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沒落的帝國

當德意志帝國外交大臣阿爾佈雷希.馮.羅恩伯爵面帶微笑的離開了帝國外交大臣魏源的房間之後,這一次的六方會談總算是達成了一致了。雖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阿富汗王國、埃及以及內志王國並沒有表態,但他們背後的靠山已經達成了一致,他們還能夠有異議嗎?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應該慶幸,正是因爲有了德意志帝國的支持,他們纔沒有在這一次的戰爭當被徹底的滅亡。否則的話,中華帝國是絕對不會放過這一個可以一舉解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機會的。因爲現在還不是和神聖同盟開戰的最佳時機,所以中華帝國選擇了不過度的刺激德意志帝國。

阿富汗王國、埃及和內志王國都是這一次戰爭的大贏家。阿富汗王國的國土得以從波斯一直擴張到小亞細亞半島東部。另外,他們還會得到一億五千萬華元的戰爭賠款,這將使得阿富汗王國有足夠的資金用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同時也可以爲下一次的戰爭做好準備。在阿富汗國王阿克巴爾汗的心目當中,一直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取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速度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成爲伊斯蘭世界的哈里發。這一次雖然沒有能夠成功,但是,在這一次的戰爭當中,只要把握的好的話,一定能夠成功的。

埃及的收穫也不小,他們成功的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殖民統治當中獨*立了,擺脫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成爲了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幾乎是從穆罕默德.阿里開始就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埃及的領土也一直擴展到了地中海東岸的土地。另外。他們也將分的一億華元的戰爭賠款,這筆錢。可以讓埃及擁有非洲最強的軍事力量,可以讓他們進一步的向四周擴張。蠶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北非的殖民地。

內志王國獲得的領土和戰爭賠款雖然最少。但是,他們在戰爭當中出的力量也最少。整個內志王國因爲實力太弱小,僅僅只投入了幾萬人參加戰爭而已。而阿富汗王國和埃及,可是都投入了五十萬人蔘戰的。相比他們的投入,阿拉伯半島北部的領土以及五千萬華元的戰爭賠款已經不少了。

1861年10月23日,中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阿富汗王國、埃及王國和內志王國的代表在塞浦路斯島的利馬索爾,簽署了和平條約。這份條約,使得持續了幾個月的中東戰爭可以告一段落了。和平,再一次的降臨到了中東。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恥辱和苦難上面的。

雖然,戰爭暫時結束了。但是,沒有人相信能夠得到永久的和平。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一次損失這麼大,但他們的根基還在。尤其是掌握了烏克蘭平原和巴爾幹半島之後,只要他們能夠成功消化那兩處新的領土,那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國力將更加的強大,甚至是比戰敗之前更加強大。到時候,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定會想要一雪前恥的。所以。阿富汗王國、埃及王國和內志王國都需要做好準備才行。免得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下一次的進攻當中被擊敗。那樣的話,他們在這一場戰爭當中獲得的利益將會輸的乾乾淨淨。同時,還會付出更大的代價。不過,有中華帝國的支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想要擊敗他們,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再說了,下一次的戰爭。估計會是一場世界性的戰爭。戰爭的規模將會比這一次的中東戰爭要大得多。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能否在戰爭當中獲勝,那是很難說的事。

帝國外交大臣魏源在離開塞浦路斯島的時候。專門會見了阿富汗王國、埃及王國和內志王國的外表。魏源告訴他們,世界大戰的腳步已經不遠了。他們三國要加強軍備方面的準備。爲下一次的戰爭做好戰備。否則的話,如果下一場戰爭無法取得勝利,那麼一切都將是一場空。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蘇丹的皇宮內。阿里.帕夏將一份電報交給了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這是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發來的電報。在電報當中,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聲稱各方代表已經在條約上簽字了。只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將戰爭賠款支付完,蘇里曼.帕夏的軍隊就可以返回小亞細亞半島。爲了避免夜長夢多,阿里.帕夏建議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立刻下達命令,讓財政部支付這筆戰爭賠款。畢竟,被包圍當中的蘇里曼.帕夏和他的軍隊,現在處境可不太好,缺衣少食,如果再拖下去的話,造成的損失只會更大的。

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點了點頭,下達了支付戰爭賠款的命令。三億華元雖然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對於現在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在上一次的戰爭當中獲得的二十多億的戰爭賠款他們也還沒有花完,完全可以用來支付這一筆戰爭賠款。不過,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十分的憋屈。曾經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居然會落到這步田地了。變化如此之快,簡直讓人難以相信。

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坐在御座上,靜靜的沉思,彷彿是在緬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輝煌一樣。和昔日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相比,現在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如同是落日餘暉一樣,到了最後的階段了。這讓人很感傷,也很不願意接受。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突厥人創立的國家,在被唐朝擊敗之後,在東方已經過不下去了。所以,突厥人選擇了向西遷徙。後來,蒙古人開始擴張,突厥人不得不再一次的向西遷徙。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中亞阿姆河流域,實際上就是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花剌子模地區,屬於西突厥烏古斯人卡伊部落,在當時爲花剌子模沙王朝的臣屬。自古從事遊牧,逐水草而居。13世紀時,蒙古人開始向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帝國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部落酋長埃爾託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繼位。繼其父擔任部落首領,1299年,奧斯曼趁塞爾柱羅姆蘇丹國分裂,正式宣佈獨立,稱號“加齊”,奠定了奧斯曼國家的雛形。

1326年,奧斯曼之子奧爾汗繼位後,改稱總督,建立了常備軍,吞併了羅姆蘇丹國之大部分地區。於1331年,打傷了拜占庭帝國皇帝,並攻佔了尼西亞城,並遷都於此。1354年,奧爾汗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佔領了加利波利半島,並把這裡作爲進攻巴爾幹半島的橋頭堡。奧爾汗對內確立國家行政組織,中央設立迪萬,任命維齊爾,向各地派行政軍事長官和卡迪鑄造統一錢幣,成爲奧斯曼國家的真正締造者。

也就是由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鼎盛時期,是在他們滅亡東羅馬帝國之後。1453年,21歲的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不到兩年,親率八萬大軍進攻君士坦丁堡,鏖戰53天,終於5月29日攻克,並遷都於此,拜占庭帝國滅亡。穆罕默德二世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爲伊斯坦布爾,突厥語意爲“上城去”。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同時亦穩固了帝國作爲亞洲西部、歐洲東南部及地中海東部地區霸主的地位,接下來帝國進入了漫長的征服擴張期,將疆域擴至歐洲及北非。奧斯曼帝國的陸上擴張主要倚靠其強大的中央集權體制、軍事革新及鐵一般的軍紀,而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亦對其征服活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意大利城邦及葡萄牙人手裡爭奪及保障了黑海、愛琴海、地中海、紅海及印度洋的遠航路線。

進入現代之後,隨着工業革命的興起,歐洲諸多強國越來越強大。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則越來越衰弱。這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入了快速的衰退之中,最後竟然成爲了西亞病夫。

1829年,在英、法、俄三國的干涉下,希臘在19世紀30年代的希臘獨立戰爭後宣佈獨立。改革未能抑制多瑙河大公國及大塞爾維亞主義興起,兩地已處於半獨立狀態。作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宿敵,俄國人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間進行的多次的俄土戰爭,更是一步一步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推向了深淵。

好不容易,藉助世界大戰的勝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再一次的崛起了。奧斯曼土耳其人甚至認爲他們迎來了中興的時機了。但是,這一次的中東戰爭,再一次的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從雲端跌落到了谷底。

ps:??第三更到,求訂閱,

第459章 王位繼承權第843章 海軍的殺手鐗第498章 大勝第987章 目標直布羅陀第1411章 棋子第1235章 同化美國第757章 屍山血海第25章 大戰開始第963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1265章 世界霸主第1420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1064章 致命尖刀第632章 臨陣投誠第163章 蘭芳國的殘餘第1526章 協同作戰第4章 西班牙運寶船第495章 血肉磨盤第1166章 革命第1167章 復辟第1490章 第5艦隊第1161章 搶地盤第1527章 巷戰第100章 向新華軍求援第258章 二十萬精兵第1464章 克里特島海戰第280章 滿清新軍第261章 未來的希望第509章 運河構想第1023章 荷蘭滅亡第76章 暴露第1214章 戰爭落幕第677章 組建騎兵軍第681章 向帝國效忠第519章 黃禍第1459章 盟友的力量第872章 意外第1381章 內志王國第1061章 父與子第904章 運河通航第273章 夜襲第189章 戰爭威脅第1087章 失敗的危險第326章 狂喜的滿清第976章 普魯士的選擇第705章 艦隊來了第1258章 王室的努力第334章 逆轉局勢第894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702章 聯合作戰第1435章 種族滅絕第1171章 開始反擊第1253章 鯨吞奧匈帝國第1236章 比利牛斯山脈防線第189章 戰爭威脅第1045章 敲詐阿三第1211章 蘇格蘭王國第304章 兵臨城下第1546章 海軍絕唱第176章 巷戰第917章 維也納和會第282章 反擊第一戰第213章 象兵出擊第1214章 戰爭落幕第890章 目標中亞第1550章 乞和第586章 突破鴨綠江第921章 兩個西班牙第628章 功虧一簣第1074章 最後的機會第1502章 提督的決斷第245章 招降第501章 英國低頭第688章 遠征艦隊出發第660章 四方會談第470章 大英帝國的決心第1344章 失敗第699章 美國強盜第481章 夾擊第351章 激戰第1429章 布爾人的野望尋書*吧第548章 給俄國找麻煩第69章 蘇祿蘇丹國的警告第193章 兩千萬英鎊第563章 俄國使者第1405章 中國人撐不住了?第1047章 虧了第849章 狠宰一刀第1425章 英勇的女王第1420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384章 改元稱帝第428章 處置方案第694章 廉價的土地第733章 戰鬥到底第1459章 盟友的力量第773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1082章 悲觀第581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115章 坐等蘭芳國滅亡第37章 剿滅土着第1545章 衆叛親離
第459章 王位繼承權第843章 海軍的殺手鐗第498章 大勝第987章 目標直布羅陀第1411章 棋子第1235章 同化美國第757章 屍山血海第25章 大戰開始第963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1265章 世界霸主第1420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1064章 致命尖刀第632章 臨陣投誠第163章 蘭芳國的殘餘第1526章 協同作戰第4章 西班牙運寶船第495章 血肉磨盤第1166章 革命第1167章 復辟第1490章 第5艦隊第1161章 搶地盤第1527章 巷戰第100章 向新華軍求援第258章 二十萬精兵第1464章 克里特島海戰第280章 滿清新軍第261章 未來的希望第509章 運河構想第1023章 荷蘭滅亡第76章 暴露第1214章 戰爭落幕第677章 組建騎兵軍第681章 向帝國效忠第519章 黃禍第1459章 盟友的力量第872章 意外第1381章 內志王國第1061章 父與子第904章 運河通航第273章 夜襲第189章 戰爭威脅第1087章 失敗的危險第326章 狂喜的滿清第976章 普魯士的選擇第705章 艦隊來了第1258章 王室的努力第334章 逆轉局勢第894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702章 聯合作戰第1435章 種族滅絕第1171章 開始反擊第1253章 鯨吞奧匈帝國第1236章 比利牛斯山脈防線第189章 戰爭威脅第1045章 敲詐阿三第1211章 蘇格蘭王國第304章 兵臨城下第1546章 海軍絕唱第176章 巷戰第917章 維也納和會第282章 反擊第一戰第213章 象兵出擊第1214章 戰爭落幕第890章 目標中亞第1550章 乞和第586章 突破鴨綠江第921章 兩個西班牙第628章 功虧一簣第1074章 最後的機會第1502章 提督的決斷第245章 招降第501章 英國低頭第688章 遠征艦隊出發第660章 四方會談第470章 大英帝國的決心第1344章 失敗第699章 美國強盜第481章 夾擊第351章 激戰第1429章 布爾人的野望尋書*吧第548章 給俄國找麻煩第69章 蘇祿蘇丹國的警告第193章 兩千萬英鎊第563章 俄國使者第1405章 中國人撐不住了?第1047章 虧了第849章 狠宰一刀第1425章 英勇的女王第1420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384章 改元稱帝第428章 處置方案第694章 廉價的土地第733章 戰鬥到底第1459章 盟友的力量第773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1082章 悲觀第581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115章 坐等蘭芳國滅亡第37章 剿滅土着第1545章 衆叛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