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震懾

隨着伊斯坦布爾和會召開的時間逐漸臨近,越來越多的國家的代表團,紛紛趕往伊斯坦布爾。使得這座古城,一時間成爲了整個世界的焦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儼然也成爲了世界性的強大帝國。當然,雖然速度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神情振奮,野心也不斷的膨脹,但是,他卻知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實力。欺負一下弱小國家,或許沒有問題。但如果要和中華帝國一擊普魯士王國這樣的強國對抗的話,那就明顯是找死了。所以,在即將到來的中華帝國代表團和普魯士王國代表團面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人顯得很謙遜。

1855年10月15日,蘇伊士運河北部,護送着參加伊斯坦布爾和會的帝國海軍的艦隊,和帝國海軍第1艦隊的主力匯合了。八艘巨大的戰列艦,猶如小山一樣漂浮在海面上,給人極大的震撼。

“這就是帝國的海上利器嗎?果然不愧爲帝國最強大的海上戰力!”在一艘巡洋艦上,帝國皇太子龍華看着遠處駛來的戰列艦,一臉的興奮。強大的戰列艦,不僅是最強大的海上戰力,同時也是國家的威懾力。

“是的,殿下。這就是帝國海軍的驕傲,也是帝國的驕傲。原本,我們的海軍實力大大不如英國人。但是,正是靠着這些鉅艦,我們實現了對英國人的反超,並且一舉殲滅了英國海軍的主力,獲得了對世界海洋的控制權!”內閣首相林子豪也充滿了感慨。帝國能有現在的地位,海軍可謂是功不可沒。

“那爲什麼我們還要出售這些戰艦呢?雖然‘秦級’戰列艦和‘西漢級’戰列艦有些老舊了。但是現在全世界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建造出比她們更強大的戰艦。”皇太子龍華說道,對於出手八艘‘秦級’戰列艦和八艘‘西漢級’戰列艦。他本身是持反對態度的。畢竟,賣掉這些戰列艦之後。帝國海軍的主力艦就只剩下八艘‘東漢級’戰列艦了。而新銳的‘唐級’戰列艦,則要等到兩三年之後才能夠服役。這兩三年內,對於帝國的海上實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殿下!用‘秦級’戰列艦和‘西漢級’戰列艦來爲帝國海軍換取更多的造艦資金,這是很划算的。‘秦級’戰列艦和‘西漢級’戰列艦隻不過是實驗性的戰艦而言。主炮口徑太小,很多性能都不完善。雖然現在依舊是海上利器,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快她們就不得不面臨退役的。到時候,就一點價值都沒有了。還不如趁此機會。將這些戰艦都出售出去,以使得帝國能夠用充足的資金來建設更多的戰艦。”外交大臣魏源也說道。龍華雖然是儲君,但還是太年輕了。在這些方面,還需要他們的教導才行。

龍華點了點頭,雖然對於出售這麼多的戰艦有些不悅,但是他知道,這是正確的。只不過他一時轉不過彎來而已。畢竟,今後兩三年,帝國海軍的主力艦就只剩下八艘了。相比現在的二十四艘,數量也少太多了。當然,單單是依靠八艘‘東漢級’戰列艦,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威脅到帝國。

“如果我們的戰艦賣給了對帝國心懷敵意的話。那是否會對帝國的安全造成影響呢?”龍華有些擔心。

“殿下,帝國的戰艦,也只會出售給帝國的盟友的。至於敵對的國家。就別想從帝國獲得先進的戰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出售先進的戰艦。也是一種拉攏其他國家的表現。以帝國現在的財力,可沒有到見錢眼開的地步!”內閣首相林子豪笑着說道。

龍華這才放下心來。畢竟,帝國的鐵桿盟友就那麼兩個而已。其他國家,對帝國心懷敵意,想要購買帝國的戰艦,那都是不可能的。帝國肯定也不會將這些先進的戰艦出售給對方的。

“殿下,劉中明將軍和魏勇將軍都在‘漢高祖’號戰列艦上,我們也過去吧!”內閣首相林子豪說道。

“好!”龍華點了點頭,臉上閃過一絲興奮。他貴爲帝國的皇太子,但是卻從未親臨過帝國海軍的最先進的戰艦。現在,終於有機會上艦了。

很快,太子龍華、內閣首相林子豪和外交大臣魏源就通過交通艇登上了‘漢高祖’號戰列艦。

“臣魏勇(劉中明)叩見太子殿下!”在‘漢高祖’號戰列艦的甲板上,魏勇上將和劉中明中將早已經等候在這裡了。見到龍華之後,立刻行禮。

“兩位將軍,免禮。兩位將軍爲國征戰,實在是辛苦了!”龍華連忙將兩人扶了起來。

“謝殿下!”

接下來,龍華興致勃勃的在魏勇上將的帶領下參觀了‘漢高祖’號戰列艦。雖然‘西漢級’戰列艦比‘東漢級’戰列艦稍弱,但多達十門的80毫米主炮,還是讓龍華很是震撼。

與此同時,劉中明中將則和林子豪首相等人商議在伊斯坦布爾和會上,他們該怎麼辦。

艦隊開始向伊斯坦布爾航行,一路上,碰到了不少國家的商船和郵輪。大家看到那八艘高大的猶如小山一樣的戰列艦,心裡都充滿了震撼。這就是世界第一強國的象徵,也是海上霸主的象徵。中華帝國正是靠着如此強大的戰艦,這才成爲了世界的第一強國啊!

在帝國海軍進入達達尼爾海峽之前,和西班牙海軍匯合了。西班牙海軍現在也還有一艘強大的‘秦級’戰列艦。在英國滅亡之後,使得西班牙王國的海軍成爲了僅次於中國海軍的強大勢力。當然,和中國海軍相比,西班牙海軍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

從西班牙王國趕來參加和會的西班牙首相瓦倫西亞公爵和外交大臣何塞.德.薩拉曼卡伯爵兩人都登上了‘漢高祖’號戰列艦,拜見帝國皇太子龍華。兩人都表示,在這一次的和會上,西班牙王國會和帝國保持一致的。

隨後,強大的帝國海軍進入了達達尼爾海峽。沿途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岸防工事的守軍,看到如此龐大的艦隊,一個個都目瞪口呆。

多達九艘強大的戰列艦(加上西班牙海軍的那艘‘秦級’戰列艦),足以輕易的摧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達達尼爾海峽兩旁修建的岸防工事。在如此強大的鋼鐵巨獸面前,他們就如同是卑微的螞蟻一樣,根本就不堪一擊。至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在上一次的俄土戰爭當中就已經被消滅了。到後來,也一直都沒有重建。

“真主在上,這就是中國人的無敵艦隊嗎?簡直太壯觀了。如果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能夠擁有一支如此強大的艦隊的話,整個地中海乃至整個世界,都將有我們的一席之地啊!”一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年輕海軍軍官,看着駛入達達尼爾海峽的中國海軍艦隊,感慨的說道。

“別想了,現在世界上除了中華帝國之外,根本就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建造如此強大的戰艦。別的不說,這些戰艦的造價也高的驚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怎麼會有多餘的資金來建設海軍呢?”另外一名軍官搖了搖頭。海軍可是十分燒錢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財政本來就十分糟糕,蘇丹和大臣們都還指望能夠藉助這一次的和會,從那些戰敗國身上狠狠的收刮一筆財富呢!想要他們拿錢出來建設海軍,那根本就不可能。

通過了達達尼爾海峽之後就是馬爾馬拉海了。而伊斯坦布爾就位於馬爾馬拉海東岸,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交界的地方。曾經輝煌的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東正教的中心。不過,從十五世紀後,這裡就成爲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了。

1855年10月8日,帝國海軍的龐大艦隊抵達了伊斯坦布爾。不過,此時的伊斯坦布爾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泊位來停泊帝國海軍的龐大戰艦。所以,帝國海軍的這些戰列艦隻能夠停泊在伊斯坦布爾外海。只有一些輕型戰艦才能夠停泊在港口內。

當帝國海軍的龐大艦隊抵達伊斯坦布爾的時候,引起了整個伊斯坦布爾的轟動。無數的土耳其人聚集到海邊,遠遠的看着那些龐大的戰艦,從他們的嘴裡,不斷的發出讚歎聲,可見他們對於這種強大的戰列艦的畏懼以及渴望。

而伊斯坦布爾的防禦司令,則在計算如果這些戰列艦對伊斯坦布爾開火的話,他們如何才能夠抵擋的住。雖然,伊斯坦布爾也有不少的岸防工事,但是,那些老舊的岸防工事在這些鉅艦的面前,恐怕根本就沒有一點用。最終,伊斯坦布爾的防禦司令得出一個悲催的結果,那就是隻要中國海軍願意,他們就可以將整個伊斯坦布爾都變成一片廢墟。

各國派遣到伊斯坦布爾的使團,也都在觀看海上龐大的艦隊,他們心中的想法,也各不相同。

第1246章 兩個法國第186章 軍政改革第1148章 養不熟的狼第1143章 天塹第325章 宣戰第1271章 海軍競賽第506章 ‘西周級’入役第538章 親家見面第153章 奠定勝局第264章 欽差大臣第36章 族滅第1358章 海軍對抗第833章 功虧一簣第1215章 偉大的勝利第1409章 ‘五嶽級’航母第341章 驚慌的總督第229章 戰爭爆發第128章 卑鄙的總督第349章 印度土着軍隊第1059章 走狗第1317章 波斯滅亡第1105章 逼降第101章 總督的選擇第214章 包圍第899章 決戰第1454章 艾恩德霍芬會戰第478章 仰光戰役第1434章 滅族令第358章 下一個目標第949章 比利時的危機第1107章 勝券在握第1255章 帝國不懼挑戰第948章 撒丁王國的選擇第349章 印度土着軍隊第252章 塵埃落定第914章 局勢緊張第48章 兵敗如山倒第1037章 向英國求援第1431章 弄巧成拙第553章 運河開鑿權第555章 沙皇尼古拉一世第1028章 歐洲大戰第886章 歐洲戰略第504章 中英緬甸衝突諒解備忘錄第1162章 突破比利牛斯山第888章 欣欣向榮的帝國第777章 對美宣戰第470章 大英帝國的決心第1361章 歐洲人的歐洲第95章 出兵第1530章 冬季休戰第1531章 冬季攻勢第1093章 魚上鉤了第1175章 沙皇的寶藏第348章 登陸作戰第1024章 威廉三世的仁慈第1010章 空地協同第855章 英國調停第356章 兵不血刃第976章 普魯士的選擇第1109章 戰爭轉折點第1198章 海軍發展資金第1437章 分裂的歐洲第1430章 決戰前夕第1045章 敲詐阿三第487章 恐慌的內閣第1537章 不得不救第708章 要人第1334章 日本的變化第370章 海軍之路第284章 擊潰第842章 ‘秦級’戰列艦第806章 摧枯拉朽第995章 法皇的憤怒第464章 前途未卜的泰國第664章 各自的利益第95章 出兵第136章 民心可用第1267章 裁軍第1419章 騎兵出擊第350章 把新華軍趕下海第1048章 兼任印度皇帝第445章 出訪準備第1219章 伊斯坦布爾和會第1187章 苛刻的條件第866章 大家都讓步第852章 戰爭財第602章 不甘心失敗第822章 危機和機會第1139章 強渡烏拉爾河第667章 最後的生路第449章 武力收復第899章 決戰第380章 國家建設第1222章 蘇丹的海軍夢第425章 天皇的使者第1323章 威脅第24章 土着來襲第368章 內閣倒臺第584章 大捷
第1246章 兩個法國第186章 軍政改革第1148章 養不熟的狼第1143章 天塹第325章 宣戰第1271章 海軍競賽第506章 ‘西周級’入役第538章 親家見面第153章 奠定勝局第264章 欽差大臣第36章 族滅第1358章 海軍對抗第833章 功虧一簣第1215章 偉大的勝利第1409章 ‘五嶽級’航母第341章 驚慌的總督第229章 戰爭爆發第128章 卑鄙的總督第349章 印度土着軍隊第1059章 走狗第1317章 波斯滅亡第1105章 逼降第101章 總督的選擇第214章 包圍第899章 決戰第1454章 艾恩德霍芬會戰第478章 仰光戰役第1434章 滅族令第358章 下一個目標第949章 比利時的危機第1107章 勝券在握第1255章 帝國不懼挑戰第948章 撒丁王國的選擇第349章 印度土着軍隊第252章 塵埃落定第914章 局勢緊張第48章 兵敗如山倒第1037章 向英國求援第1431章 弄巧成拙第553章 運河開鑿權第555章 沙皇尼古拉一世第1028章 歐洲大戰第886章 歐洲戰略第504章 中英緬甸衝突諒解備忘錄第1162章 突破比利牛斯山第888章 欣欣向榮的帝國第777章 對美宣戰第470章 大英帝國的決心第1361章 歐洲人的歐洲第95章 出兵第1530章 冬季休戰第1531章 冬季攻勢第1093章 魚上鉤了第1175章 沙皇的寶藏第348章 登陸作戰第1024章 威廉三世的仁慈第1010章 空地協同第855章 英國調停第356章 兵不血刃第976章 普魯士的選擇第1109章 戰爭轉折點第1198章 海軍發展資金第1437章 分裂的歐洲第1430章 決戰前夕第1045章 敲詐阿三第487章 恐慌的內閣第1537章 不得不救第708章 要人第1334章 日本的變化第370章 海軍之路第284章 擊潰第842章 ‘秦級’戰列艦第806章 摧枯拉朽第995章 法皇的憤怒第464章 前途未卜的泰國第664章 各自的利益第95章 出兵第136章 民心可用第1267章 裁軍第1419章 騎兵出擊第350章 把新華軍趕下海第1048章 兼任印度皇帝第445章 出訪準備第1219章 伊斯坦布爾和會第1187章 苛刻的條件第866章 大家都讓步第852章 戰爭財第602章 不甘心失敗第822章 危機和機會第1139章 強渡烏拉爾河第667章 最後的生路第449章 武力收復第899章 決戰第380章 國家建設第1222章 蘇丹的海軍夢第425章 天皇的使者第1323章 威脅第24章 土着來襲第368章 內閣倒臺第584章 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