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遺爲將

bookmark

李亨驟然暈倒,無論李輔國還是崔渙,馬上都慌了神。經過好一陣忙活,聽到李亨長長的痛叫了一聲,衆人這才鬆了一口氣,知道他並沒有大礙。

天子的身體要緊,抓緊處置李峴帶回來的消息則更加的急迫。

李輔國拿來的軟墊,讓李亨靠着,繼而又命人趕緊去端御醫熬製的進補湯藥。宦官們好一陣手忙腳亂的折騰,崔渙卻已經等不及了。

“陛下,如今李璘既反,朝廷當立即徵調大軍予以剿滅,否則,否則……

這“否則”二字之後,崔渙卻難以繼續下去,他在擔心,一旦李璘喪心病狂,與安祿山坑壑一氣,那朝廷的局面可就真真難以收拾了。畢竟江南四道乃天下糧米財賦之地,如果朝廷失去了那裡的呼應,平亂只能是遙遙無期。

如此推斷也太過駭人,崔渙怕自己說出實情以後,李亨再受到刺激暈了過去,因而纔有些猶豫。不過李亨在清醒過來以後腦筋顯然還不是很清晰,竟虛弱而又急切的追問着:

“否則,否則什麼?”

其實,以李亨的能力而言,看透這其中的危機易如反掌,只可惜他現在心神俱亂之下,已經難以冷靜的思考。

崔渙不再猶豫,直截了當的答道:

“李璘弱於安賊合流,唐.軍危矣!”

他口中的唐.軍指的乃是房琯,房琯率朝廷十餘萬精銳出關,本來對洛陽是志在必得的,現在突然冒出來李璘謀反的意外,崔渙也好,李亨也罷,早就方寸已亂。、

李輔國見崔渙口口聲聲要派兵剿滅李璘,便冷笑譏諷道:

“崔相公昨日不還替李璘辯解嗎?怎麼今日這臉變的比六月天還快?”

崔渙本就對李輔國不屑,現在見他於這種時候還顧着私怨,也絲毫不給他臉面,當面斥道:

“崔某公心謀國,對錯坦然,功過亦願一肩承擔,何須內監置喙?”

“你!”

李輔國被崔渙呵斥的竟無言以對。他現在官拜左衛大將軍,但凡官員見了都要敬稱將軍。可崔渙居然當面指斥其爲內監,便是告誡其宦官的身份,不要摻合軍國重事!

然則,崔渙也說了,功過與否都會一肩擔下,受功沒有什麼,主動承擔過錯卻是多少大唐官員都不敢的。

因爲只要承擔了過錯,很可能這輩子的前途將就此戛然而止。是以,委過於人,或者棄車保帥則成了一種常態。

“陛下,高適求見!”

一名宦官進了殿內。高適昨日深得李亨的喜歡,被破格授予了日間任意進宮求見的特權。

現在殿內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那宦官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和忽略。不過,李亨在靜坐了一會,忽而道:

“宣高適入殿!”

李輔國終於抓住了崔渙的話柄,言語犀利的反擊道:

“既然崔相公敢於承擔,那麼李某也要直白問問,昨日口口聲聲說秦大夫構陷藩王,這又算不算構陷同僚呢?”

豈料崔渙竟似渾不在意,衝着渾身癱軟的李亨長揖到地。

“陛下,臣有不察,不明之罪,今日事罷,願辭官去職!”

此言一出,非但李亨,就連李輔國都嚇了一跳,想不到這老傢伙竟如此剛烈,比之從前那個寡言少語的人已經是判若兩人。

李亨當然不願意崔渙辭相,此人雖然對秦晉有成見,不過骨子裡卻是公忠體國。如果因爲這點過錯就將其趕回老家,豈非讓天下忠臣士人寒心?

“御史大夫秦晉,覲見天子!”

忽而,又有宦官在外面高呼。

在這吵成一鍋粥的時刻,秦晉居然也到了。秦晉的待遇比之高適又更勝了一籌。他可以不經通稟,直接入殿覲見。

很快,秦晉與高適幾乎同時進入了殿內。

“兩位愛卿來的正好,都來參詳參詳,李璘謀反事當如何處置!”

“陛下,臣贊同崔相公的建議,當立即派兵剿滅李璘叛軍,否則將對房相公的東征大軍造成極爲不利的影響。”

他在殿門口時就已經聽到了裡面的爭吵,崔渙中氣十足,聲音都清清楚楚的傳到了外面。

李亨不禁一怔,問道:

“出兵?朝廷哪裡還有兵可出了?”

現在的關中只有神武軍和左衛軍兩支兵馬,神武軍兵員不過兩萬人,那是要準備隨時策應房琯東征大軍的。潼關倒是有裴敬的三萬人馬,可潼關關乎三輔生死,兵力更不可輕易調動。至於,左衛軍和那些紈絝子弟組成的新軍,李亨都不確定他們是否有合格的戰鬥力,更何況,關中也必須有足夠的兵馬坐鎮,以備不時之需。

總而言之,李亨心念百轉都找不到一支可以派往江陵平叛的大軍。

“都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朕今日卻是已經到了這地步,又何從平亂呢?”

李輔國當即眼珠一轉,建議道:

‘陛下,事急從權,不如以神武軍討伐李璘!’

崔渙立即針鋒相對:

“神武軍人馬本就不多,兵員又多是關中河東任事,到江南去勝負未可知也!”

李輔國眼皮一番,當即就要和崔渙進一步爭執。

秦晉卻忽而開口了。

“陛下,臣舉薦一人,可抵十萬精銳!”

李輔國和崔渙俱是被驚得一怔,這秦晉還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只有李亨目露喜色,他知道秦晉從未說過空話,甚至於在昨日間,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的推斷,到最後的結果還不是證實了他的先見之明?

“秦卿舉薦何人,快快說來!”

秦晉從容道:

“此人也在殿內,就是高適!”

高適?

所有人都大覺不可思議。高適此前不過是個左拾遺這等無關緊要的小官,又從來沒表現過其有過人的將才,怎麼到了秦晉的嘴裡就成了堪抵十萬精銳的不世之才了呢?

李亨聽到了高適的名字,先是一陣愣怔,繼而目光又馬山個轉到了站在秦晉身後的高適。他一想到高適乃秦晉所舉薦之時,心中立時也就瞭然,秦晉一定早就深悉高適之才。

與李亨不同,崔渙則更多的是對秦晉的另眼相看。高適雖然是秦晉所舉薦,但言行舉止卻處處與之劃清界限,這也是崔渙欣賞他的另一則重要原因。能夠不畏上,不媚上,這纔是一個合格官員所應有的基本素質。

以秦晉之精明自然能夠看的出高適對待他的態度,可他依然極力推薦高適,這就令崔渙有些看不明瞭。以崔渙對秦晉的瞭解,這種人在身邊聚攏了一個小圈子,黨同伐異,是標準的奸臣配置。按道理說,既然高適不肯投靠,換來的應該是不遺餘力的打擊纔對啊!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也讓崔渙暗暗心驚。他雖然很看好高適的爲人,經過一番交談也可以感覺到此人的才幹,但也無從根據如此篤定的稱其能低十萬精銳。

秦晉今日所言,要麼是誇大其詞,要麼是真有識人慧眼!

至於,秦晉究竟屬於哪一種,崔渙也糊塗了,也看不準了。這對於仕宦數十載的崔渙而言,已經是極爲罕見的狀況。既然無法看清秦晉的用意,也就不急着表態,只眯起了眼睛,靜靜的等着秦晉把後續的內容說出來。

“陛下,李璘造反名不正言不順。陛下只須以一人,持天子詔書到江南去,昭告官民百姓,叛軍便可煙消瓦解。”

“就這麼簡單?”

李輔國沒想到秦晉的建議居然是以詔書平亂,覺得實在有些匪夷所思,崔渙卻陷入了沉思,忽而又道:

“李璘擁江陵之兵,又有積聚如山的糧食,僅憑一紙詔書就能使之伏法嗎?”

秦晉道:

“當然不能,這就需要剿撫並重了!”

剿撫並重,說到底還不是要動刀兵?可朝廷卻是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派到江南去了。再說,此一去遠隔千山萬水,潼關通往洛陽沿着大運河南下的道路早就被掐斷,指望着翻山涉水,恐怕大軍沒等到地方就得在路上兵員損失過半。

崔渙再次質疑道:

“朝廷無兵,如何剿撫並重!”

秦晉呵呵一笑,從容答道:

“不是早說了麼?高適一人便可抵十萬精兵!”

在秦晉的刻意引導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向了高適。

李輔國竟也暫時忘了與崔渙爲難,急急問道:

“高拾遺?一人就當十萬兵?”

稱爲了矚目的焦點,高適有點不適應,只好沉聲說道:

“秦大夫謬讚,私下揣度,大夫之意乃是令臣持天子符節,趕往兩淮徵發當地兵馬……”

此言一出,所有人頓覺恍然,同時又覺得這麼做是不是太過冒險了呢?誰知道地方上的官員們究竟是心向長安,還是心向江陵呢!可以說,此去路上一切都是未知的,也只有膽識俱佳的人才能堪此重任。

李亨扭頭,以徵詢的目光看向秦晉。

秦晉馬上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答案。

“正是如此!只要陛下詔書一到,地方官吏兵民必然與朝廷站在一邊,李璘叛軍看似強大,但只要應對得法,並不足以爲禍江南!”

這是他經過一夜甚是熟慮所得出的推斷!

第四百四十二章:血戰風陵關第二百二十一章:劍指太極宮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自立波斯王第二百七十四章:妄議儲君位第一千一十四章:長子突被困第八百八十六章:局勢愈複雜第四百零六章:家奴入軍中第四百二十一章:蕃將生懼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波斯的驕傲第二百四十七章:將軍起殺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庫思老之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吐火羅王子第五百九十四章:名將薦名將第四百一十六章:獻上伏火方第四百六十三章:李唐命猶在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親臨敵第一千八十六章:夜入賊巢穴第六百四十四章:女人心思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吐火羅王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各方終有命第一百二十六章:生死一念間第八百五十四章:小人長慼慼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八百九十六章:胡營遭夜襲第七百七十五章:深入的談話第九百五十八章:賠人又折兵第二百一十九章:太子悲良才第七百一十章:天子忽反常第六百七十三章:弄巧反成拙第八百零五章:心如虎狼者第五百一十三章:設計賺城門第三百九十二章:宰相欲投機第一千三十七章:履新京兆尹第一千一百八十章:兩兵初相接第六百七十章:天下無雙全第一千七十九章:沙場爲國死第一千二百十一章:神秘的節奏第七百九十七章:田某的謀劃第八百四十五章:雙喜臨門否?第一章:孤城萬仞山第八百三十一章:小人雙計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遊說護聞城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行商不要命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重返安西鎮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失敗之弱者第一百八十章:罪惡難再書第五百六十八章:重臣有分歧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初戰即失敗第二百一十章:大奸方似忠第三十章:惡向膽邊生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背水一戰也第六百八十章:炎涼冷暖哉第一百一十二章:有賊夜遁逃第二百四十七章:將軍起殺心第二百八十四章:楊二受母責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馬赫迪之夢第八百七十章:陰謀始敗露第九百五十七章:杞王浮水面第六百七十二章:廷議起爭執第六百九十章:祖孫夜相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雄獅入囚籠第六百八十九章:廷議決生死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親臨敵第九百零一章:百姓有熱血第一百四十章:山雨欲來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兵臨范陽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大食有來使第一千三百章:馬赫迪之怒第五百九十四章:名將薦名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異域勝唐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叔侄的雄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突然的賭注第八百六十六章:刺殺秦大夫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優素福反擊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衆叛已親離第八百八十四章:牽出建寧王第二百四十三章:如墮幻夢中第八百五十七章:心思又深沉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收降葛羅祿第九百九十一章:因私而害公第二百四十章:衆叛且親離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王子將殉難第一百四十七章:瑣事亂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花開路轉時第八百九十五章:皇帝之廢立第九百三十四章:無奈自相殘第九百八十五章:倉場之談話第一千一百一十章:各方終有命第七百二十七章:點火出奇跡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冤枉秦執珪?第六百八十五章:抽絲繭自開第四百一十八章:花槍顯神威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子言又止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張網以待之第九百三十五章:贊普巧脫險第一百五十三章:天子思良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接見庫思老第一千四百零七章:漫步古城下第八百六十一章:語出驚衆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時機已成熟
第四百四十二章:血戰風陵關第二百二十一章:劍指太極宮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自立波斯王第二百七十四章:妄議儲君位第一千一十四章:長子突被困第八百八十六章:局勢愈複雜第四百零六章:家奴入軍中第四百二十一章:蕃將生懼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波斯的驕傲第二百四十七章:將軍起殺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庫思老之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吐火羅王子第五百九十四章:名將薦名將第四百一十六章:獻上伏火方第四百六十三章:李唐命猶在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親臨敵第一千八十六章:夜入賊巢穴第六百四十四章:女人心思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吐火羅王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各方終有命第一百二十六章:生死一念間第八百五十四章:小人長慼慼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八百九十六章:胡營遭夜襲第七百七十五章:深入的談話第九百五十八章:賠人又折兵第二百一十九章:太子悲良才第七百一十章:天子忽反常第六百七十三章:弄巧反成拙第八百零五章:心如虎狼者第五百一十三章:設計賺城門第三百九十二章:宰相欲投機第一千三十七章:履新京兆尹第一千一百八十章:兩兵初相接第六百七十章:天下無雙全第一千七十九章:沙場爲國死第一千二百十一章:神秘的節奏第七百九十七章:田某的謀劃第八百四十五章:雙喜臨門否?第一章:孤城萬仞山第八百三十一章:小人雙計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遊說護聞城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行商不要命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重返安西鎮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失敗之弱者第一百八十章:罪惡難再書第五百六十八章:重臣有分歧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初戰即失敗第二百一十章:大奸方似忠第三十章:惡向膽邊生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背水一戰也第六百八十章:炎涼冷暖哉第一百一十二章:有賊夜遁逃第二百四十七章:將軍起殺心第二百八十四章:楊二受母責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馬赫迪之夢第八百七十章:陰謀始敗露第九百五十七章:杞王浮水面第六百七十二章:廷議起爭執第六百九十章:祖孫夜相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雄獅入囚籠第六百八十九章:廷議決生死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親臨敵第九百零一章:百姓有熱血第一百四十章:山雨欲來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兵臨范陽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大食有來使第一千三百章:馬赫迪之怒第五百九十四章:名將薦名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異域勝唐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叔侄的雄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突然的賭注第八百六十六章:刺殺秦大夫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優素福反擊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衆叛已親離第八百八十四章:牽出建寧王第二百四十三章:如墮幻夢中第八百五十七章:心思又深沉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收降葛羅祿第九百九十一章:因私而害公第二百四十章:衆叛且親離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王子將殉難第一百四十七章:瑣事亂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花開路轉時第八百九十五章:皇帝之廢立第九百三十四章:無奈自相殘第九百八十五章:倉場之談話第一千一百一十章:各方終有命第七百二十七章:點火出奇跡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冤枉秦執珪?第六百八十五章:抽絲繭自開第四百一十八章:花槍顯神威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子言又止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張網以待之第九百三十五章:贊普巧脫險第一百五十三章:天子思良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接見庫思老第一千四百零七章:漫步古城下第八百六十一章:語出驚衆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時機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