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章:曹敦忽遇刺

bookmark

張通儒兵變被曹敦及時鎮壓,並沒有造成多大的亂子,但史朝清一想到自己剛剛殺了曹敦的部下,又覺得對此事難以啓齒。

然則,曹敦就好像全然不知道發生過部下被殺的事件一樣,對此事絕口不提。既然曹敦不提,史朝清也就佯作什麼都沒發生過,只說張通儒作亂一事。

“張通儒狡猾,兵變不成就奪路逃了,曹某擔心監國的安危,是以才急着趕過來,現在見到監國無恙便放心了。”

說到此,曹敦略頓了一下,又道:

“既然監國無恙,曹某也就不在此處多做耽擱,還是要在第一時間抓住張通儒,並且視察城防,不給賊人以可乘之機!”

“曹將軍慢着!”

忽然,史朝清的情緒竟有些失控,一聲喚住了打算推出去的曹敦。

“父皇,父皇……可知父皇此時的下落?”

史朝清這一聲發問好像一支利箭正擊中了曹敦,在場的人都可以看到,曹敦的身體明顯的顫抖了一下。但他的聲音依然很是平靜。

“監國放心,陛下洪福齊天,不日將安然返回范陽!”

也許只有史朝清纔看不出來曹敦的言不由衷,竟長長的舒了口氣,喃喃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父皇不在,我這總像沒有主心骨一樣!”

曹敦看了一眼史朝清,語重心長的說道:

“監國只要守好范陽,一切自有陛下處置!”

“對,對,守好范陽,外間亂事,有父皇在呢!”

這一番對話之後,曹敦離開了,不過在側旁觀的裘柏卻陷入了沉思,他忽然覺得曹敦似乎言辭閃爍,難道此人也另有隱情?

“張兄,你覺不覺得曹敦的言行有些古怪呢?”

“古怪?怎麼古怪?”

實話說,張炎也覺得曹敦的行爲不像是一個領兵大將所應該有的,更何況又是史思明委以重任的親信,現在居然只是輕描淡寫的與史朝清說了幾句便要離去,莫非其中還有什麼貓膩?

不管如何,曹敦帶來的消息是直指周摯的,張通儒的兵變造反顯然事起倉促,也許正是因爲周摯的抓捕,他才鋌而走險。而且,周摯的抓捕行動並不成功,再調動監國衛率之前就已經走漏了風聲。所以,目下看來,史朝清眼下所面臨的困局倒有幾分自作自受的味道,

“曹敦身爲坐鎮大將,言語卻頗多閃爍,雖然說不出什麼因由來,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裘柏的的確確有點看不清楚曹敦,但人家畢竟是范陽城中總覽兵權的人,史朝清雖然不信任此人,但至少有一點,起馬還相信曹敦是有能力的守住范陽的。

現在,裘柏所擔心的就是,曹敦究竟有沒有足夠的意志,去保護和支持史朝清呢?

畢竟終於史思明是一回事,終於史思明屬意的幼子,又是另一回事。

一念及此,裘柏陡然喊了一聲:

“不好,快攔住曹敦!”

在座所有人都是一驚,史朝清失聲道:

“裘先生這是何故?”

“曹敦有問題!”

張炎的反應極快,馬上就意識到了裘柏所指的曹敦有問題,這個問題究竟出在何處?

“難道,難道張通儒並沒有被……”

可是,裘柏的反應一驚遲了,曹敦在此時應該已經出了坊門,攔怕是攔不住了。

突然間,外面傳來了陣陣騷亂之聲,一名隨從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不,不好……曹將軍中箭遇刺……”

這個消息突如其來,裘柏也下意識的反應了一下,這究竟是真是假。但緊接着,就已經有人將血人一般的曹敦擡了回來。

院子裡,只見曹敦的左臂和胸前釘着兩支羽箭,顯然受傷不輕,至於身上還有哪些傷口,一時間也不得查看。

裘柏暗道,自己此前的判斷莫非錯了?否則曹敦怎麼可能遇刺受傷呢?

封常清軍中隨軍有經驗豐富的傷醫,經過簡單的檢查處置之後,便告訴衆人,曹敦受傷雖重,但卻不致命,可再想指揮軍隊也是不可能的了。

史朝清神色黯然,擔心的看着雙眼緊閉的曹敦,好像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般。忽而,竟失控的大勝嚷道:

“誰能告訴,究竟發生了什麼,發生了什麼?曹將軍因何會遇刺?張通儒狗賊現在何處?”

史朝清給人的印象一直是溫文爾雅的,現在忽然發狂,倒將衆人驚得目瞪口呆。

發泄了一陣之後,史朝清就像泄了氣豬尿泡一樣,委頓在地,徒勞的乾嚎着。也許是這幾日的壓力太大了,內憂外患之下,才使得情緒失控。如果史朝清僅僅是個富貴人家的小郎君,這本就不算什麼,可偏偏他要擔負起僞燕的責任和重擔,以及作亂叛逆的罪責,這副異常沉重的膽子,已經壓得他喘不過氣了。

霎那間,裘柏甚至有些同情史朝清,這個二十剛出頭的年輕人,幾乎沒有享受過所謂監國的威風與權力,倒是結結實實的招惹來了一樁接着一樁的禍患。

被依靠爲支柱的父親生死不明,同產的兄弟反目成仇。這些也許都不是史朝清這種性格懦弱的人所能承受的。

不過,既然身爲上位者,就應該有上位者的覺悟和姿態,哪怕內心中再絕望,也不能流露出絲毫的軟弱,否則就會將失敗的情緒輕而易舉的傳遞並蔓延開去。

顯然,史朝清是不懂得這個道理的,他的所有行爲完全只是憑着喜怒哀樂而任意發泄,現在怎麼能指望着這樣的人可以挑起守住范陽的大梁呢?

“監國,當務之急是封鎖消息,不得讓任何人知道,曹將軍被刺,否則軍心一亂,范陽危矣!”

張炎的建議並非危言聳聽,范陽城內的軍隊如果得知大將曹敦身受重傷,不能視事,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像張通儒一樣生出異心。

“對,對對!快,快封鎖消息,任何人走漏一字半句,立斬不赦!”

這句話史朝清說得倒是利索,然則究竟有沒有作用則是未知之數了,畢竟曹敦是在坊門外被刺的,刺殺者又在衆目睽睽之下逃脫,圍觀的軍卒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包藏禍心的……

對此,他們還是盡人事聽天命了,第一時間以曹敦的名義下令各門守將嚴查張通儒其人,但有發現,可當場格殺。且斬殺張通儒者,賞千金。

殺不殺張通儒也許不會有人在乎,但如果將斬殺張通儒與千金掛上鉤,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趨之若鶩了。

同時,他們又找了個體貌身形與曹敦極爲相似的人,披掛上曹敦的鎧甲,在大軍集結處走了一圈,以像外界做到預防闢謠的效果。

到了晚間掌燈時分,仍舊沒有抓獲抑或是斬殺張通儒的消息,衆人已經對此事不抱希望。

想來張通儒原本就是僞燕的功臣宿將,在這范陽城中舊部耳目衆多,隨便一兩個人都可能幫助他躲過追殺和緝捕,恐怕就算逃出城去也未必是難事。

裘柏意識到,混進城來幫助史朝清守城的這個想法看起來是可行的,但具體到執行時卻是千難萬難,以至於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個靠譜的主意。

史賊叛軍內部的同屬關係均是兵爲將有的模式,哪怕曹敦有意放權,旁人怕也未必能輕易指揮得動。再看那個所謂的監國史朝清,根本就是個無能的廢物,一點好作用都沒有。

最終還是封常清提出了一個比較中肯的建議,既然不可能取代曹敦控制駐軍,倒不如另立爐竈,將被稱爲烏合之衆的監國衛率籠絡起來,然後便可以監國的名義指揮提調了,至於其它各軍的將校只要不違抗曹敦此前的既有軍令便可以使得城內局面穩定。

而史朝清所謂的監國衛率不過是臨時拼湊的烏合之衆,經過清點之後,勉強有五千左右,作爲代王府掾吏的張炎被委任爲左衛率,統一指揮提調這五千人。再加上封常清帶進來了千餘人,便有着將近一萬人的規模。有了這個基礎,監國的命令也就有了底氣。

幸甚史朝義的叛軍主力並沒有趕到范陽城下,史朝清又在張炎和鄭敬的慫恿下,親自到城外各軍鎮兵馬中勞軍,如此一來,除了那些存心觀望而走掉的人,留下來的便都是史朝清可以借重的兵馬。

無論抓兵權抑或是佈置城防,這都是封常清閉着眼睛都能熟練做到的,所謂掌握兵權並不一定都要以親信掌兵,有些時候爲了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想要的效果,做出適當的妥協與利用各部之間固有矛盾做到相互牽制的目的也是不二法寶。

史朝清本人並沒意識到自己已經有着一個強大的幕後參謀團,像封常清這種久歷兵戈宦海的功臣宿將,走到今天這一步還有什麼看不透的?包括裘柏這種年輕而敢爲的軍中司馬,亦是不輸於人。僅僅三兩日的功夫,經過幾次城內外兵馬的互調與重組,城中守軍已經漸有唯監國馬首是瞻的勢頭,曹敦的影響力居然輕而易舉的就被剝離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大夫有決斷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擅動終得報第九百四十八章:人心蠢蠢動第五百七十一章:李泌再出醜第三百六十二章:城外有混戰第九十五章:父子不相愛第六百七十二章:廷議起爭執第八百五十章:罰資以贖罪第八百三十八章:最後的掙扎第八百五十八章:大哉神武軍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第七百六十一章:不知亡國恨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優素福野望第九百五十五章:宰相欲敘功第四百七十七章:冷眼看君行第二百五十三章:君臣心思異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巧遇名門後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陰構陷第四百一十二章:使君有所命第二百六十三章:兄弟促膝談第二百九十三章:死戰永不退第七百六十二章:賊首成齏粉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衆叛已親離第四百八十一章:感同顯真情第五百七十四章:逃命或可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驗看新武器第七百五十二章:將帥的談話第一千零五章:故人再相見第二百四十九章:相公有心虛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子傷舊誼第五百七十四章:逃命或可生第二百五十一章:獄中有生死第一千二百零七章:連連有取勝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羅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九百六十六章:靈武風來襲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亂臣賊子也第一千一十六章:安然無恙矣第四百六十一章:青絲寄別情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限制叵測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二百三十三章:君臣再相見第九百八十一章:安西起波瀾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化繭已成蝶第九百六十七章:沉着慢處置第八百一十三章:醜態千百出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蘇撒定長策第九百三十章:進退兩難也第一百九十六章:善人以致用第八百章:天子漸瘋魔第一千二十七章:戈壁寸寸行第五百零九章:糧食在馮翊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二百九十四章:皇甫再中計第二百六十三章:兄弟促膝談第五百零一章:君臣雙淚垂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九百零五章:傀儡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呼羅珊總督第五百九十九章:禍事從天降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計第三百一十五章:皇甫興師來第一百八十六章:紈絝有邀約第四百六十四章:整軍待賊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戰場生退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刻舟求劍也第一百六十八章:逆轉已成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兵欲行險招第四百六十章:明皇慼慼然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阿布的財富第二百七十三章:報仇終有期第四百七十二章:苦心立皇營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較量初失利第六百八十章:炎涼冷暖哉第三百五十九章:雙管齊下也第二百三十一章:殘照興慶宮第一千二十八章:前路難卜算第九百零八章:賊子終伏法第一百三十三章:楊家皆失勢第五百四十二章:正是反擊時第七百二十一章:重返新安城第八百零四章:虎父生犬子第八百六十章:武臣來投靠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突然遭遇戰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移民實西域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一百七十一章:天子厭張韓第五百九十一章:重整政事堂第八百六十五章:範長明現身第六百八十三章:低調返軍中第八百五十五章:鷸蚌將相爭第二百三十九章:宰相鑽狗洞第二百七十九章:未雨先綢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法茲勒受挫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阿布的財富第一千一百十一章:末日再瘋狂第一千一十八章:軍法與人情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遺爲將第二百二十二章:而今從頭躍
第五百二十三章:大夫有決斷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擅動終得報第九百四十八章:人心蠢蠢動第五百七十一章:李泌再出醜第三百六十二章:城外有混戰第九十五章:父子不相愛第六百七十二章:廷議起爭執第八百五十章:罰資以贖罪第八百三十八章:最後的掙扎第八百五十八章:大哉神武軍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第七百六十一章:不知亡國恨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優素福野望第九百五十五章:宰相欲敘功第四百七十七章:冷眼看君行第二百五十三章:君臣心思異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巧遇名門後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陰構陷第四百一十二章:使君有所命第二百六十三章:兄弟促膝談第二百九十三章:死戰永不退第七百六十二章:賊首成齏粉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衆叛已親離第四百八十一章:感同顯真情第五百七十四章:逃命或可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驗看新武器第七百五十二章:將帥的談話第一千零五章:故人再相見第二百四十九章:相公有心虛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子傷舊誼第五百七十四章:逃命或可生第二百五十一章:獄中有生死第一千二百零七章:連連有取勝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羅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九百六十六章:靈武風來襲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亂臣賊子也第一千一十六章:安然無恙矣第四百六十一章:青絲寄別情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限制叵測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二百三十三章:君臣再相見第九百八十一章:安西起波瀾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化繭已成蝶第九百六十七章:沉着慢處置第八百一十三章:醜態千百出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蘇撒定長策第九百三十章:進退兩難也第一百九十六章:善人以致用第八百章:天子漸瘋魔第一千二十七章:戈壁寸寸行第五百零九章:糧食在馮翊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二百九十四章:皇甫再中計第二百六十三章:兄弟促膝談第五百零一章:君臣雙淚垂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九百零五章:傀儡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呼羅珊總督第五百九十九章:禍事從天降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計第三百一十五章:皇甫興師來第一百八十六章:紈絝有邀約第四百六十四章:整軍待賊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戰場生退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刻舟求劍也第一百六十八章:逆轉已成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兵欲行險招第四百六十章:明皇慼慼然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阿布的財富第二百七十三章:報仇終有期第四百七十二章:苦心立皇營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較量初失利第六百八十章:炎涼冷暖哉第三百五十九章:雙管齊下也第二百三十一章:殘照興慶宮第一千二十八章:前路難卜算第九百零八章:賊子終伏法第一百三十三章:楊家皆失勢第五百四十二章:正是反擊時第七百二十一章:重返新安城第八百零四章:虎父生犬子第八百六十章:武臣來投靠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突然遭遇戰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移民實西域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一百七十一章:天子厭張韓第五百九十一章:重整政事堂第八百六十五章:範長明現身第六百八十三章:低調返軍中第八百五十五章:鷸蚌將相爭第二百三十九章:宰相鑽狗洞第二百七十九章:未雨先綢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法茲勒受挫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阿布的財富第一千一百十一章:末日再瘋狂第一千一十八章:軍法與人情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遺爲將第二百二十二章:而今從頭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