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戰力的差距來自於何處

隨着王君臨下令開戰,遠東軍上下,軍中內外,文武官員無不熱血沸騰。

遠東軍如今的地盤已經算是很大了,河北、中原、山東二十一個郡,還有幽州,馬邑郡,西北五郡,再加上江南的兩個郡,說實話,地境已經是當今天下各勢力中間最大的了,也就是李淵集團稍微比遠東軍小了一點。

但是遠東軍上下依然感覺不夠。原因無他,只要是當官的,就沒有人不想建功立業,而在一切用功勞說話的遠東軍上下更是如此,足夠的功勞便代表着官位、權力、財富,以及將來立國之後尊貴的開國爵位,就意味着封妻廕子,榮華富貴。

而如今遠東軍上下文武官員中,猛將如雲,賢臣中有能力者也是濟濟一堂,有野心者更是比比皆是。

這麼多人,若是不征戰天下,他們從何處獲得功勞。所以,每個人都等着這一天的發生,等着王君臨下達進一步出兵的命令。

但實際上,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出兵的戰略部署早已完成,甚至什麼時候出兵,王君臨、尉遲敬德、羅士信、沈果兒和李靖、羅藝等這各軍統帥,以及杜如晦、劉子明、魏徵、房玄齡等少部分重臣都已經知道。

……

……

大業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在遠東軍上下文武官員和河東、關中、陝北部分百姓衆所期待之下,遠東軍分東西北三路大軍,向李淵集團發兵。

北路由王君臨親自統領,羅士信的旋風營和武四的人馬,總計十萬騎兵,直接奔着河東太原府而去,一路上不攻城不掠地,此舉就是逼迫着李淵集團北路大軍李神通不得不帶兵攔截,與遠東軍進行一定的野戰。

而西路由上官虎、周虎、姜木郎和武三、蘇長青分成兩路,依靠各種犀利的攻城武器,半個月之內便攻下了李家集團最近剛剛修建的四個軍寨、兩個縣城。

而東邊,尉遲敬德和陸寒、管小童統領十五萬大軍向河東進發,被李世民以險要關口擋住,一時間雙方呈僵持狀態。

而戰場上最激烈的依然是王君臨親自統領的武四和羅士信的十萬騎兵,事實上李淵集團派李神通帶領的十萬精兵本身就是李淵集團最精銳的部隊,再加上河東郡縣之兵,以及太原五萬守軍,總共有二十萬人馬,可見對王君臨的重視和忌憚。

第三天,李神通調派了數萬郡兵攔截武四的人馬,他親自帶領十萬大軍攔截羅士信帶領的五萬騎兵。十萬對五萬野戰,激戰一開始,便讓本來料定至少不會輸的李神通大吃一驚,心中寒冷一片。

一直以來,李淵集團上下認爲若不提遠東軍以火藥包爲主的各種強大的遠程攻擊武器的犀利,遠東軍的軍隊戰力和他們相差並不是很大。但如今這場仗卻告訴他們一個結果:他們與遠東軍相比還相差了一大截。

這其中的差距卻不是李家軍單兵戰力和戰陣就比遠東軍差多少,而是因爲遠東軍將士身上鐵甲變成了鋼板甲,而手中鐵質武器同樣變成了鋼刀鋼槍,盔甲的防禦值和武器的鋒利值得到巨大提升,直接讓遠東軍每一名將士的戰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而李淵集團大軍比起以往盔甲武器依然是老樣子,雖然比起天下間除遠東軍之外的其他勢力已經算是裝備優良,人人都有鐵甲。但是與遠東軍一相比,便拉開了差距。

不過,李神通也是能征善戰的老將,統領的又是十萬精銳,依仗着兵力人數是遠東軍的兩倍,雙方剛開始倒也打了個平風秋色,但是當遠東軍在拋石機發射的火藥包,巨型槍.弩和鋼弦弓的射擊之外,又突然推出二十架車載百發弩和丟出數百枚手榴彈之後,李神通一方瞬間便倒下了四五千多人不說,緊接着便出現潰敗之勢。

果然,沒過多長時間,李淵一方大敗,李神通大驚失色之下,丟下近萬具屍體,退回朔州城,收縮兵力。

李神通統領的北路大軍是真正的百戰精兵,以多戰少,且李神通親自領兵,如此輕易便敗於遠東軍旋風營之手,而且羅士信還是王君臨一方最年輕的將領。

這其中主要原因便是遠東軍裝備優良,武器實在是太過犀利的緣故。

……

……

十月一日,按照原定作戰計劃,而武三和蘇長青帶領六萬人馬開始攻打陝北重鎮慶州,目標直指通往河東路的咽喉重地延安府。

大體同一段時日,上官虎、姜木郎、周虎三人共九萬人馬將佔領的一個縣城和兩個軍寨鞏固之後,開始直逼向大名鼎鼎的隴關。

隴關也就是隴山。

隴山險要無比,據此東出,可控扼關中,據此南望,可奪漢中、巴蜀。隴山爲六盤山餘脈,綿延橫亙幾百裡,乃長安之右輔,其南有陳倉(後世陳倉)、大散關等關隘險要,扼關中、漢中、巴蜀之咽喉要衝;其山前則有隴關,控制着關中通向隴右的要道。

按照戰略計劃,上官虎、姜木郎和周虎三人統領九萬大軍走陳倉道,直逼長安城,當然過程不會這麼順利,但是萬一成功了呢!

而在此之前他們首先要奪得李淵集團在隴山中修建的雄關——隴關,然後才能奔赴長安城。

事實上,王君臨定下的計劃,上官虎三人只要能夠奪得隴關,便算是這一路的勝利。

整個作戰過程中,王君臨定下的作戰要求是,要儘可能的減小損失,多用智,少用力,能用平和手段謀之的,就決不動武,充分利用遠東軍武器裝備先進犀利的特性,或者軍情府發動人手與守關守城的敵人文武官員接觸,實施策反、離間之計。

這樣,註定了對李淵集團這一戰,是既打又拉,這並不是絕對的征服,過度的殺戳,反而會激起李淵一方的仇愾之氣,不利於大計的施行。

當然,王君臨絕對不會如楊廣那樣,喜歡指手畫腳,事必躬親,恨不能直接指揮到一隊一伍的具體行動,干涉前線大戰,結果導致戰敗。

所以他對於四路大軍,各個營頭具體仗怎麼打,一概沒有具體的命令,戰機瞬息萬變,並非遠在數千裡之外王君臨所能掌握,所以已全權交與統兵大將,給予前線指揮人員充分的自主權。

……

……

第四百一十四章 迷宮一般的洞穴第六百八十五章 好大喜功的楊廣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發瘋的羅士信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人能看見的聶小雨第六百二十章 春秋使者在何處第四百六十九章 惹不起的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七把變態黑傘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王君臨的砌牆戰術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恐怖的流言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竟然還有這等好事第一百三十章 裝神弄鬼第四百八十章 天子的無奈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子秘密出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破城(下)第八百七十章 反被羞辱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闊海的地盤第九百七十九章 等待時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東萊左孝友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七百九十三章 百姓如螻蟻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賊首們的想法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韓相國的依仗第二百六十二章 狼狽的誘餌第一百七十八章 輿論大戰(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孤獨的楊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宇文氏父子的那場戲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對這座城池的第二次寵幸第三百二十一章 恐怖的流言第六百九十二章 古交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逼婚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逼迫與報紙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如今的朝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跑來報信的蘇媚兒第二百一十二章 又是坑第六百一十九章 高手盡出第九百六十二章 實力對比第二百四十七章 啓明可汗第五百五十六章 重重圍困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崔氏滅第八百五十七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四百零一章 毒陷阱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我替父親來殺人第六百三十章 果然還有後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預防旱魃的出現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沈光偷蠻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一桃殺三士第八百零八章 挑釁第三百三十章 朝廷風暴中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血鬃馬的厲害第六百八十四章 戰爭之外的一些東西第三十七章 西突厥政變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高句麗水師的異動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的另一個暗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接到的密信第七百七十三章 獵人與獵物的互換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秋使者再現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被炸死的劍神和出問題第九百七十五章 恐怖山大王第十六章 水刑與逼供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民心所向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搶奪城門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瓦崗軍的試探第七百五十六章 轟動武林第四百二十七章 鬱悶的血鬃馬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李世民的使者第七百零九章 猜測與試探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撒歡的魏刀兒第五百五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子開科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山寨生產基地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六百四十一章 內奸第八百八十七章 盧氏的陷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如今的蛇島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氏三十六死衛第二百二十二章 魚子默身陷死境第六百七十八章 日連部小酋長第二百二十三章 死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騎戰(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各種私心的臣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殺弟再殺兄的李世民第三百一十章 來自高臺城的軍隊第六百六十五章 十招之約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如今的鹽場第一千零五十章 一場鬼怪大戲(下)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首屆國慶盛典與刺客第六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朕要去江南第四百四十一章 詭異的龍宮之主第二百零七章 皇門事變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魏徵來了第五百零三章 長樂宮
第四百一十四章 迷宮一般的洞穴第六百八十五章 好大喜功的楊廣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發瘋的羅士信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人能看見的聶小雨第六百二十章 春秋使者在何處第四百六十九章 惹不起的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七把變態黑傘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王君臨的砌牆戰術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恐怖的流言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竟然還有這等好事第一百三十章 裝神弄鬼第四百八十章 天子的無奈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子秘密出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破城(下)第八百七十章 反被羞辱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闊海的地盤第九百七十九章 等待時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東萊左孝友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七百九十三章 百姓如螻蟻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賊首們的想法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韓相國的依仗第二百六十二章 狼狽的誘餌第一百七十八章 輿論大戰(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孤獨的楊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宇文氏父子的那場戲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對這座城池的第二次寵幸第三百二十一章 恐怖的流言第六百九十二章 古交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逼婚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逼迫與報紙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如今的朝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跑來報信的蘇媚兒第二百一十二章 又是坑第六百一十九章 高手盡出第九百六十二章 實力對比第二百四十七章 啓明可汗第五百五十六章 重重圍困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崔氏滅第八百五十七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四百零一章 毒陷阱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我替父親來殺人第六百三十章 果然還有後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預防旱魃的出現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沈光偷蠻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一桃殺三士第八百零八章 挑釁第三百三十章 朝廷風暴中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血鬃馬的厲害第六百八十四章 戰爭之外的一些東西第三十七章 西突厥政變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高句麗水師的異動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的另一個暗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接到的密信第七百七十三章 獵人與獵物的互換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秋使者再現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被炸死的劍神和出問題第九百七十五章 恐怖山大王第十六章 水刑與逼供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民心所向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搶奪城門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瓦崗軍的試探第七百五十六章 轟動武林第四百二十七章 鬱悶的血鬃馬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李世民的使者第七百零九章 猜測與試探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撒歡的魏刀兒第五百五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子開科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山寨生產基地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六百四十一章 內奸第八百八十七章 盧氏的陷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如今的蛇島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氏三十六死衛第二百二十二章 魚子默身陷死境第六百七十八章 日連部小酋長第二百二十三章 死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騎戰(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各種私心的臣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殺弟再殺兄的李世民第三百一十章 來自高臺城的軍隊第六百六十五章 十招之約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如今的鹽場第一千零五十章 一場鬼怪大戲(下)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首屆國慶盛典與刺客第六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朕要去江南第四百四十一章 詭異的龍宮之主第二百零七章 皇門事變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魏徵來了第五百零三章 長樂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