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目標中亞

1849年6月12日,帝國皇帝龍宇飛現身總參謀部,在作戰部的大廳內,牆上掛着的是一幅中亞地圖。今天,龍宇飛來總參謀部的目的,就是聽取總參謀部對下一步帝國在中亞進軍的計劃的。參加這一次會議的人除了龍宇飛之外,還有帝國副總司令牛猛陸軍元帥,總參謀長孫浩上將,作戰部長劉中明中將,以及特意從西北邊境趕回來的帝國陸軍第2集團軍司令官趙明富中將。

帝國陸軍第2集團軍下轄第5步兵軍,第7步兵軍,第25步兵軍,第3騎兵軍和第4騎兵軍。另外,在這段時期內,第2集團軍還從西北邊境的各族民衆當中,招募了十多萬精壯,編練了20個邊防旅,包括8個騎兵旅和12個步兵旅。第2集團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餘萬,成爲了帝國鎮守西北的最主要力量,也是帝國向中亞擴張的急先鋒。

“趙將軍替帝國鎮守邊疆,辛苦了!”龍宇飛看到趙明富那顯得有些黝黑的臉龐,拍了拍他的肩膀。爲國戍邊,無疑是最辛苦的。帝國在陸地上的敵人,依舊是俄國。除非帝國有一天能夠滅亡俄國,否則的話,這個威脅就不會解除,帝國都需要在中亞部署大軍。

“陛下言重了,這些都是微臣應該做的!”趙明富中將有些感動。當初,他也不過是飛魚島的一個海盜而已。現在能夠成爲帝國重要將領,手握數十萬的雄兵。這是他從未想過的事。他能夠做的,就是竭盡全力的報效皇帝,報效帝國了。

“諸位。開始吧!”龍宇飛看向了總參謀部孫浩上將。

“是,陛下!”孫浩上將點了點頭。隨即,總參謀部的參謀軍官們,開始向大家分發資料。作戰部長劉中明中將,將向大家講解帝國向中亞擴張的計劃。

中亞,處於亞歐大陸的中心,這裡的戰略位置十分的重要。不管是帝國要向西擴張還是守護邊境。都需要在中亞地區建立一道穩固的防線才行。俄國人從一百多年前就開始向中亞擴張了。而當時的滿清,基本處於守成階段,無心向外擴張。這就使得中亞的大部分地區都落入了俄國人的手裡。

在帝國擊敗俄國之前。俄國人已經佔領了哈薩克草原了,俄國的西西伯利亞總督區,負責管轄整個哈薩克草原。並且,進一步的向南入侵。只不過。隨着中俄戰爭的爆發。俄軍被殲滅了上百萬的軍隊。雙方的邊境,也一下子推進到了額爾吉斯河,連原來西西伯利亞總督區的首府鄂木斯克,都落入了中華帝國的掌控之中。俄國的西西伯利亞總督區,自然分崩離析了。目前,俄國人只佔領了哈薩克草原的西部地區而已。其餘的地區,則處於中華帝國,以及中亞的三個汗國的掌控之中。

在中亞。有三個土著實力,分別是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他們控制着兩河流域以及部分七河地區。中亞的兩河流域,是指兩條源自蔥嶺匯入鹹海的阿姆河與錫爾河間地。七河地區,指巴爾喀什湖、伊塞克湖及楚河爲中心的周邊地區。

俄國對資源豐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中亞地區垂涎已久。1717年,彼得大帝耗資25萬盧布,派遣別科維奇.切爾卡斯基公爵爲首的6655人的遠征隊從阿斯特拉罕出發去征服希瓦汗國,結果別科維奇陣亡,俄軍幾乎全軍覆沒。此後,彼得大帝指出哈薩克草原纔是通向中亞各國的“關鍵的大門”。19世紀上半期,沙皇俄國開始對哈薩克汗國進行全面征服,一方面出動大批軍隊鎮壓哈薩克各部的反抗,一方面又誘使小帳、中帳和大帳哈薩克上層首領向自己臣服。1822年沙俄政府授權西伯利亞總督斯佩蘭斯基頒佈了《西西伯利亞吉爾吉斯人條例》,宣佈廢除哈薩克原有的政治統治制度(可汗制),把哈薩克地區劃分爲若干行政區,一切按照俄羅斯的政治制度、由沙俄政府派遣的官員統治。至此,延續366年的哈薩克汗國宣告滅亡。隨着對哈薩克的征服,沙俄對中亞諸汗國和中國新疆地區發動了強大的攻勢。

1834年,在曼格什拉克半島建立新亞歷山德羅夫斯克要塞。1839年11月當時的奧倫堡總督彼得羅夫斯基再次派5000多人遠征希瓦汗國,遭到暴風雪襲擊損失慘重,仍未能得逞。此後俄國的主攻方向轉到浩罕汗國北部一帶。

只不過,俄國人吞併中亞的雄心,隨着同中華帝國的戰爭當中的慘敗而煙消雲散。損失了上百萬主力軍隊的俄軍,能夠守住現在的地盤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敢再向外入侵呢?

反而是中華帝國,爲了進一步的打擊俄國,確保在未來的戰爭當中佔據有利地位。所以,開始積極的對中亞進行滲透和攻擊。帝國陸軍第2集團軍的建立,主要就是爲了負擔這個任務。

中亞的三個汗國,自東向西依次是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中國人對於浩罕汗國非常的熟悉,歷史上正在浩罕汗國的阿古柏,在沙俄和英國人的支持下,入侵中國的新疆的。隨後纔有左宗棠收復新疆。不過,現在滿清已經沒有了,左宗棠也沒有成爲滿清的官員,而是在爲帝國效力。在帝國以雷霆萬頃之勢擊敗俄國之後,中亞的三個汗國都膽戰心驚,自然沒有膽子再入侵帝國了。

浩罕汗國的核心地區在包括浩罕、安集延、馬爾吉蘭、納曼乾等城的費爾幹納盆地。主要居民爲烏茲別克人,其次爲塔吉克人、吉爾吉斯人和哈薩克人。

16、17世紀時,費爾幹納盆地屬布哈拉汗國,後逐漸脫離其控制。1710年,烏茲別克明格氏族首領沙魯赫建立以浩罕城爲首都的獨立國家。1760年(中國清朝乾隆二十五年),浩罕統治者額爾德尼曾歸附中國?。他的繼承人納爾布塔加強浩罕對費爾干納的統治,並繼續對中國稱臣。在奧馬爾汗和馬達裡汗的統治下,汗國進入鼎盛時期。它的疆域西北臨鹹海,包括錫爾河下游附近的哈薩克草原;東北擴展到巴爾喀什湖以南中國地區;南達喀拉提錦等山區領地。馬達裡汗多次侵犯中國喀什噶爾地區,竭力支持該地和卓後裔進行叛亂活動。

浩罕汗國現任汗王是默罕默德.古德亞,不過,實際的統治者卻是大毛拉阿力木庫爾,浩罕汗國的全部權力,都掌控在阿力木庫爾手中。汗王默罕默德.古德亞,只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阿力木庫爾是一個激進的宗教份子,一直在中亞以及中國的新疆建立一個強大的政教合一的國家。隨着浩罕汗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更是不斷的派遣軍隊向四周擴張。直到帝國崛起之後,浩罕汗國向東的擴張,才逐漸的停止。

浩罕汗國是中亞三國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擁有超過四百萬的人口和強大的軍隊。

浩罕汗國以西則是布哈拉汗國,其疆域除澤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外,還包括今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地區,以及錫爾河北岸、突厥斯坦城及其附近一帶,鼎盛時期還囊括了波斯的呼羅珊。布哈拉汗國原定都於撒馬爾罕,16世紀中葉遷至布哈拉。主要居民爲烏茲別克人,其次爲塔吉克人。

布哈拉汗國擁有兩百五十萬人口,現任統治者是納斯爾.阿拉赫.巴哈杜爾,在中亞三國之中,是僅次於浩罕汗國的強國。

最西面的,則是希瓦汗國。希瓦汗國又稱花拉子模汗國,位於阿姆河下游,鹹海南岸的花剌子模綠洲,統治範圍西及裡海,南達呼羅珊北部。首都初在烏爾根奇,後因阿姆河改道,於16世紀末遷至希瓦。主要居民爲烏茲別克人,次爲土克曼人、卡拉卡爾帕克人和哈薩克人。希瓦汗國人口只有七十餘萬人,是中亞三國之中最少的一個國家。現任君主是加齊.穆罕默德.阿明.巴哈杜爾汗。

帝國這一次向中亞的擴張目標,就是顛覆這三個汗國,確保帝國對中亞的統治。

中亞的三個汗國,總體實力而言,都不是很強。三國擁有的軍隊總數,不超過二十萬。並且,裝備極其簡陋,以冷兵器爲主。不要說面對帝國陸軍第2集團軍的正規軍,就算是面對第2集團軍下轄的邊防旅,也絕對不是對手。經過了近兩年的時間準備之後,帝國出兵中亞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陛下,諸位將軍,中亞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的。帝國如果要出兵中亞的話,首先要對付的就是浩罕汗國。浩罕汗國,擁有四百萬的人口,軍隊的數量大約爲十萬人,多是騎兵。裝備主要是弓箭和彎刀,還有少量的火槍。不過,浩罕汗國背後,不僅有俄國人,還有英國人的影子!”劉中明中將說道。

第944章 反對意見第827章 戰局惡化第1221章 震懾第347章 掃清障礙第1218章 蘇丹的野心第1190章 撐不住了第698章 美國人的抗議第1147章 中國人欺人太甚第271章 蒙古騎兵第510章 挑釁第587章 放棄東北第380章 國家建設第566章 賣國第431章 絕望的天皇第753章 災難性後果第830章 最危急的時候第1343章 反擊開始第600章 不敢相信第50章 新華國第1469章 敗局已定第1249章 案板上的肉第898章 兵分兩路第303章 掃清障礙第799章 兵來將擋第1376章 圖謀奧斯曼帝國第362章 求和第466章 抗英援緬第503章 千萬英鎊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582章 圍殲第359章 澳洲攻略第574章 戰爭爆發了第1014章 喘息之機第891章 下令出兵第1427章 落幕第1475章 空軍首戰第285章 圍城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1032章 波斯灣當嫁妝第1042章 反擊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770章 世界震動第660章 四方會談第450章 除了抗議還能幹什麼?第1158章 兩面夾擊第896章 藉口第625章 拼光了第1537章 不得不救第531章 大生意第53章 摩洛人的使者第1275章 重巡洋艦第226章 不容忽視的大國第487章 恐慌的內閣第649章 有功無過第934章 加入同盟第925章 拉攏奧匈帝國第245章 招降第964章 二五仔第67章 以戰養戰第931章 待價而沽第152章 決戰第4章 西班牙運寶船第557章 遏制中國第767章 完勝第656章 不甘心的沙皇第413章 炮擊江戶第990章 慘烈第955章 被利用的愛國者第1078章 轉折第1280章 軍售第972章 求援第257章 是戰是和?第688章 遠征艦隊出發第1350章 奧皇的野心第1380章 埃及政變第532章 拿破崙三世第1230章 普魯士的應對第719章 逃不掉第1290章 德國人的小動作第481章 夾擊第1070章 印度淪陷第1415章 印度大起義第555章 沙皇尼古拉一世第1310章 一面倒的戰局第908章 軍備競賽第631章 自找出路第810章 千里追擊第815章 趁火打劫第1439章 止戈計劃第1331章 插手南美第1119章 春季攻勢第1014章 喘息之機第363章 廣州和會第190章 見死不救第515章 刺殺中國皇帝第1080章 進軍五大湖第1299章 無恥第191章 布魯克王朝第972章 求援第596章 哥薩克騎兵
第944章 反對意見第827章 戰局惡化第1221章 震懾第347章 掃清障礙第1218章 蘇丹的野心第1190章 撐不住了第698章 美國人的抗議第1147章 中國人欺人太甚第271章 蒙古騎兵第510章 挑釁第587章 放棄東北第380章 國家建設第566章 賣國第431章 絕望的天皇第753章 災難性後果第830章 最危急的時候第1343章 反擊開始第600章 不敢相信第50章 新華國第1469章 敗局已定第1249章 案板上的肉第898章 兵分兩路第303章 掃清障礙第799章 兵來將擋第1376章 圖謀奧斯曼帝國第362章 求和第466章 抗英援緬第503章 千萬英鎊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582章 圍殲第359章 澳洲攻略第574章 戰爭爆發了第1014章 喘息之機第891章 下令出兵第1427章 落幕第1475章 空軍首戰第285章 圍城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1032章 波斯灣當嫁妝第1042章 反擊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770章 世界震動第660章 四方會談第450章 除了抗議還能幹什麼?第1158章 兩面夾擊第896章 藉口第625章 拼光了第1537章 不得不救第531章 大生意第53章 摩洛人的使者第1275章 重巡洋艦第226章 不容忽視的大國第487章 恐慌的內閣第649章 有功無過第934章 加入同盟第925章 拉攏奧匈帝國第245章 招降第964章 二五仔第67章 以戰養戰第931章 待價而沽第152章 決戰第4章 西班牙運寶船第557章 遏制中國第767章 完勝第656章 不甘心的沙皇第413章 炮擊江戶第990章 慘烈第955章 被利用的愛國者第1078章 轉折第1280章 軍售第972章 求援第257章 是戰是和?第688章 遠征艦隊出發第1350章 奧皇的野心第1380章 埃及政變第532章 拿破崙三世第1230章 普魯士的應對第719章 逃不掉第1290章 德國人的小動作第481章 夾擊第1070章 印度淪陷第1415章 印度大起義第555章 沙皇尼古拉一世第1310章 一面倒的戰局第908章 軍備競賽第631章 自找出路第810章 千里追擊第815章 趁火打劫第1439章 止戈計劃第1331章 插手南美第1119章 春季攻勢第1014章 喘息之機第363章 廣州和會第190章 見死不救第515章 刺殺中國皇帝第1080章 進軍五大湖第1299章 無恥第191章 布魯克王朝第972章 求援第596章 哥薩克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