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鳳儀的性子, 從來都不會因爲輸給別人哭,景安帝也最喜歡看他鬥志昂揚的模樣。今日一哭, 可見委屈。
連景安帝這樣二十幾年的帝王,都給秦鳳儀的話說的動了情。
秦鳳儀這一哭, 直接就把大皇子的心腹文長史給哭沒了。
秦鳳儀心情不好, 景安帝雖要留他用飯, 他想着,他總歸是要回老家的人了, 這要是一吃飯, 再跟陛下吃出感情來,怕會捨不得陛下。秦鳳儀就說了,“我本就捨不得陛下, 你要是再待我好,我就更捨不得您了。不吃飯了, 我先回家了。”
他就告退了。
秦鳳儀先時因急着告大皇子的狀, 他進宮又不便宜, 故此,早早的在宮門口等着人帶他進去,他來的就比大皇子要早。大皇子主要是這半日都想尋個機會問一問文長史到底是怎麼挨的耳光, 他好在他爹面前給秦鳳儀上眼藥,結果, 秦鳳儀不知是不是防着他這一手, 還是故意噁心他, 一直就在大皇子跟前礙眼了半日。大皇子是打發都打發不掉, 最後就是,大皇子讓衆人散後,立刻找文長史來問究竟。而秦鳳儀就是趁着這功夫,在宮門口遇着平郡王,之後,秦鳳儀先一步進宮,當初秦鳳儀是想把文長史幹掉就算了,沒想到,他那小心計都給景安帝看了出來,秦鳳儀這本就是個直性子,再加上景安帝一鼓動,他非但把眼前的事說了,還將與大皇子那些積年舊事都叨叨出來了。
由於秦鳳儀都打算回老家過紈絝日子了,他完全是沒有半點保留。待秦鳳儀告退離宮時,正遇着大皇子過來他爹這裡。秦鳳儀想着,反正自己也是要回老家了,懶得給大皇子見禮,只當沒見着這人,紅腫着眼睛就走了。
大皇子眼尖,儘管秦鳳儀半低頭,他也瞧見了秦鳳儀紅腫的雙眼,大皇子心下一喜,暗道這姓秦的必是過來父皇這裡告狀,怕是叫父皇訓斥了。哼,也不想想,他一個外臣,就敢離間天家父子關係。大皇子還真不怕秦鳳儀告狀,他只擔心秦鳳儀不告呢。
大皇子以爲秦鳳儀是在他爹跟前吃了掛落,過去給君父請安時,大皇子還一臉關心地,“剛見秦探花,他行色匆匆的,眼睛也是腫的,莫不是哭了。”
景安帝道,“秦探花要辭官了。”
大皇子面露訝意,“今天見他還好好兒的,幫着出了不少好主意。如何就要辭官呢?秦探花的才幹,兒子是深知的,父皇斷不能允。他如今還年輕,性子上有些衝動是有的,這不,頭晌還跟文長史拌了幾句嘴。只是,這也不是大事,如何就到了辭官的境地?”
景安帝問長子,“只是拌了幾句嘴麼?”
“是秦探花,誤會了文長史的意思。”大皇子說的話也是有理有據,“今兒頭晌,聽說秦探花想出了那樣的好主意,他急着做事,兒子就過來先回稟父皇一聲。兒子想着,京城衙門多,大九卿小九卿這些衙門,還有軍中,光秦探花一個人我怕他忙不過來,就讓文長史去幫忙。秦探花誤會這差使不叫他幹了,他那性子也是有些魯莽,還與文長史動了手。說來,文長史也是父皇給兒子的老臣了,官居五品,倒捱了秦探花的打。我進宮前,文長史還千萬求我莫要提此事,秦探花也是一進誤會,都是爲了當差麼。只要差使做好,他受些委屈也沒什麼的。”
景安帝道,“文長史是五品,秦探花是七品,你讓他倆辦一樁差使,那誰爲主,誰爲輔?”景安帝根本不在乎臣子間雞零狗碎的事,包括秦鳳儀跟他說的那些大皇子辦的事,什麼讓他跑腿,讓他閒置什麼的,景安帝一樣都沒放在心上。上位者,有這些手段不足爲奇。景安帝不悅的是長子的行事,你要收拾臣子,可你的手段得夠,你不能仗着身份,你得仗着手段,不能叫人挑出不是來!
景安帝這一問,大皇子立刻有些難答了。景安帝道,“是你與朕說,這是秦探花想出的主意。官場上的規矩,你難道不明白?你派了一個五品過去,就是在奪他的差使,他誤會了嗎?”
大皇子勉強道,“父皇,兒子也是想着文長史老成些,才讓他過去幫忙的。”
景安帝道,“是秦探花沒把差使辦好嗎?文長史過去的時候,他都與禮部說好了,他自己能辦下來,沒要請你賜人幫忙,你焉何要派五品長史過去!”
大皇子見父親陰沉的臉,也不敢再爲文長史辯白了。景安帝道,“你也說,他是朕派去的老人了。你年輕,朕是讓他輔佐於你,不是讓他去搶人差使的!你一時疏忽,你身邊的人就有勸導之責。他倒還上趕着過去,做下這樣沒臉皮的事來!倘別人有了主意,你立刻叫自己的心腹去做這差使。別人有了功績,你立刻把功績賞了自己的近人。長此以往,如何還能有賢能之人服侍於你,如何還能有忠貞之士爲朝廷效力。爲上者,無需你與臣子比高下,臣子,是給你治理天下用的。你要怎麼用,你有你的喜惡,可你要是想守住這萬里江山,要讓衆臣膺服,你得記得,賞罰分明!”
之後,景安帝道,“朕的皇陵還少一位修陵副使,讓文長史過去吧。”直接把文長史弄去修皇陵了,然後,景安帝給大皇子另指了一位邵長史。
大皇子捱了父親一頓訓,也不敢再爲文長史求情,恭恭敬敬的退下了。
秦鳳儀回家眼睛腫腫的,秦老爺秦太太一看兒子這樣,就知是在外頭受委屈了。秦太太也顧不得忌諱,忙拉着兒子問,“是不是大皇子又給你委屈受了?”
秦鳳儀一見爹孃,更是心裡難受,眼圈兒又紅了,道,“我跟陛下說了,不做官了,娘、爹,咱們這就收拾收拾回老家吧。”
秦老爺秦太太互相看了一眼,秦老爺問,“究竟是怎麼回事?”
秦老爺命丫環把兒媳婦叫來了,李鏡對於官場上的事要比公婆都清楚,李鏡到了,先讓丫環打水,給秦鳳儀擦過臉,此方打發了下人,一五一十的問秦鳳儀到底是怎麼回事。秦鳳儀跟家裡說了,秦鳳儀道,“我實在是受不了這氣,就都跟陛下說了。這自來親疏有別,我在陛下跟前說大皇子的不是,陛下再寬闊的心胸,心裡也不能痛快的。我想着,他以後必是不能似先前那般待我了。我也不想做官兒了,回揚州吧,這京城裡壞人忒多,還是老家好。”
李鏡沒想到丈夫這出去了一天,就跟大皇子徹底翻臉了。李鏡問他,“不是說回翰林唸書的麼,如何又往大皇子那裡去了。”
秦鳳儀又將與駱掌院的事說了,秦鳳儀氣道,“我算是白認識了他,原想着他是個好的,沒想到竟成了官場老油子。”
李鏡嘆道,“你可真是誤會駱先生了,駱先生不過是激一激你。駱先生爲官,素有令名。他先時外任做御史,一年就參了十幾位五品以前大員,二十幾位五品以下官員。在外,還受過刺殺。陛下實在不放心他在外頭,方把他調回京城任職。他何嘗是什麼官場油子,就是他掌翰林院後,也清理出了一大批屍位素餐之人。興許是看你沒什麼精神,激一下你。”
秦鳳儀眨巴下眼,鬱悶道,“那他可是激對了,馬上就要把我激回老家去了。”
李鏡道,“爲這麼點事,也不值當辭官啊。”
“你不知道,我算是與大皇子撕破臉了,我把以前的事也都說了。你想想,我在人家老子面前說人家兒子的不是,陛下能高興麼。早點回老家吧,現在走,陛下還念着與我往日的情分,倘是還賴着不走,以後這情分消磨完了,更沒意思。”秦鳳儀甭看平日裡很聽李鏡的,但家裡什麼大事,都是他說了算了。秦鳳儀道,“明兒就收拾東西,哎,我再去同駱先生賠個不是,這人也是,就不會好好跟我說麼。也正好,一道跟他和桂花師孃辭行。岳父、師父那裡也得說一聲,還有朋友們,都得知會到了。”
秦鳳儀是決定不再做官了的。
這一決定不做官,秦鳳儀發現,生活真美好啊,早上也不用早起,願意睡到啥時候就睡到啥時候,更不用唸書了。秦鳳儀想着,把自己以前讀的書都收拾收拾送給二小舅子和三小舅子好了。然後,秦鳳儀先把方閣老去辭行了,主要是,駱先生和他岳父白天都有差使要忙,他師父是退休老幹部,每天在家閒着。
秦鳳儀一過去,說了要回老家的話,方閣老都懵了,他弟子明明是御前小紅人,這如何又突然回家啊。秦鳳儀雖則是個漏勺嘴,可事關大皇子,而且,他跟陛下告狀的事,還真不好跟他師父講。秦鳳儀含含糊糊地,“我把大皇子給得罪了,昨兒抽他長史官倆嘴巴,傍晚陛見時跟陛下說了,不做官兒了,回老家去。”
方閣老一聽,頭髮險沒豎起來,看小弟子還不說呢,急的直拍桌子,“還不快說,到底怎麼回事!”
師父非要問,秦鳳儀就說了。方閣老聽後嘆道,“你這也忒沉不住氣了。”
秦鳳儀道,“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我難道生來就是爲了受氣?我想好了,回鄉去書院當教書先生,既體面,又不累。再把我家的鹽商生意弄回來,日子也好過。”
方閣老問,“你說辭官,陛下也同意了?”
秦鳳儀道,“同意了。”
方閣老一聽陛下竟也同意了,還能說什麼,與小弟子道,“就是不做官,在京城多住些日子也沒什麼。何必急着回鄉呢。”
秦鳳儀道,“我纔不在京城呆了呢,風沙又大,人又壞,我回揚州去,揚州好。”
方閣老不論怎麼留,秦鳳儀是一定要回鄉的,方閣老也無法,傍晚兒子回家,與兒子一道商量小弟子這事。方大老爺道,“師弟這事做的,是有些唐突了。不若,先讓小師弟歇一歇,待過兩年,這事淡了,再謀差使,也非難事。”主要是,秦鳳儀與大皇子有了過節,這在誰看來,陛下也不會高興的。
方閣老嘆道,“到底年輕了些!”年輕氣盛,秦鳳儀又是個驕縱的。方閣老原是盼着他碰幾次壁,這樣也能學些個人情世故,結果,秦鳳儀來了京城,順風順水,還得了陛下青眼。沒想到,這一碰壁,就碰了滿頭血。
雖則秦鳳儀是行事莽撞,可一想起大皇子所爲,方閣老也是不悅。官場上倒是不少上官奪下官功績之事,可那是官場上,你堂堂皇子之尊,這就幫着心腹人奪秦鳳儀的功勞了?
秦鳳儀傍晚去的駱家,駱掌院倒是沒留秦鳳儀,駱掌院只是一臉公事公辦的臉孔,對秦鳳儀道,“我不管你是怎麼跟陛下說的,陛下又是如何允了的?我沒接到陛下要免你差使的旨意,按規矩,你自己上個辭官摺子遞上去。陛下若是允了,你願意回哪兒就回哪兒,與我無干。”
秦鳳儀問,“先生,你是不是不在生我氣啊?”
駱掌院擺擺手,“咱倆昨兒就斷了的,少來套近乎。”
秦鳳儀道,“你看我這倒了大黴,還說這樣傷我心的話,先生,你可真是鐵石心腸啊。”說着,他重重的嘆了口氣,“我不跟你說了,我找桂花師孃說話去。”
待晚上,秦鳳儀走了,駱太太與丈夫說起秦鳳儀辭官的事,駱太太道,“先時不是說鳳儀做官做的很好麼,怎麼突然就要回鄉了?”
“沒出息的東西,遇到丁點事就要辭官回鄉,隨他辭去好了。”
駱太太道,“那你是好生與鳳儀說一說。”
“道理不是人說的,明白的自然明白,要是糊塗的,再怎麼說也明白不了。”駱掌院不打算再多提秦鳳儀,覺着這半個弟子實在沒出息到了家!
秦鳳儀回家就寫了辭官摺子,別人辭官,不是有病就是上了年紀,當然,還有些什麼“蓴鱸之思”啥的,就太文藝了,秦鳳儀不是那一款。秦鳳儀寫的理由是:先時與陛下商量好了的,臣這就回鄉過日子了。
然後,說了一大堆叮囑景安帝保重身體的話,就把摺子遞上去了。
這事兒,內閣一看,都覺着有些稀奇,不過,內閣裡的,都是老狐狸,大皇子身邊的前文長史被陛下打發去修陵了,今換了邵長史。如今,秦鳳儀又要辭官,大家便尋思着,必是各打五十大板哪。
不過,秦鳳儀一七品小官兒直接幹掉了正五品長史,戰力相當不錯。只是,秦鳳儀大好前程就此斷送,他與大皇子之爭,顯然是沒佔到便宜的。
內閣將此奏章遞了上去,景安帝給回了一句:沒商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