

修煉乾坤大挪移雖是號稱極難修煉,悟性高者修習第一層需七年,第二層加倍,如此愈發困難……

人家張無忌九陽神功還沒大成,居然就在數個時辰力練到了第六層,可見悟性什麼的全是扯淡,主要還是看功力,功力高就能速成,功力不足就沒資格練,傻不拉幾的浪費時間研究學習的,還不如將自身功力提升後再修煉,這樣子速度也許會更快。

金大用鮮活的例子教給我們一個耳熟能詳的道理:磨刀不誤砍柴工。

激發人體潛力,這種跟洗骨伐髓同檔次的效果,自然不能或缺,何況內功向來是六道教的強項,小無相功、明玉功、神照功、修羅陰煞功也許在純粹的真氣總量上並不能勝過九陽神功,可在大成之後。將乾坤大挪移修煉到第六層並沒有困難,再怎麼也不可能輸給未大成的九陽神功,所以這門心法也被嶽鼎列爲六道教弟子的必修功法。

將乾坤大挪移和玄功要訣進行比較,前者是外家勁力的效率法,後者是內家真氣的效率法,一外一內,相得益彰。

兌換葵花寶典倒不是嶽鼎想要用神功來害人。而是結合以前的想法,利用玄功要訣對其進行改良,如今他跟山子巽的目光早已勝過以往許多。尚有各種上乘內功作爲參考,修正其中的弊端不再是紙上談兵。

修煉葵花寶典之所以要揮刀自宮,其根源在於修煉此功法後。修行者體內會生出陽烈之氣,而且是不受控制的,跟什麼純陽真氣毫無關係,危害類似單獨服用的陽極先丹,令人受盡慾火焚燒之苦,可一旦揮刀自宮,斷去是非根,陽烈之氣就成了無根之萍,自然而然就會撲滅掉。

在兩人合力花費了半個月時間後,總算是修正了缺陷。並完整的保留下原有的威力,只是有兩種限制:一是必須配合寒玉牀來消除陽烈之氣,嶽鼎也是爲此才兌換寒玉牀,若本身修煉極陰內功的武者可以省略,二是修行者不得身懷陽系功法。如嶽鼎和夢芸就不能修煉,否則容易失控。

這也是目前能做到的極限了,想要完全的去掉敝處,不受限制的進行修煉,以六道教目前的水準,不可能實現。

《葵花寶典》是一部包含武學招式的經文。而非單純的內功心法,否則也無法衍生出辟邪劍譜,不過也並非“上部練氣,下部練劍”這種讀者臆測的結論,更非必須以針作爲武器,原著中東方不敗之所以用針而不是其他兵器,全是由於任我行等人殺得突然,手邊又沒有趁手的武器,不得已而爲之,若當時手邊有柄細劍,任我行一行人包括主角在內都得撲街。

想來便也明白,葵花寶典的著作者是大內公公,雖然太監經常給人陰柔、妖氣的印象,可針線絕非太監的標配武器,古往今來,也沒見哪幾個公公喜歡隨着帶着針線。

葵花寶典絕非只加速度,不加力氣,東方不敗能用針盪開令狐沖的劍,並讓已經用吸星**吸過內力的令狐沖生出難以握住劍的感覺,就是最佳明證,至於林平之在對戰餘滄海時出現內力不敵的現象,完全是他修煉時日短的原因。

葵花寶典的兌換價格在九陽真經之上,也絕非沒有道理,縱觀它的轉移歷史。最初,寶典落入莆田少林寺方丈紅葉禪師手中,而後華山派氣劍兩宗的祖師嶽肅和蔡子峰偷閱寶典,匆匆之際,二人不及同時閱遍全書,於是一人讀一半,後來回到華山共同參悟研討,結果發現彼此的內容居然牛頭不對馬嘴,全然合不上來,但兩人各自堅持自己所記的纔是對的,於是誕生了華山的劍氣二宗之爭。

接着是紅葉禪師派遣弟子渡元禪師前往華山,勸論嶽蔡二位,可渡元禪師上得華山,聽嶽蔡兩人背誦經文,心中卻暗自記下,接着便還俗江湖,易名林遠圖,以殘缺版的《葵花寶典》爲基礎,創出林家七十二路“辟邪劍法”,打遍天下無敵手。

殘缺版的《葵花寶典》,成就東方不敗的威名,連修煉吸星**的任我行也遠非敵手,而殘缺版上再打折扣的辟邪劍法,連嶽不羣都難以抵擋誘惑,追溯源頭,完整版的《葵花寶典》的威能如何,自是不言而喻。

不過目前修煉的僅有山子巽、黃元吉、潘氏姐弟四人,嶽鼎和夢芸因九陽神功而不能修煉,左朱殷目前忙着紮實根基,沒有多餘的經歷,丘離師徒有了配合不死法印的幻魔身法,倒也不需要求助他山之石。

有了作爲源頭的不死法印後,丘離終於將幻魔身法修煉至大成,能衍生出無數殘影來惑敵,而且不死法印特殊的吸收真氣的效果,也能彌補全力運行幻魔身法的大損耗。

不得不說,不死法印的確是個物美價廉的好東西,既能削弱攻擊,又能吸收真氣,還對輕功有着明顯的增幅效果,更包含“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的武學義理,難怪大唐雙龍中兩位主角都修煉了此法訣。

已經將修羅陰煞功練至大成的丘離,最近已經開始着手明玉功和移花接玉,試圖從中獲取淨化,從而令不死法印轉嫁真氣的效果更上一層樓。

明玉功屬於百搭的巫門,而且同樣是陰系內功,與修羅陰煞功並不排斥,而有了吸星**作爲打底,丘離從不擔心同時修煉兩門內功會出現後力不濟的情況。

最後的風神腿則是嶽鼎用來作爲殺手鐗之用,這門武技在六品武學也屬上乘,而且以目前根基也足以修煉。

之所以不選擇同屬的排雲掌和天霜拳,乃是考慮到掌法和拳法六道教的武學體系中都已經具備了,而腿法卻是欠缺,畢竟攻擊用的腿法和輕功不能混爲一談,兩者雖然相互影響,往往腿法好的輕功,輕功好的腿法利索,可本質上仍是不同的。

在武道境界上,緊隨着嶽鼎突破到九重先天,丘離和山子巽也隨即晉級八重通靈,三人就像是約定好的一樣,兩位義弟的修煉總是慢上大哥一拍。

潘美、夢芸和步蒼穹皆到了七重築基,畢竟無漏期和築基期並非肉身境的難關,家底渾厚的都能輕鬆突破,六道教的資源恰恰是最豐厚的,而真正難的是後面的通靈和先天。

黃元吉和潘曉目前還是六重無漏期,並不是天賦不如其他人,而是前者將更多的經歷花在研究煉丹術,後者則純粹是懶惰所致。

青武大會將至,三州江湖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逐鹿山的問鼎峰上,連授武大會也稍稍受到了影響,人數減了一成左右,沒有變得門可羅雀,是因爲來聽課的都是底層的江湖人,問鼎爭鋒奪第一的事情,與他們毫無關係,而且屆時問鼎峰上必然人山人海,絕非湊熱鬧的好地方。

嶽鼎將不適合在江湖人面前露面的潘氏姐妹以及左朱殷留下,其餘人則一塊打包上路,這一回,他是打定主意要掀起江湖雲波,不再低調。。。)

第118章 佛門護法神獸第80章 丘離的無限遇敵第88章 自取其辱第17章 很現實的經濟問題第72章 刻顏立誓第101章 師徒如父女第12章 一飛沖天時(中)第52章 壯士斷腕第81章 下山第81章 下山第99章 無可解釋的誤會第84章 層出不窮的武技第121章 亂相第81章 下山第78章 平靜中的進步(下)第79章 小別又重逢第107章 原來是你第73章 不要放棄希望第2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上)第55章 一陽指第29章 今非昔比第32章 刺殺第108章 霸道自污第64章 各自的證道之心第18章 餐桌上的較量第24章 薨牙盟第83章 開一間靈藥鋪第16章 談心(下)第88章 用輕功羞辱他第93章 小無相功第92章 諧之道第2章 潘氏姐弟(下)第15章 談心(上)第48章 狂暴反擊第23章 複雜的妻妾關係第32章 禪機與葷段子第90章 佛門大會邀請函第90章 佛門大會邀請函第94章 抓賊第79章 小別又重逢第81章 下山第13章 一飛沖天時(下)第109章 破檻第47章 武學思想上的分歧第82章 小勝第72章 刻顏立誓第72章 刻顏立誓第24章 是誰的吉兆第91章 轟動的授武(上)第63章 膏肓草堂第110章 摩訶寺的秘密(上)第10章 好男兒志在千里(上)第89章 葵花之速(上)第33章 錘子和鐵鎖第35章 論功德第18章 弟子授武第49章 刺客門派第103章 大收穫第88章 用輕功羞辱他第76章 平靜中的進步(上)第61章 極陰難治第93章 天子望氣術第72章 刻顏立誓第94章 抓賊第69章 和氏璧(下)第65章 花天王第73章 下廚第36章 漏盡智證通第3章 天賜之運第50章 收穫第68章 放棄機遇第85章 聲名鵲起第54章 妥協第105章 無遮大會(上)第15章 談心(上)第58章 吸星開張第95章 興趣使然的算士第113章 一葦渡江第18章 餐桌上的較量第36章 漏盡智證通第74章 李代桃僵第30章 九劍破飛劍第74章 李代桃僵第27章 釋門弟子第11章 好男兒志在千里(下)第76章 福慧**第4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上)第109章 破檻第91章 揚名第68章 和氏璧(上)第21章 年關(上)第18章 餐桌上的較量第11章 好男兒志在千里(下)第6章 兄弟齊心可斷金(上)第42章 冰瀑鬥武(下)第14章 雲體風身的修煉第23章 複雜的妻妾關係第64章 災病劍意第28章 兩種態度第36章 漏盡智證通
第118章 佛門護法神獸第80章 丘離的無限遇敵第88章 自取其辱第17章 很現實的經濟問題第72章 刻顏立誓第101章 師徒如父女第12章 一飛沖天時(中)第52章 壯士斷腕第81章 下山第81章 下山第99章 無可解釋的誤會第84章 層出不窮的武技第121章 亂相第81章 下山第78章 平靜中的進步(下)第79章 小別又重逢第107章 原來是你第73章 不要放棄希望第2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上)第55章 一陽指第29章 今非昔比第32章 刺殺第108章 霸道自污第64章 各自的證道之心第18章 餐桌上的較量第24章 薨牙盟第83章 開一間靈藥鋪第16章 談心(下)第88章 用輕功羞辱他第93章 小無相功第92章 諧之道第2章 潘氏姐弟(下)第15章 談心(上)第48章 狂暴反擊第23章 複雜的妻妾關係第32章 禪機與葷段子第90章 佛門大會邀請函第90章 佛門大會邀請函第94章 抓賊第79章 小別又重逢第81章 下山第13章 一飛沖天時(下)第109章 破檻第47章 武學思想上的分歧第82章 小勝第72章 刻顏立誓第72章 刻顏立誓第24章 是誰的吉兆第91章 轟動的授武(上)第63章 膏肓草堂第110章 摩訶寺的秘密(上)第10章 好男兒志在千里(上)第89章 葵花之速(上)第33章 錘子和鐵鎖第35章 論功德第18章 弟子授武第49章 刺客門派第103章 大收穫第88章 用輕功羞辱他第76章 平靜中的進步(上)第61章 極陰難治第93章 天子望氣術第72章 刻顏立誓第94章 抓賊第69章 和氏璧(下)第65章 花天王第73章 下廚第36章 漏盡智證通第3章 天賜之運第50章 收穫第68章 放棄機遇第85章 聲名鵲起第54章 妥協第105章 無遮大會(上)第15章 談心(上)第58章 吸星開張第95章 興趣使然的算士第113章 一葦渡江第18章 餐桌上的較量第36章 漏盡智證通第74章 李代桃僵第30章 九劍破飛劍第74章 李代桃僵第27章 釋門弟子第11章 好男兒志在千里(下)第76章 福慧**第4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上)第109章 破檻第91章 揚名第68章 和氏璧(上)第21章 年關(上)第18章 餐桌上的較量第11章 好男兒志在千里(下)第6章 兄弟齊心可斷金(上)第42章 冰瀑鬥武(下)第14章 雲體風身的修煉第23章 複雜的妻妾關係第64章 災病劍意第28章 兩種態度第36章 漏盡智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