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話語試探



嫋嫋秋水,青碧如玉甚是透徹,似煙紗一直連接到遠處,緩緩直朝天際,彷彿水天相接一般。

靜太妃聽着她的回答,思緒霎時陷入冷凝,念着佛珠的手忽然一滯,隨後一直摩挲着珊瑚珠串。掐指一算,她若生下女兒,那女娃也該是這個歲數。可是蘇振元說過,柳若蘭在嫁入弁國之後,因着鬱鬱寡歡而難產而死,腹中胎兒亦是不保。

對於二十年前所發生的一切,靜太妃心中甚是不安,時常夢中看見柳若蘭。看着她一臉哀怨地注視着自己,說着她在弁國如何度日如年,如何捱過那苦難的日子。

選秀之時,她早已懷有一月身孕,根本就不願入宮。可是蘇振元對自己有恩,更何況他滿目神情對自己說着,他此舉都是爲了自己還有璟兒,瞧着他真切的眸光,她竟不忍說出拒絕的話,於是她便瞞天過海地入了宮。大婚之夜看着滿臉歡喜卻又昏睡過去的先帝,他口中滿嘴說的都是柳若蘭,她心裡覺着對不住,卻還是沒有改變這個事實。

直到第二日清晨,先帝瞧着新娘被掉了包,他那擰着的臉色有些駭人,似乎想要將自己生吞活剝了。決絕地甩袖而去,冷冷地丟出一句話道,“朕這輩子都不會碰你,你就好生在這個宮中自生自滅吧!”

聞言,她的心雖一顫,卻是在想着柳若蘭此刻心裡在想着什麼。獨在異鄉,嫁給一個她不愛的男子,而且她的夫君被自己最好的姐妹奪了去,沒有預兆。曾經的歡聲笑語都是假象,隨風消散,似煙般清淡。

還記得若蘭曾對自己說過,她只想與她最摯愛的相守一生,可是她的夢就那樣被自己無情地摧毀了。憶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靜太妃心中甚是愧疚,埋怨,更多的是無能爲力。若是再重來一次,或許她還是會選擇緘口不語,只因她對蘇振元是那麼的放不下。她承認自己有些自私,可是她只想讓她深愛的男人如願以償,也想給璟兒覓得一個更好的前程。

一聲聲姐妹情深,終抵不過蘇振元在耳畔的絮絮軟語。可是她的心也不是鐵做的,這些年來,她無時不刻都處在自責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她以爲只要再過些時間,柳若蘭一定會想通她能嫁給元邴祚是種幸福,可是若蘭終究沒有想明白,一顆心只掛在先帝身上。即便是在懷孕之時也是鬱鬱寡歡,所以纔會難產而終。

世上沒有後悔藥,靜太妃深知自己已無退路,於是她想讓自己過得清靜些。先帝說過這輩子要與自己終生不復再相見,他確實做到了,即便是在蘇振元的安排下,自己受驚早產生下璟兒的時候,先帝都未曾來看過自己哪怕一眼。

後宮中所有的妃子在路上瞅着自己都四下裡交頭接耳,那聲音直直傳到她耳中。她雖知道自作孽不可活,可是她不在乎。她愛的人今生唯有那個親口對她說過,他若爲帝則她必爲後的男人,

先帝不來宮苑看自己,她心裡反倒覺着踏實些,不用想着如何做出惺惺之態。她本想此生就在深宮中好生養育璟兒,孰料若蘭難產而死的消息傳來,但是她如處在冷宮,並不知道,蘇振元亦沒有告知自己。若不是先帝極是痛心疾首,想着是她毀了他與柳若蘭的因緣,又怎會在雷雨之夜衝進冷宮,不顧還處在襁褓之中的璟兒漣漣的哭泣聲,硬生生用力地掐着自己的脖際。

力度越來越狠,她的身子也漸漸離了地,有一刻恍惚之中,她似乎看見了柳若蘭。鶯鶯跪了一地的宮人,瞧着龍顏大怒,雖有心卻不敢上前阻止。她的脣畔逸出冷笑,若此生這樣了結,也算自己了了一樁罪孽。可是就在她覺着呼吸極不順暢的時候,他的手竟沒了方纔的那般用力,而她也被狠狠地摔在地上,頭皮磕着一旁的楠木墩,硬生生被碰去一塊頭皮,火辣辣地痛感襲遍全身。可是她不能怪他,她知道眼前那個可憐的男人不過是想追憶他曾經的愛人。

就在衆人皆惶恐地遞着眼色,不知是否該攙扶起自己時,她分明聽見他仰頭長嘯怒吼了一聲,哀怨的吼聲綿長悠遠迴盪在空寂的屋內。他的眸有些猙獰可怕,隨即他的眸光沒了方纔的駭人,轉而是滿腔的苦澀幽怨,冷冷笑了一聲,沉悶的胸腔洶涌澎湃似要噴薄而出什麼。她的心驀地一涼,正想起身上前攙着他,卻見他口中吐出大口殷紅鮮血。極力上前掏出芙蓉絹子欲替她拭去血跡,卻被他用力打開自己的手。

那一擊很是重,至今她的左手腕都不能提重物,只可拿捏一些輕的東西,諸如佛珠、玉箸,旁的她一概都不能拿。那一擊讓她知道柳若蘭在他心裡到底是處於怎樣的位置,弱水三千無人可及。

他說過此生不復再見,可是爲了柳若蘭他破例了,竟也不顧及君子之言。有那麼一刻,靜太妃很是羨煞柳若蘭,至少她永遠被先帝記掛在心裡,是他心中永遠抹不去的一個傷疤。

那一次她摔得並不重,可卻將她摔得有些清醒,她才恍然大悟自己做了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自此後,先帝再沒有見過自己,也極是不待見璟兒,雖然她知道璟兒不是他的兒子,可她也不願獨守在深宮,爲了讓自己心安,也爲了璟兒能夠在深宮之中活得更好些。

於是她便帶髮修行前往太廟,一去便是十四年,整日青燈古佛相伴,日日誦讀佛經,聽風清主持給自己講佛理,她的心終於安靜下了些。每每仰頭望着那一尊高大鎏金佛像,她總會不自禁地流下淚珠懺悔過往。

自己離開的時候,璟兒一直拽着自己的手不放,她有太多不願不忍,可是她知道這是一條最好的路,於自己於大家都是最好的選擇。馬車軲轆聲響徹在空寂的筆直阡陌大道上,她忘不了自己是如何捂着絹子拭淚。

掀起繡簾一角望着璟兒大步跑着,跟在馬車後頭,聲聲喚着不要走,她的心又何嘗不痛,可是沒有回頭路了。她只得咬咬牙,無情地將繡簾

放下,或許沒有自己的照顧,有乳孃在身旁照顧,他未來的道路會比自己在好得多。

拼命咬着絹子一角,淚水還是止不住往下流,直到看着硃紅宮門次第關上,厚重的坼聲也再也不能入耳,她的心已經冷若冰霜。紅腫的眼睛有些乾澀,怎麼也哭不出淚水。

人生便是這樣,選擇了一些東西,就必須放棄一些東西。一待便是十四年,她何嘗沒想過璟兒,每到他的生辰,她都會一個人坐在廂房的炕上,拿出他小時候穿得衣服抱在懷裡,彷彿他真的就這樣被自己那樣天長地久地抱着。

先帝極是厭惡自己,狠心下令不準璟兒與自己通書信,好在蘇振元知道她的心思。雖未曾自己親自前來太廟,她也知道他不該來,可是他總會派人傳來璟兒所寫的書信還有他的消息。望着那滿紙黑字,她總是忍不住淚如雨下,極力掩淚卻是怎麼也幹不了。

不知是上天註定還是命裡當如此,璟兒竟也在七年之前做出了那樣危險的舉動,居然請動了邵家的人替他出馬,擺平時值年少正遊歷在弁國的欒承昱。他的心竟比他親爹還兇猛些,這是她有些始料未及的。

在太廟的時間日日如年,她竟也不知她的璟兒已然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王妃,有了自己的女兒。她很感謝邵家所作出的無私貢獻,於是暗中傳信與蘇振元,讓他好生安葬了那些邵家之人。

過去的回憶那麼分明清晰,藕斷絲連,層層被牽出,越來越多,越來越痛,即便她如何不想再記起。然眼前這張令她永世難忘的面容就這樣沒有預兆地出現在自己跟前,她的心怎會不爲之一震。

那張柔美的臉是那樣的姣好,只一眼便過目不忘。二十多年前如是,匆匆歲月過後,這張臉頰依舊是那麼光彩照人。看着眼前這個自稱爲蘇妃的女子,靜太妃攥着佛珠的手總是會忍不住一空,有些虛脫乏力往下垂去。世界之大,可怎麼會有如此相似的兩個人,若不是親眼所見,她是斷然不會相信的。

瞅見靜太妃一直陷入思忖,美目黯然似縈繞着一層薄煙,蘇亦嵐心中斷定她此刻一定是埋首回憶,想着過去的種種。瞧着她時而嘆氣,時而凝眉,時而眸中冷凝,她這是在自責嗎?若真是,也只是惺惺作態罷了。

苦果已經釀成,局面也已註定。她當真以爲去太廟禮佛,日日跪在佛像前虔誠懺悔便能將一切都改變嗎?真是可笑,若她真有心,爲何出賣了孃親。

即便她一臉慈祥模樣,卻是綿裡藏針,令人生駭。所以她纔會做出那樣見不得人的事情,也因此她的兒子纔會對自己做出那樣瘋狂的舉動,當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果真欒承璟身上流淌着她的血液,好一對母子!

若眼睛能夠刺穿一切,蘇亦嵐真是希望自己充滿恨意的眸光若利刃般剛毅,將她刺得體無完膚。眸中恨意漸漸消散些,蘇亦嵐見她依舊有些錯愕,立馬上前輕輕碰着她的手,擠出笑顏道,“靜太妃,靜太妃,您怎麼了?可是身子不適,要不要臣妾命人前去喚太醫?”

靜太妃適才回過神,從回憶中抽離出來,望着這張淨白如玉的臉離自己如此之近,心頭竟有些顫顫巍巍,立馬抽開有些發涼的手,往後退了幾步,有些勉強地笑道,“沒什麼,哀家素來在太廟中住慣了,清靜慣了,如今入了宮難免有些不能適應。”揮揮手接着說,“無甚大礙,無須喚太醫。”

蘇亦嵐眸光淡然,暗中思忖,靜太妃瞧着自己的模樣如此驚訝,甚至有些失儀,由此可以想見,蘇振元這隻老狐狸並沒有將自己的事告知與她。想要從蘇振元身上得知二十年的事情,已經是不可能的。既如此,上天給了自己這樣一個好機會,自己何不順蔓摸瓜,柔聲道,“既然太妃無礙,臣妾心裡也踏實了許多。”一邊說着,蘇亦嵐一邊狀似無意伸手扶了扶髮髻間有些鬆的白玉嵌珠翠花簪。

靜太妃起初的視線都被那張熟悉的臉龐所吸引,如今瞧着她這一舉動,美眸不由得順着她的手望去,瞧着那瑩白透着光澤的玉簪,心中一滯,美目睜得極大,有些驚愕地凝視着玉簪,櫻脣微張,難掩的驚詫之色。

用力摳着指肚,隱隱作痛的感覺襲來,不是錯覺而是真實。那一隻玉簪,真真切切地時隔二十年再次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就戴在這個與若蘭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子發間。是造化弄人還是天意?靜太妃的思緒頓時交織成一團理不順的亂麻,心口好似被什麼東西堵着,甚是憋得慌。

蘇亦嵐知道自己這一舉已經引起她的猜疑,越發大膽上前裝着一臉擔憂狀溫聲道,“太妃娘娘,臣妾瞧您神色不寧,心中甚是憂慮。臣妾的紫寧閣便在前方不遠處,太妃若是不嫌棄,不若隨臣妾一同去吧。”瞧着她眸底難掩的錯愕,蘇亦嵐越發欣喜,索性脫口道,“不知爲甚,臣妾一見着太妃娘娘,便覺着十分親近,這種感覺似曾相識。”

靜太妃聽得她如是說,腦後直冒一陣冷風,連連揮手道,“哪裡的話,哀家與蘇妃不過一面之緣。”越發朝後退了幾步才道,“哀家在外便聽聞當今皇上納了一個絕色妃子,如今見着果真像是從畫中飄逸而出的女子,不由得竟也忍不住貪看了一番。”

蘇亦嵐聞言,心中一陣冷笑,她的眼神出賣了她的心思,她此刻是心虛,因爲自己這張臉。盈盈淺笑,玉臉之上梨渦常露,蘇亦嵐假意裝着有些羞澀道,“太妃這話說出,當真是笑話臣妾。倒是家父曾經提及,二十年前,倪太后還有靜太妃可是當時數一數二的美人呢。”

靜太妃心口霎時一沉,努力平復着情緒,試圖轉移話題,良久才道,“不知家父是誰?”

蘇亦嵐蓮步上前,欠一欠身子起身,斂眉低眸溫婉道,“回靜太妃的話,家父乃是衛國大將軍蘇振元。”緩緩擡眸,只一眼,她便

瞧出靜太妃清眸中難以剋制住的震驚。這個神情似在意料之中,蘇亦嵐脣角不由得微微一勾,旋即伸手上前欲挽着她的手道,“太妃,這日頭雖不毒辣,卻也傷身子,臣妾這便攙着您一同離去吧?”

靜太妃木然地望着前方,任由蘇亦嵐挽着自己的手,從手臂到手心都是沁涼如冰。驚訝,懵然,這一切令她有些措手不及。靜太妃緩緩走着,心中早已起伏不定,蘇亦嵐,蘇振元,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可爲什麼他沒有告訴自己?

太多的不解,太多的疑惑頃刻如洪水決堤涌上心頭,靜太妃霎時眸中霧氣橫生,事情絕沒有如此簡單。這個蘇亦嵐到底是誰?蘇振元爲什麼沒有將她的一切告訴自己?

這個蘇亦嵐彷彿就是柳若蘭的再生,若是說容貌相似不過巧合,那爲何她會有那隻白玉嵌珠翠花簪。要知道這是自己在選秀之際,與柳若蘭住在同一個苑落中,在和她結義金蘭之後親手替她戴上的。

長相相似之人存於世,她相信,可她絕不相信那支玉簪也是仿照的。每一塊玉石都有自己不同的紋理,自幼時她便攜在身上,日日戴着,怎會不記得,所以靜太妃非常肯定這支玉簪絕對是自己送給柳若蘭的那支。

可是她分明記得柳若蘭在難產之後便被葬入青冢,那支玉簪應該也隨着她入殮。然玉簪重新出世,靜太妃懸着的心不住加速跳着,清眸忽然閃過一絲亮光,或許柳若蘭當年產下的那個女嬰並沒有死去,而是被人救了。垂死在臥榻的柳若蘭將這一信物交給了救女嬰的人,想到這兒,靜太妃只覺惴惴不安。

玉簪重現,再加上蘇亦嵐的出現,這意味着什麼,是她要向自己索命嗎?靜太妃眸光一涼,隱隱閃現着憂懼之色,看着這個靜謐的聽雨軒,擡眸望一眼蘇亦嵐,竟不由自主推搡開她的手,不敢對着蘇亦嵐清澈的眸子,只別過臉輕聲道,“蘇妃有心了,哀家可以自己走。”

蘇亦嵐緊緊跟在靜太妃身後,望着她有些纖瘦的身子不時打着寒顫,知道自己這一招已經徹底將她擊潰,攥緊的拳頭才緩緩鬆開,若不是心裡有鬼,靜太妃怎會如此舉動。可是她也沒想到,這個靜太妃是如此的不堪一擊。真不知道蘇振元到底看上了她哪一點?是因爲她性子太軟弱,容易掌控嗎?

靜太妃不斷想着過去的一切,還有剛纔聽到看到的,不由得停下步子,蘇亦嵐一個沒注意竟然撞上了她。頃刻間,二人皆摔倒在地上。

瞧着靜太妃一臉惶恐地跌坐在地上,蘇亦嵐雖極是恨她,可這裡是皇宮,自己也不是那種冷血之人,立馬上前伸出手遞在她眼前道,“太妃娘娘,都是臣妾的錯,臣妾不該如此莽撞。”

伸出的手停在半空只一會,蘇亦嵐便瞧着一隻孔武有力修長的手伸出,一把拉起跌坐在地滿臉茫然的靜太妃。蘇亦嵐緊皺的眉頭立馬舒展,眼下欒承璟還當不知道自己已經換回了容顏,她只是秀兒。

“母妃,您沒事吧!”欒承璟一臉關切地攙着靜太妃,冷冷的眸光不時掃向蘇亦嵐,銳利若兩把冷刀,隨即視線挪至靜太妃身上道,“母妃,兒臣尋了您許久,方纔聽侍衛說您從祈福殿出來後便來了這裡,久久未見您歸來,兒臣實在擔心,便兀自來這裡尋您。”

靜太妃瞧着是自己的璟兒,多年不見已經成了一個七尺男兒,俊朗的臉上有着堅毅,甚是欣慰,連連輕輕拍着他的手背道,“璟兒,果真是我的好璟兒,母妃想了你多年。”

看着她啪嗒啪嗒滴下的淚水,蘇亦嵐黛眉微蹙,心生冷意。眼前這兩個人在自己跟前上演着如此溫馨的一幕,怎會不令她覺着不快。孃親的幸福被她給一手葬送,而她的那個好兒子差點也毀了自己的生活,他們此刻卻在自己含淚相認。無形之間,好似一記重錘狠狠砸在她的心口。

聚散有常,每每看着團聚,她總是心頭涌起暖意,然這一刻她只覺從頭到腳被人灌了一盆冷水,徹骨的涼。蘇亦嵐心中彷彿吹着縹緲北風,呼嘯肆虐。她的孃親早在自己出生的時候便死去,而那個本該被自己喚一聲爹的男人,也因爲見了自己一面,本就孱弱的身子受了驚嚇,竟一命嗚呼歸西了。纖細的手指不由得奮力掐着手心,她怕自己會忍不住情緒,只定定地擠出笑顏望着他們。

靜太妃這些年好容易靜下來的心思,今日連番受驚,再是難以平復,掠一眼站在前頭的蘇亦嵐,忽而轉眸望着欒承璟道,“璟兒,蘇妃可是你皇嫂,切不可忘了規矩。”

欒承璟適才將視線再次回到蘇亦嵐身上,抱拳作揖道,“廉王欒承璟見過蘇妃娘娘,願娘娘一切皆好。”

蘇亦嵐聽着這幾個字,心中一陣不悅,可還是莞爾一笑回禮道,“早就聽說王爺是個極其孝順的人,今日一見,果真如傳言所說一樣。”可是讓自己這樣裝成別人說着有些違心的話,蘇亦嵐總是覺着不舒服。

靜太妃心中已經是有些淪陷,不願久留,微微一笑轉而望着欒承璟低聲道,“璟兒,母妃忽然覺着身子不適,如今你也來了,母妃便一道同你前去廉王府,見見廉王妃,還有母妃那可愛的外孫女。”

欒承璟神色淡然,微微頜首點頭道,“這是最好不過了,”忽而轉眸望向蘇亦嵐道,“謝謝蘇妃娘娘,微臣這便與母妃先行離去了。”

看着他們離去的身影,蘇亦嵐繃緊的心才踏實些,額際竟也冒出絲絲細汗,禁不住大口喘着氣,這可真不是什麼好玩的遊戲,自己可決不能被他看穿。伸手捂着跌宕起伏跳動的胸口,蘇亦嵐才挪着腳步欲朝紫寧閣走去,可方走了幾步便聽着後頭傳來低沉一聲道,“站住”。

絕沒有聽錯,這聲音的主人便是欒承璟。蘇亦嵐柳眉微凝,翕動的嘴不知該如何接話,雙腳只是沒有底氣地停下,難道他看出了破綻嗎?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王離去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心已陌第二十四章 奪回玉簪第一百一十章 終明心跡第八十七章 思念成空第一百四十八章 艱難抉擇今日請假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交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十九章 淑嬪駕到第一百零一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心已陌第一百零三十一章 斯褀挑釁第四十六章 冷月無霜第八十二章 突來之禍第一百一十一章 噩夢結束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王離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堪回首第一百六十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二十八章 離開蘇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噩夢結束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王離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深夜劍影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子疏離第三十二章 痛徹心扉第一百零一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零四章 陌生婦人第九十五章 貴妃溺水第八章 承恩昭王(3)第十三章 宮苑傳聞(2)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昊之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廉王相救第二十七章 遭受算計第九十四章 暗生情愫第一百四十九章 深夜劍影第一百二十章 兄妹相認第一百零三章 相認坦言第四十八章 陌路相逢第三十七章 兄弟交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交心第九章 承恩昭王(4)第五十章 略施小計第五十九章 一曲菱歌(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心之失第五十六章 危險之夜第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斯褀入宮第九十四章 暗生情愫第一百零八章 識破身份第六十七章 美人如玉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心相悅第一百零四章 陌生婦人第八十六章 月夜琴聲第二十三章 雨夜相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貴妃之死第六十三章 深夜突襲第五十三章 突來之禍第九十四章 暗生情愫第十四章 林苑比試第二十九章 獄中被毆第一百四十九章 深夜劍影第九章 承恩昭王(4)第一百四十九章 深夜劍影第九章 承恩昭王(4)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堪回首第一百一十七章 贈送耳墜第八十八章 艱難回宮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幽月第一百七十章 淡然前夕第一百零九章 誤聽談話第四十一章 夜探蕭府第八十九章 百轉千回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后壽辰(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幽月第六十五章 君心難測第二十一章 怒氣未解第二十章 庭院偶遇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妃質問第三十章 牢獄重逢第三十一章 真相大白七十六章 真心受挫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子疏離第三十七章 兄弟交心第二十七章 遭受算計第八十五章 擔驚受怕第一百六十五章 太妃到訪第八十章 據實相告第一百零八章 識破身份第三十七章 兄弟交心第六章 承恩昭王(1)第一百一十二章 偶遇太妃第一百零三章 相認坦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四章 緊要關頭第十九章 淑嬪駕到第十八章 春風暗涌(4)第八十八章 艱難回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拜訪太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君心可知第七十章 心生疑惑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王離去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心已陌第二十四章 奪回玉簪第一百一十章 終明心跡第八十七章 思念成空第一百四十八章 艱難抉擇今日請假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交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十九章 淑嬪駕到第一百零一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心已陌第一百零三十一章 斯褀挑釁第四十六章 冷月無霜第八十二章 突來之禍第一百一十一章 噩夢結束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王離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堪回首第一百六十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二十八章 離開蘇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噩夢結束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王離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深夜劍影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子疏離第三十二章 痛徹心扉第一百零一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零四章 陌生婦人第九十五章 貴妃溺水第八章 承恩昭王(3)第十三章 宮苑傳聞(2)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昊之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廉王相救第二十七章 遭受算計第九十四章 暗生情愫第一百四十九章 深夜劍影第一百二十章 兄妹相認第一百零三章 相認坦言第四十八章 陌路相逢第三十七章 兄弟交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交心第九章 承恩昭王(4)第五十章 略施小計第五十九章 一曲菱歌(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心之失第五十六章 危險之夜第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斯褀入宮第九十四章 暗生情愫第一百零八章 識破身份第六十七章 美人如玉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心相悅第一百零四章 陌生婦人第八十六章 月夜琴聲第二十三章 雨夜相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貴妃之死第六十三章 深夜突襲第五十三章 突來之禍第九十四章 暗生情愫第十四章 林苑比試第二十九章 獄中被毆第一百四十九章 深夜劍影第九章 承恩昭王(4)第一百四十九章 深夜劍影第九章 承恩昭王(4)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堪回首第一百一十七章 贈送耳墜第八十八章 艱難回宮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幽月第一百七十章 淡然前夕第一百零九章 誤聽談話第四十一章 夜探蕭府第八十九章 百轉千回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后壽辰(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幽月第六十五章 君心難測第二十一章 怒氣未解第二十章 庭院偶遇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妃質問第三十章 牢獄重逢第三十一章 真相大白七十六章 真心受挫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子疏離第三十七章 兄弟交心第二十七章 遭受算計第八十五章 擔驚受怕第一百六十五章 太妃到訪第八十章 據實相告第一百零八章 識破身份第三十七章 兄弟交心第六章 承恩昭王(1)第一百一十二章 偶遇太妃第一百零三章 相認坦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四章 緊要關頭第十九章 淑嬪駕到第十八章 春風暗涌(4)第八十八章 艱難回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拜訪太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君心可知第七十章 心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