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役事(下)

法袍立生效果,一團暖氣從前心後背生出,擴展到四周,孔璋又運起真元,這纔好多了。

挖掘靈石之所以在宗門役事中給出不低的貢獻,主要是因爲靈石的用途極廣。

靈石傳說是天地初開時,大地的精華便凝結成大小礦脈,蘊含能被修真者利用的能量。

一塊靈石在手,不但可以及時的補充修真者的真元,而且隨着道術的發展,符紋和法陣都需要越來越多的能量來啓動和運氣,靈石是非常好的一種替代品。像孔璋身上這件法袍上的禦寒符紋就是以低階冰寒靈石磨成粉,再配以其他材料製成禦寒靈液後繪上去。

蜀山雲海之中,除去供弟子們居住的七大主峰之外,其他山峰不乏有靈石礦脈。自正道十六派助大楚王朝一統中原後,便一直享有特權,每派都有在自己山門一定範圍內自由挖掘礦脈的權力,更不用說藉着各派弟子服務於大楚王朝的便利,大楚境內任何一個地方出了什麼稍大的礦脈都很難瞞過道門。

不過十六派中開採的方式各不相同,像通天玄機派、浩然仙劍宗、金鼎派這種派中人數較少的宗門,加上地處中原,便藉着自身在大楚王朝中的特殊地位,與王朝合作開掘,五五分成;像星宿宮、無量府、蒼穹派則是遠處中原之外,雄霸一方,開採靈石礦除了門下服役的弟子之外,還會驅使被宗門擒下的妖邪,封印了他們的修爲,押入礦脈之中。

這種方式倒是學自魔師宮,魔道八宗之中,魔師宮自裴鈺執掌宮主之位後,便一反過去作法,轉而與大楚王朝合作,提供給大楚王朝各種符紋法陣技術,因此同樣取得宗門開採權,只是其中六成得交給王朝。

魔師宮爲開採出更多的靈石,最先把各種誤闖宗門之人或是擒下的仇敵驅使去開採礦脈,果然開採量大大增加,品質也提高不少,雖然其他諸派開始不悅,但大楚王朝卻是默認。

魔師宮行爲雖霸道,但是非常狡猾,自始自終只是驅使誤闖宗門的修真者和仇敵,卻並不胡亂擄人,因此正道十六派也抓不到他們的把柄。

近幾年王朝帝王有意扶持修真世家和異派人士,以平衡道門對王朝的影響,所以除非正道全面對邪宗魔宗開戰,否則還真拿裴鈺這老奸巨猾沒有辦法。

加上自家派中靈石需求益發增長,便有宗門以牙還牙,同樣將鎮壓在派中的邪魔外道驅使前去採礦。

蜀山派原本就是修真諸派中數一數二的大派,當初聯合正道諸派助大楚王朝一統中原後,宗門越發興旺,自羽皓然執掌掌教之位後,光外門弟子便有近萬之衆,所需靈石礦可以說是諸派之首,能穩超蜀山的也就只有大楚王朝。

迫得他不得不改了宗門規矩,一面減少對外門弟子的各項恩賜,纔會有今日孔璋入門之窘迫;另一方面便是設立宗門貢獻,方纔收支好轉。

不過饒是如此,天下間前來蜀山外事弟子處投報之人仍是絡繹不絕,蜀山派除了有人引薦之外,五年一開山門,凡略有資質者便可收爲外門弟子,其後發展便看來人造化了。

所以孔璋也是倒楣,其實列冷香想斷了他與靳青思之戀,本來也有補償的心思,打算請那位孟長老收他作弟子,便可直接成爲內門弟子,奈何不巧。

天下之人如此熱衷於拜入蜀山,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大楚立國得益於十六派相助,之後雄霸中原,對外擴張,威加四海之內,將原本肆虐中土的妖族趕往四極。現在王朝之中,各地御災建設,皆有十六派不少弟子主持,王朝在每府特設道術仙官一至兩名,主政之人御災防疫、修路鋪橋,都問事於仙官,仙官可以道術加持路橋,使路橋堅固遠勝從前。

若是府中出現猛獸或妖邪,仙官也會主持清剿,應付不下,便可直報王朝巡天仙府,仙府專責緝拿那些邪魔外道和旁門。

而現在巡天仙府中三名主持之人,便分別是浩然仙劍宗、唯一正氣宗以及無量府之人。

其他,如王朝工部若是沒有天工派的合作,早就頭疼萬分,天工派在十六派中最擅法器製造,王朝第一任工部侍郎便天工派的宗主,只是實在不耐其中的政務瑣事,才辭了職務,自回宗門修煉。

再如兵部,人族孱弱,除了修真者外,少有能正面抵抗妖族,而大楚能驅除妖族,除了當時本身人族的諸多修真者都參予了此戰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十六派將道門符紋之術貢獻給了王朝。

這倒不是說王朝的其他勢力不懂符紋,一些修真世家亦有精通之人,但是底蘊之深卻沒有辦法和當時的十六派相比,十六派中通天玄天機派,千年宗門專研於此,試問就算某一個世家一世之中出了個天才,又如何能與這種傳承相比?

以靈石配合符紋,再加上軍中仙官,大大的增加了大楚的戰鬥力,這才能將妖族逐個擊破,趕往窮極之地。

因此可以說,沒有道門,就沒有大楚。

道門勢力在大楚之中已經根深蒂固,所謂王與道共天下之說,人人皆知,是以纔會有那麼多的人前來想拜入蜀山之中,有想求長生的,也有想學得一些道術,走仙官之路直上青雲的。

這數代大楚皇家已經深深忌憚道門勢力,所以纔會扶持其他勢力,如修真世家,甚至不顧道門反對接受魔師宮,都是想建立制衡之勢。

但是這都不能徹底改變,因爲若是離了道門,王朝極可能一落千丈,重回妖族肆虐之時。

道門也不是不知道皇家已經越來越不滿這種狀況,但是十六派除非從此封鎖山門閉關不出,否則門下弟子越來越多,諸位內門弟子要修煉,長老要渡劫,靈石、丹藥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也只能硬着頭皮繼續介入王朝事務,只有如此維持住王朝不得不倚重於道門的形勢,道門才能繼續享有特權,打壓邪宗魔宗,從各地開採靈石、原料中分享一分。

第92節 交易(上)第108節 驅狼引虎(下)第153節 法會(上)第240節 鬥法(下)第222節 八方爭位(上)第258節 鬥法(十四)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14節 君子樓(下)第6節 脅迫(中)第260節 亂乾坤(二)第21節 入門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下)第107節 狙殺(下)第260節 亂乾坤(三)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171節 風起靈州(中)第162節 歸還(下)第257節 劫(中)第259節 第四魔奴第179節 惡鬥(中)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四)第32節 晉升內門(中)第165節 破局(上)第260節 亂乾坤(九)第70節 渡劫前語(上)第245節 先天五太(上)第114節 妖魔鬥(下)第222節 八方爭位(下)第138節 渡劫(中)第58節 半路遇敵第68節 鼎生種滅(下)第83節 修煉感悟第89節 魔質風波(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146節 死亡道(下)第97節 亂質之道(上)第190節 奪符(上)第61節 諸派會合第228節 地肺之鬥(上)第100節 人情(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188節 佛宗(上)第238節 會京師(中)第252節 壽誕(四)第8節 捕蟬(上)第31節 比武較技(下)第29節 外門集市(上)第258節 鬥法(十)第244節 劫殺(下)第203節 風雪(上)第258節 鬥法(十)第80節 煉屍宗(中)第129節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下)第258節 鬥法(十八)第27節 交易(上)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20節 引薦(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二)第219節 神識共振(下)第258節 鬥法(十三)第256節 幫手(六)第250節 你回來了,他回來了(下)第193節 脫身(上)第220節 神識融合(下)第6節 脅迫(中)第150節 道場(上)第248節 降臨(八)第36節 結盟(下)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77節 斬俗緣(上)第232節 殺皇(下)第188節 佛宗(上)第93節 質詢(下)第258節 鬥法(十一)第258節 鬥法(十)第176節 八方來人(一)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70節 渡劫前語(上)第235節 禍亂天下(下)第98節 試丹(上)第201節 無涯海(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七)第260節 亂乾坤(八)第192節 天魂(下)第253節 亂像(上)第159節 爭奪(下)第58節 半路遇敵第157節 奪寶(上)第60節 退敵(下)第256節 幫手(五)第244節 劫殺(下)第190節 奪符(上)第202節 再相見(下)第227節 亂戰(四)第87節 外道內魔(下)第188節 佛宗(上)第156節 內外交戰(中)第127節 援軍(上)
第92節 交易(上)第108節 驅狼引虎(下)第153節 法會(上)第240節 鬥法(下)第222節 八方爭位(上)第258節 鬥法(十四)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14節 君子樓(下)第6節 脅迫(中)第260節 亂乾坤(二)第21節 入門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下)第107節 狙殺(下)第260節 亂乾坤(三)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171節 風起靈州(中)第162節 歸還(下)第257節 劫(中)第259節 第四魔奴第179節 惡鬥(中)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四)第32節 晉升內門(中)第165節 破局(上)第260節 亂乾坤(九)第70節 渡劫前語(上)第245節 先天五太(上)第114節 妖魔鬥(下)第222節 八方爭位(下)第138節 渡劫(中)第58節 半路遇敵第68節 鼎生種滅(下)第83節 修煉感悟第89節 魔質風波(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146節 死亡道(下)第97節 亂質之道(上)第190節 奪符(上)第61節 諸派會合第228節 地肺之鬥(上)第100節 人情(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188節 佛宗(上)第238節 會京師(中)第252節 壽誕(四)第8節 捕蟬(上)第31節 比武較技(下)第29節 外門集市(上)第258節 鬥法(十)第244節 劫殺(下)第203節 風雪(上)第258節 鬥法(十)第80節 煉屍宗(中)第129節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下)第258節 鬥法(十八)第27節 交易(上)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20節 引薦(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二)第219節 神識共振(下)第258節 鬥法(十三)第256節 幫手(六)第250節 你回來了,他回來了(下)第193節 脫身(上)第220節 神識融合(下)第6節 脅迫(中)第150節 道場(上)第248節 降臨(八)第36節 結盟(下)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77節 斬俗緣(上)第232節 殺皇(下)第188節 佛宗(上)第93節 質詢(下)第258節 鬥法(十一)第258節 鬥法(十)第176節 八方來人(一)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70節 渡劫前語(上)第235節 禍亂天下(下)第98節 試丹(上)第201節 無涯海(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七)第260節 亂乾坤(八)第192節 天魂(下)第253節 亂像(上)第159節 爭奪(下)第58節 半路遇敵第157節 奪寶(上)第60節 退敵(下)第256節 幫手(五)第244節 劫殺(下)第190節 奪符(上)第202節 再相見(下)第227節 亂戰(四)第87節 外道內魔(下)第188節 佛宗(上)第156節 內外交戰(中)第127節 援軍(上)