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十年(上)

“瑞兒,來見過自家舅舅。”

孔幽招手,一個七歲左右的小童子,怯生生的走到孔璋面前。

孔璋含笑看着面前這個小童兒,小童叫王瑞,是孔幽和王啓年之子,如今已經快七歲了。

這是孔璋被罰往丹堂和煉器堂服役的第十個年頭。

除去初去時的窘境,孔璋藉助羽紅袖未來道侶的名頭,加上潘秀兒相助,更與莊芷青搭上關係後,在丹堂成爲了儲材室的管理。

到五年服役期滿,要轉去煉器堂時,由於孔璋上任後,一切井井有條,丹堂的首席執事弟子竟然有些捨不得,加上莊芷青已成爲最年輕的大丹師。

有她助言,丹堂便有意要孔璋就此留下。

孔璋卻是不願,但同時也有些捨不得丹材室中還沒有接觸過的丹材,便身兼二職。

如此一來,他在丹堂中,由於漸得信任,除了內室中已經煉好的丹藥尚不可能讓他接觸外,就算是內室中一些珍貴的丹材,亦有機會了。

不過魔質從丹材中解析,煉化新質,大都是提高他的五行抗性和異常狀態抗性,比如對毒、酸的抗性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

讓魔質再度進化,兼具多種質性,卻是在煉器堂中的服役。

孔璋在丹堂也好,在煉器堂也罷,他並不是真的要成爲丹師或是煉器堂的匠師,目的不過是隻有兩個,一是接觸更多的材質給魔質,二是希望觸類旁通,從丹道和煉器上尋找魔質進化的方向。

這兩個目的,這十年來基本上已經達到了。

煉器堂中接觸的各種材質雖然少於丹材,但其中一些能被魔質解析出的材質已經能在極大程度上豐富魔質的變化。

但最重要的是,藉着煉器,他找到了讓魔質兼具多種質性的辦法。

那便是從結構入手。

即使是同質,但如果異構,生出的材質卻可能天差地遠。

此事如非親見,萬難讓人相信,但事實便是如此。

孔璋從丹道中悟出的是材質的比例,而煉器揭示的便是結構。

這也虧得他從小在金風玉露樓里長大,便是在逆境也能左右逢源,藉助一些手上的資源,混得風生水起。

博得煉器堂匠師們的信任後,他這個服役弟子便有大把機會親眼觀看匠師們的煉器。

得悉一些煉器之法倒還是其次,他卻是親眼看到同樣的材質,各種材質比例也一樣,但在匠師不同的鑄造法下,最後生成基材的質性竟然有區別,以適合不同的需要。

這其中的差別便是結構。

此理一通,魔質便根據孔璋所想,嘗試生成能兼容多重質性的結構。

只是如此一來,魔質的結構之複雜,卻是越來越精密。

特別是每增加一種質性,支持變化時的結構便更加複雜,而且必須維持各種質性的平衡。

否則一旦構建的結構崩潰,便等若自傷。

可想而知在這種嘗試過程中,孔璋失敗了多少次。

最終纔在現階段找出一個暫時的辦法,以神念助力維持質性平衡。

魔質現在以層狀結構構成,以他現在的真元道法境界,只能支持魔質同時具有七種質性,再增加一種,便隨時可能結構崩潰。

不過他真元道法倒也有極大進步,十年內又升一階,已經到了煉氣境第十六階。

這等進步就算是放在蜀山內門弟子中,亦是罕見的了。

而且這還是他分心修煉五行屬性法訣的緣故。

能夠如此迅速,全仗丹道。

他悟出了煉化新質需要一定外部條件,最常見的是高溫,還有其他極端條件。

明白這一道理後,他便花時間在宗門藏經閣第二層借閱了關於五行以及異派關於毒術的法訣進行修煉。

別人要同時煉這些,少不得有些障礙,他卻是沒有的。

魔質擬化新質,雖然失敗了千百次,但總是會有些成功的,再加上從潘秀兒和莊芷青那裡偷學到的丹方,類似於烈陽丹、玄冰散這種輔助修煉五行屬性法訣的丹藥,他以魔質擬化出類似效果,無形中便當是可以有大把丹藥不要錢似的輔助。

雖然這種效果只在修煉法訣初期有效,在修煉到一定境界後再想進階,便需得更高階的丹藥,不然藥效越來越弱,比如到孔璋的大日真火修煉到第六層後,烈陽丹已經基本無效了,後面的修煉要稀釋吸納太陽真火或是更高階的丹藥纔有效果。

但是對法訣入門卻是大有幫助,所以孔璋才能在十年間,五行法訣俱全,雖然都境界不高,用來對敵,難以應付強敵,但是他的目的本來就是幫助魔質進化。

在煉器堂混得不錯後,孔璋便漸漸有外出的機會,比如押送一批物資,包括蜀山替大楚煉製的丹藥、靈符、武器,到雲京交給大楚的軍隊。

這已經是這十年內他第二次來看孔幽了。

孔幽一家亦產生了極大變化。

最大的變化就是如剛纔所看,由一家兩人變成了一家三口,數年前添了一子,取名叫王瑞,取祥瑞之意。

這一孩子出世後,可能當真是帶來了祥瑞,王啓年苦讀多年不中,兒子一出世,便中了榜,得授雲京主簿之職。

這官職雖不大,但是地位微妙,幹得好了,日後出任一方亦不無機會。

不過箇中微妙卻是在於如今雲京知府恰好姓楊,名叫楊任武。

楊任武肯這麼提攜一把王啓年也不是沒有原因,當初孔璋見到孔幽去送豆腐時,恰好是楊任武比較倒楣之時,差點被奪了官身。

幸好楊任武后來見風轉舵,投了朝中另一派,結果不但楣光盡去,還被委任執掌雲京知府之職。

這期間,看楊任武要倒楣,自然是有人跟紅頂白,讓楊任武感嘆不已。

恰好孔幽送豆腐,楊任武最終還是吃到了豆腐,讚了句這豆腐不錯。

旁邊有帖心人自然將孔幽之事一說,楊任武左思右想,猛然想起當年似乎被一小童子狠狠咬過一口,這纔想起孔幽的來歷。

頓時心有慼慼焉,思及當年,自己以前的對頭的下場,他不由一陣悸然。

難得的是,自己當年其實不懷好意的隨手幫了一把,人家竟然這麼多年了還把自己當恩人,一直記得。

楊任武一時感動之下,卻是把孔幽找到,兩家從此時有來往。

孔幽本就是白蓮般的人兒,天長日久,楊任武的夫人一時心喜,便認作了義女,也算是成就了一段佳話。

第8節 捕蟬(下)第257節 劫(中)第37節 破空(四)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137節 結丹(上)第139節 暗盟(下)第109節 領賞(上)第81節 投名狀(上)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55節 萬象宮(中)第170節 故人(下)第227節 亂戰(六)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170節 故人(下)第166節 日後再說(下)第70節 渡劫前語(下)第156節 內外交戰(下)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三)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206節 連氏兄弟(上)第103節 十年(中)第179節 惡鬥(下)第260節 亂乾坤(七)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148節 天魔極樂(下)第172節 手鍊(下)第187節 貝葉靈符(上)第88節 救人(中)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149節 舊帳(二)第22節 役事(下)第45節 窺窳現身第20節 引薦(上)第72節 原始魔質(上)第201節 無涯海(上)第256節 幫手(上)第16節 逃亡(下)第88節 救人(上)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上)第56節 下山第159節 爭奪(下)第120節 指路(下)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135節 敕封(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三)第73節 初至雲京(上)第19節 對話第190節 奪符(上)第179節 惡鬥(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七)第140節 拜訪(中)第124節 元陽之死(五)第200節 毀器(下)第80節 煉屍宗(中)第255節 災(下)第174節 劫殺(上)第45節 窺窳現身第120節 指路(下)第247節 異地追魔(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上)第28節 鬥蛇(下)第16節 逃亡(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160節 天志明鬼(上)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139節 暗盟(上)第12節 在路上(上)第186節 殿中大戰(下)第74節 募然相見(下)第213節 出手(下)第167節 逆轉第12節 在路上(上)第99節 轉折(上)第252節 壽誕(二)第191節 人妖之戰(七)第103節 十年(中)第258節 鬥法(一)第191節 人妖之戰(九)第123節 血陽氣相(下)第39節 僬王姜僬(下)第240節 鬥法(上)第178節 靈州大戰(中)第160節 天志明鬼(下)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148節 天魔極樂(中)第183節 通關碟文(中)第214節 援兵(下)第75節 挫敵(下)第254節 蜀山會(四)第258節 鬥法(二十四)第225節 各方齊至(上)第203節 風雪(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249節 孔夙夙(下)第34節 師傅(上)第248節 降臨(三)第9節 黃雀在後(下)第97節 亂質之道(上)
第8節 捕蟬(下)第257節 劫(中)第37節 破空(四)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137節 結丹(上)第139節 暗盟(下)第109節 領賞(上)第81節 投名狀(上)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55節 萬象宮(中)第170節 故人(下)第227節 亂戰(六)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170節 故人(下)第166節 日後再說(下)第70節 渡劫前語(下)第156節 內外交戰(下)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三)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206節 連氏兄弟(上)第103節 十年(中)第179節 惡鬥(下)第260節 亂乾坤(七)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148節 天魔極樂(下)第172節 手鍊(下)第187節 貝葉靈符(上)第88節 救人(中)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149節 舊帳(二)第22節 役事(下)第45節 窺窳現身第20節 引薦(上)第72節 原始魔質(上)第201節 無涯海(上)第256節 幫手(上)第16節 逃亡(下)第88節 救人(上)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上)第56節 下山第159節 爭奪(下)第120節 指路(下)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135節 敕封(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三)第73節 初至雲京(上)第19節 對話第190節 奪符(上)第179節 惡鬥(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七)第140節 拜訪(中)第124節 元陽之死(五)第200節 毀器(下)第80節 煉屍宗(中)第255節 災(下)第174節 劫殺(上)第45節 窺窳現身第120節 指路(下)第247節 異地追魔(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上)第28節 鬥蛇(下)第16節 逃亡(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160節 天志明鬼(上)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139節 暗盟(上)第12節 在路上(上)第186節 殿中大戰(下)第74節 募然相見(下)第213節 出手(下)第167節 逆轉第12節 在路上(上)第99節 轉折(上)第252節 壽誕(二)第191節 人妖之戰(七)第103節 十年(中)第258節 鬥法(一)第191節 人妖之戰(九)第123節 血陽氣相(下)第39節 僬王姜僬(下)第240節 鬥法(上)第178節 靈州大戰(中)第160節 天志明鬼(下)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148節 天魔極樂(中)第183節 通關碟文(中)第214節 援兵(下)第75節 挫敵(下)第254節 蜀山會(四)第258節 鬥法(二十四)第225節 各方齊至(上)第203節 風雪(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249節 孔夙夙(下)第34節 師傅(上)第248節 降臨(三)第9節 黃雀在後(下)第97節 亂質之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