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入海流

(八聲甘州)

對鱗鱗、金波灑海天,一碧洗心目。

怪礁風悽慘,百變驀然,日照船樓。

是處古舟巍峨,帆帆驅不休。

惟有斜犁水,慌擇奔流。

只是登高臨遠,望舊舟渺邈,形影難定。

嘆年少識寬,乃是鬼操力。

退拒來、幾番膠着,定行跡、礁港藏歸舟。

明何圖、驅舟赴兇,幾腔血氣。

開江流凌,如果時間過早,天氣重新回覆寒冷,會導致下游冰面再度凍結,上游浮冰凌塊與下游冰面疊壓堆積,阻塞河道,導致江水氾濫。像魯一棄他們眼下見到的開江流凌,時間纔剛過立冬不久,且不說是否寶入兇穴的原因。如此順暢快速地流凌,只能是氣溫已然很高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倒極有可能與下陷式火山爆發有關係。

站在流凌浮冰上的魯一棄突然感覺到腳下一陣搖晃,身形不由往前踉蹌,腳下一滑,就要往江水中跌去。

女人撲過來,緊緊抱住魯一棄的雙腿;瞎子的盲杖探出,橫在魯一棄的腰間。即便這樣,魯一棄還是上半身朝前趴,單手撐住冰面纔將身體穩住。

此時他的頭部離水面已經不遠,可以真切地看到一張臉從黑水之下,流凌之間浮了上來。一隻慘白的有多處深深傷口的手臂突兀地從黑水中探出,一下勾住流凌的邊沿,半截身體隨之攀伏在邊沿之上。幾個人身體的重量集中在一側,使得浮冰往攀人的那邊沉下。魯一棄前趴的身體再次往江中滑下,幸虧是瞎子和女人一起加力,也幸虧是浮冰浮力很大,沉下一些後便止住,這才讓魯一棄沒有繼續跌下。

幾乎是臉對着臉,水下上來的臉原本應該是白淨的,現在上面卻滿是未被江水沖刷乾淨的淡淡血跡。魯一棄朝這張臉伸出他沒有手的右手,是希望能讓那人借把力上來,因爲那人是獵神郎天青。

獵神搖搖頭:“我的事了了,該走了。當年我承諾老任的就這麼多,再說我的狼、犬都沒了,手臂帶傷,起不了什麼作用了。”

魯一棄沒有站直身體,而是側身就勢坐下,坐在獵神面前,手臂依舊探向獵神:“那你也該上來,等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再走,總不能老泡在冰水裡。”

“不冰不冰,你只管靜心聽我說幾句話,那也是老任留下的話。他早年喪妻僅留個兒子,當年因爲他兒子恃強亂用他做的厲器,誤傷好人,他心中內疚退出關內,同時也正好全心幫你魯家做成大事。他那不孝子留由他師傅代爲管教。你此處事了重回關內,要有機緣,務必請你帶上他兒子做趟事兒,給他兒子個成器的機會。”

“哪裡能找到他兒子?”

“你不用找,任老之前發江湖信給他師傅了,他們會來尋你。茫茫人海,碰到是緣,碰不到是命。只是記好,他師傅有第三隻手。”

獵神重新調整了下勾住流凌邊沿的手臂,因爲手臂開始下滑了。

“還有,江湖上傳訊,南下各路都有高手堵截伏擊你,不知是對家使了什麼手段。現在最好的路徑就是由此順流之下,到鴉頭港找個使船的舵手步半寸。他也受過你魯家恩惠,會從海路送你們南下。”

“再有,你身邊之人不可全信,據老任留言和我自己觀察,並非本性泯滅,實在是和個奇異蟲扣有關。並且蟲扣入肉太久,解釦已然不易。”

“我知道!”魯一棄心頭驀然涌上一股酸楚,這話說得晚了些,中了蟲扣的獨眼已然葬身山體之下。不管那蟲扣是否真的有用,獨眼至死的表現都是個真正的兄弟。

“知道就好,我原本就覺得憑你的能耐,在你面前說這些很是多餘。那麼我走了。”

獵神說走就走,沒有一點的反顧,轉身撲到水裡,手劃腳打。在黑色的江水中留下一道淡紅的水道道。他繞過幾塊浮冰後,再也沒有體力遊向堤岸。只能艱難就爬到另外一塊漂游的浮冰上。然後靜靜地躺在那塊冰塊上一動都不動,也不知道是睡着了,還是死去了。

獵神離去時,濺了魯一棄一臉的水珠,魯一棄沒有擦,任憑它們自行往下滾落。

水溫果然像獵神說的那樣不寒冷。這是滿臉水珠傳遞給魯一棄的信息。但這信息帶來的後果卻未必是好的。

腳下的浮冰與獵神躺着的浮冰離得越來越遠,這是因爲魯一棄所站立的冰塊是在江的中間,是在江水快速流動的暗流上。

腳下的浮冰越流越快,這樣的情況絕對與江水的溫度有關。只有浮冰快速溶化了,只有浮冰的分量變輕了,它的流速纔會在同樣流速的江水中變快。

浮冰在溶化,在快速溶化。不久之後,他們三個將在大江江心的暗流上失去承載他們的唯一依賴……

海上輕輕地有些小波浪,這些波浪將太陽的光芒反射得如同一張刺眼的金網。在金網上乘風急行的是一艘鐵頭叉尾桐木雙桅漁船。

這艘船與其他漁船有很大區別,頭尖尾寬,船底窄深呈尖弧,這樣造型的船破浪時如犁耕刀切,大大減少水的阻力,而且轉向輕巧靈活。船尾幫框雙叉型探出,下部流線型滑尾,既可以保證船體的平衡,擴大後艙空間,加大儲存,又可以順利導流,保證在儘量小的距離中小角度打轉方向。船頭包鐵,增加船體強度,與礁石和其他船隻碰撞時有較強防護能力;同時,又增加船頭分量,保證狹窄船頭與寬大船尾間的平衡。船體不大,卻用雙桅,這就有足夠的速度保證。

從船的吃水來看,這艘船上沒有裝載什麼重物。沒有裝載重物能夠讓船以最快的速度航行,沒有裝載重物卻也讓快速航行的船變得有些顛簸。何況海面上還有些小波浪。

海上起些小波浪,對於常在海上討生計的人來說算不了什麼,而對於從沒見過大海,更沒在海上航行過的人來說,沒準就會被顛得吐個底兒空。

魯一棄就站在這艘船的船頭,他從沒有見過大海,更沒在大海上乘過船。瞎子和女人也一樣沒有過。但前者和後者卻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現。魯一棄就好像船上的一根纜樁,也不用抓點什麼扶點什麼,隨意地一站便紋絲不動,隨意邁步便如閒庭信步。而女人則已經吐得在船艙中昏睡過去。就是瞎子那樣好的輕聲功夫,也不免暈頭轉向,連着幾天吃不好,睡不着。

其實能像魯一棄那樣控制自己的身體的人並不多,即使是混了一輩子海上飯的水手,也難免會經常跌撞、扶持。因爲“控制”,首先是一種天賦,即便鍛鍊可以使這能力提升,卻始終不能做得像魯一棄那樣完美。因爲魯一棄的這種天賦得益於感覺,他的異能感覺可以清楚地告訴自己,下一個傾斜、搖晃的方向角度和力量,也告訴自己身體應該如何順應船體的變化。趨勢順勢,着力附力,也就是讓身體處於自然狀態,再與周圍環境自然地融爲一體。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能通過鍛鍊來達到魯一棄這樣的境界,此時船上就有這樣一個人,這個黝黑精瘦漢子正在船尾舵位旁漫不經心地度着步,一雙鷗鳥般銳利的眼睛卻不時饒有興趣地瞄向魯一棄。

這人就是魯一棄在鴉頭港找到的步半寸。

魯一棄他們三個從薩哈連江踏浮冰順流而下,浮冰逐漸融化,眼見着就快載不下他們的時候,江面出現了個急彎,水流將浮冰甩向彎角。

彎角里有許多已經溶化成小塊的浮冰,也有一個原先被凍在江裡,開凌後才被衝漂到這裡來的吹氣筏子。這是個牛皮筏子,挺大,剛好能載下他們三個。瞎子在西北做賊王的時候,沒少擺弄過皮筏子,再加上江中不停“叮咚”撞擊的冰塊指引着,他順順當當就又將筏子劃到江中,繼續往下游漂去。

後來筏子被冰塊扎破了,他們便到岸邊找漁家乘船,一路漂下吃飯租船花光了瞎子身上所有的大洋,就連女人帶着的兩隻金箍子也都花了,二十多天後才趕到鴉頭港。

其實是步半寸來找魯一棄他們的,這寒冬臘月的,又不是出海的魚季,港子裡突然來了三個陌生人,沒一個時辰就都知道了,也就在這一個時辰之內,步半寸見到了這三個人,並且看到那年輕人衣襟邊不明顯露出的“弄斧”玉符。

鴉頭港外方圓三百里海域是個絕好漁場,盛產大小黃花魚、北鯧魚、馬鮫魚、鮁魚,還有刺蔘和須蝦。就是這樣一個大好的漁場,讓這港子裡的一族人過得興旺富足。

步半寸父輩原來屬於外來討生機的遊民,一家老小幸虧這一族的漁民收留,才免得飢苦流離的生活。所以當南方有一羣海客要強佔港外漁場時,步家便義不容辭地擔負起與對方賭賽的重任。

賭賽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在當月月底,回潮無汛時放入漁場十條號稱“北海狐狸”的藍鰭白豚,雙方各出一艘船,誰逮得多誰勝,都逮到五條的話,誰先逮到誰勝。

回潮無汛,也是海流轉向的時候,此時海面下兩股暗流交叉,水況多變,常會出現怪浪漩渦。這樣的局面下要想贏得賭賽,必須要有特製的快船。

步半寸的老爹連夜奔馳幾百裡,尋到塞外奇工任火旺。又由任火旺江湖傳訊請到當時都還在北平的魯家昆仲,一同趕到鴉頭港,用兩天一夜的時間趕製了一艘鐵頭叉尾桐木雙桅漁船,最終贏得賭賽,保住漁場。

步家爲報答魯家援手,承諾出人幫魯家完成大事,並接受了魯家一工技法的抄本。步家出的這人就是步半寸。

步半寸不是他的真名,那是因爲他具有極高的操船本事才被大家叫做這名字的,據說在“帶魚平”(過去少數漁家用的風力代稱,其他還有“曆書翻”、“幹豚晃”“龜殼掀”等等)這樣的大風中,他都可以穩穩把掌住舵,腳下移動不會超過半寸。

其實步半寸控制自己的方法和魯一棄還是有區別的,他依靠的是自己下盤的定力,也就是腳掌的扒附力。他的腳掌經過多年的鍛鍊,如今在船甲板上就像是對吸盤,不要說赤腳,就算隔着薄底鞋子,也一樣可以緊緊吃住甲板表面。在有風浪時,他的腿腳始終肌肉繃得緊緊的,用着很大的力呢。只是這種情況對於他來說已經習以爲常,很是輕鬆,在別人眼裡看着也很是輕鬆。而魯一棄的方法卻絕對是順其自然,着力附力,自己根本不用費多少力氣,和平地上行走站立沒什麼差別。這也就是步半寸爲什麼那麼有興趣地盯着他的原因。

步半寸的話不多,而魯一棄又是個不喜歡發問的人,所以自從上船來以後,他們沒交談過幾句。雖然沒怎麼交談過,但是步半寸卻很清楚自己的職責。當年他家與別人賭賽時他還是個孩子,而現在他自己也已經有了孩子,這幾十年來他心裡一直都在惦記着這件事。畢竟別人給予自家的恩惠是能延續多少輩子的,而自己是家裡呈給別人的一份謝禮,怎麼都得把事情辦好,不能太掉份。

魯家六工中他得的是“立柱”一工技法,其實這一工技法的修習對他駕船極有幫助。這一工如果是有超人力量的人修習,當然可以事半功倍,省卻好多手段和程序。但是魯家的技法都是讓平常人就可以修習使用的,而且是以巧技爲宗旨的,絕不會簡單得只是憑天生神力來駕馭,那也就無巧可言了。所以這一工中許多以巧見大力的技法讓他受益匪淺,而且還可以使用在船上的許多操作中,比如說立桅,一般需要四五個水手才能立起的桅杆,他用三腳繩纜連環輪,一鬆雙收的技法,一個人就可以將桅杆豎起,而且還沒有倒桅危險。其它還有盤纜,絞錨等等,他都可以單獨輕鬆操作。

船上除了步半寸和魯一棄他們三個外,還有三個人。

一個年輕靈巧的小夥子,叫鷗子,他正站在船樓上,眺望着遠方。據說他可以從遠處水波的紋路和粼光知道魚羣的所在以及種類。

一個臉上有道長長刀疤的老頭,大家管他叫老叉,是個捕大條(大魚)的好手,因爲他會使一手掛索飛叉,四船身(船家判定距離的概念,大概在五十米左右)以內的大條,就算遊得再快,都逃不過他的叉子。

還有個壯實的漢子,渾身的肌肉疙瘩,就像座鐵塔一般。看着身胚極其兇悍威猛,卻整天咧着張大嘴笑咪咪地,是張天生的彌陀臉。他叫鯊口,在船上負責剖魚曬乾,還有就是給大家做飯。

當然,這三個人的名字不會是真名,他們其實都和步半寸的老爹一樣,是港子裡外來遊民。他們跑到如此偏遠角落的港子來,也都和步家老爹一樣,是爲了逃避些什麼。所以他們不會用真名,希望所有人都忘記他們的真名,甚至希望連自己也能把自己的真名忘記了。

不知道到真名沒關係,重要的是知道有沒有真本事。能夠逃過對頭追擊,闖過重重險阻,跋涉到此,當然不會是個蠢蛋庸手。所以步老爹收留了他們,目的很明顯,是怕魯家的大事臨頭時,自己兒子恐怕一個人應付不來,先給預備下幫手。

船的航行是始終沿着海岸線的,雖然所在位置看不到海岸,但是隻要將船頭折向,不用一袋煙的功夫就可以進入近岸的淺水灘區。除非這附近的海岸是風水學中講的龍露脊或者獸吞水的形態,也就是山體臨水,峭石爲堤,那就沒什麼淺水灘區之說。但即便是這樣,也只需一頓飯的辰光就可以到了達海邊。

此時他們就正駛入一個山體臨水,峭石爲堤的海區,因爲船樓上的甌子遠遠看到了好些大海礁。海礁一般都是岸邊連綿山體在大海中延伸而露出的峭石,除非是珊瑚蟲堆砌的珊瑚礁。甌子能斷定那些不是珊瑚礁,因爲珊瑚礁不會這樣巨大,也不會這麼多,而且珊瑚礁更不會有這樣由於水蝕風化而形成的奇異形狀,像海獸,像海妖。

“到斷頭崖岸了!那些是百變鬼礁。”甌子在船樓上大聲喊着。

步半寸眉頭微微皺緊了一下,隨即緩緩點了下頭。

魯一棄沒有注意到步半寸的表情,但是甌子的話卻讓他有些許詫異。經過了那麼多的礁石、小島他都沒有報地名,怎麼到這裡報了,而且報出的名字很有些嚇人。

因爲好奇往往會讓別人有下扣的機會,發問更會讓別人瞭解你的無知和弱點,在心理上凌駕於你之上,甚至牽着你的鼻子走,所以魯一棄不喜歡發問。

魯一棄不問,卻有人會主動告訴他。一直在船兩舷收拾各種捕具的老叉此時正好在他旁邊歸置“鞭串滾花鉤”,聽到甌子的喊聲後也開口了,聲音卻很輕,也不知道是在給魯一棄解釋還是在自言自語。

“百變鬼礁,從各種角度看,它們的形狀都不一樣,陰天、晴天,白天、黑夜,漲潮、落潮,它們的形狀顏色又有變化,所以取這麼個名字。在海上這樣的地界也就相當陸地上的綠林道,是強盜剪徑設伏的好圍子。”

魯一棄沒有對老叉的話做出任何反應,只是靜靜記住了老叉的話,然後仔細地看着那些礁石,看它們是否真的有變化。

鬼礁真的像鬼一樣變化了,先前瞧着像個短厚的蘑菇,船行一會兒後就成了個短柄錘子,再一會兒變得像個帽子。

鬼礁不止是像鬼一樣變化,而且還會變得像鬼一樣。就在“蘑菇”的旁邊,有一塊礁石如同一個老頭蹲着,接着就變得像個女人的臉,再接着變得像一個張着大口怪臉,不知道是要吞噬還是要噴吐的怪臉的側面。

魯一棄的視線從這張“怪臉”上移開,因爲這張“怪臉”給他心裡帶來些不安。視線移開只有一瞬間,甚至比一瞬間都短就重新回到“怪臉”上。因爲就在這瞬間裡,感覺告訴魯一棄,這張“怪臉”確實是要噴吐。

步半寸似乎也發現到什麼,一腳踏在左舷帆繩上,身體往繫住舵把的繩子上靠了靠。是的,在寬闊平靜的海面上行船,只需要把舵把始終固定在一個方向位置上,等出現情況後再由人操縱。步半寸的動作讓帆面一下子變成斜面對風,舵把也微微轉動了一點,船頭往左側偏轉,朝着遠離礁石的深海方向斜插過去。

就是在步半寸調整方向的這段時間裡,魯一棄看清那“怪臉”吐出的到底是什麼,那是一艘翹頭禿尾的三桅大船。三層的船樓,翹頭是倒三角,禿尾是圓底四方。船身上有槳孔,甲板上有炮臺。是典型的明式戰船。

三桅的明式戰船出來了不止一艘,“怪臉”噴吐出一艘,旁邊一個有些像鴨子的礁石**後面屙出了另一艘。兩艘船的速度很快,而且雙纏藤枝狀(木工雕飾中的術語,有些像交叉的雙s形)迂迴包抄過來。

戰船的速度很快,因爲這是戰船之所以爲戰船的先提條件。

魯一棄他們的雙桅船速度更快,雖然只用兩面帆,但是他們的船體分量輕、體積小,分水弧底、導流滑尾又都是魯家工法精心特製的。

那兩艘戰船是預先攔在前面的,本來從位置和角度以及出現的突然性上來說,魯一棄他們很吃虧,就算能及時調頭,也是無法逃出它們的包抄半徑的。就像預先擺下個口袋,等着你往裡鑽。但是步半寸當機立斷斜轉向,這樣自己不但沒有費時調頭,而且對方反倒要隨着自己調整角度。在方向和距離上將對手所擁有的優勢大大減小了。然後在改變方向後的行駛中,步半寸微轉舵把,讓船體稍稍傾斜,這是個始終改變方向的操作方法,其實是讓船按一個很大的弧線行駛。戰船在轉向的靈活上也遠不如魯一棄他們的鐵頭船,所以只能眼睜睜看着鐵頭船撞破口袋,從雙纏藤枝的搭頭口衝了出去,並且遠遠將他們拉開。

步半寸黝黑的臉龐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從他獨自操船開始,到現在爲止還沒誰能在海面子上捉住過他。

“不好!他們提速了。”笑容沒來得及持續,就被樓子上跳眼(瞭望)的鷗子打斷了。

果然,兩艘戰船速度一下子就上來了,原先被鐵頭船拉開的距離在迅速縮短。

“他們起了力把子(船槳),把操兒(划槳的人)勁兒挺大,好像數兒也不少,不見力乏,可能是幾隊子輪換着一個把呢。”

甌子的眼力勁兒是絕對準確的,可是分析得卻有偏差。海船上的槳,都是又長又大的,需要幾個人同時用力才能劃轉起來。要是像甌子說的那樣,一個槳幾個隊,那麼一條船二三十個大槳,單是划槳的人就需要兒四五百人,再加上其他扯帆把舵的人員,以及這些人必須配備的食物、水和各種用品,那是個很大的重量。而現在從那兩艘戰船吃水上看,它的載重很輕,不會有那麼多的人。那麼這些大槳都是些什麼樣的力士在劃?

“不是,那都不是人在劃。”魯一棄輕聲說了一句,這句話只有他自己和身邊的老叉能聽見。

“那會是什麼?”老叉看來不止是好爲人師,也很好學。但是謙遜的他低眉垂眼着,竟然沒在意到魯一棄此時正半閉着眼睛,臉是朝着沒有戰船的方向。

“兩種情況,一邊是木牛流馬,另一邊是鬼操船。”

第6節 靜度人第4節 躍天渦第8節 三丘土第6節 靜度人第29節 倒柱行第31節 伏石夢第42節 望感局第35節 辨魑魅第16節 雀在後尾聲第29節 屍王眼第8節 鬧處襲第18節 人跡西第17節 邪雨下第11節 鏡中路第1節 明我形第18節 人跡西第12節 眼兒媚第3節 憑何恃第32節 飛鼎破第2節 殺無途第11節 逼形顯第9節 登梯難第21節 了卻事第24節 困空石第2節 千山阻第7節 盡浮沉第2節 計亦賭第10節 封沙行第38節 辨斷絃第22節 淚眼蒙第13節 循氣牆第9節 衆援手第9節 天將淋第12節 眼兒媚第25節 院中院第39節 刑天斬第32節 花開石第21節 池水驚第21節 葉飄零第22節 陰氣升第21節 池水驚第9節 探沒舟第25節 三峰迴第5節 聲嘹唳第29節 屍王眼第4節 雙強闖第26節 斷然殺第31節 地火烈第16節 難識卿第19節 器更利第8節 鬧處襲第10節 封沙行第23節 馭龍格第27節 垂底穗第9節 探沒舟第41節 諸多變第21節 池水驚第15節 浪衝灘第4節 誰宵獵第2節 槳凌波第22節 小人襲第32節 飛鼎破第23節 百歲嬰第1節 明我形第22節 脫身去第27節 淤掩身第22節 小人襲第29節 牆外望第15節 琵琶射第17節 螟蛉子第29節 屍王眼第15節 琵琶射第23節 景疑悚第8節 鬧處襲第10節 奇解行第40節 無影殺第21節 池水驚第22節 高低錯第30節 斯人歸第28節 衝破雪第21節 葉飄零第27節 鬼騎羊第17節 螟蛉子第40節 無影殺第31節 回頭道第3節 九宮啓第27節 淤掩身第1節 如夢醒第31節 地火烈第3節 門扉開第12節 海飄魂第18節 華陰玉第19節 窗含雪第12節 眼兒媚第10節 倒海樓第8節 鬧處襲第37節 賜我亡
第6節 靜度人第4節 躍天渦第8節 三丘土第6節 靜度人第29節 倒柱行第31節 伏石夢第42節 望感局第35節 辨魑魅第16節 雀在後尾聲第29節 屍王眼第8節 鬧處襲第18節 人跡西第17節 邪雨下第11節 鏡中路第1節 明我形第18節 人跡西第12節 眼兒媚第3節 憑何恃第32節 飛鼎破第2節 殺無途第11節 逼形顯第9節 登梯難第21節 了卻事第24節 困空石第2節 千山阻第7節 盡浮沉第2節 計亦賭第10節 封沙行第38節 辨斷絃第22節 淚眼蒙第13節 循氣牆第9節 衆援手第9節 天將淋第12節 眼兒媚第25節 院中院第39節 刑天斬第32節 花開石第21節 池水驚第21節 葉飄零第22節 陰氣升第21節 池水驚第9節 探沒舟第25節 三峰迴第5節 聲嘹唳第29節 屍王眼第4節 雙強闖第26節 斷然殺第31節 地火烈第16節 難識卿第19節 器更利第8節 鬧處襲第10節 封沙行第23節 馭龍格第27節 垂底穗第9節 探沒舟第41節 諸多變第21節 池水驚第15節 浪衝灘第4節 誰宵獵第2節 槳凌波第22節 小人襲第32節 飛鼎破第23節 百歲嬰第1節 明我形第22節 脫身去第27節 淤掩身第22節 小人襲第29節 牆外望第15節 琵琶射第17節 螟蛉子第29節 屍王眼第15節 琵琶射第23節 景疑悚第8節 鬧處襲第10節 奇解行第40節 無影殺第21節 池水驚第22節 高低錯第30節 斯人歸第28節 衝破雪第21節 葉飄零第27節 鬼騎羊第17節 螟蛉子第40節 無影殺第31節 回頭道第3節 九宮啓第27節 淤掩身第1節 如夢醒第31節 地火烈第3節 門扉開第12節 海飄魂第18節 華陰玉第19節 窗含雪第12節 眼兒媚第10節 倒海樓第8節 鬧處襲第37節 賜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