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英緬戰爭

“首相閣下,如果我們能夠控制緬甸,那麼,即便是中國人佔領了泰國,也不會對我們構成多大的威脅。面對對於印度來說,將成爲一個重要的屏障,可以守護住印度的東面。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緬甸,對中華帝國的西南地區構成威脅。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緬甸的重要性,比泰國還要大!因此,陸軍部建議,一定要搶在中國人對緬甸動手之前,就拿下緬甸。否則的話,等到中國人佔領泰國之後,他們下一步肯定會對緬甸動手的!”陸軍大臣托馬斯.格羅夫納爵士說道。

“是的,首相閣下,我贊同對緬甸發動戰爭。如果我們不願意和中華帝國對抗,那我們就放棄泰國,把目標放在緬甸身上,這對於帝國來說,將非常的重要!”外交大臣亨利.坦普爾子爵也立刻跳了出來,支持這個建議。之前的泰國問題,他被弄的很沒有面子,急需要想辦法和其他的大臣保持一致才行。

英國早就對緬甸垂涎三尺了,早在1826年的時候,英國就曾經發動過對緬甸的戰爭,這場戰爭打了三年才結束。在那一場戰爭當中,英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要不是因爲戰爭傷亡太大,花費太多的話,說不定英國還會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那一場戰爭,也被稱爲第一次英緬戰爭。

第一次英緬戰爭發生於1824年3月5日至1826年2月24日是19世紀英國與緬甸貢榜王朝之間三次英緬戰爭中的第一戰。此戰主要以爭奪印度東北部的控制權開始。以英國的決定性勝利告終。英國全面控制了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察查縣、賈因提亞、若開邦和丹那沙林;緬甸被迫支付100萬英鎊的賠償,並簽訂通商條約。此戰是英屬印度歷史上最長、最昂貴的戰爭。共計有一萬五千名來自歐洲和印度的士兵死亡,而緬甸軍隊和平民的傷亡人數不詳;共消耗了500萬至1300萬英鎊(以2006年幣值計算。約合185億至480億美元),高額的費用導致1833年英屬印度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於緬甸而言,這是其喪失獨立性的開始。出於恐懼,緬甸第三帝國短期內不再對英屬印度的東部邊境造成威脅。緬甸將被壓榨數年以償還100萬英鎊的賠款。

1822年,緬甸對曼尼普爾邦和阿薩姆邦的征服使得英屬印度和緬甸王國之間有着漫長的邊境線。然而,在加爾各答的基礎上,英國在該地區有自己的規劃。因而積極支持在曼尼普爾邦,阿薩姆邦和若開邦的叛亂,同時。加爾各答單方面宣佈察查縣、賈因提亞受英國保護並派駐部隊。英軍對新佔領地的越境襲擊令緬甸很惱火,在確認戰爭不可避免之後,緬軍總司令班都拉、王后梅努和她的兄弟沙林領主等人主張對英開戰。班都拉認爲,決定性的勝利可以使緬甸王國鞏固其在新的西方領土(若開邦、曼尼普爾邦、阿薩姆邦、察查縣和賈因提亞)的收益的同時。接管東孟加拉。

1824年1月。班都拉將他的一位高級助手烏扎納派往察查縣和賈因提亞以驅逐叛軍。英國也派出自己的部隊前往察查縣以阻攔緬軍,這導致兩者之間的第一次衝突。在若開邦的邊界衝突之後,於1824年3月5日,戰爭爆發。

長達三年的戰爭,使得緬甸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向英國提出休戰,而英國也因爲在戰爭當中消耗過大,無法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雙方都有心結束戰爭。經過爭鋒相對的談判之後,英國和緬甸簽署了《楊達波條約》。條約規定緬甸同意英國的下述要求:1,將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若開邦和丹那沙林在薩爾溫江以南的部分割讓給英國;2,停止一切對察查縣和賈因提亞的干涉;3,分四期支付一百萬英鎊的賠款;4,允許互相派駐外交代表;5,在適當的時候簽署通商條約。

《楊達波條約》給緬甸王國造成了嚴重的財政負擔,削弱了緬甸的國力。這場戰爭中,英國在人力財力上付出的沉重代價左右了其在條約中提出的條件。英軍和印度軍共計大約有40,000人蔘戰,其中15,000人陣亡。約1300萬英鎊的軍費對英屬印度的財政而言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戰爭的代價是英屬印度嚴重的經濟危機。至1833年,孟加拉多家代理行破產,英國東印度公司也失去了包括對中國貿易的壟斷在內的多項特權。對於緬甸來說,喪權辱國的《楊達波條約》給緬甸造成了長期的經濟負擔。緬甸在戰鬥中失去了整整一代人。緬甸在過去75年中,通過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軍事勝利所建立的驕傲,在此刻轟然倒塌。緬甸王國無法接受失去領土,爲了奪回領土他們做了失敗的抗爭。更重要的是,鉅額賠款將使緬甸皇家國庫多年空虛。這份條約,成功的削弱了緬甸,也使得緬甸經過了二十年都還沒有恢復元氣。

“如果我們這一次再對緬甸發動戰爭,能夠一次性的擊敗緬甸嗎?不會像上一次一樣,半途而廢?”約翰.羅素爵士問道。他擔心會出現像上一次一樣的情況,這樣的話,英國就會功虧一簣,另外,反應過來的中國人,也絕對不會再給英國人機會了。如果要對緬甸發動攻擊的話,約翰.羅素爵士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滅亡這個國家。

“首相閣下,和二十年前相比,現在的緬甸已經衰弱了很多了。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現在緬甸的總人口差不多是兩千萬,但絕大部分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連溫飽都不能夠解決。現任緬甸國王孟坑也是一個無能之輩,守成有餘,開拓不足,緬甸在他的治理下,越來越衰弱了。緬甸王國的軍隊雖然高達十萬人,但是他們的裝備和二十年前,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依舊是以冷兵器爲主。如果我們對緬甸發動戰爭的話,一定能夠徹底的滅亡他們的。只需要從印度抽調十萬軍隊,就足以滅掉他們了!”陸軍大臣托馬斯.格羅夫納爵士說道。很顯然,陸軍部爲了這份計劃,早已經準備多時了。

“先生們,如果中國人插手的話,那我們應該怎麼辦?中國人肯定不會眼睜睜的看着我們攻佔緬甸的。”首相約翰.羅素問道。

“首相閣下,我們會直接從印度抽調兵力進攻緬甸,不會給中國人那麼長的反應時間的。再說了,中國人現在正想要吞併泰國,等到他們拿下泰國之後,我們已經佔領了緬甸了,到時候,中國人也只能夠默認這個事實了。”陸軍大臣托馬斯.格羅夫納爵士說道。

約翰.羅素爵士點了點頭,如果能夠在他的任期內,佔領緬甸的話,這對於他個人的聲望,將是一個極大的提高。這樣的話,他謀求下一屆的連任,幾乎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既然這樣的話,陸軍部和海軍部,實施這項計劃吧!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在中國人反應過來之前,佔領緬甸。”約翰.羅素爵士說道。

“是,首相閣下!”陸軍大臣托馬斯.格羅夫納爵士和海軍大臣威廉.帕克爵士連忙說道。

至於泰國,很顯然被英國人給拋棄了,緬甸的位置比泰國更好,雖然緬甸實力更強大,但以大英帝國的實力而言,滅亡緬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更何況,攻打面對,不會直接和中華帝國發生衝突,危險也就沒有那麼大了。

此時的面對,處於貢榜王朝的統治之中。爲緬甸最後的王朝,爲雍笈牙創立,因此也稱爲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存在於1752年到1885年,期間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因此多次和清朝發生戰爭。19世紀中期,南緬甸受到大英帝國入侵。三年的英緬戰爭,讓緬甸損失慘重,不僅割地賠款,還在經濟上受到英國的打壓。現在的面對,實力已經非常衰弱了。現任國王孟坑,是前任國王孟既的兄弟,繼位已經七年了,但根本就無法改變緬甸的現狀。加之孟坑現在也已經到了晚年,更加的沒有衝勁了。

英國內閣做出對緬甸開戰的決定之後,內閣首相立刻向維多利亞女王做了彙報。因爲這一次的對手是緬甸,而不是中華帝國那樣的強國,動用的軍隊,也全部是從印度殖民地抽調,因此,不用通過議會來授權。這樣的話,也能夠更加保密。畢竟,在海底電纜鋪設好之後,東西方的交流容易了很多。如果消息走漏,讓中華帝國知道的話,英國人想要快速攻佔緬甸,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不用想也知道,中華帝國肯定會給英國人制造麻煩的。畢竟,緬甸緊挨着中華帝國和泰國,也是中華帝國滅亡泰國之後的下一個目標!

第717章 不堪一擊第548章 給俄國找麻煩第1334章 日本的變化第779章 帝國首都第1323章 威脅第149章 無恥的戰術第569章 報效皇帝第653章 趕盡殺絕第1074章 最後的機會第1152章 俄普密約第870章 不穩定因素第61章 怎麼可能是清國人?第10章 未來的想法第278章 英國人插手第347章 掃清障礙第265章 自取其辱第1344章 失敗第280章 滿清新軍第978章 西班牙人的血性第573章 宣戰第1449章 不宣而戰第115章 坐等蘭芳國滅亡第732章 西北攻略第121章 步子太大扯到蛋第708章 要人第1358章 海軍對抗第1465章 激戰第682章 大局已定第1045章 敲詐阿三第514章 野蠻的中國人第1052章 印度攻略第967章 勢如破竹第1197章 英普密謀第727章 一個不留第1551章 無條件投降第322章 戰爭臨近第1144章 求和第1426章 起義失敗第1315章 海上對峙第817章 俄國的恥辱第1005章 堅城第662章 無語的條件第577章 血戰第1346章 國際輿論第491章 殺手鐗第1540章 轟炸油田第1037章 向英國求援第1451章 宣戰第539章 武器作聘禮第311章 向英國求助第1231章 最後的掙扎第886章 歐洲戰略第496章 徒勞無功第1173章 恥辱第793章 中俄和談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313章 遏制新華國第885章 未來擴軍計劃第482章 打援第1126章 菲格拉斯攻防戰第172章 求和第1011章 推卸責任第1191章 低下高貴的頭顱第782章 進軍高原第848章 勒索第71章 統一棉蘭老島第57章 幹一票大的第1332章 競賽升級第347章 掃清障礙第1358章 海軍對抗第27章 一面倒的戰鬥第1485章 打醬油的意大利人第403章 重機槍第1042章 反擊第427章 日奸第461章 結盟請求第716章 登陸天津衛第1052章 印度攻略第1456章 迎頭痛擊第888章 欣欣向榮的帝國第110章 我們會回來的第1382章 中國人的陰謀第281章 反擊開始第588章 借刀殺人第1043章 暗流涌動的印度第1370章 給盟友們信心第232章 戰前準備第592章 激戰第717章 不堪一擊第444章 訪問邀請第1413章 叛亂第220章 狂喜的英國人第1125章 不惜代價第1259章 對英和約第474章 瘋狂掃射第354章 投鼠忌器第231章 時機成熟第533章 支持波拿巴家族第74章 **第1477章 血肉磨坊
第717章 不堪一擊第548章 給俄國找麻煩第1334章 日本的變化第779章 帝國首都第1323章 威脅第149章 無恥的戰術第569章 報效皇帝第653章 趕盡殺絕第1074章 最後的機會第1152章 俄普密約第870章 不穩定因素第61章 怎麼可能是清國人?第10章 未來的想法第278章 英國人插手第347章 掃清障礙第265章 自取其辱第1344章 失敗第280章 滿清新軍第978章 西班牙人的血性第573章 宣戰第1449章 不宣而戰第115章 坐等蘭芳國滅亡第732章 西北攻略第121章 步子太大扯到蛋第708章 要人第1358章 海軍對抗第1465章 激戰第682章 大局已定第1045章 敲詐阿三第514章 野蠻的中國人第1052章 印度攻略第967章 勢如破竹第1197章 英普密謀第727章 一個不留第1551章 無條件投降第322章 戰爭臨近第1144章 求和第1426章 起義失敗第1315章 海上對峙第817章 俄國的恥辱第1005章 堅城第662章 無語的條件第577章 血戰第1346章 國際輿論第491章 殺手鐗第1540章 轟炸油田第1037章 向英國求援第1451章 宣戰第539章 武器作聘禮第311章 向英國求助第1231章 最後的掙扎第886章 歐洲戰略第496章 徒勞無功第1173章 恥辱第793章 中俄和談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313章 遏制新華國第885章 未來擴軍計劃第482章 打援第1126章 菲格拉斯攻防戰第172章 求和第1011章 推卸責任第1191章 低下高貴的頭顱第782章 進軍高原第848章 勒索第71章 統一棉蘭老島第57章 幹一票大的第1332章 競賽升級第347章 掃清障礙第1358章 海軍對抗第27章 一面倒的戰鬥第1485章 打醬油的意大利人第403章 重機槍第1042章 反擊第427章 日奸第461章 結盟請求第716章 登陸天津衛第1052章 印度攻略第1456章 迎頭痛擊第888章 欣欣向榮的帝國第110章 我們會回來的第1382章 中國人的陰謀第281章 反擊開始第588章 借刀殺人第1043章 暗流涌動的印度第1370章 給盟友們信心第232章 戰前準備第592章 激戰第717章 不堪一擊第444章 訪問邀請第1413章 叛亂第220章 狂喜的英國人第1125章 不惜代價第1259章 對英和約第474章 瘋狂掃射第354章 投鼠忌器第231章 時機成熟第533章 支持波拿巴家族第74章 **第1477章 血肉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