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進城

莫茹看了一眼,哎呀,這不是最基本的臨摹嘛,簡單啊。

其實要畫毛/主席畫像,她不需要照着,腦子裡有原型幾個特點抓住,畫出來的比這時候牆上貼的更像。

高餘飛熱切地看着她,“莫茹同志,你真的能畫嗎?可以請你幫我畫一幅毛/主席肖像嗎?”

周明愈見狀很想說我也會畫,你別麻煩我媳婦,我媳婦兒懷孕怪不容易的我自己都不捨的她累呢,你讓她畫那麼大個相,你怎麼那麼好意思啊。

莫茹眼珠子一轉,讓我畫像行啊,可你是不是給點報酬啊。

周培基悠悠開了口,“高老師,這個很難畫嗎?要多少錢一副啊?”

莫茹差點笑起來。

誰知道高餘飛居然也沒惱,很認真地看着莫茹,“莫茹同志,我提供紙筆你幫我畫一幅,可以嗎?畫好了我另外給你五角錢酬謝,你看行不行?”

鉛筆素描肖像畫對莫茹來說那是基本功,寥寥幾筆就可以勾勒出一個人的特徵,當然也可以精工雕琢精益求精。

不過她不知道現在街頭畫人物素描的行情啊,畢竟也沒有可參照物,要擱後世路邊隨便一個畫速寫的也得三五十塊吧。

她不是爲了賺高餘飛的錢,但是也不能就隨隨便便答應他。

五毛錢的話在鄉下能買十幾個雞蛋,不少,但是對莫茹來說還不夠,因爲她得讓高餘飛對她有所求,這樣纔好進一步套交情。

與其求着他談玉米公糧的事兒,不如讓他有求於她,這樣會更好談。

她現在裝作畫畫就是自己的天賦,瞎畫來的,當然不能說得太具體,免得露餡。

她笑道:“高老師什麼算畫好啊?”

高餘飛道:“你等等。”他轉身就快步出去,很快又回來,手裡拿着一支鉛筆一張紙。

他把這兩樣遞給莫茹,“用這個。”

莫茹接住看了一眼,這是一張裁成斗方的生宣,筆是中華牌繪圖筆,她在供銷社瞭解過,這時候一支要一毛五到兩毛,鄉下根本沒的買,絕對是鉛筆中的名牌。

她假裝不知道好壞,就笑道:“高老師,我有鉛筆了。”

高餘飛露出一副輕蔑的樣子,“你那個怎麼和這個比,用這個畫,要是畫錯了也不能用橡皮擦,要用饅頭。”

周培基等人立刻一副十分好奇的樣子,“還能用饅頭擦呢?”

高餘飛一副和你們這些蠢貨說了也不懂的架勢,“那是自然的。”他又問莫茹:“莫茹同志,現在能畫嗎?”

周明愈立刻道:“高老師,現在太晚了。”

你當我媳婦是包身工呢。

莫茹也道:“高老師我得畫好幾天呢,我先在本子上畫畫看,要是畫得好再畫你這個紙上。”

張金樂幾個都不敢相信地看着她,“傻……你還會畫畫?”

周明愈道:“我媳婦兒當然會,做飯的時候還會用燒火棍兒畫呢。”

不識字會畫畫這個天賦是無可厚非的,不只是莫茹,鄉下很多手巧的匠人或者是老太太,大字不識一個,但是畫畫技術卻很高。

比如說周玉忠這樣的雕花木匠,還有一些會剪花的老太太,哪怕是一個普通人,他拿着筆照着什麼也能畫一畫的。

只不過有好有差罷了。

可那些就算畫得不錯,讓他們畫人物素描卻是不行的。所以莫茹會自學畫人物肖像,高餘飛就覺得她很厲害,而且一點都不懷疑她。

拿了紙筆,也到下課的時間。

周明愈就跟高餘飛道:“高老師,我們明天要去縣裡辦點事,能不能請高老師給我們寫個介紹信,我們去大隊蓋個章,拿着也好有個防備。”

聽他說要去縣裡,別人都很好奇,高餘飛也問他去幹嘛。

據他所知,離縣城四五十里的這些村裡,絕大部分村民一輩子也不會去那麼遠的地方。

周明愈慢條斯理道:“去買紅糖。”

“哈哈哈!”張金樂等人毫不客氣地大聲嘲笑,“周明愈,你是不是傻啊,買紅糖!哈哈哈。笑死個人。”

高餘飛卻沒笑,看了他一眼,“鄉里供銷社沒有?”

周明愈搖頭,“好幾天沒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貨,有貨也只能買二兩,我得去縣裡多買點。”

他不需要撒謊要去縣裡幹嘛幹嘛,他就是去買紅糖,光明正大地去。當然,順便把不需要票的物品買一些回來。

比如說鹽,這時候還不要票,誰知道過了年等□□的時候會不會也被限額供應。

高餘飛道:“你就買個紅糖要什麼介紹信?”

周明愈理直氣壯,“我們還想去縣醫院一趟,看看能不能買點紫藥水、止痛藥的備着。”

以後有娃了,要是略調皮一些,這裡磕了那裡碰了的,雖然用萋萋毛等草藥也行,可還得消毒殺菌。再說人吃五穀雜糧,難免就有個頭疼腦熱的,止疼藥、止瀉藥最好備一點。

高餘飛看周明愈的眼神也越來越好奇,這小子還知道去城裡要介紹信,還能未雨綢繆,真是不簡單。

他點點頭,“我給你們寫。”

他當即拿出自己的鋼筆,小心地旋開筆蓋,又拿過莫茹的本子唰唰寫了三行字。

字跡也是凌厲欲飛的,稱不上好看,但是措辭一看就是正經讀書人寫的。

“行了。”

周明愈接過去看了看,向他道謝。

高餘飛就道:“下課吧。”他又對莫茹道:“莫茹同志,別忘了啊。”

莫茹笑道:“高老師放心我不會忘的,等我在自己本子上練熟了,一會兒功夫就給你畫好。”

聽她說得那麼輕鬆,張金樂幾個就開始冷嘲熱諷。

高餘飛怒了,“你們幾個閉嘴,連個加減法都做不好你有什麼資格嘲笑別人?”

張金樂沒料到高餘飛居然對自己發難,嗝了一聲不知道說啥好。

莫茹和周明愈就跟高餘飛告辭。

周培基拎着自己的東西跟着他們,“我說你怎麼那麼能啊,還會畫畫。”

莫茹笑道:“這算什麼能的?你爹也會啊,他們還會編席編筐子,那不是更能?”

周培基撓撓頭,“那有什麼了不起的啊,大家都會。”

“你覺得大家都會,可也有很多人不會啊,覺得特了不起呢。”反正她穿過來以後就覺得這些人真的很厲害,個個有一雙巧手。

在路口分別的時候,周培基道:“周明愈,你等會來我家一趟唄,我娘可能也想讓你們幫忙買點東西呢。”

周明愈答應了,就扶着莫茹家去。

張翠花還在搓麻繩,周老漢兒在編草鞋,其他人都各在自己屋裡。

鄉下麻繩和草鞋都是必需品且消耗很快,平時家裡要備下很多,所以得空就要做。

周明愈去找張翠花說去縣裡買紅糖的事兒。

張翠花看看他,又看莫茹,下午上工的時候兒子就跟她說過去縣裡買紅糖,她立刻就感覺着小兩口又要整事兒。

你說買紅糖就買紅糖,幹嘛還得媳婦兒挺着個大肚子跟着?

這就不是單純買紅糖的事兒。

果然,兒子開了口,“娘,你說我能不能拿着雞蛋去縣城裡……”

張翠花嚇了一跳,“紅鯉子,你這是要犯錯誤啊。”

周老漢兒繼續編草鞋,沒吭聲。

周明愈小聲道:“娘,犯啥錯誤啊,供銷社3分錢收我們一個,外面至少六分呢。”

這時候城裡的雞蛋已經不是敞開供應,跟糧油一樣是限量的。

小縣城距離鄉下近,在鄉下有親戚的可以幫忙買一些。或者膽子大一些的也敢到城關的鄉村自由市場上買點雞蛋、菜蔬和糧食,價格自然要貴,一個雞蛋可能6分到一毛,但是不用票。

那些大城市城市估計就得三四毛一個,就這還不一定買到,畢竟打擊黑市割尾巴,被抓到就要嚴厲打擊,一般人還真不敢去賣。

過兩年□□的時候,黑市價格是平價的十幾倍都買不到呢。

他只尋思他媳婦兒要生娃坐月子,紅糖小米粥、紅糖雞蛋水總要吃一點吧,要不那身子得多虧啊,所以和他娘撒撒嬌什麼的也不是不能做。必須要攢點錢,媳婦兒生了孩子,吃的用的肯定得買一些。

他剛蓋了房子,不好意思管家裡要錢,所以就得去黑市上尋摸。

張翠花看着他,一臉擔心,“紅鯉子,你這樣的想法很危險啊,要是被人知道……”

“娘,不會被人知道的,你放心好了我有辦法呢。”周明愈保證。

張翠花又看了莫茹一眼,尋思有大仙護着那應該是沒問題的,“那你把家裡雞蛋都拿走吧。”都拿走也不怕,母雞每天都下呢,等莫茹生的時候又能攢不少。

這些日子有莫茹照顧,母雞們下蛋很勤快,加上村裡人換的,總有四百個左右。前些天她囑咐周明愈去換,他都沒捨得說再攢攢,估計在這裡等着呢。

那時候張翠花還怕在家留時間長了,雞蛋也容易壞,她當然不知道大部分雞蛋都被莫茹收進空間保鮮,隔段時間換一批。

周明愈見她答應,高興地抱了抱她,“娘,你真是太英明瞭。”

張翠花哎呀一聲,“老大個人來,還跟小孩子一樣。”

周老漢兒看了他一眼,道:“去你隊長大爺家請個假,估摸他家也有幾個蛋。”

“好嘞。我也去大爺達達家看看他們有沒有要我幫忙買的東西。”當然,順便看看他們攢了多少雞蛋,拿到城裡想辦法賣掉。

周明愈讓莫茹在家裡等他,他去周誠志家請假。

要不是隊長是自己家人,想請假可沒這麼容易,因爲現在規定人人都要參加勞動,最好一天都不請假,一年到頭都上工。

聽見周明愈又說請假,周誠志又不是傻子,立刻就尋摸着什麼,“我說紅鯉子,你小子是不是有什麼事兒?”

周明愈笑道:“大爺,妮兒過些日子就要生了,我想去縣裡買幾斤紅糖。”

周誠志一聽,好傢伙兒,誰家不是買個二兩三兩的,你開口就幾斤。

這得多少錢啊。

再說糖和鹽不一樣,它不是必需品,除了產婦和孩子很少人需要買糖。就算買也是二兩三兩的,而且有時候有錢也不一定買到。

他吧嗒吧嗒菸袋鍋子,對老婆子道:“給孩子拿塊錢。”

何桂蘭雖然不樂意,卻也不好意思拒絕,就要去拿。

周明愈忙拉着她,“大娘,那可不用。”他瞅瞅外面沒人,其他人都出去拿知了龜、閒聊去了,他小聲道:“大娘,你攢了多少雞蛋啊,咱們往供銷社3分錢一個,我想去縣裡賣賣試試,看看能不能六分一個。”

何桂蘭嚇了一跳,“紅鯉子,你這不是犯錯誤嗎?張根發纔來說割尾巴呢。”

她就看周誠志。

周誠志菸袋鍋子吧嗒得更兇了,看了周明愈一眼,“你爺孃知道?”

周明愈點點頭。

周誠志眉心皺成個川字,“明愈,這要是被抓到……”

周明愈拍胸脯保證,“大爺你放心,我有辦法呢,抓不到。”

周誠志尋思這倆月小子不管辦事還是說話都挺靠譜的,和以前不一樣,單說收麥子、除四害、割尾巴這幾次……他吧嗒吧嗒地抽着,片刻,“行,我可啥都不知道,都是你大娘偷摸給你的,我去給你把地排車套上驢。”

這些天家裡牲口不急用,借驢給他使使也沒什麼。

何桂蘭偷笑,去把雞蛋數了數目,有216個呢,她笑道:“我攢了倆月的呢,一直沒捨得往供銷社送。”

要是不急用錢的人家,雞蛋都多攢陣子,畢竟雞蛋也能用來送人情或者交換一些物品,尤其誰家有大事的時候,雞蛋是必須品。

她又拿了幾尺布票給周明愈,讓他賣了雞蛋順便給扯幾尺布,現在鄉里的好布早就沒了,現在就剩下一些很差的,年輕閨女都看不上。

周明愈都答應了,他拎着雞蛋出去,正好碰上過來找他的莫茹。

他牽着莫茹的手,“這麼黑的天,怎麼自己出來了。”

“我這不是摸知了龜順路來找你嘛。”莫茹笑了笑,順手就把雞蛋給收進空間裡。

周明愈領着她,“走,去大爺和三達達家走一趟。”

周誠義和周誠信更是二話不說就把家裡攢的雞蛋都給他,一樣只有老兩口知道,不告訴小孩子們免得泄露口風。

大娘王月娥更上心,還去左鄰右舍關係好的又要了一些,就說是老二家小五媳婦兒過些日子要生,家裡沒有雞蛋,先借一些用到時候還。

周明愈還把王月娥在家裡編的草辮子、多餘的草鞋也帶上,他還把周誠信家的一些面花模子、篦粱、篦子、蓋墊、擀麪杖等也帶上。賣掉賣不掉的試試運氣,萬一有人買呢?這東西在城裡比鄉下好賣,鄉下有集,會做這東西的人也多,大家都能換或者自己做,可城裡不一樣。

周明愈猶豫了一下沒去四達達家,免得到時候四娘娘不樂意,還得生出事兒來,還是瞞着她好。

從他們家出來,周明愈和莫茹一邊摸知了龜就去了周培基家。

周培基已經把周明愈要去縣裡的事兒跟父母說了,一家子早商量過,有什麼可以帶去賣的,有什麼是需要買的。

不只是家裡攢的雞蛋,連其他的一些小手工品也拿出來。

周玉忠空裡做的一些小木工活兒,裝小零碎的木盒子、木尺、梳子等等。還有十來個麥草編的圓盒子,可以裝零嘴、針線或者小零碎,十幾把草編的蒲扇。這草編蒲扇比起大家買的那種葵扇更好看,還編出花紋,用草辮子沿邊,精緻實用,城裡人喜歡。

莫茹看得愛不釋手。

柳秀娥笑道:“等空裡你過來我教你,簡單的很。”

她又拿出布票來託兩人幫忙扯布,順便買點白糖、鹽、染料之類的。

周培基道:“有的買就買,沒的買也不強求的。”

周明愈答應了,拿着東西跟他們告辭。

兩人出了門就把東西收進空間裡,先回去跟張翠花彙報一下,這時候周誠志已經親自把驢車趕過來。

周明愈就告辭爺孃帶着莫茹趕着驢車回新家準備一下,他得把被褥鋪上,這樣莫茹可以在路上睡一覺。

莫茹也已經把雞蛋清點完畢,驚訝地發現有一千多個雞蛋呢。

“哇,咱們家都挺能攢雞蛋的啊。”

周明愈也笑,“這就是會過日子,你要是去三隊裡,估計三四十個也攢不下,再說夏天雞蛋容易壞,攢着也不安全。”

莫茹喜滋滋地道:“咱們運氣好得很。”

她讓周明愈燒了熱水倒進湯罐裡直接收進空間,到時候拿出來還是熱乎的。另外還準備了吃食、蔬菜和鹹菜之類的,總歸進城也不會捱餓,更不需要花糧票去飯店吃貴的要死的飯菜。

收拾停當,周明愈就把幾個箢子放在車上,鋪好被褥,又把一頭用枕頭和小木箱墊高,然後把莫茹扶上車讓她在上面休息,他則趕車出發。

半夜月亮升起來掛在天上明晃晃的,水銀瀉地一樣灑下一片清輝,照得地面亮堂堂的。

周明愈感覺那驢能看清路,就省油沒點馬燈,讓它慢慢走。

他在供銷社問過路的,去縣城一直往東走,要走很遠的路在一個岔路口再往北拐就行。

莫茹道:“小五哥,你也過來躺會兒唄,讓它自己走。”

周明愈就爬上車躺側身躺在她身邊。

半夜時分,天地都已經沉睡,耳邊只有風掠過樹梢和草叢的颯颯聲、草蟲的啾啁低鳴,越發顯得夜深沉。

途經的村落,這時候也都熄了燈火,不管白天是安詳的還是鬧騰的,這時候都黑沉沉得一片靜謐。

莫茹躺在周明愈的懷抱裡,聽着風聲鳴蟲,還有他堅實有力的心跳,隨着驢車晃悠悠的節奏,居然睡得格外香。

等她再醒過來的時候天已經矇矇亮,她身上蓋着被子,周明愈已經牽着驢子在前面趕車。

她坐起來,“到縣城了嗎?”

周明愈回頭朝她笑笑,“還有個幾里路呢,要下來活動一下嗎?”

莫茹表示要去方便。

他也要飲驢讓它吃點青草歇一歇。

解決了問題,莫茹從空間的小缸裡灑水洗漱一番,兩人喝水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東方泛起魚肚白,晨光曦微,周圍的村落和田地裡已經開始有農人在勞動。

莫茹已經將東西都收進空間裡,只留下兩把草編蒲扇一隻草盒、幾個面花模子和一箇中等大小的箢子在外面。

被褥枕頭也都收起來,只留下一張麥草藁秸鋪在車上。

不一會兒他們就抵達了縣城入口。

高進縣城是當地的交通要道,明朝始建城,清末鐵路通達在此修建火車站,更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戰略要地。因爲戰爭激烈,縣城原本高五米寬兩米的城牆基本被轟塌,後來又被多次拆毀,高大堅固的甕城也只餘斷壁殘垣。

城牆和城門被毀,對鄉下人來說進城方便很多,但是各種票證和限制卻比城牆和城門圍成更大的屏障。

莫茹看着雜草叢裡散落着一些大青磚,應該是被毀下來的城磚,一直扔在那裡沒人過問。

她忍不住藉着去方便的機會,把那些無人問津的青磚給收進空間裡。

回去壘豬圈牆啊!

周明愈趕着驢車剛進了城關,即將踏上城內街道的時候卻被幾個戴紅袖箍穿藍褲子白短袖的男人給攔住。

“停下停下,什麼人?哪個村的?”

周明愈立刻報上名號和隸屬鄉鎮大隊生產隊,面對這些人他不能再說買紅糖,而是去醫院的。

那幾個人對視了一眼,其中一人立刻揚着下頜撇着嘴角,不耐煩地道:“雙溝鄉的啊,四五十里地呢大半夜往縣城趕?別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兒吧,說不定是——特務!”

第34章 鬥智、搶種!第158章 燃眉之急第267章 知青第172章 借大戶第138章 心動第167章 地主之家第192章 撞牆&跳河第96章 表彰&獎品第191章 風/流第137章 神仙湯第12章 擠兌、滿意【改錯】第97章 吃肉肉!第32章 被抓包第239章 母老虎第55章 軟萌新第154章 神秘大禮第150章 賣慘無用第156章 特權第94章 大發現第199章 指桑罵槐第259章 去首都!第164章 聘用第8章 勸說、拌嘴第197章 使壞&交心第124章 挑戰第42章 刀第191章 風/流第242章 小棉襖兒第185章 魏生金第82章 起名、月子第45章 起來嗨!第246章 歪了!第142章 甜蜜蜜第64章 濟民醫院第236章 舉報!第266章 定情第122章 貼心第275章 團圓第144章 拒絕&成立第181章 見書記第187章 教訓第144章 拒絕&成立第260章 接受檢閱第100章 蹭奶第48章 不服憋着第30章 偏心的第139章 勾搭第125章 紅薯磚第115章 上吊了第26章 偷糧第211章 感恩戴德第37章 打架第33章 夜溫柔第117章 動手腳第167章 地主之家第124章 挑戰第89章 糊弄傻子第82章 起名、月子第108章 獻禮!第45章 起來嗨!第183章 餓死人?第13章 針尖對麥芒第17章 過把癮第153章 報喜&查賬第261章 下鄉第216章 狠懟第124章 挑戰第28章 求上門第234章 娛樂女司令第212章 小哥哥第74章 一箭雙鵰第132章 跳河第259章 去首都!第227章 空間之力第245章 社教運動第172章 借大戶第156章 特權第156章 特權第224章 二胎第221章 親一下第156章 特權第103章 挨訓第188章 搶回第238章 花式碰瓷兒第125章 紅薯磚第6章 好辦法第2章 一窮二白第205章 搜糧隊第245章 社教運動第222章 缺糧少柴第240章 小播音員第8章 勸說、拌嘴第96章 表彰&獎品第235章 勞改農場第271章 夫妻搭檔第53章 搬新家第173章 鼻樑斷了第87章 造紙廠第97章 吃肉肉!
第34章 鬥智、搶種!第158章 燃眉之急第267章 知青第172章 借大戶第138章 心動第167章 地主之家第192章 撞牆&跳河第96章 表彰&獎品第191章 風/流第137章 神仙湯第12章 擠兌、滿意【改錯】第97章 吃肉肉!第32章 被抓包第239章 母老虎第55章 軟萌新第154章 神秘大禮第150章 賣慘無用第156章 特權第94章 大發現第199章 指桑罵槐第259章 去首都!第164章 聘用第8章 勸說、拌嘴第197章 使壞&交心第124章 挑戰第42章 刀第191章 風/流第242章 小棉襖兒第185章 魏生金第82章 起名、月子第45章 起來嗨!第246章 歪了!第142章 甜蜜蜜第64章 濟民醫院第236章 舉報!第266章 定情第122章 貼心第275章 團圓第144章 拒絕&成立第181章 見書記第187章 教訓第144章 拒絕&成立第260章 接受檢閱第100章 蹭奶第48章 不服憋着第30章 偏心的第139章 勾搭第125章 紅薯磚第115章 上吊了第26章 偷糧第211章 感恩戴德第37章 打架第33章 夜溫柔第117章 動手腳第167章 地主之家第124章 挑戰第89章 糊弄傻子第82章 起名、月子第108章 獻禮!第45章 起來嗨!第183章 餓死人?第13章 針尖對麥芒第17章 過把癮第153章 報喜&查賬第261章 下鄉第216章 狠懟第124章 挑戰第28章 求上門第234章 娛樂女司令第212章 小哥哥第74章 一箭雙鵰第132章 跳河第259章 去首都!第227章 空間之力第245章 社教運動第172章 借大戶第156章 特權第156章 特權第224章 二胎第221章 親一下第156章 特權第103章 挨訓第188章 搶回第238章 花式碰瓷兒第125章 紅薯磚第6章 好辦法第2章 一窮二白第205章 搜糧隊第245章 社教運動第222章 缺糧少柴第240章 小播音員第8章 勸說、拌嘴第96章 表彰&獎品第235章 勞改農場第271章 夫妻搭檔第53章 搬新家第173章 鼻樑斷了第87章 造紙廠第97章 吃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